概论课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643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课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概论课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概论课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概论课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概论课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论课试题库.docx

《概论课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课试题库.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论课试题库.docx

概论课试题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早期领导人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瞿秋白D.周恩来

2.毛泽东最先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是()

A.1935年遵义会议讲话

B.1935年瓦窑堡会议讲话

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

D.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中国革命道路理论B.中国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C.党的建设理论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理论

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

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

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

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

7.1956年在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是()

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毛泽东

8.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首先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

C.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D.十三大

9.党的()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10.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

A、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B、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C、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D、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是()。

A、先进生产力B、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C、社会发展规律D、综合国力

1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A、坚持执政为民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党的先进性D、坚持立党为公

16.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

A、十六大上B、十七大上C、十五大上D、十四大上

17.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C.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D.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环境

1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B、执政为民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19.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A)。

A、历史唯物论B、辩证唯物论C、实践论D、认识论

2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

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

C.可持续的发展D.以人为本

21.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

C.可持续的发展D.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2.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回答了()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

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要求是()。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

B、把中国的经验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D、从现实出发,改造马克思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这是因为()。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都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都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A、国外革命和建设经验的传播

B、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C、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统一战线

5.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的精辟论述有()。

A、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B、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C、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D、从一定的政治形势出发制定政策和策略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

A、哲学思想B、世界观C、方法论D、精髓

7.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

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统筹兼顾D、可持续发展

9.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里的先进文化是指()。

A、面向现代化B、面向世界C、面向未来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10.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A、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B、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C、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D、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到目前为止主要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因此它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一生思想与实践的完整体现

13.邓小平和我们党对毛泽东的正确评价认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确实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说,()

A.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B.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C.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

D.他的错误与林彪、“四人帮”利用毛泽东的信任篡权谋私有本质区别

14.十七大所概括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

A.第一要义是发展B.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表明()

A.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主题

B.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条件

C.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科学发展观继续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主要文章是()。

A、《反对本本主义》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反对党八股》D、《整顿党的作风》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是在()。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战时期C、遵义会议上D、六届六中全会上

3.邓小平领导全党拨乱反正,抵制和批评“两个凡是”的直接思想武器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5.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B.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

C.从严治党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6.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B、毛泽东思想C、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

8.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贯彻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达到()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9.党的十七大提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解放思想D.求真务实

10.坚持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中最重要的是()。

A、实践创新B、理论创新C、制度创新D、文化创新

1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的干扰

12.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

A、用阶级斗争为纲B、“文革”C、“两个凡是”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

A.解放思想,不断研究解决中国的新问题、新情况

B.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C.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D.求真务实,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4.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

A、坚持制度创新B、坚持不断发展生产力

C、坚持历史唯物主义D、坚持理论创新

1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解放思想B、学以致用C、一切从实际出发D、群众观点

16.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

A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B地区发展不平衡

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17.毛泽东是在()一文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A《反对党八股》B《古田会议决议》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1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A、富于创造性B、具有科学性C、体现民族性D、保持先进性

19.1980年,邓小平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D、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0.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针对长期存在的()。

A、经验主义、实用主义B、教条主义、思想僵化

C、本本主义、自由主义D、官僚主义、实用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新时期两个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的解放思想的两个宣言书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D.1992年南方谈话

2.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是()

A.首次对思想路线进行了准确完整的表述

B.创造性地把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方法

D.正式把实事求是规定为党的思想路线

3.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指导下()。

A、打破习惯势力B、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

C、研究新情况D、解决新问题

4.坚持与时俱进意味着()。

A、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B、要不断修正我们党的性质和阶级基础

C、要用理论创新来带动各方面的创新

D、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进行修改

5.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这是因为()

A.党的思想路线内在包含了实践标准、群众路线的内容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D.社会主义是亿万群众的事业

6.解放思想是()。

A、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B、实事求是的基础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D、常提常新的事情

7.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

A、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B、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

C、服务和落脚于实践创新D、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

8.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一回事

9,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走自己的路,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D、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

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B、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C、思想僵化,就要亡国亡党D、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11.解放思想之所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因为()

A.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B.解放思想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必须常提常新,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

C.解放思想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推动作用

D.解放思想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个部分、每个方面、每个环节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仍然是落后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C、正在发生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D、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3.正式制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纲领的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领导B.革命前途

C.革命对象D.革命动力

5.阻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B、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D、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B.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对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C.革命的领导权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

D.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

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国民革命的影响

C.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D.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8.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D)。

A、工人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

9.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

A、农民问题B、土地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党的建设问题

10.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11.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革命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革命根据地建设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建立()。

A、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13.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适用又联合又斗争的阶级是()。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1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

A、军队建设B、武装斗争C、政权建设D、党的领导

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是在()。

A、党的一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D、党的四大

16.近代中国社会中,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

A、资产阶级B、地主阶级C、买办阶级D、农民阶级

17.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是()。

A、人民民主专政B、工农武装割据C、坚持统一战线D、农村包围城市

18.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由()决定的。

A、中国共产党B、中国人民C、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D、中国国情

19.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坚持()。

A.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建设新型人民军队D.保持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

2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是()。

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根据地建设D、统一战线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事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是()。

A、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一?

二九运动

2.新民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D、小资产阶级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B、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C、世界革命形势的新变化D、无产阶级的觉醒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革命阶段问题,党内出现的错误主张有(AB)。

A、一次革命论B、二次革命论C、无产阶级专政下革命论D、三次革命论

5.新民主主义国家具有中国特色,表现在()。

A、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基本类似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C、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D、类似于英国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

A、知识分子B、小商人C、手工业者D、自由职业者

7.毛泽东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主要代表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8.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其原因是()。

A、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到封建主义的压迫B、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援助

C、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的主要阶段有()。

A、国民革命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包括()。

A、消灭富农B、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D、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下列几种经济成分,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

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D、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利益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A、和平赎买B、利用、限制、改造C、国家资本主义D、国家没收

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里,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A.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工业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机械化D.农业集体化

9.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A、先机械化后合作化B、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C、依靠贫农团结中农D、积极领导稳步推进

10.下列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是()。

A、农业初级社B、人民公社C、农业互助组D、农业高级社

11.我国农业合作化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最初形式是()

A.换工劳动B.互助组C.初级社D.高级社

12.我国之所以能顺利地开展对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其中重要的政治原因是()。

A、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D、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骤是()。

A、实行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B、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C、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D、对工农业产品实行统购包销、计划订货

1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

A、基本完善B、基本建成C、基本确立D、初步完善

15.20世纪中叶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是指()。

A、新中国的成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土地革命的完成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颁布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