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518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docx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

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7.12.1809:

50:

14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四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尤其在环境条件改善缓慢、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客观上要求城镇化进程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否则,急速城镇化必将超越城市资源承载能力,降低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四川城镇化水平如何?

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以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四川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实质上反映的是由产业聚集而带动的人口聚集。

通常用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城镇化率或城镇化水平。

从总体上看,四川的城镇化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对中国城镇化阶段及特征进行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四川城镇化发展的一些特点。

  

(一)城镇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目前,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阶段划分没有统一和明确的标准,我们倾向于四阶段划分。

其阶段的划分时间与基本特征如下:

  1949-1978年为第一阶段:

此段时期城市被定位为生产中心而非消费中心,发展战略以“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为主。

其典型特征是城市化政策极为稳定,波动较大。

  1978-1990年为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将市场机制引入传统计划经济,使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在全球化推动下,外资首先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工业化模式以及“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为其主要特征。

  1990-2000年为第三阶段:

政府可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土地价值和资本分配成为城市结构优化的依据。

旧城改造方兴未艾;新区建设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中心商务区更是成为城市潮流。

城市空间的迅速发展和重组,经济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城市人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行政体制的大幅度减少。

  2000年后为第四阶段: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企业和国际资本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但城市经济存在结构性隐忧。

  由于历史的原因,第一阶段的研究对本课题意义不大,我们主要对后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二)四川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水平不断提高。

统计资料表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川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就。

采用上述四阶段划分的结果表明,在第二阶段的1978-1990的12年间中,四川城镇化水平提高了9.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在第三阶段的1990-2000年间,城镇化水平提高了5.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在2000年至今的第四个阶段中,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26.7%上升到2006年已提升到34.3%,提高了7.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1.2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的年均上升速度分别比前两个阶段快0.4和0.7个百分点,表明进入第四阶段后四川的城镇化进程明显的加速。

四川主要年份城镇化水平表

年份

1978

1990

2000

2006

城镇化率(%)

11.7

21.3

26.7

34.3

  二是区域差异明显。

在四川城镇化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特征。

  1.静态分析表明,2006年四川地级城市城镇化水平高低差距达43.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成都为61.5%,最低的甘孜仅17.9%,两者相差43.6个百分点。

按2006年城镇化水平,四川不同区域的城市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

城镇化水平在50%以上的城市,分别是成都和攀枝花。

其2006年的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61.5%和57.6%,不仅比全省水平高20多个百分点,而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梯队:

城镇化水平在30-50%之间,包括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和雅安九个市。

这些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虽与第一梯队的成都和攀枝花有明显的差异,但又明显高于其它城市,且总体水平比较接近。

他们的有共同特点是建市较早,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城市经济具有一定的活力。

  第三梯队:

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城镇化率低于30%为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包括达州、巴中、资阳等10个市州,其中巴中(23.3%)、广安(21.3%)、甘孜(17.9%)分列最后三位。

其典型特征是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按照地域和类型不同,包括三类城市:

或是离省会城市成都较远,受特大城市经济的辐射较小;或属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或是新兴的地级城市,本身基础条件较差,实力较弱。

  2.动态分析发现,第四阶段四川不同城市城镇化水平高低相差11.5个百分点。

2000-2006年,四川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是达州市,提高了13个百分点;最慢的是攀枝花,仅提高1.5个百分点。

2000-2006的六年中,不同梯队城市的表现情况为:

  第一梯队的成都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由53.5%提升到61.5%,全省第排位由第二升为第一。

攀枝花由于本属工业城市,本身城镇化已处相对高位,近年发展相对较慢,在全省的排位由第一退到第二位;

  第二梯队中的南充、乐山、自贡、泸州、宜宾等城市能够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上升,但德阳、绵阳等城市则明显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第三梯队中的大部分城市大力推进,小部分地方的发展却依然较缓慢。

  六年来,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的五个市州分别是:

达州、阿坝、巴中、凉山、南充,其城镇化水平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13、11、10.8、10.3和10.3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成为第四阶段中推动全省城镇化水平上升的主要力量。

但同时也要看到,甘孜、广安、广元等一些本来城镇化水平就不高的市州,推进的进程比较慢,已经成为推进全省城镇化水平上台阶的约束力量。

四川各市州的城镇化水平比较

地区

2006年

城镇化率

2000年

城镇化率

累计上升百分点

平均上升幅度

  成都市

61.5

53.5

8.0

1.3

  自贡市

36.6

28.4

8.2

1.4

  攀枝花市

57.6

56.1

1.5

0.3

  泸州市

35.2

26.6

8.6

1.4

  德阳市

37.0

31.6

5.4

0.9

  绵阳市

37.5

32.5

5.0

0.8

  广元市

28.7

23.4

5.3

0.9

  遂宁市

33.2

25.9

7.3

1.2

  内江市

35.8

28.6

7.2

1.2

  乐山市

35.7

26.0

9.7

1.6

  南充市

30.1

19.8

10.3

1.7

  眉山市

27.5

18.7

8.8

1.5

  宜宾市

29.8

21.4

8.4

1.4

  广安市

21.3

16.6

4.7

0.8

  达州市

27.1

14.1

13.0

2.2

  雅安市

31.1

23.3

7.8

1.3

巴中市

23.3

12.5

10.8

1.8

资阳市

25.2

16.6

8.6

1.4

阿坝州

29.0

18.0

11.0

1.8

  甘孜州

17.9

14.9

3.0

0.5

  凉山州

25.0

14.7

10.3

1.7

  三是横向比差距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二是与发达兄弟省市或临近省市的比较。

  从与全国的比较看,四川城镇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均落后于全国。

四川经济发展水平及工业化率均比全国低决定了四川城镇化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水平是其明显的特征。

分阶段看,不同阶段的差异则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第二阶段有一定缩小。

1978年,四川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6.2个百分点,到1990年缩小到5.1个百分点,差距水平缩小了1.1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明显拉大。

从1990年的相差5.1个百分点,拉大到2000年的相差9.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差距扩大0.4个多百分点;

  第四阶段基本同步。

2000年后,四川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继续存在,虽然不同年度之间有小幅波动,但总体看差距基本稳定在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

四川与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比较

年份

1978

199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四川

11.7

21.3

26.7

27.2

28.2

30.1

31.1

33

34.3

全国

17.9

26.4

36.2

37.7

39.1

40.5

41.8

43.0

四川-全国

-6.2

-5.1

-9.5

-10.4

-10.9

-10.4

-10.7

-10.0

  从与兄弟省市的比较看,不仅比发达兄弟省市落后,而且在西部也仅高于西北的甘肃。

2005年,四川城镇化进程不仅远落后于北京(83.6%)、上海(89.1%)、广东(60.7%)、浙江(56%)等发达省市,即使与西部地区比位次也比较靠后,仅高于西北地区的甘肃(30%),在西南地区也落后于重庆(45.2%)。

  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70%-90%,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平均为40%以上。

因此,尽管改革开放后四川的城镇化进程成绩明显,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四川的城镇化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二、四川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四川城镇化工作成绩不小,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城镇化水平提高很快。

但同时也要看到,四川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包括城镇化水平总体仍然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全国的差距明显等。

从更深一个层面看,我们认为,四川在城镇化进程中还面临供需两方面的“瓶颈”约束,而且部分地方的城镇化已出现了一定的过速特征。

  1.从需求角度看,农村人口面广量大,结构偏差,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速度和质量。

  一是人口总量大。

受制于历史的原因及过去生育政策的影响,四川历来以人口众多闻名全国。

在重庆没有分出去之前,四川人口一直位居全国第一,十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四川人。

川渝分家后,四川人口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四川人口多,多在哪里?

就多在农村。

虽然四川目前已进入了较低生育水平状态,但在基数大及增长惯性作用下,新增人口量仍然保持每年30万人左右的自然增长,且新增人口主要以农村人口为主。

资料表明:

1978年,四川总人口7071.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244.5万人,城镇人口827.4万人;2006年全省总人口增加到8722.5万人,城镇人口达到了2991.8万人,农村人口仍然高达5730.7万人。

1978-2006年,城镇人口增长了2.6倍,但农村人口绝对量仅减少513.8万人,减少幅度仅为8.2%。

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情况,我们进行了简单推算,结果表明,在最近30年里,农村转向城镇的2164万人中,大约1100万人被新增人口抵消了。

  二是人口素质差。

据四川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全省6岁及6岁以上人口文盲率达8.7%;2006年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6年,文盲率为8.3%。

四川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文盲和只有小学学历的人更是集中在农村劳动力中。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中,文盲人口占44%,比全省人口文盲率高35.4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在少数民族中仅占15.4%。

受教育程度低,直接导致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就业竞争力弱,特别是外出农民工,由于没有多少文化、没有多少技能,无论向省外转移还是向城镇输送,大多只能干脏、苦、累、险且收入偏低的工作。

  三是老龄化严重。

目前四川人口的老龄化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是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快;二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

根据四川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

2000年-2005年,四川老龄人口系数上升了1.1个百分点,老少比上升了5.5个百分点,社会总负担系数上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老年负担系数上升了1.6个百分点。

2005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70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8.6%,老龄人口中,农村所占比重相当大。

  此外,社会公共资源短缺,特别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保障程度差、医疗技术力量薄弱,居民就医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

加之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强化了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内在欲望,但是却恶化了这种转化的条件,也给四川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从供应角度看,城市数量规模及产业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影响城镇化进程和效果。

  

(1)城市分布不合理,导致辐射功能偏弱。

2006年,四川共有21市州,14个县级市,124个县,1821个镇。

按照新的五类城市划分标准,目前四川有超大城市1个:

成都;有大城市4个:

南充、攀枝花、绵阳和自贡;有中等城市8个:

乐山、泸州、宜宾、德阳、江油、遂宁、广元和内江,其余全部为小城市。

缺少特大型城市,而南充、攀枝花、绵阳、自贡四个大城市也是2004年才由中等城市晋级的。

  从城市的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经济圈内。

2006年,在占全省土地面积10.5%的成都平原5.1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不同规模的城市12个,城市数量占全省的38.7%,而其余43.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仅有中小城市19个,特别是甘、阿、凉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的一半,只有西昌一个市。

由于城市规模结构不完善,特大城市缺乏次级规模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相当数量的第三级中心城市相衔接,不利于有效地推动全省经济空间的有机协调发展。

  与全国的比较看,四川城市数量偏少。

四川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1%,2006年人口占全国的6.6%。

作为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西部大省,城市数量却只占全国的4.6%,而且多数城市为原来的行政地区和州府所在地转化而来,缺乏一定数量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金融中心,交通与信息的枢纽,与其在西部大省的地位不太相称,也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2)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2006年,四川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18.5:

43.7:

37.8,二三产业合计占81.5%,而全国2006年二三产业合计达88.3%,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为99.1%,江苏为92.9%,浙江为94.1%,充分表明四川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

  从就业人口比例看,2006年四川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为48.9:

20.1:

31,二三产业人员比重合计仅为51.1%。

而全国2是57.4%,四川2006年比全国水平低6.3个百分点。

四川不仅与全国有差距,而且与发达省市差距更大。

以北京为例,该市已经实现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两个70%的比例,而作为长三角发达地区,2005年上海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达到92.9%,江苏为72.2%,浙江为75.3%。

  根据有关权威专家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城市承受能力进行的测算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以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比较合适。

据此判断,四川的城镇化进程在第四个阶段已有过速之嫌。

特别是像四川这样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以平均每年120万人的速度向城镇转移,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特大型城市的人口,无疑对对四川城市的承转能力和资源环境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城镇化一旦脱离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正常的发展轨道,势必形成城市人口虚高,建设布局在空间上出现无序化乃至失控,耕地、水等资源过度消耗,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现巨大浪费等问题。

从这一点看,目前的城镇化过速发展的后果可说已略见端倪。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一)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1.建设用地不断增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

  一是建设用地不断增多。

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等。

这些年来四川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扩张,必然伴随着各类建设用地的增加。

数据表明,2000-2006年,四川省的基建用地累计6.4万公顷,相当于2006年全省耕地面积的1.6%,其中:

居住用地与工矿用地约占建设用地的68.3%,对耕地的影响最大。

有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个非农业人口将增加居民及工矿用地0.44亩,每减少一个农业人口将减少居民及工矿用地0.36亩。

交通建设用地是城镇化进程中仅次于居住用地及工矿用地的重要占地项目。

2000-2006年,四川公路、铁路运输路线长度由9.5万公里增加到11.7万公里,新增2.2万公里。

如果按照道路平均50米宽的水平计算,6年来累计占地1.1万公顷。

  二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从全国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减少了一成以上,而正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致使耕地面积呈现逐年减少之势,四川情况同样如此。

2000年末,全省实有耕地面积434.6万公顷,其中:

水田225万公顷,旱地209.6万公顷;到2006年底,全省耕地面积只有391.7万公顷,6年间减少了42.9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6.1万公顷。

  三是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

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在实施城镇化的进程中面临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建设的双重压力。

据统计,1978-2006年,四川非农业人口增加了2100多万人,但同期耕地面积减少了99.2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由1.04亩下降到0.67亩,减少了0.37亩,现有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978年的三分之二,其中2000-2006年四川人均耕地面积就减少0.11亩。

  2.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人口增长、城镇化建设、不合理使用、污染排放等原因,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已经向我们亮出了“黄牌”。

  从水源看,地表水径流量减少,储蓄量下降。

以成都为例,全市目前蓄水总量仅有1.4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0.49亿立方米,减少24.9%,是近10年来同期最低值。

成都的主要水源都江堰,当前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少8%。

有关数据表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雅砻江等主要江河上游来水偏少10%~30%。

目前,全省水利工程总蓄量为62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15.5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平均减少7.5亿立方米。

一些较大的水库比如金堂的幸福水库已经干枯,更不说一些小水库。

不少地方的江河、湖泊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低水位。

  与此同时,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导致城镇水体污染严重。

2005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3.9亿吨,处理量仅为4.3亿吨,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30.6%。

工业废水量排放量12.3亿吨,处理工业废水量0.9亿吨,处理率仅为7.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8.3%/。

水环境的恶化,一方面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用水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被污染,原本可以被利用的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水污染正从城市向农村扩展。

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资金短缺,市政建设落后,排水体制不健全,大多数地方没有污水处理厂,加之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向水体倾倒生活、生产垃圾,致使大量的生活、生产废水随自然地势流入坑河,造成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从饮用水看,多数农村饮用不安全水。

目前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为70%以上,发达国家在90%以上。

中国的安全饮水普及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更低。

2006年,四川农村自来水受益率为41.2%,全省约3000万人饮用不安全水源之水。

由于农民经常向坑塘倾倒垃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坑塘面积逐年减小,农村饮用水在遭遇水质严重超标的同时,可用水源也在不断减少。

  

(二)对城镇设施和资源的影响

  1.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活跃度及经济发达程度具有相当高的关联度。

数据表明,四川城镇基础建设整体偏弱,城市本身承载能力有待提高。

  从道路及城市交通看,2006年四川省铁路营业里程0.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6.5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8.5万公里;22个城市中,年末实有公共汽车11459辆,出租汽车24529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8.5标台,人均路面面积为9.8平方米,与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较低相伴随,城市公路交通资源紧张,道路扩张无法与机动车辆数量的增加匹配,公交车人满为患,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抢道,交通拥挤、堵车成为家常便饭,特别是省会城市成都,乘公交车挤、打的难、开车堵现象日见突出。

  从城市设施水平看,2006年全省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5%,污水处理率49.4%,生活垃圾处理率71.4%,用水普及率83.5%,煤气普及率74.2%,上述各项指标与全国和兄弟发达省市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从住房情况看,2006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4平方米,虽比2000年10.4平米有大幅增长,但比全国水平明显偏低。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不便,使四川城市对外交流困难,城市功能难以发挥,城市承载力弱小,城市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严重地影响了四川城市化的发展。

  2.对经济资源的影响。

目前城镇居民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除了上述分析已经提到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短缺外,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增长乏力和救济人口增多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从就业情况看,形势日趋严重。

1990年,全省登记失业人数为26.6万人,失业率为3.7%;2000年,全省登记失业人数为30.8万人,失业率为4%;2006年,全省登记失业人数为36.1万人,失业率为4.5%。

总体看,虽然参加再就业培训的人数和新增就业人数也逐年上升,但失业人群依然不断增加,失业率不断攀升,而且失业人数仅仅是登记人数,如果考虑到隐性失业情况,实际情况会更加严峻。

  从收入增长看,增长明显乏力。

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政策、企业效益、个人技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四川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仅比发达省市低,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78-2006年,四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6%,1990-2006年平均为12.2%,2000-2006年均为仅为8%,而全国平均水平为:

1978-2006年增长13.5%,1990-2006年增长13.7%,2000-2006年为11%,表明四川城镇居民收入不仅低于全国,而且2000年后的增幅明显低于前两个阶段,收入增长乏力,也与同期经济发展和GDP增长明显不协调。

  从社会保障情况看,问题比较突出。

虽然总体上城乡居民接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呈减少现象,但结构差异比较明显,城镇居民接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在增加,农村在减少。

数据表明:

2000年四川城乡居民接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80.4万人,其中:

城镇115.6万人,农村264.8万人;2006年四川城乡居民接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23.3万人,其中:

城镇165.3万人,农村158万人。

2006年与2000年比较,接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总数减少57万人,农村减少106.8万人,但城镇却增加约45万人。

结合城镇化进程中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素质、技能及观念等多种原因,很容易沦落为城镇中的弱势群体和救济对象,城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