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第三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481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稿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修改稿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修改稿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修改稿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修改稿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稿第三章.docx

《修改稿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稿第三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稿第三章.docx

修改稿第三章

第三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国际分工及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

有了国际分工才有了以国际专业化生产为纽带的世界市场,随之产生了日益发达的国际贸易。

本章通过分析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世界市场价格的形成,系统阐述和探讨有关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节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生产国际专业化的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

国际分工不同于社会分工,它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基础之上产生的。

人类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这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但这时的社会分工却受到地域、民族和国家界限的限制,因而只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分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扩张,社会分工开始超越国家的界限,从经济上把整个世界联为一体,形成了国际间的专业化生产与合作,这便是国际分工。

由上可见,国际分工首先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因为通过分工“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分工所表现的生产力超过了单个劳动力的局限,而国际分工所表现的生产力则不仅超过了个人能力的局限,而且超过了单个劳动群体和单个国家的能力上的局限。

其次,国际分工还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这里的社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因为国家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的代表。

各个国家代表着不同群体的经济利益,并通过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纽带联结为一个整体。

国际分工反映着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并受到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和政治地位的不平等,将会导致它们之间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平等关系,从而使各国的经济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国际分工依然存在,并在某些方面比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更加完善,能更好地体现出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精神。

对此问题,恩格斯早就指出过:

“摆脱了资本主义生产框框的社会,可以在这方面大大地向前迈进”。

(二)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条件、跨国公司、资本输出和上层建筑等。

1、生产力是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产力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发展和提高,并促进人类社会的生产与流通逐渐突破了民族和国界的限制。

科学技术的革命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推动和加速了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18世纪下半叶,蒸汽动力的发明和蒸汽机应用于生产,使人类社会从手工劳动时代进入了大机器工业时代,并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

此后,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超过了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财富总和。

19世纪后半期,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于生产,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此后一百年,全世界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近20倍。

生产力的这种高速发展,使各个国家的生产都难以继续囿于国界的限制,从资源的供应到产品的销售,都开始在广阔的世界范围里寻找最佳组合和最优配置。

在这种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各国古老的、独成一体的民族工业慢慢被侵蚀、被整合,从而使一切国家的生产都逐渐变成了世界性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进了国际分工的一体化之中。

(2)生产力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深化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深化不断创造着新的部门和领域,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着新的机会与条件。

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电子工业、宇航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不断涌现,并引致国际间的技术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不断深化。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使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上的进步日新月异,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在空间与时间上的距离,整个世界正在变为一个“地球村”,国际分工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欧洲中世纪横跨大西洋的运输需要在海路上走几十天,而当今的新型运输机在几小时内便可完成。

现代通讯业的发展,使人们不出门便可在几分钟内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市场行情,为跨国生产和国际贸易做出迅速准确的经营决策。

(3)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一个国家在国际大分工中处于何种地位,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往往以其雄厚的资金和高精的技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并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秩序。

例如,最早发生产业革命的英国,以及紧随其后的欧美各主要国家,由于生产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国,便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了十分主动的地位,以其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的质优价廉的商品做炮弹,轰开了各个闭关自守国家的民族经济的大门,把它们拉进了国际分工的体系。

但后者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在国际分工中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

战后,为改变这种状况,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政治上努力从旧的殖民体系中挣脱出来,在经济上也努力发展生产力,以便改善它们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有些国家和地区,已在这种奋争中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例如,亚洲“四小龙”,通过提高自身的生产力水平,目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正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内容与形式。

从内容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提高,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

此外,各种中间产品、技术贸易和劳务贸易也开始成为国际分工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国际分工的形式看,各种新的分工形式不断出现,国际分工已越出部门经济的分工,发展到了企业内部、工种、工艺间的分工。

特别是随着像“欧盟”、“东盟”等地区性经济贸易集团的出现,地区性的分工合作在加深,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形式也逐渐从“垂直型”向“水平型”和“混合型”发展。

2、自然条件是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地理环境、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对于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国际分工发展的早期尤其如此。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离开自然条件,任何生产劳动都是难以进行的。

然而,自然条件在不同国家中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马来西亚盛产橡胶,古巴盛产蔗糖,赞比亚盛产原铜,扎伊尔盛产钻石,这些都受着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而这些条件绝不是任何国家都能具有的。

但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再大,自然资源再丰富,也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种原材料品种与数量的全部需求。

因此,各国之间需要交换、需要分工,为了各自的利益,走上了同一条分工协作的道路。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例如,地处热带地区的东南亚各国,利用该地区的有利气候,生产着占世界总产量90%以上的天然橡胶,使这些国家在早期的国际分工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近些年,世界人口膨胀,食品供应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在这种形势下,利用自然条件大量出口粮食的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起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作用正在不断下降。

因为,新技术的发展,使各种人工合成的新材料和各种替代品大量涌现,从而使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受到极大冲击,其作用也就开始明显降低。

3、跨国公司和资本输出对国际分工的推动作用。

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是推动国际分工向较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战结束后,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规模到速度都有了明显的增加。

一方面,某些发达国家的厂商,为了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而把公司的某些零部件转移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去进行生产。

这种跨国生产,既可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可以绕开关税壁垒,将一部分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另一方面,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引进国外资本。

它们借助于外资的力量,特别是借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发挥本国和本地区的优势,生产一些有比较利益的产品,努力在国际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通过跨国公司和资本输出的推动,国际分工在战后有了较深层次的发展。

如今,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农矿产品生产者了,而是从发达国家手中接过了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生产和一部分高技术的加工工业品的生产,开始逐步改变以往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被动地位。

跨国公司通过国际间的资本移动和各分公司之间的内部贸易,正在将世界各国紧紧联结成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经济上的统一体。

4、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上层建筑既可以促进也能够阻碍国际分工的发展。

各国政府经常借用上层建筑的力量推行各种对外政策,以改善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历史上,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曾多次发动商业战争,强迫别国接受不平等条约,组成国际性的分工体系。

二战以后,许多国家加入了地区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在经济政策上和国际分工上相互协调,以促进经济的共同稳定发展。

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成立的“经互会”就曾是这种类型的地区性经济组织。

为加强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推行“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

利用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政策挡住外来产品,并利用各种出口补贴政策把本国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这些政策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例如,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六七十年代从日本手中接过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以此为契机,使本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到了80年代,韩国已对这种低级别的分工席位感到不满足,开始通过各种出口补贴政策努力将自己的高技术产品挤入国际市场。

如韩国出口到美国的彩色电视机以质优价廉受到消费者欢迎。

美国政府则认为,出口产品实行政府补贴是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因而采取措施加以抵制。

1984年,美国对来自韩国的彩电进行了反补贴调查,并确定征收反补贴税。

韩国随之改变了出口策略,1985年开始向美国出口彩电的显像管和印刷线路板,然后通过设在美国的分公司组装成彩电在美国销售,数量每月几乎达到10万套。

针对这一情况,美国商务部决定把对彩电征收反补贴税的规定扩展到彩电的组装件上。

韩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实行的这些补贴与反补贴政策,都是为了能使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争取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

(三)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阶段

我们知道,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也与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科技革命的发展阶段基本一致。

只是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前,就已有了萌芽状态的国际分工。

这样,国际分工基本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初期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势必会带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使新的生产方式渐次突破地域的限制。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便是在当时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产生和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下发生的。

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场所。

从这个时期起,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的贸易区域从地中海沿岸扩大到了大西洋沿岸,这既拓展了国际间商品贸易的范围和规模,也带动了西欧经济从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

这时西欧的资本主义开始了它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利用“火与剑”的手段,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残酷的掠夺。

他们在这些地区开矿山,建立甘蔗、烟草、咖啡等农作物的种植园,发展起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种植园制度,为本国生产和提供自己不能生产的农矿产品,当时盛行的三角贸易就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一种简单的国际分工形式。

2、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这里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

以蒸汽机和纺织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惊人的进步,人类社会也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俄国等欧美国家也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了机器大工业。

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使生产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这些欧美国家的国内市场和资源都已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生产发展状况,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向外部扩张,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

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世界范围里初步形成了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分工。

欧美国家借助于大机器工业的力量,把大量质优价廉的工业品销向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很快便冲垮了这些国家民族工业的根基,把它们纳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中,使它们沦为只提供农副产品的农业国。

这时期的世界经济,是农业国完全围绕着欧美国家,特别是围绕着英国这个工业中心运转。

因为英国最早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

”这种发展状况,使原本在第一阶段就已出现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和固定化。

3、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70年代,人类社会又发生了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此后,各种新的生产手段相继产生,如发电机、电动机、蒸汽涡轮机、内燃机、汤姆士炼钢法等。

各种新兴工业部门也随之出现,如电力、电器、石油、机车、汽车等,社会生产力被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罩上了垄断的色彩。

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国际分工形式进一步扩大到世界各个国家。

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1)新的运输和通讯方式把世界更紧密地联为一体,从而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铁路运输的发明和使用,电话与电报的发明和使用,宗主国在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大规模地兴建铁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把各国的国内市场联结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因而也就在更大程度上把更多的国家卷入了以欧美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中。

(2)国际生产的专业化倾向进一步发展。

以往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分工,工业国的工业生产主要还是一些轻工业,农业国的生产则主要是食品和作为轻工原料的农产品。

而在这一阶段中,由于各种新兴部门的出现,特别是电力、机车、炼钢等工业部门的兴起,使重工业在原来的工业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各工业国之间也由于科技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不同工业部门中的地位很不相同。

如英国由于发明了转炉炼钢技术,因此在钢铁工业方面领先于别国,美国在电力工业方面具有优势,德国在机械、造船方面成绩突出,日本的纺织工业则较发达。

以前的农业国,为适应工业国家发展重工业的需要,在原来生产食品和轻工原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各类矿产品的采掘工业。

(3)世界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加深了。

农业国只有生产农矿产品的能力,其他所需产品都要依靠从工业国输入。

工业国的情况亦是如此,庞大的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既离不开农业国为其提供原材料,又要以农业国为其重要的产品销售市场。

罗萨·卢森堡曾对当时的德国做过这方面的描述,指出德国的产品大部分要输往其他国家,如手套输往英国,皮革输往法国,铁制品输往南美与澳洲。

另一方面,德国不管在生产上或日常消费上,都要依赖其他国家的产品。

如从印度获得胡椒,从非洲获得可可豆,从中国获得茶叶,从巴西获得烟草等等。

4、现代科技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20世纪中叶,发生了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工业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生产力把国际分工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此外,二战之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对国际分工体系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世界范围的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已经削弱,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世界范围的工业分工成为了国际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

这一新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各国工业部门间的分工开始向部门内部和企业内部的分工发展。

以前各个工业国的分工,主要是在各国不同的工业部门之间进行的,比如英国的钢铁、美国的电力、德国的机械等等。

而现在的分工则深化成了在不同的国家间进行产品的专业化、零部件的专业化和工艺的专业化。

产品专业化,是指同类产品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和不同特征,在几个不同的国家中进行分工生产。

当然,这种国际分工主要是靠长期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自然形成的。

欧美各国都生产并相互出口各不相同的汽车、轮船、拖拉机。

比如,在汽车市场上,美国小汽车以豪华型取胜,日本小汽车则以节能型领先。

零部件专业化,是指一件产品由多个国家提供零部件组装完成。

这样可以发挥各国的技术优势,使产品质量高而成本低。

例如,协和式飞机就是由西欧几个主要工业国联合完成的。

工艺专业化,是指锻件、铸件、模压件、毛坯等中间产品的国际专业化。

这种专业化主要是在跨国公司的各分公司之间进行的,虽然范围还不很大,但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已日益明显。

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格局发生了变化。

它们之间旧式的工业国、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格局在逐渐弱化,而新式的工业分工格局在它们之间不断成长。

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各种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发达国家不断把一些“夕阳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这些被转移出来的产业主要是使用劳动力多从而在高工资的发达国家已不具竞争力的部门。

这样,就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分工格局,即高精尖工业与一般工业的分工、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工。

此外,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也是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一个特点。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里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协作,它们的内部分工已成为国际分工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国际分工的类型与作用

(一)国际分工的类型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下,在国际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以及在各国对外政策的影响下,国际分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类型。

一般地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型,即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的国际分工。

1.垂直型国际分工。

这类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和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分工。

早期的国际分工就是以这种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要形式。

在旧的殖民统治之下,少数资本主义强国成为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它们利用技术和资本,向外进行扩张,把世界上大多数落后国家纳入了殖民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之中。

发达的工业国主要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而落后的农业国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农产品及矿产品。

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兴起,这种旧的分工格局已经有所改变,但从总体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仍然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要形式。

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并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

这种状况主要是由生产力水平上的差距造成的。

从有关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一直到80年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仍然畸形发展,只能依靠一两种农产品或矿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参与国际竞争。

比如,1980年布隆迪的咖啡和棉花出口占其出口贸易总额的91%;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锡和木材的出口占其出口贸易总额的72%;几内亚的铅和糖的出口占其出口贸易总额的79%。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战后发展更快,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在战后仍然占据其出口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1970年此项指标为65.7%,1984年为68.3%,1986年为79%。

2、水平型国际分工。

这类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各个发达国家之间,但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都存在。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工业产品上的分工。

存在于各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国际分工,是由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引起的。

尽管它们之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接近,但仍存在各种差异,如工业发展有先有后,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各国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资源供应也不相同。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导致各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上各有短长,并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取长补短。

比如,当前的各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工业,像美国的宇航工业和汽车工业、日本的电子工业和造船工业、比利时的钢铁工业等等。

它们都以自己的优势工业产品去换取别国的优势工业产品,以便在这种优势互补中共同前进。

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型国际分工还表现在同一工业产品在不同的国家间进行分工协作上。

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设备和技术生产某一产品的某一部件,以便使最终产品质优价廉。

例如,欧美联合生产的“R——1800”载重汽车是在英国装配的,它的零部件却来自很多国家:

发动机是瑞典生产的,控制设备是德国生产的,车身是意大利生产的,汽车的底盘和弹簧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

各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水平型国际分工,这是它们在相互支持、相互弥补民族工业部门的短缺和在与不平等的南北分工状况的斗争中形成的。

除了少数石油输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很接近。

它们从总体上看,有着资源丰厚、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等发展优势,但从单个国家来看,却普遍存在经济部门单一、资源种类不全、市场容量狭小等发展劣势。

为改变这种状况,使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战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上了南南合作的道路。

它们各自发挥本国的相对优势,互相提供工业产品。

在某些地区一体化组织内,它们还经常为生产一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而在配件和工艺上联手合作。

水平型国际分工,一般是在同等生产力水平的国家间展开的。

但在近些年,这种类型的国际分工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在发达国家与某些发展中国家也展开了大规模的不同工业产品上的分工生产。

这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以及中国大陆沿海各省份,80年代以来,通过发展出口工业,经济迅速崛起,它们接过了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大量工业制成品打入了发达国家的市场,从而改变了水平型国际分工只在同等级生产力水平国家之间进行的分工发展史。

水平型国际分工,在各种分工类型中占据首要地位。

战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迅速增长也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发展为基础的。

3、混合型国际分工。

这种类型的国际分工是就一国的情况来看的,指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既采取了垂直型分工方式,又采取了水平型分工方式。

世界上多数国家参加国际分工所采取的方式,实际上都是属于混合型的国际分工。

比如发展中国家,它们向发达国家出口原材料并进口工业制成品时,属于垂直型分工;而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互相出口工业制成品时,则属于水平型分工。

发达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亦是如此,它们同发达国家交换产品,多属于水平型分工;而与发展中国家交换产品,则多属于垂直型分工。

比如日本,它既向美国出口汽车和彩电,又从美国进口不同型号的汽车和彩电,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活动;同时,日本也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并出口工业制成品,从事垂直型国际分工活动。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国际分工类型外,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还曾存在过另一种国际分工类型,这种类型以前“经互会”国家之间的分工最为典型。

这种分工类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分工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前“经互会”曾建立过22个部门常设委员会和6个部门领导人会议,这种跨国家的组织机构专门从事有计划地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关系。

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因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在社会主义国家分工中的地位也相对较有利;而越南、古巴、蒙古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在国际分工中也就处于了较被动的地位,主要出口农矿产品,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工业制成品。

社会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这种不均衡性,使它们之间的国际分工也具有前面所述的垂直分工、水平分工和混合分工的各种基本特性。

(二)国际分工的作用

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同时具有消极的一面。

1、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国际分工可以使各国发挥自己的优势,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可以节约全世界的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