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335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

《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docx

临床检验技能操作资料

实验一、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

【原理】将一小滴血液均匀涂在玻片上,呈单层紧密分布,制成薄血片。

用含天青B和伊红的Romannowsky类染料进行染色。

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如RBC中的血红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胞质中的嗜酸性颗粒等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红色;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淋巴细胞胞质及嗜碱性粒细胞质中的嗜碱性颗粒等与碱性染料亚甲蓝结合染成蓝色;中性粒细胞的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成淡紫红色。

【器材】

1.载玻片使用前,必须仔细清洗,并用乙醇或软布清洁。

2.推片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玻片,在两角分别作斜线标记,然后用玻璃切割刀裁去两角,制成约15mm宽度的推片。

3.吸耳球。

4.显微镜。

5.酒精灯。

6.采血针。

7.注射器和针头。

【试剂】

1.瑞氏(Wright)染液

(1)Ⅰ液:

包含瑞氏染料1.0g、纯甲醇(AR级以上)600ml、甘油15ml。

将全部染料放入清洁干燥的乳钵中,先加少量甲醇慢慢地研磨(至少30min),以使染料充分溶解,再加一些甲醇混匀,然后将溶解的部分倒入洁净的棕色瓶内,乳钵内剩余的未溶解的染料,再加入少许甲醇细研,如此多次研磨,直至染料全部溶解,甲醇用完为止。

再加15ml甘油密闭保存。

(2)Ⅱ液:

磷酸盐缓冲液(pH6.4~6.8),包含磷酸二氢钾(KH2PO4)0.3g、磷酸氢二钠(Na2HPO4)0.2g、蒸馏水加至1000ml。

配好后用磷酸盐溶液校正pH,塞紧瓶口贮存。

如无缓冲液可用新鲜蒸馏水代替。

2.吉姆萨染液包含吉姆萨染料0.75g、甘油35ml、甲醇65ml。

将吉姆萨染料、甘油和甲醇放入含玻璃珠的容器内,每天混匀3次,连续4天,最后过滤备用。

3.瑞-吉复合染液

(1)I液:

包含瑞氏染料1g、吉姆萨染料0.3g、甲醇500ml、中性甘油10ml。

将瑞氏染料和吉姆萨染料置洁净研钵中,加少量甲醇,研磨片刻,再吸出上液。

如此连续几次,共用甲醇500ml。

收集于棕色玻璃瓶中,每天早、晚各摇3min,共5d,以后存放1周即能使用。

(2)Ⅱ液:

即磷酸盐缓冲液(pH6.4~6.8)。

包含无水磷酸二氢钾6.64g、无水磷酸氢二钠2.5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整pH,加水至1000ml。

【操作】

1.采血

(1)静脉采血法:

用EDTA·K2抗凝1~2h内的标本,使用玻棒、毛细管、注射针头等在距载玻片一端1cm处加1滴抗凝血,直径约4mm。

(2)皮肤采血法:

选择第三、四手指,并先采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再采血1滴置洁净玻片上用于血涂片制备。

2.制作涂片左手平执载玻片,或放在类似桌子等平坦地方,右手持推片从后方移动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将推片与载玻片呈30°~45°角,用均匀速度向前将血液推成厚薄适宜的血涂片,血涂片应呈舌状,头、体、尾三部分,且清晰可见。

所有血液必须在推片到达末端前用完。

推大于一片血片。

贫血病人推片速度要快。

3.干燥涂片

空气干燥:

迅速干燥。

4.标记涂片在载玻片的一端用记号笔编号,注明患者姓名或门诊/住院号。

5.染色

(1)瑞氏染色法:

待血涂片干透后,用蜡笔在两端画线,以防染色时染液外溢。

然后将玻片平置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I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涂片,约0.5~1min后,滴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Ⅱ液),轻轻摇动玻片或用吸球对准血涂片吹气,使染液充分混合。

5~10min后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

(2)吉姆萨染色法:

将固定的血涂片置于被pH6.4~6.8磷酸盐缓冲液稀释10~20倍的吉姆萨染液中,浸染10~30min(标本较少可用滴染)。

取出用流水冲洗,待干燥后显微镜检查。

(3)瑞一吉复合染色法:

操作步骤同瑞氏染色法,只是染色时将瑞一吉复合染液Ⅰ液和Ⅱ液替代瑞氏染液的Ⅰ液和Ⅱ液。

6.观察结果将干燥后的血涂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的血细胞。

在显微镜下,成熟红细胞染成粉红色;血小板染成紫色;中性粒细胞胞质染成粉红色,含紫红色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含大的桔黄色颗粒;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含有大量深紫蓝色颗粒;单核细胞胞质染成灰蓝色;淋巴细胞胞质染成淡蓝色。

观察后显微镜擦拭。

【注意事项】

1.瑞氏染液新鲜配制的染液偏碱,染色效果较差,经在室温下贮存一定时间,美蓝逐渐转变为天青B后方可使用,这一过程称染料成熟。

放置时间愈久,天青B愈多,染色效果愈好,但必须盖严瓶口,以免甲醇挥发或氧化成甲酸。

甲醇必须用AR(无丙酮)。

染液中也可加中性甘油3ml,防止甲醇挥发,使细胞染色较清晰。

2.采血

(1)不能采集以下部位的血液:

①示指或拇指血液。

②感染部位血液,如甲沟炎。

③耳垂部位血液,含单核细胞太多。

(2)不能使用肝素抗凝标本。

(3)玻片必须清洁、干燥、无尘。

①新玻片:

应在清洁液中浸泡过夜,然后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②已用过的玻片:

应在60℃清洁液中加热20min,然后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③边缘破碎、表面有划痕的玻片不能再用。

(4)使用玻片时,只能手持玻片边缘,切勿触及玻片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3.制作涂片许多因素可影响血涂片的厚度,针对不同患者应有的放矢,对血细胞比容高、血粘度高的患者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而贫血患者则应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

涂片质量不佳

可能原因

不规则间断和尾部太长

推片污染、推片速度不连续、载玻片太脏

有空洞

载玻片污染脂肪、油脂

白细胞和血小板尾部分布不规则

制片技术差

涂片太长或太短

推片角度不佳

涂片没有尾部

血滴太大

涂片很短

血滴太小

涂片没有边缘空隙

推片太宽

有细胞退变现象

固定延迟、固定时间太短、甲醇污染

血涂片厚

血滴大、血粘度高、推片角度大、推片速度快

白细胞破损

推片时用力过猛

 

4.干燥涂片血涂片干透后方可固定染色,否则细胞尚未牢固地吸附在玻片上,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5.染色步骤

(1)操作注意事项及操作不当的后果见表1-3。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不当的后果

加染液应适量

过少则易蒸发沉淀,一旦染料沉积在血涂片上,则不易冲洗,使细胞深染不易检查。

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洗

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

冲洗时间不能过久

脱色

冲洗完的血涂片应立放于支架上

剩余水分浸泡脱色

 

(2)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及细胞多少有关。

染液淡、室温低、细胞多则染色时间要长;反之,可减少染色时间。

必要时可增加染液量或延长时间。

冲洗前,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有核细胞是否染色清楚,核质是否分明。

应该在具体实践中摸索合适的时间,特别是在更换染液时。

每批染色液和缓冲液,均需试染,以便掌握染色时间和加缓冲液的比例。

6.结果观察低倍镜下观察血涂片应厚薄适宜,细胞不重叠,头尾及两侧有一定的空隙,一些体积大的特殊细胞常在血涂片的尾部出现。

如有可能,干燥后的血涂片先用中性树胶封片后再观察,不仅能长期保存血涂片,而且观察效果更佳。

染色效果

可能原因

纠正措施

太蓝

涂片太厚、冲洗时间太短、中性水pH太高、染色时间太长、稀释染液重复使用、贮存染液暴露于阳光

在含1%硼酸的95%乙醇溶液冲洗2次,用中性水冲洗,待干镜检

太红

冲洗时间太长、中性水pH太低、贮存染液质量不佳、涂片干燥前加封片

规范操作。

新鲜配置中性水。

保证染液质量不佳

太淡

染色时间太短、冲洗时间太长

复染。

应先加缓冲液,后加染液,或加染液与缓冲液的混合液,不可先加染液

染料沉积

染料沉淀、染液未过滤、涂片太脏

用甲醇冲洗2次,并立即用水冲掉甲醇,待干后复染

蓝色背景

固定不当、涂片未固定贮存过久、使用肝素抗凝剂

注意涂片的固定。

使用EDTA抗凝静脉血

实验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原理:

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

将稀释的血液注入血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器材:

显微镜、改良牛鲍计数板、试管、吸管、微量吸管、滴棒。

试剂:

白细胞稀释液

操作:

1、加稀释液 用吸管吸取白细胞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中。

2、吸取血液 用微量吸管吸取新鲜全血或末稍血20u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

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白细胞稀释液的底部,轻轻放出血液,并吸取上层白细胞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

3、混匀 将试管中血液与稀释液混匀,待细胞悬液完全变为棕褐色。

4、充池 再次将小试管中的细胞悬液混匀。

用滴棒蘸取细胞悬液1滴,充入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计数池中,室温静置2~3min,待白细胞完全下沉。

充两个池双份计数取平均值。

5、计数 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

6、计算:

 白细胞= 4  ×10×20×106=20×109/L

注意事项:

1、稀释用吸管、微量吸血管、血红细胞计数板均为计量工具,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校正,否则将直接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

2、使用标本可为由静脉搏穿刺采取的新鲜全血,也可为静脉末梢血。

采集末梢血时,应注意采血部位不得有冻疮、水肿、发绀、炎症等,以免标本失去代表性;同时也应注意不能过度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引起血液凝因或造成计数结果不准确。

3、在充池时,如充液不足、液体外溢、断续充液,或产生气泡、充液后移动盖玻片等,均会使细胞分布不均匀,造成计数结果不准确。

4、计数池内的细胞分布应均匀,一般情况下各大方格间的细胞数相差不超过10%,若相差太大,应重新充池。

5、计数大小方格内的压线细胞时,遵循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

6、白细胞数量过多时,可采用加大稀释倍数的方法,注意区分杂质和白细胞。

分类计数:

原理:

将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血涂片,用瑞氏染液染色,根据各类细胞的形态特点和颜色差异将白细胞进行分类并计数。

通常分类100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器材:

显微镜、分类计数器、香柏油、拭镜纸、清洁液。

试剂:

瑞氏染液、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

1、染色将血涂片用瑞氏染液染色,冲洗干净,自然干燥后待用。

2、低倍镜观察 低倍镜下观察白细胞分布和染色情况。

3、油镜观察 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着色良好的区域,按一定的方向顺序对所见的每1个白细胞进行分类,并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器作好记录,共计数100个白细胞。

4、计算 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注意事项:

1、由于各种白细胞体积大小不等,体积较小的淋巴细胞在血涂片的头、体部较多,而尾部和两侧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较多,因此分类最佳区域为体、尾交界处。

2、分类时要有秩序地、没一定方向连续地进行,既不重复亦不遗漏,避免主观选择视野。

3、分类计数结果的记录也可采用手工画“正”或“++++”的方法。

实验三、 红细胞计数

原理:

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器材:

微镜、改良牛鲍记板、试管、微量吸管、玻璃棒。

试剂:

细胞稀释液

操作:

1、加稀释液 取小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2ml。

2、加血 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采集末稍血或抗凝血10ul擦去管外余血,轻轻加至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吸上清液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3、充池 混匀后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将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室温下平放3~5min,待细胞下沉后于显微镜下计数。

4、计数 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5、计算

红细胞/L=N×5×10×106×200=N×1010=100 ×1012

N:

表示5个中方格内数得的红细数。

×5  :

将五个中方格红细胞数换算成1个大方格红细胞数。

×10:

将1个大方格红细胞数换1ul血液内红细胞数。

×106:

1L=106ul

200:

为血液的稀释倍数。

注意事项:

白细胞

实验四、 网织红细胞计数

原理:

织红细胞胞质内残存的少量核蛋白体和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在活体染色时可被煌焦油蓝染成蓝色网状或颗粒状,可与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区别。

器材:

微镜、香柏油、拭镜纸、清洁液、试管、玻片

试剂:

10g/l煌焦油蓝水溶液,标本新鲜全血。

操作:

1、加染液 于小试管中加入10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2滴,再加入新鲜全血2滴,立即混匀,置室温下15~20min。

室温不可过低37度。

2、制备涂片 取1小滴制成薄血涂片,自然干燥。

3、观察 在低倍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进行观察。

4、计数 在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数。

5、计算

 网织红细胞分数=  N/1000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网织红细胞/L)=红细胞/L×网织红细胞分数

实验五、 红细胞沉降率

原理:

一定量的枸橼酸钠抗凝全血置于特制血沉管中,直立于特制血沉架上1h后读取红细胞下沉后血浆的高度。

器材:

魏氏血沉管、血沉架、吸管、试管。

试剂:

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新鲜全血。

操作:

  1、加抗凝剂 吸取浓度为109mmol/L的枸橼酸钠0.4ml于试管中。

  2、采静脉血 取静脉血1.6ml,加入含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

  3、装血沉管 用血沉管吸入混匀全血至刻度“0”处,拭去管外残留余血。

  4、立血沉管 将血沉管直立于血沉架上。

注意事项:

  1、使用分析纯枸橼酸钠抗凝剂,配制时浓度应准确,配成后液体不浑浊、无沉淀,保存期为2周。

  2、严格控制采血量,使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4。

  3、血沉管内径要标准,放置要垂直,不得倾斜。

4、胞在单位时间内下沉的速度与血浆蛋白的量与质,血浆中脂类的量和质,红细胞的大小与数量,是否成串钱相聚以及血沉管的内径、清洁度、放置位置是否垂直,室温高低等因素都有关系。

5、采集时应空腹。

6、血沉的标本要在采集后3h内测定,并充分混匀。

7、温过低、过高和贫血时,对结果有影响。

为此,血沉应尽量放在18~25℃室温下测定。

室温过高时血沉加快,可以按温度系数校正。

室温过低时血沉减慢,无法校正。

实验六、 血小板计数

原理:

液经稀释液按一定比例稀释和破坏红细胞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血小板数量,经过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器材微镜,血细胞计数板,采血针,血红蛋白吸管,试管。

试剂10g/L草酸铵稀释液。

操作:

1、吸取稀释液准确吸取10g/L 草酸铵稀释液0.38ml,置于清洁小试管中。

2、采血 常规消毒无名指,穿刺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准确采血20ul,置于含有草酸铵的稀释液中,立即充分混匀。

3、稀释静置 待完全溶血后再混匀1min,置室温10min。

4、充液静置取混匀的血小板悬液1滴充入血细胞计数板内,静置10~15min,使血小板充分下沉。

空气干燥的季节应将血细胞计数板置湿盒内。

5、计数 用高倍镜计数血细胞计数板中央大方格内的四角和中央共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数量。

6、计算 每升血小板数=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数×109/L

注意事项

1、草酸铵稀释液要清洁,无细菌、尘埃等污染。

存放时间较长后应过滤后再使用。

2、毛细血管采血时,针刺应达3mm深,使血液流畅。

拭去第1滴血后立即采血,以防血小板聚集和破坏。

如果同时做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时,应先采血做血小板计数。

3、血液加入血小板稀释液内要充分混匀,但不可过度振荡,以免导致血小板破坏和聚集。

4、血小板悬液充入血细胞计数板内需要静置10~15min,使血小板完全下沉后再计数。

但应注意保持湿度,避免水分蒸发而影响计数结果。

5、计数时光线不可太强,注意微有折光性的血小板与尘埃等的鉴别,附着在血红细胞旁的血小板也要注意,不要漏数。

6、应在1h内计数完毕,否则结果偏低。

7、所用计量器材必须标准化。

8、检查前,患者应避免服用含有阿司匹林及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实验七、 尿葡萄糖定性检查

原理:

葡萄糖或其他还原性糖的醛基在热碱性溶液中,能将班氏试剂的蓝色硫酸铜还原为黄色的氢氧化亚铜,进而形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器材:

试管架、中试管、滴管、试管夹、酒精灯。

试剂:

1、甲液枸橼酸钠,无水碳酸钠,蒸馏水加热助溶。

2、乙液 硫酸铜,蒸馏水加热助溶。

冷却后,将乙液缓慢加入甲液中,不断混匀,冷却至室温后补充蒸馏水至1000ml。

如溶液不透明则需要过滤,煮沸后出现沉淀或变色则不能应用。

操作:

1、鉴定班氏试剂质量 取中号试管1支,加入班氏试剂2.0ml,摇动试管徐徐加热至沸腾,观察试剂有无颜色及性状变化,若试剂仍为透明蓝色,可进行以下实验。

2、加尿液 向班氏试剂中加离心后的尿液0.2ml,混匀。

3、加热煮沸 继续煮沸1~2min,或置沸水浴5min,自然冷却。

4、判断结果 判断结果见表

糖定性试验结果判断

反应现象 报告方式  葡萄糖含量(mmol/L)

蓝色不变 —  <5.6

蓝色中略带绿色,但无沉淀  ± 5.6~11.2

绿色,伴少许黄绿色沉淀 +<28

较多黄绿色沉淀,以黄为 ++ 28~56

土黄色浑浊,有大量沉淀+++ 57~112

大量棕红色或砖红色沉淀 ++++ >112

注意事项:

1、试剂与尿液的比例为10︰1。

2、煮混时应不时摇动试管以防爆沸喷出,出可在沸水浴中实验。

3、检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葡萄糖,应空腹或餐后2h留取尿标本。

4、尿液中有大量尿酸盐存在时,煮沸后也呈浑浊并带绿色,但久置后并不变黄色而呈灰蓝色,故必须于冷却后观察结果。

尿中含大量铵盐时可抑制氧化亚铜沉淀的生成,应加碱煮沸除去。

蛋白含量较高时也影响铜盐的沉淀,可用加热乙酸法除去。

5、一些非糖还原性物质,如水合氯醛、氨基比林、PAS、阿匹林、青霉素、链霉素、VitC、异烟肼等,当基在尿中含量过高时亦呈阳性反应,应停药3d后再进行检查。

对静脉输注大剂量VitC者5d内不宜做尿糖定性,或定性时先将尿液煮沸使之分解破坏。

实验八 尿沉渣镜检

原理:

采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根据尿液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形态特征,识别并记录其在显微镜一定视野内的数量。

器材:

载玻片、离心机、刻度离心管、盖玻片、滴管、普通显微镜、定量尿沉渣分析板。

操作:

1、未离心直接涂片法

(1)混匀:

充分混匀尿液。

(2)制备涂片:

取混匀的尿液1滴于载玻上,加盖玻片,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3)观察计数:

①先用低倍观察全片细胞、管型等成分的分布情况,然后用高倍镜确认。

注意使用暗视野观察尿液有形成分,特别是透明管型。

②管型在低倍镜下观察,至少计数20个视野;细胞在高倍镜下观察至少计数10个视野,取其平均值报告;尿结晶和盐类数量以每一高倍视野+、2+、3+、4+报告。

计数时要注意细胞的完整性,还要注意有无其他异常巨大细胞、寄生虫虫卵、滴虫、细菌、粘液丝等,男性尿液标本还要注意有无精子及卵磷脂小体。

2、离心沉淀涂片法

(1)离心尿液:

透用于尿外观非明显浑浊的尿标本,是尿沉渣检查标准化推行的方法。

取尿液10ml离心5min,要求相对离心力为400g。

1500r/min离心5min

(2)提取尿沉渣:

手持离心管倾斜45°~90°,用滴管吸去上层尿液,保留下层0.2ml尿沉渣。

(3)涂片:

轻轻混匀尿沉渣后,取1滴置载玻片上,用18mm×18mm或22mm×22mm的盖玻片覆盖后显微镜检查。

(4)观察计数:

与未离心尿直接涂片法相同。

3、定量尿沉渣分析法 定量尿沉渣分析板由1块硬质塑料板制成,每块板内分为10个统一深度的计数池,每1个计数池内的计数区为1.0ul计数区分为10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又分为9个小方格。

(1)未离心法:

直接取充分混匀的尿液1滴充入定量尿沉渣分析计数池内,在低倍镜下计数10个大方格内管型总数,在高倍镜下计数10个大方格内细胞总数,此即每微升尿液某种细胞或管型的数量。

(2)离心法:

尿液标本处理同离心尿沉淀涂片法,然后充池计数,方法同上。

4、报告结果

(1)涂片法:

细胞以最低数~最高数/HP、管型以最低数~最高数/低倍镜视野报告。

结晶以所占视野面报告,无结晶为(—);结晶占1/4视野(+);结晶占1/2视野为(++);结晶占3/4视野为(+++);结晶满视野为(++++)。

如果细胞、管理的数量过多难以计算,也可按结晶的报告方式报告结果。

(2)定量尿沉渣分析板法:

以每微升某种细胞或管型数报告。

实验九尿沉渣定量检查

(一小时尿沉渣计数法)

操作:

1.标本收集:

患者先排尿弃去,准确收集3h尿液于干燥容器内送检(标本留取时间5:

30~8:

30)。

2.准确测量3h尿量,充分混合。

取混匀尿液10ml,置刻度离心管中,1500r/min离心5min,用吸管吸弃上层尿液9ml,留下1ml,充分混匀。

吸取混匀尿液1滴,注于血细胞计数板内。

细胞共数10个大方格,管型共数20个大方格。

最终计算出红细胞/h、白细胞/h、管型/h。

注意事项:

1.尿液应新鲜,PH应在6以下。

2.尿液比重最好在1.026以上。

3.如尿液中含多量磷酸盐时,应加少量稀醋酸液(切勿加多),使其溶解;含大量尿酸盐时,应加温使其溶解。

4.亦可采用尿沉渣定量分析板或尿沉渣自动分析仪进行尿沉渣定量检查,详见有关资料。

实验十本-周氏蛋白定性检查

试剂:

1.2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

2.2mol/L醋酸盐缓冲溶液(pH4.9±0.1)。

操作:

1.先将尿液用磺基水杨酸法作蛋白定性检查,如呈阴性反应,则可认为尿液标本中本-周氏蛋白阴性。

2.取透明尿液4ml于试管中,再加入醋酸盐缓冲液1ml,混匀后,放置56℃水浴中15分钟。

如有浑浊或出现沉淀,再将试管放入沸水中,煮沸3分钟,观察试管中浑浊或沉淀的变化,如浑浊变清、浑浊减弱或沉淀减少,均提示本-周氏蛋白阳性。

若煮沸后,浑浊增加或沉淀增多,表明此尿液中还有其它蛋白质,此时应将试管从沸水中取出,立即过滤。

如滤液开始透明,温度下降后浑浊,再煮沸时又透明,提示本-周氏蛋白为阳性。

注意事项:

1.过多的本-周氏蛋白,在90℃以上不易完全溶解,故需与对照管比较,也可将尿液稀释后再测。

2.煮沸过滤除去尿中白、球蛋白时,动作要迅速,并需保持高温,否则本-周氏蛋白也会滤去。

实验十一尿含铁血黄素定性试验

试剂:

1.20g/L亚铁氰化钾水溶液(用时新鲜配制);

2.3%盐酸。

操作:

1.取混匀的新鲜尿液15ml,以2000r/min离心5min,倾去上清液。

2.在沉渣中加入新鲜配制的20g/L亚铁氰化钾水溶液及3%盐酸液各2ml,充分混匀,室温静置10min。

3.再离心沉淀,取沉淀物涂片,加盖玻片后用高倍镜(必要时用油镜)检查。

4.如见有分散或成堆蓝色闪光颗粒(直径1~3um)即为阳性,如在细胞内则更为可信。

注意事项:

1.所有试管、玻片、试剂均应防止铁剂污染,以免出现假阳性。

2.一般应做阴性对照,如亚铁氰化钾与盐酸混和后即显深蓝色,表示试剂已污染高铁,不宜再用。

实验十一尿乳糜定性检查

【试剂】

1.乙醚(AR);

2.苏丹Ⅲ醋酸乙醇染色液或猩红染色液。

【操作】

1.取尿5~10ml,加乙醚2~3ml,混合振摇后,使脂肪溶于乙醚。

静置数分钟后,2000r/min离心5min。

2.吸取乙醚与尿液的界面层涂片,加苏丹Ⅲ醋酸乙醇染色液或猩红染色液1滴。

3.镜检观察是否有红色脂肪小滴。

【注意事项】

1.尿液中加少量饱和氢氧化钠,再加乙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