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305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专题卷全国通用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1.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双层膜清晰可见

B.观察叶绿体时,应保证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保持有水状态

C.健那绿染液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解析:

选A。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错误;观察叶绿体时,应保证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保持有水状态,保持细胞的活性,B正确;健那绿染液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正确;高倍镜下看到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正确。

2.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没有核糖体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抗体、激素和酶都是在核糖体合成的

D.硅肺是由于吸入肺部的硅尘直接破坏吞噬细胞的核糖体引起的

解析:

选B。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有核糖体,A错误;真核细胞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激素和酶的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不一定在核糖体合成,C错误;硅肺是由于吸入肺部的硅尘直接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引起的,D错误。

3.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细胞器参与的是(  )

A.胰岛素的分泌

B.蛋白质的加工包装

C.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D.肌细胞的无氧呼吸

解析:

选D。

肌细胞的无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没有细胞器的参与。

4.如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a、c不可能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解析:

选D。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膜,A错误;核酸分为DNA和RNA,含有DNA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含有RNA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B错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水,高尔基体在形成细胞壁时产生水,C错误;核糖体和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无磷脂分子,D正确。

5.下列有关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合成有关

B.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C.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加强

D.叶绿体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葡萄糖可直接转移到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

解析:

选B。

内质网与核酸的合成无关,A错误。

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参与,合成越旺盛,膜转化越快,B正确。

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

葡萄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D错误。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前者色素不溶于水

B.核糖体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和消耗水均在线粒体基质

D.生物膜系统是由各种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

解析:

选A。

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A正确;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没有关系,B错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水是在线粒体内膜,C错误;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与核膜共同构成的膜系统,D错误。

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RNA聚合酶和抗利尿激素可在人体同一细胞中合成

C.溶酶体内的酶是由内质网加工后经囊泡运入的

D.蓝藻细胞可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解析:

选B。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和中央液泡的植物细胞,当其处于大于细胞液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时,细胞就会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此低等植物细胞也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A项错误;通常而言,活细胞都能通过基因的表达过程而合成RNA聚合酶等蛋白质,而能合成抗利尿激素的人体下丘脑细胞一定是活细胞,B项正确;溶酶体内的酶是由高尔基体加工后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入的,C项错误;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项错误。

8.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

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

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

A.染色体被破坏

B.高尔基体被破坏

C.中心体被破坏

D.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影响

解析:

选D。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能合成分泌蛋白、膜上蛋白和溶酶体内蛋白,合成后还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和运输,因此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后,将影响这些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符合题意。

9.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_______。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写出3项)。

解析:

(1)图1所示过程中消耗O2产生H2O和ATP,可知为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此阶段产生大量的ATP,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图2中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受体蛋白结合,说明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图3所示过程需利用光能,分解H2O产生O2和[H],同时形成ATP,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将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4)图1、2、3所示的生物膜依次是线粒体内膜、细胞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人体肝脏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5)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不同功能的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6)图1和图3说明生物膜有能量转换和跨膜运输的功能,图2说明生物膜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

(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为生命活动供能 

(2)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垂体 (3)暗反应 (4)1、2 (5)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6)跨膜运输、信息交流、能量转换等

【能力题组】

10.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其中被彻底氧化分解

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D.乳酸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

解析:

选C。

分析图可知甲含有脂质和蛋白质,说明含有膜结构,同时含有核酸。

在动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A错误;细胞器乙没有核酸有脂质,说明是有膜的细胞器,在动物细胞中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无关,B错误;细胞器丙没有脂质含有核酸,说明是核糖体,如果核糖体从内质网上脱落,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C正确;乳酸菌细胞只有核糖体,所以只有丙,D错误。

11.如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  )

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

B.葡萄糖→淀粉;H2O→[H]+O2

C.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

解析:

选C。

氨基酸→胰岛素只有在胰岛B细胞中发生,A错误;葡萄糖→淀粉只在部分植物细胞中发生,B错误;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是正常生命活动的代谢基础,C正确;染色质→染色体发生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而胰岛A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D错误。

12.内质网中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存在着不同的去向,其转运过程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B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分泌到细胞外

B.受体K的作用可使蛋白A被转运回内质网

C.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可转化为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一部分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结构不同

解析:

选A。

分析图形可知,蛋白B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A错误;受体K的作用可使蛋白A被转运回内质网,B正确;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可转化为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一部分,C正确;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结构不同,D正确。

13.细胞自噬机制是浆细胞内受损、衰老的蛋白质、大分子复合体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并回收利用的过程,自噬机制还能清除入侵微生物和有毒蛋白聚集体,如图所示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细胞内养分不足时可能会导致细胞自噬作用增强

B.方式B溶酶体与自吞小泡的融合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C.方式C蛋白质与溶酶体表面的膜蛋白之间的相互识别体现了信息的交流

D.可推测细胞自噬机制很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

解析:

选B。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被细胞重新利用,A正确;方式B溶酶体与自吞小泡的融合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B错误;方式C蛋白质与溶酶体表面的膜蛋白之间的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信息的交流,C正确;“自噬机制还能清除入侵微生物和有毒蛋白质聚集体”,即细胞自噬机制很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D正确。

14.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型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其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是________分子。

(2)该模型中填入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另外还需要填入________作为直接能源。

(3)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

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K+?

________________。

这样改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

请从细胞膜的功能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改造这个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故该膜外壳的脂质是磷脂。

(2)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

(3)K+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的载体的协助。

若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则应该在其膜外壳中加入K+的载体。

(4)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则应该在该结构的膜外壳中加入能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信号分子。

答案:

(1)内质网、高尔基体 磷脂

(2)ATP

(3)在其膜外壳中加入K+的载体 因为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载体的协助

(4)在该结构的膜外壳中加入能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信号分子

15.膜泡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

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具有准确的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它能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

(1)膜泡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膜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其基本支架是________,动物细胞中能产生膜泡的结构一般有____________。

(2)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说明膜融合具有________性,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3)如果囊泡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有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这种类型糖尿病发病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表:

酵母突变体

与野生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sec12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sec17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________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膜泡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泡由单层膜所包裹,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囊泡有来自内质网的囊泡、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和来自细胞膜的囊泡,因此能产生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细胞膜。

(2)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说明膜融合具有特异性,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3)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有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外,还有可能是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胰岛素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也可能会患糖尿病。

(4)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sec12基因突变后,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由此推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内质网小泡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突变后,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由此可以推测,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参与膜泡(或“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答案:

(1)流动性 磷脂双分子层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特异性 需要

(3)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外还有可能是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胰岛素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也可能会患糖尿病

(4)内质网小泡 参与膜泡(或“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