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188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docx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

摘要

在所有已知导电聚合物中,聚苯胺因其稳定性,可控制的导电率以及氧化还原特性等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兴趣,目前已经成为导电聚合物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铂片为电极,用电化学方法来合成聚苯胺。

研究了电极、电解溶液以及扫描速度等因素的改变对聚苯胺膜形貌及电化学可逆性的影响。

在室温条件下的酸性溶液中,以铂片为电极,用苯胺单体作为反应剂,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聚苯胺薄膜。

研究了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电解质溶液组成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苯胺单体浓度、质子酸浓度以及阴离子种类、扫描速度对苯胺形态和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苯胺浓度为0.1mol/L,硫酸浓度0.1mol/L,盐酸浓度为0.5mol/L的混合溶液中,当扫描速度为0.03V/s时,可获得颗粒均匀度比较高的聚合物。

该聚合物具有很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循环伏安法;可逆性;扫描速度

Abstract

Amongallconductingpolymers,polyanilinehasattractedconsiderableinterestforitsenvironmentalstability,controllableelectricalconductivity,andinterestingredoxproperties.Inthispaperwehavereportedthe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polyanilinedepositedinaanilinesulphricacid,electrodeandchlohydicacidsolutiononplatinumelectrode.

Polyanilinefilmshavebeensynthesizedonplatinumsurfaceininorganicacidanilinesolutionunderdifferentconditionssuchasscanratesandacidconcentration.ApplyingCyclicvoltametrymethodpolymerizedpolyaniline,inspectingtheeffectsofdifferentpreparationconditionsontheirphysicalstructureandelectrochemistryproperties.UsingSEMforsurfacemorphologycharacterization,employingXRDforstructucalcharacterizationofpolyanilinefilm.Theresultsindicatethatpolyanilinefilmssynthesizedin0.1mol/Lanilinecontaining1.0mol/Lsulfuricacidand0.5mol/Lhydrochloricacidsolution,attheambienttemperatureandscanrate0.03V/swecangetuniformgrainexhibitgoodreversibility.

Keywords:

conductingpolymer;polyaniline;cyclicvoltametrymethod;reversibility;scanrate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导电聚合物简介

所谓导电高聚物是由具有共轭π键的聚合物经化学和电化学“掺杂"后形成的,通过“掺杂”使其电导率由绝缘体上升至导体的数量级[1]。

有机聚合物的电学性质从绝缘体向导体的转变[2],对有机聚合物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分子导电理论和固态电子理论的发展。

更因为导电聚合物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引起众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大量的研究表明,各种共轭聚合物经掺杂后都能变为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导电聚合物[3]。

早期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掺杂导电态。

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步成熟,新的有机导电材料不断涌现,这种新型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近20多年的研究,使得导电聚合物无论在材料设计和合成、掺杂和导电机理、还是从结构与性能、加工性和稳定性及应用探索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有些正向实用化的方向迈进[4]。

1.1.1电子导电聚合物

1977年Shirakawa等发现聚乙炔经碘掺杂后电导率可提高10亿倍[5],接近于金属的导电率。

从此,有机聚合物是优良绝缘体的传统观念被破除,电子导电聚合物成为新的材料而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除聚乙炔外,目前已有大量以芳香化合物(如苯胺及环取代苯胺,苯或稠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如吡咯,噻吩及其衍生物等)为单体的电子导电聚合物的报道,这些聚合物可望在电能储存,电成色显示,传感器,电催化,腐蚀防护,发光材料,电磁屏蔽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6]。

电子导电聚合物的一个共同基本特征是聚合物中单体单元之间存在兀电子体系的相互作用。

在室温下,这些聚合物的本征导电性起源于离域的共轭兀电子轨道的存在。

换言之,共轭双键或共轭双键与杂原子(如N,S原子)的未成键P轨道的偶合是这些有机材料导电的必要条件[7]。

因此,虽然电子导电聚合物和氧化还原聚合物都属电活性聚合物(electroactivepolymers),但二者是不同的。

氧化还原聚合物中含有电活性基团,电活性基团之间可进行电子交换,但其聚合物骨架不是共轭体系,因而有别于电子导电聚合物[8]。

电子导电聚合物必须通过氧化或还原在聚合物骨架上引入电荷中心才能表现出导电性(聚苯胺还可通过质子化在聚合物骨架上引入电荷中心)。

聚合物的化学氧化实质上是从价带中除去电子,致使形成可动载流子。

化学氧化的结果除产生带正电荷的聚合物外,抗衡阴离子必须进入聚合物中以保持材料整体的电中性。

类似地,化学还原产生带负电荷的聚合物,同时抗衡阳离子必须进聚合物中。

与在无机半导体中加入杂质而提高导电性相似,这种通过氧化或还原过增加聚合物导电性措施被称为“掺杂(doping)"[9],而相关的抗衡离子被称为“掺杂剂(dopants)"。

必须指出,聚合物“掺杂"的实际过程是氧化或还原,无机半导体的掺杂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掺杂剂的作用也不相同。

电子导电聚合物中的掺杂剂可以是尺寸小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也可以是尺寸大的聚电解质。

通常导电聚合物在合成时就转变成为掺杂态,即掺杂剂是在合成期间进入聚合物基质中的。

如果所得的聚合物处于为掺杂的中性态,则称为原始(pristine)导电聚合物,后者可通过化学法或电化学法将掺杂剂引入聚合物中。

化学掺杂是将聚合物暴露在含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溶液或蒸汽中,所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必须具有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以保证聚合物的掺杂能够发生。

电化学掺杂则是将聚合物置于溶液中并施加一定电位值,当黏附在惰性电极上的聚合物膜受足够正的电位极化时,聚合物发生氧化,随即溶液中的阴离子进入聚合物膜中以保持膜整体的电中性,于是发生阴离子掺杂[10]。

1.1.2聚苯胺的历史及现状

自1862年Letheby首次研究聚苯胺以来,由于导电聚苯胺具有以下优点:

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结构多样化、特殊的掺杂机制、光电性质、易加工、原料廉价易得等,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可能实际应用化的导电高分子材料[11]。

目前,导电聚苯胺已经成为导电聚合物研究的热点。

虽然制备该复合物有多种方法,但因制备工艺与合成条件的不同,所得到的聚苯胺复合膜在导电性、形态和性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与化学法相比,电化学法合成具有以下优点:

①反应设备通用,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②产品纯度高,污染小;③电化学聚合与电化学掺杂可以一步完成等[12]。

我国第一条可溶性导电聚苯胺生产线2001年在吉林省长春市建成,结束丁该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这条年产20万吨的生产线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吉林正基科技公司联合建成[13]。

可溶性导电聚苯胺广泛应用于国防、船舶工业、石油化工和电子化学等领域,是目前世界上市场前景极其看好的热门材料之一。

但这种材料生产工艺复杂,容易造成污染,实现工业化生产十分困难。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从解决合成过程中的热效应和环境污染这两大关键问题人手,优化聚合及后处理工艺:

生产出的可溶性导电聚苯胺,数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最大溶解度、凝胶时间、不溶物含母等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水平。

其中,凝胶时间和溶解度两项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均看好国产可溶性导电聚苯胺,将把它用于海洋防腐、海洋防污、采油和输油管道防腐等。

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也打算进口中国的聚苯胺产品。

据估计,2-3年内,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聚苯胺年产量将达到l000t,下游产品年产量将达到万吨左右,年产值将达到5亿~l0亿元人民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总之,人们对聚苯胺的结构、特性、合成、掺杂、改性、用途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对聚苯胺的溶解性、机械加工性以及聚苯胺的电致变色性等机制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对聚苯胺的认识并未止步,人们期待着开发出聚苯胺更多的应用领域[14]。

1.1.3聚苯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这二十多年期间,国内外相关研究者们已对聚苯胺的结构、特性、合成、掺杂、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有关聚苯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由于聚苯胺作为一种特殊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其导电机理和掺杂机制与其它导电聚合物不同,加之分子结构复杂,耐且随制备方法,反应条件及后处理等的不同,产物的结构和性能存在较大惹异[15]。

目前,聚苯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导率不够高,商用聚苯胺(Versieon)导电率一般为2-4S/cm。

在实际应用中聚苯胺的低电导率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在二次电池中,由于低电导率导致电流密度过小:

在以聚苯胺为基的导电复合材料中,低电导率带来的后果是,需大添加量而导致材料变脆,硬度及柔韧性减小。

(2)不溶不熔,可加工性差,这成为聚苯胺应用前景中致命的问题,现今这一问题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

UNIX公司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酸掺杂制得的聚苯胺可溶十一些普通的有机溶剂,且还可获得有一定热塑性的聚苯胺。

IBM公司则制得r水溶性的聚苯胺(专利技术)。

由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聚苯胺能够很容易制成定向膜或纤维,因而成为最具研发应用前景的导电离分子材料现今,ApperlingKessler&CoAHiedSingalInc及AmenidemInc等公司都已开始批量生产聚苯胺(商品名为Versicon),我国华南理工大学周震涛等人瞳对聚苯胺的合成实现工业化生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就[16]。

但是,总体而言,至今获得的可熔性加工的导电聚苯胺和可溶性加的品种还很少。

(3)稳定性不好,虽然聚苯胺本身有很好的稳定性,但是掺杂剂本身的不稳定性导致其易脱掺杂,使用的温度范围窄。

虽然以聚苯胺为材料的许多产品相继闯世,然而对聚苯胺的认识并未止步,人们正期待着开发出聚苯胺更多的应用领域。

1.2聚苯胺结构及性质

1.2.1聚苯胺的结构及特性

1.聚苯胺的化学式如下:

其中Y值用于表征聚苯胺的氧化.还原程度。

不同的Y值对应干不同的结构、组分和颜色及电导率。

完全还原型(y=1)和完全氧化型(v=0)的聚苯胺都为绝缘体,只有氧化单元数和还原单元数相等(y=0.5)的中问氧化态通过质子酸掺杂后可变成导体。

且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的产物结构,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聚苯胺氧化程度可由电极电位控制;用化学法制备的聚苯胺y=0.5。

2、聚苯胺的远程结构

由于链的共轭程度的相互堆积方式决定了聚苯胺的宏观导电性,而一者和聚苯胺分子链的构型、构象密切相关。

本征态聚苯胺禽有苯式、酣式两种单元,N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sp3和sp2杂化,同时,醌式结构的存在迩导致聚苯胺链的顺反异构。

掺杂后,醌式N原子的杂化方式发生变化,正电荷在链的部分离域,侵链中各单元结构趋于单一,聚苯胺链里锯齿状。

但不管本征态还是掺杂态,苯胺都不是平面结构,环与环之间有一定的夹角[17]。

因此,与其它高聚物一样由于链构象不同,聚苯胺的伸展程度变化很大,在不同条件下,共轭程度也完全不同。

伸展的链结构导致的共轭程度和紧密的链问堆积,将有利于电荷在链内链问传输,得到高电导率的聚苯胺。

在不同的溶剂中,掺杂态聚苯胺是示出同的链伸展程度,从而溶液加工所得导电膜性质有巨大的差异。

3.几何构型

Barta等曾从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得到了中间氧化态聚苯胺的结构。

根据他们的计算和实验结果:

C-N键的夹角约为125度,而不是通常认为的180度,各个芳香环均偏离基准面;聚苯胺属于反式构型,是一个不完全的锯齿状线形结构。

我国学者万梅香等证实,掺杂态聚苯胺具有与本征态聚苯胺类似的构型[18]。

4.电化学性质及电致变色性

电致变色现象是指在外加偏电压感应下,材料的光吸收或光散射特性的变化。

这种颜色的变化在外加电场移去后仍能完整地保留。

聚苯胺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电致变色性,聚苯胺的电致变色效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和质子化过程(pH值)有关。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制得的聚苯胺薄膜是黑色的,在可见光谱中不显示电致变色现象,只有在酸性条件下制得的聚苯胺薄膜才能显示可逆多重颜色的电致变色现象。

当电位在-0.2-1.0V之间扫描时聚苯胺的颜色随电位变化而变化,由亮黄色(0.2V)变成绿色(+0.5V),再变至暗蓝色(+0.8V),最后变成黑色(+1.0V),呈现完全可逆的电化学活性和电致变色效应。

当电位扫描范围缩小到-0.5-0.4V时,其电致变色的重复次数可增至l00万次。

5.聚苯胺的导电性

聚苯胺的电导率与pH值的依赖关系为:

当pH>4时,电导率与pH无关,呈绝缘体性质;当2

聚苯胺的电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服从VRH关系,即: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导率可从室温的l0S/cm增至235摄氏度的l03S/cm。

聚苯胺还具有显著的光电转换特性,对外加电压有体积响应特性,在微波频段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辐等特性。

1.2.2聚苯胺的特殊掺杂机制

聚苯胺具有独特的掺杂方式即质子酸掺杂[19]。

掺杂过程中,聚苯胺的大分子链上没有电子得失。

聚苯胺的质子酸掺杂可以看作是一个成盐的过程,加入到亚胺基上的质子给大分子链带来了导电所需的载流子,掺杂前后的电导率变化可以高达9~10个数量级。

本征态聚苯胺(中间氧化态)经质子酸掺杂后呈绿色,一般称为掺杂态聚苯胺。

盐酸掺杂本征态聚苯胺,作为掺杂剂的质子酸首先向高分子链扩散质子酸到达高分子链上后,其质子结合到高分子链上醌环的N原子上,使得醌环原为苯环,且高分子链带上正电荷。

为了保持链的电中性,掺杂剂的阴离子(例如C1-)也随之依附在高分子链附近,掺杂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酸碱中和的成盐反应,类似于氨水与质子酸的反应。

从动力学上看,因为成盐反应速度很快,整个掺杂过程的速度由质子酸在聚苯胺颗粒中的扩散过程控制。

质子酸的扩散速度受质子酸的体积、酸性强弱和聚苯胺的颗粒形貌等因素的影响质子进入到高分子链上后,高分子链上的正电荷均匀分布于整个高分子链上。

据有关聚苯胺的导电理论,该电荷均匀分布的过程相当于双极化子分离为极化子有关实验表明,参与聚苯胺导电的载流子是极化子,极化子可以看作是均匀布在大分子链上的自由电荷的一种集体行为[20]。

1.2.3导电聚苯胺导电机理

1.电子导电模型

质子交换有助于电子导电的模型是基于水的存在有利于聚苯胺导电的实验事实[21]。

Nechtschein等报道,真空干燥后的聚苯胺的电导率随吸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将干燥的聚苯胺置于一定的蒸汽压下,其电导率随时间的增长而迅速增大,24h后达到稳定,研究证实有两种类型的质子存在于聚苯胺中,分别对应于游离的和固定的吸附水,当将聚苯胺减压抽真空时,可观察到游离水的信号迅速下降,但突然引入重水时,其信号又显著增强,表明水分子在固定相和游离相间存在交换作用。

为解释这些实验现象,王利祥等认为聚苯胺的导电过程通过电子跃迁来实现的,即电子从还原单元迁移到氧化单元上,而电子发生跃的基本前提是水在单元之间交换,改变热力学状态。

电子可以从-NH2基团上去,导致定态间的电子跃迁,有利于导电。

但这一模型只考虑到双极化子态,不用于高掺杂时所形成的极化子晶格,显得有些不够完善。

最近,电导率的频率赖性研究结果否定了以上结论。

当将聚苯胺进行真空处理时,其声频电导和介电常数均显著下降,类似直流电导的情况。

但当频率在质子交换发生区间化时,电导率基本不变,表明电子导电不依赖于质子在固相和液相中的交换[22]。

2.颗粒金属岛模型

颗粒金属岛模型的提出是基于如下的实验事实:

1)掺杂聚苯胺的电导率与温度有指数关系

2)中等掺杂程度聚苯胺(掺杂率小于30%)的Pauli磁化率随掺杂率的升高成线性增加。

这种现象被认为是由于不均匀掺杂产生的金属区和非金属区的相分离结果。

充分掺杂的三维微“金属岛”存在于未掺杂的绝缘母体中,若掺杂进一步进行,“岛”的尺寸可稍微增大,形成新的“金属岛”。

计算表明,“金属岛”内的电导率约为250S/cm。

大于宏观所测的电导率;“金属岛”的尺寸约20am,与掺杂聚苯胺中结晶区的相关长度相吻合。

衡量水的存在可降低隧道障碍的有效高度和宽度,从而利于导电[23]。

最近,Nechtschein等采用脉冲和连续波技术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研究了掺杂聚苯胺的自旋动力学,形象地描述了“金属岛”的形状,认为每个“金属岛”仅含有一个分子链。

然而,有些实验现象似乎与“金属岛”模型相矛盾[24]。

Jozefowicz等报道,掺杂聚苯胺膜的Pauli磁化率与掺杂率的关系完全不同于聚苯胺粉末。

当掺杂率小于25%时,Pauli磁化率基本不变;而掺杂率大于25%时,磁化率却急剧增加。

这一变化对应着聚苯胺晶型的变化,表明掺杂率小于25%时,掺杂只发生在非晶区。

进一步掺杂,导致结晶结构和磁化率的改变,说明反映极化子晶格形成的自旋信号只有在结晶相存在时,才能被观察到,而非晶区的质子化只是导致无自旋缺陷的形成,它们可能是双极化子和-NH2单元。

1.3聚苯胺的合成

聚苯胺可通过电化学方法和化学法制备得到。

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是在含苯胺的电解质溶液中,选择适当的电化学条件,使苯胺在阳极上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粘附于电极表面的聚苯胺薄膜或是沉积在电极表面的聚苯胺粉末[25]。

电化学方法合成的聚苯胺纯度高,反应条件简单且易于控制。

但电化学法只适宜于合成小批量的聚苯胺。

苯胺的电化学聚合方法有动电位扫描法、恒电流聚合、恒电位法以及脉冲极化法。

影响聚苯胺的电化学法合成的因素有:

电解质溶液的酸度、溶液中阴离子种类、苯胺单体的浓度、电极材料、聚合反应温度等[26]。

电解质溶液酸度对苯胺的电化学聚合影响最大,当溶液pH<1.8时聚合可得到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并有多种可逆颜色变化的聚苯胺膜当溶液pH>1.8时聚合则得到无电活性的惰性膜。

溶液中阴离子对苯胺阳极聚合速度也有较大影响,聚合速度顺序为H2SO4>H3PO4>HCIO4。

用电化学法制得的导电聚苯胺/聚已内酰胺复合膜,显示出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

用电化学法还可制得纳米结构的聚苯胺。

用电化学方法以高氯酸为掺杂剂合成的聚苯胺导电膜,电导率可达833S/m。

1.3.1电化学合成及基本方法

电化学聚合(ElectrochemicalPolymerization缩写ECP)是指在有适当电解液的电解池里,通过一定的电化学方式进行电解,使单体在电极上因氧化或还原或分解为自由基或离子等而发生的聚合反应。

电化学聚合亦可简称为电解聚合、电聚合或电引发聚合[27]。

电化学聚合机理,机理一:

RR历程聚合反应是通过自由基-离子与自由基-离子之间缔合的逐步增长过程,单体本身和聚合生成物一起被电极反应变成聚合反应的中间体进行聚合。

机理二:

RS历程是通过自由基-离子与底物之间缔合的逐步链增长过程,底物可能是单体,也可能是较高分子量的中性聚合体。

电化学基本方法:

1.循环伏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表征氧化还原电化学聚合膜的电活性。

2.计时电流法,可测量电流响应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3.交流阻抗法,确定电解池中被测定物质的浓度或其相关的电化学特性的方法[28]。

1.3.2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合成机理

导电高聚物是由具有共轭π键的聚合物经化学和电化学“掺杂"后形成的,通过“掺杂”使其电导率由绝缘体上升至导体的数量级[29]。

导电高聚物由许多小的、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组成,具有明显聚合物的特征,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加上一定电压,会有电流通过,即具有导体的性质。

其显著的特点是:

(1)通化学或电化学掺杂,它们的电导率可以在绝缘体、半导体和金属导体的宽广范内变化,某些掺杂导电高聚物的导电能与金属相媲美,接近于室温下铜的电导率,被称为“金属聚”(metallicpolymer),或“合成金属"(syntheticmetal)。

(2)微观形貌呈现颗粒或纤维状。

(3)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如较高的室温电导率、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掺杂后颜色发生变化,并具有极快的光响应速度、较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到。

1.4聚苯胺的应用

科学家对导电聚苯胺的兴趣所在是其结构的多样性和独特的掺杂机制、环境的稳定性、可加工性等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其相对容易的化学或电化学合成工艺,在技术上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30]。

利用导电聚苯胺的导电性,可作为导电材料及导电复合材料;其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在电极材料、电化学和催化活性材料、贵金属的回收、金属防腐材料、船舶防污涂料及电致变色器件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潜在的应用[45]。

导电聚苯胺的光、电、磁性能可用于制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印刷电路板,也可用于电磁屏蔽、微波焊接、抗静电材料;导电聚苯胺掺杂一脱掺杂性能可应用于制备气体分离膜、传感器、催化剂载体等;还有可能在离子控制释放、红外偏振器、能量的存储和转化(可擦拭信息存储;三阶非线性光学)、人工肌肉等领域获得应用。

一些工业公司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开发导电聚苯胺材料的应用[31]。

目前,关于导电聚苯胺最新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4.1导电材料

基于聚苯胺的导电性,其复合材料在某些场合可以取代导电金属材料,例如作为防静电涂层,与导电金属相比,其优点是密度小,其缺点是力学性差、不耐碱。

高分子材料表面的静电积累和火花放电是许多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可以将掺杂态聚苯胺与其它高分子化合物共混制得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1.4.2能源材料

聚苯胺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是一种可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果预用锂盐代替质子酸来对聚苯胺进行掺杂,则聚苯胺正极材料还可以与碳负极材料相匹配。

但纯聚苯胺正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仅能达到120mAh/g,小于目前正在得到应用的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275mAh/g。

聚苯胺对很多电化学反应都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将聚苯胺与其它正极材料复合来设计具有高比容量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例如与有机硫化物储能材料复合或键合。

在复合正材料中,聚苯胺除了作为储能材料外,还兼做导电剂和催化剂。

如果有机硫化物本身具有酸性,例如硫噻二唑、硫氰酸等,则可通过有机硫化物来对聚苯胺进行质子酸掺杂,有机硫化物的电化学反应大多是准可逆的,也即充放电时的电化学极化较大,聚苯胺的催化作用可以极大地减小电化学极化。

此类正极材料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