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162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docx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

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一)

第一章导论

名词解释

1、土地:

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且由于人类投入了大量劳动,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国土:

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填空题

1、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2、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和(功能永久性)。

3、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的。

4、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自然差异性是(土地级差生产力)的基础。

6、(土地供给的稀缺性)是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

7、土地的基本功能有(承载功能)、(生产功能)、(资源功能)。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一定意义上比喻了土地对于人类的(承载)功能。

9、(土地供给的稀缺性)要求人们集约地利用土地。

10、按照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11、按照土壤质地,可以分为(黏土)、(壤土)、(沙土)。

12、按照生茶能力,可以分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

13、按照土地权属性质,可以分为(国有的)、(集体所有的)、(私人所有的)。

14、按照土地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15、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以国土发[2001年255号文]印发了新的《土地分类(试行)》标准。

一级(3个)、二级(15个)、三级(71个)。

16、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17、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产流转)。

18、从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来看,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土地利用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19、土地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抽象思维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静态分析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微观分析于公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0、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

21、17世纪莫,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首次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

多项选择题

1.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BCDE)。

A、岩石B、矿藏C、土壤D、水分E、空气

2.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AD)。

A、自然特性B、稀缺特性C、使用特性

D、经济特性E、历史特性

3.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ABCD)。

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E、供给稀缺性

4.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ABCDE)。

A、供给的稀性性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C、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D、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E、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的基本功能包括(ADE)。

A、承载功能B、利用功能C、生育功能

D、资源功能E、非生物功能

6.按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ABCDE)。

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E、平原

7.按土地质地可以把土地划分为(ACD)。

A、粘土B、黑土C、壤土D、沙土E、红土

8.按土地所有权形式可以把土地分为(ABE)。

A、私有的B、国有的C、外商独资的

D、公共所有的E、集体所有的

9.按现实经济用途和可能经济用途,土地资源可分为(ABD)。

A、农用土地B、非农业生产用地C、城乡居民点用地

D、水域E、特殊用地

10.农用土地包括(ABCD)。

A、耕地B、园地C、林地D、草地E、水域

11.非农业生产用地包括(ABCDE)。

A、建筑用地B、厂矿用地C、交通用地

D、商业用地E、军事用地

12.水域具体包括(ABCD)。

A、河流B、湖泊C、水库D、沟渠E、堤坝

13.土地中的特殊用地包括(BC)。

A、休息用地B、自然保护区C、军事用地

D、未开发利用土地E、建筑用地

14.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CD)。

A、土地利用经济B、土地制度C、土地权属转移

D、土地收益分配E、土地规划

15.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BCDE)。

A、抽象思维法B、系统分析法C、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D、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E、微观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

简答题

1、土地分类的标准有多种,不用的分类标准满足不同的分类需要,请阐述有哪几类,分别是什么?

1)按照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2)按照土壤质地,可以分为黏土、壤土、沙土。

3)按照生茶能力,可以分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

4)按照土地权属性质,可以分为国有的、集体所有的、私人所有的。

5)按照土地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2、土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注意,其特点有哪几点?

1)国度和低于的差异性。

2)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3)土地经济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和细化。

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概论

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

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2、基本农田:

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填空题

1、土地利用内涵丰富,主要有(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动态问题)。

2、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期最终发挥的作用又可分为(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社会目标)。

3、从土地所提供的“产品”来划分(取得物质产品)和(取得服务)。

4、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5、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自然因素)是影响土地利用的第一因素。

6、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产出类指标有(产品的实物量);(总收入);(净收入);(利润)。

7、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投入类的指标有(土地面积);(劳动力);(资金);(成本)。

8、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9、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动态分析法中有(贴现系数法);(复利系数法)

多选选择题

1、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包括(ABC)。

A、经济效益评价B、生态效益评价

C、社会效益评价D、环境效益评价

简答题

1、请简述土地利用最基本的内容?

(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3)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三)土地利用规划

(四)土地开发

(五)土地保护

2、请简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包括?

①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粮、棉、油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②高产、稳产田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以及经过治理、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的中低产田;

③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基地;

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⑤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3、请简述我国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土地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并存;

2)土地供不应求与土地浪费兼有;

3)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4)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

制定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

5)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6)改革土地利用制度;

7)政府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

8)土地税收。

4、请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1)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

2)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3)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4)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5)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

第三章土地集约利用

名词解释

1、土地集约利用:

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2、土地集约利用度:

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3、土地肥力:

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的客观属性。

4、报酬:

凡是一切在付出物质或精神的东西之后,所得到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或享受统称为报酬。

5、转动力:

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土地对人类给予的各种投入的承受能力和产出能力。

填空题

1、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

2、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劳动集约型)。

3、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到底应采用那种集约利用形式,是由投入要素的(比较成本)来决定的。

4、土地肥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工肥力)的变化。

5、报酬的三种形态:

(实物形态的报酬)、(价值形态的报酬)、(价格形态的报酬)。

6、集约利用形式:

(劳动集约型)和(资本集约型)。

7、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是(时代性)和(地域性)。

8、(实物性指标)和(价值型指标),二者的共同点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

9、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有(人口密度)、(投资强度)、(容积率)。

简答题

1、土地集约利用几点启示?

1)土地报酬与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历史过程,而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一季作物的生产过程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

5)土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品种,而品种不在“报酬递减”研究之列

2、请简述土地集约利用途径?

(一)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

(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

(三)正确地认识土地投入

(四)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五)非农业用土地也要实行集约利用。

3、请简述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1)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

(2)增加单产,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3)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

(4)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

4、怎样确定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度?

1)要看当时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投入的能力。

2)要看土地本身的费力,包括土壤化学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地位置、交通条件等。

第四章土地分区利用

名词解释

1、区位地租:

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是以差额。

填空题

1、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杜能)出版了著作《独立国》。

2、1909年,(韦伯)的《论工业的区位》发表,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

3、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4、在城市区位论中,(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独立的经济因素。

5、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位置级差地租)。

单项选择题

1、区位论的最早提出者是(B)。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

2、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D)。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

3、城市区位论的提出者是(A)。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

4、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D)。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

5、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C)作出的。

A、单位B、个人C、政府D、都不是

6、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A)。

A、政府制定的计划B、一个农场的规划

C、一个农民的规划D、村庄的规划

简答题

1、从杜能区位理论中能分析出什么问题?

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呈圈层变化的。

围绕城市消费中心形成一系列的同心圆,被后人称作“杜能圈”,其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如下:

(1)第一圈距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甜菜等;

(2)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为它的产品量大、运费高;(3)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六区轮作制;(4)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5)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圃制;(6)第六圈放牧等。

2、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区位理论从单个经济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

2)从抽象的纯理论的模型推导,转为力求接近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建立在实践中应用的模型,为实际的决策提供依据。

3)区位决策的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以外,还加进了范围更加广泛的第三产业。

4)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传统的区位论提出挑战。

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区位论的研究条件和范围,为区位论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5)数学模型的广泛建立、计算机技术的大量使用、遥感技术的应用等,为区位理论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1)地域分异原则

2)区位利用原则

3)生态系统平衡原则

4)系统综合原则

4、请解释中国农业的地域差异规律和农业地区专业化?

1)东部与西部的差异

2)南北之间的差异

3)高中山地区的垂直差异

要从宏观上因地制宜地确定一个国家或较大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地区农业分工体系,从宏观上确定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专业化方向。

从宏观上确定农业地区专业方向所依据的是比较利益原则。

5、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

1)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特殊重要性

2)利用途径的多样性

3)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

4)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

5)改变土地用途,要付出巨大代价

6、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1.土地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空间

2.城市是工业、商业、科教文化事业等的中心

3.城市土地是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

4.城市承接及转运功能的发挥,是其土地利用具体功能的体现

5.土地是城市生态经济的基础

7、写出五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

(一)圈层布局设想

(二)三维布局设想

(三)扇形布局设想

(四)多核心布局设想

(五)多中心布局设想

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二)

第五章土地规模利用

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经营)规模:

是指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如企业、城市等)所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2、规模报酬:

由纯粹规模变动二引起的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

3、集聚经济:

将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点所得到的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4、农业土地规模效益:

由于土地经营规模不同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差别。

5、外部规模经济:

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行业内单个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

6、外部规模不经济:

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行业内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

7、内部规模经济:

指因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

8、内部规模不经济:

指因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时自身内部原因而导致的收益下降。

9、外部性:

指一项经济活动不仅决定着自己的经济效益,还给活动以外的第三者或者社会带来影响。

填空题

1、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性包括(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适应性)。

2、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经营形式主要有(家庭经营型)、(集体经营型)、(企业经营型)、(规模服务型)。

3、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评价方法有(生产函数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4、家庭经营型农业土地规模经济组织包括(种植业专业户)、(家庭农场)和(农户联合经营)。

5、集体经营型农业土地规模经济组织包括(村办集体农场)、(厂办农业车间)和(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6、城市化的经济动力是(集体经济)。

7、以(商品率)指标放映农业商品生产发展状况。

8、以(劳动年产量指标)或(劳均年纯收入指标)放映劳动生产率状况。

多项选择题

1、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性包括(ABCD)。

A、地区性B、动态性C、层次性

D、适应性E、经济性

2、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产出评价指标包括(ABC)。

A、产量B、产值C、净产值D、纯收入E、销售额

3、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商品生产评价指标的有(B)。

A、商品量B、商品率C、销售额D、产量E、产值

4、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土地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AE)。

A、单位面积产量B、单位面积产值C、商品量

D、销售额E、单位面积纯收益

5、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劳动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AD)。

A、劳均年产量B、劳均年产值C、劳均年净产值

D、劳均年纯收入E、活劳动利润率

6、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资金产出率评价指标的有(BE)。

A、资金产值率B、资金利润率C、成本产值率

D、成本利润率E、单位产品成本

7、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有(CD)。

A、产量B、产值C、土地肥力

D、自然资源利用效率E、单位面积产值

8、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方法有(BD)。

A、直观评估法B、分组比较法C、综合评价法

D、生产函数分析法E、以上都是

9、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方法中属于生产函数分析法的有(BC)。

A、综合评价法B、直接生产函数分析法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分析法

D、直观评估法E、分组比较法

10、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经营形式主要有(ABCD)。

A、种植业专业户B、家庭农场C、联户农场

D、集体农场E、合作农场

简答题

1、请简述集聚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

1)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2)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3)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4)消费的多样性

5)公共产品的存在

2、简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1)非农产业发达;

2)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3、简述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动因?

1)缩小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之间的收入差距

2)市场竞争的要求

3)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使农业生产中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

4、根据经营主体的不同,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可以划分为哪几类,都包含哪些方面?

1)家庭经营型

(1)种植业专业户

(2)家庭农场

(3)农户联合农场

2)集体经营型

(1)村办集体农场

(2)厂办农业车间

(3)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3)企业经营型

工商资本、外国和港澳台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

4)规模服务型

(1)公司+农户

(2)合作社+农户

论述题

1、中国农村实行土地公有制,请谈谈如何在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框架内实现农用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

中国农业实行土地公有制,所以我们不能采用土地所有权买卖的方法集中土地。

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重点是在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通过农户之间的土地转包,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和集中。

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和集中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时,可以把土地的家庭承包制看作是一个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的过程。

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租赁权,而是充分体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即只有社区集体内的农民才能拥有这种长期不变的全力。

从这一意义上讲,土地承包权不仅仅是土地使用权,还包括一部分土地所有者的分割。

在实际生活中,即使承包者事实上已转向非农产业而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只要他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集体就不能剥夺或随意收回他的土地承包权利。

如果承包户自己经营土地,则承包权和使用权合一,从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体现的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

当土地承包者将土地使用权再次转让时,就出现了土地“三权分离”,即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归社区集体成员的农民所有,使用权归是基督经营者所欲哦。

因此,土地的转移和集中,完全可以在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框架内实现。

第六章土地计划利用

名词解释

1、土地计划利用:

按照事先确定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定的用途和条件对土地加以利用。

2、土地利用计划:

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的统筹安排。

3、土地利用规划:

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协调土地供需平衡的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5、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协调土地供需平衡的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的具体的近期的安排。

6、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和方法,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土地利用计划,达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根本目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及服务。

填空题

1、按照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2、土地利用计划是由(长期)、(中期)、(年度)计划过程的完整体系。

3、中国现行土地利用计划决策权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

(中央统一)的决策权、(部门和地方及计划单列城市)的决策权和(用地单位)的决策权。

4、空间规划系类中的最高层次是(国土规划)。

5、(长期土地利用计划)是中期土地利用计划的目标,(年度计划)是根据中期计划的目标。

6、土地利用计划是(指令性指标)与(指导性指标)相结合的体系。

7、中国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土地利用计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检查)等。

8、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划定基本农田,并对其实行严格的保护,基本农田要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

单项选择题

1、土地的(A)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B、固定性C、差异性D、可再生性

2、土地经济供给的(B)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B、差异性C、可再生性D、稀缺性

多项选择题

1、决定土地必须实行计划利用的因素有(ADE)。

A、位置固定性B、经济性C、历史性

D、有限性E、质量差异性

2、土地供给的稀缺性的产生基础是(ACD)。

A、位置固定性B、可再生性C、质量差异性

D、报酬递减规律E、历史性

简答题

1、请阐述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失灵的表现?

1)企业不能处理好宏观层次的土地配置

2)土地利用中存在外部性问题

3)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4)公共部门的存在

5)土地具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功能

2、请简述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特点?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要组成部分。

2、由长期、中期和年度计划构成的体系。

3、土地利用计划实行分级管理。

4、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计划体系

3、请简述土地利用计划的监督检查的作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