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125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docx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

2014-09-2909:

19:

05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

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孕、黄体酮与中药+多囊卵巢与子宫内膜+由肌腺症痛经想到的,从口腔溃疡看到的

子宫内膜的厚度不仅影响月经来潮也影响受孕,对于女性来说十分重要。

子宫内膜太薄或者太厚、异位都是病变。

子宫内膜在月经来潮前达到10mm,行经时子宫内膜剥落,随月经排除,仅留下基底层,在雌激素影响下内膜很快修复,组件生长变厚。

给下次月经和胚胎着床创造着条件。

因此,很多子宫内膜太薄比如0.2-0.5的女性去医院检查,都要靠注射或服用雌激素如黄体酮方能经汛来潮。

有些女生使用黄体酮后能正常经汛,可是很多人吃就来,不吃就不来月经,让很多人苦恼。

对于子宫内膜过薄的,有些使用雌激素后,内膜的生长仍旧缓慢,西医对此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不用激素就不可能来月经,更不用说受孕。

子宫内膜作为人体的一部分,也是气血所生成,与其它的人体组织一样。

因此,中药能解决这一问题。

没看过中医的中国人也知道月经不调去看中医,就说明中医用药仍作用于人体气血的生成和瘀血的清理,促进创面的再生和子宫的恢复。

这点从古代医家傅青主女科中就能得知。

子宫内膜太薄不容易来月经也不容易受孕。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月经量少,有虚有瘀、有郁有热。

不管哪一点都会导致血海空虚,血海就是太冲脉,也叫冲脉。

是奇经八脉之一。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冲、任脉盛,月经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称血海。

治疗上虚则补,郁则疏,热则清,瘀则除,在此基础上仍要调气,气行血行。

一女孕二月二胎停后行刮宫流产,子宫内膜0.3,医院给服黄体酮一个月。

就诊时术后三周余。

除眠轻,少饥无其它不适。

脉象沉取洪滑大,双关滑数左关浮取细,右寸郁滞,双尺弦紧,双上跃。

舌红苔薄腻

处方:

荆芥10防风5益母草10茯神10

远志6炒枣仁15生栀子3灯芯草3

香附10炒白术15鸡血藤15五付

复诊:

服药完三日经汛至。

手心灼热潮红,少饥饿。

右关胀满感

处方:

益母草20鸡血藤10白芍10当归5

香附10栀子3泽泻10炒薏仁15

炒枣仁15半夏12茯苓10枳壳五付

承上继续调理两周B超显示内膜厚0.6,后继续调理而受孕。

子宫内膜的健康来自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平和的心态,少怒少忧思;健康的饮食:

少油腻少寒凉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早睡不熬夜。

另外子宫内膜异位、增生、过薄的病人,一半都有人工流产史,这点很伤害女性生殖,种下了瘀血、痰核和气滞等,造成月经稀少、血崩或者不孕,内膜增生、后位、子宫肌瘤甚至子宫异常出血需要子宫切除,等等,所以女性要有爱护子宫的心理意识。

刮宫术后容易子宫内膜过薄,影响月经和受孕,甚至衍生其它疾病。

反复刮宫子宫内膜变得凹凸不平,容易出血、引发盆腔炎,宫颈炎。

虽然中医范围没有这些炎症,但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又一女半年内停孕两次,做清宫术后内膜厚0.4,经汛未至,医给服用围绝经期综合症的芬吗通服用,告知服用28天后停药即来月经。

素经量少,每逢经前头痛剧烈,须服用止痛片。

胸闷气短、腰痛。

二便正。

性急多虑。

舌暗红胖苔薄白。

双关郁满沉取郁滑,右尺沉弦,左尺沉软,左寸有力,右上跃。

嘱咐停服芬吗通以观查其月经。

处方:

桔梗10鸡屎藤30赤芍10益母草18

白豆蔻3白芍20竹茹15防风5

制黑附片9生牡蛎18栀子3玄参10五付

服药第四日经汛至,量仍少,经前头痛。

胸闷减轻。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暖房,孕育的条件有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的温度以及足够的气血来濡养胎儿,无论哪个条件不足,都有可能停孕。

还有一点是先兆性流产出血所用的止血药,会在子宫产生淤血,与胚胎抢食营养和空间,也容易导致胎停。

多囊卵巢与子宫内膜

治疗多囊卵巢我没有什么发言权,此点毫无疑问。

一者我经验尚浅,二者我看的是内伤杂病,所以多囊卵巢的病例样本很少。

我只治疗过一个有多囊卵巢的病人,但我并没有按照多囊卵巢的病名去治疗,始终都是调气机调经血,吃了五次药最后B超检查好了,她很高兴,我也很幸运。

最近又碰到第二个,我只能说一起努力。

我知道,大夫决定了一个病人疾病的成败,但是治病绝不是大夫一个人的事,如果大夫调理好了,但是病人没有改变自己熬夜、吃生冷、发脾气等习惯和心态,这个生病的条件仍然存在,所以病情会反复或者衍生为其它疾病。

很多月经不调的病人治好了之后,都问我:

我很担心以后又不正常了。

我说只要你注意早睡不熬夜,不吃生冷,就没大问题。

按时下流行的词汇“作zuo”来说,很多身体的毛病都是糟践出来的:

该睡不睡,强行拖着身体看电视、玩游戏、夜店喝酒,吃火锅喝冰,大汗饮冷等等。

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症典型症状包含两点:

体重偏胖,多毛

鉴别有三点:

1.子宫大小有可能偏小,有可能正常,但是每侧卵巢内小卵泡肯定是10个左右。

2.FH/FSH大于或等于3

3.平时月经没有规律,或者是总是延后或者是没有一定规律性。

传统中医里没有多囊卵巢这个病名,所以没有治疗的专方专药。

或许古代中医也从来不知道卵巢有许多个卵泡,但中医治疗气血阴阳,气血之所到无处不在,调气血也就调理了卵巢系统。

所以这个病名对传统中医的诊断而言是没什么意义的。

何况人有千千万,形体体质各不相同,又如何用同一种药呢?

穿衣服都要量体裁衣,何况是治病救人?

很早以前我的老师告诉我不要“见病治病”。

指的是不要用西医的病名知道中医用药,也是说不要把目光盯着疾病的局部,而是要从整体出发,辨别气血虚实寒热表里。

这真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大法.

中医学的特点就是:

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人的五脏六腑、筋骨脉肉皮、气血都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协同运作,少了哪一个也会有影响,所以不能单独拿出来讨论与治疗。

人也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下的产物,某一个社会环境也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的程度或者疾病的种类。

顺应自然的生长而生活是老祖宗教导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能黑白颠倒,阴阳逆行。

在我的意识里,很多疾病或者说状况是可逆的,治疗很重要,但是除了用药外,关键还看病人是否愿意配合改正不良的生活作息,顺应自然而生活。

现代医学对于2mm的子宫内膜不能来月经,我不知道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可能是雌激素不够。

子宫内膜什么原因导致变薄?

再怎么让它长厚我也不能用中医的气血给出一个现代医学合理的解释。

但是调理气血之后,月经也能来,并且吃了中药很快就来了;变薄的子宫内膜吃了一段时间的中药也能再长厚。

我想这些与中医的整体治疗的观点是不能分开的,血能濡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体之精气灌注人体全身,无所不到。

子宫内膜是指构成哺乳类子宫内壁的一层,病变可以增厚、异位,太薄等,自然对月经和受孕有很大影响,所以也是妇科一大难题。

无论是哪一种,中医都是调气血,当然用药部位不同,子宫及内膜的问题,可以使用一些温暖胞宫的药,引气血直达病所,这与针灸调气、导气的目的相同。

调气血,内膜是可以再长的。

有一案例:

患者行经无痛经,但有下坠感,净量偏少,月经干净后咖啡色分泌物十余日不断,反复发作两个月,曾因经汛不至而注射黄体酮。

检查时发现内膜厚2mm,医生说不可能来月经。

纳眠均正。

处方:

炮姜10小茴香10益母草30当归15

土茯苓15泽泻10川芎3艾叶6

怀牛膝10炒薏仁15香附10五付

两付后经汛至,量较上次增多。

这个治疗算快的,有些月经超过三个月不来的,治疗并非神速。

我想雌激素,也就等同于中医温阳,温暖胞宫,温通血脉。

而当阳气推动和加速血液运行的时候,是一种相对激进、亢奋的状态。

但两者区别也很明显,不能等同,一个是自身的,一个是外来的。

打激素就能来月经,可是激素作用于人体只有一次效应,不打则不来。

而调气血则是属于自身的,调好了,在保证起居作息正常的情况下,是一劳永逸的。

这就好比输血,血浆是别人的,只是注入病人体内急救时用,一个人不可能不自生血而永远靠输血而活命的。

什么都是自己机体生成的才好。

第二例:

疑似多囊卵巢综合症

女孩很年轻,来的时候很紧张很害怕,告诉我医院怀疑是多囊卵巢综合症,但没确诊。

3月份查子宫内膜厚1.6。

经期不定,两个月经汛一次。

经西医采用口服避孕药治疗,5月经汛第五日查内膜厚0.6cm。

口服避孕药,停药时经汛。

末次月经5月8日,量偏少,6日净。

大便容易偏稀,易腹痛。

经前乳房胀痛,经期腰酸。

无其它明显不适。

下颌痘痘时发。

眠正,不熬夜。

纳正。

双关郁滞小硬晕,关下沉弦,尺沉弱虚数,双微上跃。

舌胖暗红苔薄,根乳头物

处方:

黄连2香附10桑叶10鸡屎藤30

肉桂3土茯苓15川芎3白芍15

茯苓10半夏12薄荷3生姜三片五付嘱咐停服避孕药

二诊:

5月20号避孕药未满期停服后,24日经汛,量正偏少,5日净,经前未乳房胀痛,腰酸不明显。

易生气。

担心下月不能按时经汛。

舌胖暗红苔薄

处方:

黄连2肉桂3香附10桑叶10

土茯苓15茯苓10炒薏仁15枳实10

白芍15柴胡5炙甘草3薄荷3生姜三片五付

三诊按照上方思路继续用药5付,后因外出学习半月而予其散剂服用,后告知未曾按时服用。

但6月22日经汛,量同上次,5日净。

因月经准时,脸上愁云消失,笑容出。

嘱咐其起居有常,不熬夜忌口生冷,经汛将按期而至。

下月经汛前一周服药即可。

如三次月经正常即为临床治愈,不用过于担心。

现代年轻女性月经普遍偏少,甚至停经、很早就绝经了。

而不少年纪较大的女性到了天癸尽的岁数,但未绝经。

痛经也是女性的普遍问题,程度不一,有的微微痛,有的通不可忍,不能上班上学,不能外出,吃止痛药,甚至止痛药都不知痛。

这些都与身体气血机能有关,也与病人饮食习惯有关。

一女,半百,月经当绝未绝,因患腺肌症自08年来痛经剧烈,必须服用止痛药,有时候止痛药亦不能止痛,经期不敢外出。

又因心脏二尖瓣置换,服用发华林,导致月经量大如泉涌,须使用尿不湿而不是卫生巾,且十日方才干净。

同时存在其它胸闷气短,头晕,腿软无力、不饥少纳,不寐、脚肿等症状。

治疗以调全身气血为主,既调全身,便同时治疗全身所有症状,而不专治疗某一症状。

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经络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能只是截取某一局部而治疗。

五脏的生克制化以及它这种机制的存在,告诉我们身体各个方面都是互相制约,治一脏而不考虑与之相关的它脏,是不符合传统中医治疗思路的。

当然急则治标也是一种特殊情况,在急症的时候为了救人或减轻病人疼痛,是可以局部治疗的。

此经血量如此之大,反致失血过多。

究其原因,与发华林抗凝血有一定关系,也与病人脾胃虚寒、脾不统血不能化生气血有关。

病人神情倦怠,面色亮黄,还好眼精尚未失神。

脉象左寸微弱,左关软而无力,左尺尚可但重按则五。

右手脉微上跃,右关郁而滑数,食积之象,右尺滑。

舌红嫩苔薄而滑。

询问平素每日喜食大量水果,没有饥饿感。

大便日一行,时干时稀。

口干但喝水少,多喝则尿频。

就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已经干咳四五日。

从病人色、神、脉及症状上看,整个身体阳气不足:

脾胃阳不足,不能消磨水谷,运化无权。

釜底之薪肾阳亦不足,不仅腐熟水谷无权(不饥少纳),且运化水湿无力(腿软腿肿,多饮尿频)。

心阳不足,推动血液运行无力。

肝阳不足,肝气升发不利(头晕胸闷气短),魂失其所(不寐、血崩)。

处方:

干姜10制黑附片9炙甘草10桂枝10

白芍15山茱萸15木香5枳壳10

山药10鸡屎藤30炮姜10焦二仙10五付

复诊:

咳嗽几止。

脚踝肿胀减轻。

夜里知道疲倦,入睡转易,眠转好。

仍不知饥。

经过三次调理后,气短明显减轻,喘减轻。

仍颓然。

大便2日一行。

经汛过期未至,心中担忧。

处方:

柴胡5葛根15桂枝12茯苓15

肉桂5姜半夏12干姜10桑叶10

生地15白芍12茵陈5升麻3五付

服药第二日经汛,但痛经依旧剧烈,服止痛片4片,但经量较之前(尿不湿)明显减少,仅第二三天量多。

身倦,活动后疲倦。

夜里腿肿。

后又经几次中药调理,经汛按期而至,并且此次痛经未做,经量正常。

喜好水果,虽减量但未忌口,仍容易腿肿,腿沉。

水果有节制地少量食用可以,大量食用水果或者食用反季节的、非本地的水果容易损伤脾阳,导致寒湿内生,水果都能造下如此疾病,更何况冰水、冰激凌。

此点应该得到很多人的重视。

另外服药忌口的原则应该遵循,首先生冷寒凉,其实油腻滑恶。

一边治病,一边造病,是否能治好,就看谁能跑过谁。

病人造病速度快,即便吃药,十个医生也不好治。

常话说病人不忌口,医生白费手,病人不忌嘴,大夫跑断腿就是这个道理。

从口腔溃疡看到的...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国人熟知的“上火”症状之一。

有的口腔溃疡喷点西瓜霜或者喷雾就能好,有的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不易愈合。

口腔溃疡说不严重,但也影响吃饭、喝水,说话,说实话发作起来就像头痛:

“头痛不是病,痛起来要命”。

口腔溃疡轻微的、容易愈合的倒不算什么,但对于反复发作、多发,不好愈合的要重视,建议不要简单吃些去火的药,应该找中医调理:

说明身体上、下焦的阴阳、寒热已经失衡了,这时候应该慎重和重视。

如果执着地吃去火药如:

双黄连、三黄片、双花口服液、牛黄上清丸、解毒片等,只会让身体其它部位的功能更紊乱,比如胃胀、食欲不振、口疮更严重、腿凉、心烦、失眠等。

很多人“自医”,上火了吃点去火药,一次两次还有效,再后来就没效了。

为什么没效了,一般人并不懂医理,只认为是这药没效或是假药。

我在生活中和临床上碰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不得不说让我深深为其担忧。

有机缘,对其讲明医理,劝其不要滥用药,有些人接受,有些人很固执认为去火“来得快”。

一次偶然碰到个踩三轮的人,拿着牛黄解毒片吃,我问怎么了?

他说牙痛,我说吃这个有效吗?

他说以前吃吧,一吃就好,最近吃得越来越多,但不管用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啊,北京人“很喜欢”三黄片、牛黄解毒丸,是我周围的病人的常用药。

其中利害深浅,从他们症状上就一目了然了,好再这些人都被我劝停。

OTC的中成药很多并不能随便吃的,可是咱老百姓都是“自医”,觉得中药劲小,一点中药吃不死人。

可是见过执迷不悟地服用知柏地黄丸得尿毒症的,吃六味地黄丸想补肾取得了严重胃病的,等等。

不是这些药有问题,而是用药之人的问题。

但凡是“药”都有偏性,怎可滥用?

曾经新闻上因某人吃龙胆泻肝丸而严重伤肾,后查出木通这味药里马兜铃酸中毒所致,导致这味药成为某些医院药店的“禁药”。

其实中药的毒不在于此。

记得《大长今》里有一个片段:

医官要考核长今等学生,让其写出哪些是毒药,长今完完全全把所有毒药都写在纸上,可是医官大人看到答案并不满意,而是长今好友信非列举了一部分毒药,并另外写了一句话,让医官大为赞赏。

她说:

毒药用药得当可以救人,非毒药用药不当亦可以害人。

确实如此。

活生生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让人唏嘘不已。

治病不光要治疗肉身,还要告诫嘱咐病人改变错误的、自行用药的习惯。

我碰到一个病人,口腔溃疡经久不愈约两年,同时腰酸痛,膝盖痛,易打嗝,晕车,睡眠质量差等。

经四诊合参后处予一方,栀子3、灯芯草3、炒薏仁18、茯苓10、玄参10、陈皮10,牡蛎15,白芍20之属五付。

后病人复诊时口溃加剧不说,脸颊亦肿,吞咽口水都痛,根本不能吃饭,只能少量稀粥,头顶也通。

我看了处方,心想我的用药绝不会如此,想必病人服药期间吃了去火药。

经我询问,方知一剂药后还没见好,病人着急,于是在舌头溃疡的地方用喷雾,喷雾用了也没效果,又吃了去火药,吃了一次没效,还接二连三吃,后无效又换了先锋,先锋还吃了没效果,就又来复诊了。

自行服药吃坏了!

用了这么多去火药,不管是喷雾还是内服去火药都是寒凉之品。

寒凉药压制虚火只能使得虚火更盛,火性上炎的特性决定了火是向上的,而寒凉的特性是向下的,容易损伤脾肾之阳。

寒气在下虚火在上,下面增加一份寒凉,徒使上面虚火上窜一分。

如果能将虚火下潜收纳于肾中,则下面温暖,上面不亢。

于是处方牡蛎、干姜、甘草、制附子、栀子、黄芩、茯苓、炒薏仁之属三付。

一剂平,三剂溃疡愈合。

我并非主张用温阳药如肉桂、附子,也并非主张用栀子、黄芩、黄柏等苦寒。

而是现代人多是寒热错杂,上焦虚火,下焦寒凉,中焦寒湿或湿热,应当辨证用药,如果需要用热药,佐以苦寒,或者需要用苦寒佐以甘温,有是病,用是药,切不可以一味寒凉伤正或者温热伤血造成无穷后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