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076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浙江省永嘉县碧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选择题部分

1、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

”材料所述的农具出现于

A.战国B.西汉C.东汉D.唐代

2.水利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关中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有:

①郑国渠②“井渠”③都江堰④白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部分成果,这些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水排   ②三星堆青铜器   ③钧窑钧红    ④马王堆素纱禅衣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4.古诗有云: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A.战国B.西汉C.南北朝D.北宋

5.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唐代的水平而进入成熟的阶段,市场的形式更为丰富。

宋朝的市场的形式有

①夜市②草市③晓市④庙会集市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6.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

材料反映清政府

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

7.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写道:

“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首歌谣反映的实质是

A.外国商品价廉物美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民族经济发展艰难D.外商企业垄断市场

8.某班级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的经济”为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如果为右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晚清富国强兵的改革”

C.“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

9.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

展状况。

其中影响“忽如一夜春风来”时期的因素是

A.帝国主义加剧侵略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10.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

“‘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D.“一五”计划期间

11.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

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

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上海经济特区B.设立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C.在上海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2.1979年6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右图所示广告。

该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商品资源基本实现市场配置

C.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所提高

D.确定四川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区

13.下列图片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

14.《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

“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

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

”这反映了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15.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

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6.“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

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

随着手机的普及

,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17.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影事概略

18

96年

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

1905年

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

1927、1930年

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

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

《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

20世纪50、60年代

《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要内容

20世纪80、90年代

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

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

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8.有学者指出:

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

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严格限制受助范围和资格,规定穷人不得无条件接受施舍,而要以相应劳动来换取。

这说明该法案

①有助于建立社会福利制度②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使无产阶级地位大大提高④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世纪世界强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分析下表,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是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表(1750~1900年)

年份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英国

1.9%

4.2%

9.5%

1

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

7.2%

14.7%

23.6%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21.观察下面关于美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的是

A.垄断组织的产生B.石油行业竞争激烈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B.全国工业复兴署C.农业调整署D.紧急救济署

23.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任英国

首相)逝世,有人评论道:

“赞美她的人,称她是捍卫自由世界,振兴英国经济的英雄。

”这一评论主要是基于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时英国政府

A.推动了“混合经济”的到来B.引领着世界进入“黄金时期”

C.加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D.开创了“新经济”发展模式

24.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在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949~1963)引领下由“战争民族”迅速转变成世界上著名的“商业民族”。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

①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②获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③组建欧洲共同体

④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5.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26.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D.苏联为发展工业,向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27.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

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2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IMF建立的依据是

A.雅尔塔协议B.布雷顿森林协议C.关贸总协定D.多哈会议决议

29.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都是二战后建立的经济组织。

下列对其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正式诞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B.美国在这些组织中都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C.都是二战后建立的区域性经济组织D.成员国的经济水平和国家实力差距较大

30.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

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图1图2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非选择题部分

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

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2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2分)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2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2分)

 

32.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先生,因病于2005年10月在北京逝世。

荣氏家族基业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材料二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

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材料三解放前夕,荣德生坚决反对家人对申新三厂迁往台湾的主张,并协同工人一道制止搬迁行动。

荣氏家族企业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荣氏家族企业在此期间获得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

(1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6年,荣氏家族企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为促成变化,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政策?

(2分)

 

(4)联系中国近代历程,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近代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3.观察下列图片资料。

(10分)

请回答:

(1)在上述图片资料反映的发明创造中,哪些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图三和图四的

发明者分别是谁?

(4分)

 

(2)上述图片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把人类带进哪一时代?

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4分)

 

(3)根据上述图片资料产生的影响和所学知识,简述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

(2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

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进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是这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文选》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例如:

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裸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收价93卢布。

──《斯大林文选》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

概括指出提出这些政策的社会背景。

(4分)

 

 

(2)材料二出现时,苏俄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对我们今天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什么启示?

(1分)

 

(3)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不同于西欧国家的特点是什么?

(2分)

 

(4)根据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三、四,请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