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824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

本科《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考试题型

1、判断并改错题:

20%

2、单项选择题:

25%

3、多项选择题:

20%

4、问答题:

20%

5、案例分析题:

15%

二、知识点与考核点

(一)应通读教材

(二)应理解范畴

1、信用货币;

2、货币制度;

3、银行信用;

4、金融;

5、利率;

6、外汇;

7、汇率;

8、商业银行;

9、银行卡;

10、中央银行;

11、派生存款;

12、基础货币;

13、货币需求;

14、货币供给;

15、货币乘数

16、金融市场;

17、金融机构

18、通货膨胀;

19、通货紧缩;

20、货币政策;

(三)应思考问题

1、什么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为什么要具有独立性?

答:

要点:

P117

(1)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原因

中央银行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关注问题、追求目标存在差异;保证货币政策连贯性;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央银行业务的特殊性。

2、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

答:

要点:

P234

收入分配效应;财富分配效应;资源分配效应;其他负面效应。

3、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答:

要点:

P236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收入紧缩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单一规则;积极的供给政策。

4、什么是基础货币,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

答:

要点:

P178

基础货币是指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商业银行准备金之和,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

之所以称其为基础货币,是因为它是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也表明它对货币供应量的放大和扩张作用。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

买卖外汇、黄金;公开市场业务;向金融机构再贴现、再贷款;发行或买进央行债券。

5、什么是货币乘数?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答:

要点:

P182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K=(1+c)/(r+c+e+t*rt)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法定准备金率r的变化;通货比率c的变化;超额准备金率e的变化;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rt的变化。

6、简述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操作目标的区别?

答:

要点:

指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所直接影响的变量,操作目标会随工具变量的改变而迅速改变。

操作目标虽然是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的对象,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强,但距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较远。

一般来讲,操作目标主要是看存款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中间目标是指那些介于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的金融变量,这些变量既随操作目标变量的改变而改变,又能影响最终目标的变化。

中间目标距离最终目标较近,但距离政策工具较远。

  由于从货币政策开始启动到最终目标发生变化(比如物价变动、经济增长率变动和失业率变动)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差,一般来说,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时间差都在9个月至1年左右。

如果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发生变化再来调整货币政策工具,那么有可能已事过境迁了。

这样,在跟踪目标和校正工具过程中,就会使中央银行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不能有效地使货币政策达到理想的境界。

为此,各国中央银行都设置一些能够在短期内显现出来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高度相关的指标,作为自己随时观测和控制的标的。

而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与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密切,并且中央银行又可以直接或间接控制,可以通过观测和控制这些指标,实现对最终目标的控制。

7、为什么在宏观调控中必须配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答:

要点:

P221

货币政策若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与政府实行的其他政策,特别是与财政政策充分的协调与合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两大支柱。

这两种政策都是以货币为操作对象,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来影响产出,电脑们具有相同的最终目标取向,但二者也有区别,政策工具不同、调控方式不同、作用范围不同、政策时滞不同,因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必要进行配合。

8为什么说,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

答:

要点:

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是指:

人民币在境内可兑换为外汇;外汇可携出或汇出境外;人民币可自由进出境;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为人民币;无论是居民和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汇;彼此之间可相互授受。

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包括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1996年底,人民币就实现了在贸易等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目前我国已实现了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

参照基金组织编制的《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将资本项目分为7大类共43项的分类,我国资本项目中可兑换的有8项,占18.6%;有较少限制的有11项,占25.6%;有较多限制的有18项,占41.9%;严格管制的有6项,占13.9%。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已实现了部分可兑换,严格管制的项目小于20%。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依然实施外汇管制,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开放,因此,人民币并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

9、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必要性?

主要内容及步骤?

答:

要点:

(1)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①有利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②应对加入WTO外资银行的挑战。

③有利于有效的外汇管理。

④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

(2)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

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10、如何理解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这两个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

要点:

货币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

(1)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区别

①期限的差别。

②作用的不同。

③风险程度不同。

④资金来源不同。

(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

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合的。

①资金相互流动。

②利率同向变动趋势。

③资金存量相互影响。

④金融工具相互重合。

1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

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明其特定的职能?

答:

要点:

(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②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

③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

④中央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高。

⑤中央银行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示要

资产

负债

国外资产

贴现和放款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其他资产

流通中通货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对外负债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合计

合计

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三大职能,具体体现在:

①发行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②银行的银行

其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集中存款准备、最终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

③国家的银行

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作为国家银行的职能,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黄金的买卖和管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此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性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12、举例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其限制因素?

答:

要点:

创造过程:

见教材例子与图表

限制因素:

(1)原始存款成正比;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3)超额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4)现金漏损率成反比;(5)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及其比率成反比。

1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要点:

凯恩斯提出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从而扩展了剑桥学派的理论观点。

这三种动机是:

交易动机、谨慎(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他将其归结成流动性偏好理论,并认为,货币需求的交易成分和谨慎成分同收入呈正比例,而货币需求的投机成分则对利率及关于利率未来动向的预期极为敏感。

所以,这种结论蕴含着这样的观点:

货币速度很不稳定,不能视为常数。

1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要点: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

恒久性收入y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所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或预期的长期平均收入。

货币需求与它正相关。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

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

所以,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而非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相对越小。

这样,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w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是作为不生利资产看待;而弗里德曼考察的货币扩及M2等大口径的货币诸形态,其中有相当部分,如定期存款,确是有收益的。

收益率越高,机会成本越高,货币需求就越小。

物价变动率,也就是保存实物的名义报酬率。

把物价的变动变量纳入货币需求函数,是通货膨胀的现实反映。

对于货币需求,弗雷德曼最具概括性的论断是:

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因而,货币需求也是比较稳定的。

15、画图并说明通货膨胀的需求拉上说。

答:

要点:

需求拉上说:

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可以表述为:

“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用图加以说明。

在图中,横轴Y代表总产出,纵轴P代表物价水平。

社会总供给曲线AS可按社会的就业状况而分成AB、BC与CS三个线段。

图14-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①AB线段的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这意味着供给弹性无限大。

这是因为这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源或失业人群。

当总需求从D1增至D2时,总产出从Y1增至Y2,而物价并不上涨。

②BC线段的总供给曲线则表示社会逐渐接近充分就业,这意味着闲置资源已经很少,从而总供给的增加能力也相应较小。

此时,在需求拉动之下的产出扩张将导致生产要素资源价格的上涨。

因此,当总需求从D2向D3、D4增长时产出虽也增加,但增加幅度减缓,同时物价开始上涨。

③CS线段的总供给曲线表示社会的生产资源已经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即不存在任何闲置的资源,Yf就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出。

这时的总供给曲线就成为无弹性的曲线。

在这种情况下,当总需求从D4增加至D5时,只会导致物价的上涨。

16、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原因分析。

答:

要点:

(1)经济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2)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储备情况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3)中外利率差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4)美国QE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17、有以下两种可能的经济行为:

(1)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一笔款项;

(2)该商业银行的客户用支票存入同等金额的款项。

试比较这两种行为对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两者是相同还是不同?

答:

要点:

(1)基础货币也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用公式表达为:

B=R+C,式中,B为基础货币;R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可为流通服务的信用货币。

(2)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一笔款项必然同时伴随着基础货币同等数量的增加,而商业银行的客户用现金存入同等金额的款项不会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只是改变了基础货币的构成结构,增加了银行的存款准备而减少了流通中的现金。

所以,这两者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不同。

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一笔款项的同时,在该银行存款的一位客户从其账户上提走了同等金额的现金,此时基础货币会增加,等于该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的款项数额;但该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金额并不会发生变化。

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与其从公众购入同等金额的债券,这两者对于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是相同的,都相应的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但是二者对于基础货币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购入债券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而从公众手中购入债券则增加了流通中的现金。

18、比较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

答:

要点:

(1)交易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2)交易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3)交易方程式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分析:

保有货币最为便利,但同时要付出代价,如不能带来收益。

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交易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19、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政策工具及其调控原理、各自的优缺点?

答:

要点: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般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货币政策效应。

(2)一般是货币政策工具是从总量上进行调控的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及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起到扩张或收缩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最终调控货币供应量。

优点:

作用迅速、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权

缺点:

效果过于强烈、可能使商业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

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及设定再贴现的条件,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及规模,从而调控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最终调控货币供应量,并可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优点:

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可以调节产业结构、效果缓和

缺点:

中央银行缺乏主动权,主动权在商业银行,具有顺经济周期科特征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证券的买卖,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从而调整货币供应量。

优点:

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可以灵活调节货币供给量、可以进行微调

缺点:

金融市场要有相对的深度及广度、可供交易的证券种类数量要适当,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并具有弹性的操作权。

20、简要分析我国“十一五”期间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成效与基本经验。

答:

要点:

“十一五”期间中央提出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一是经过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已相当突出,当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出现新的更严重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

二是当时尽管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

三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企业高负债经营,自有资金比例很低,再继续大幅度增加贷款,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突出;

四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运用,财政增发国债,银行参与购买,其本身就包含了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容。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

三是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四是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本经验: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以稳定币值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从中国实际出发,确定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

  第三,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

第四,搞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五,适应经济开放的需要,搞好内部与外部的平衡。

(四)应掌握练习

各章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