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446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课水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

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

3、聆听《采茶舞曲》

<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

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5、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

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

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

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

4、学唱歌词:

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5、学唱歌谱:

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6、有情绪地演唱。

小结:

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为生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一起热爱江南,热爱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吧!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唱出水乡柳树的柔美。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聆听《洪湖水,浪打浪》,简要介绍歌曲的由来和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学唱歌曲

1、谈话歌曲导入:

大家都看到过柳树吧!

你看到过的柳树是怎样的呢?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形象和情绪。

小结:

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条比作姑娘,柳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3、复听歌曲,设问:

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4、再听录音范唱,学唱歌词,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X.x”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X.”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

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

“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5、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多媒体唱曲调,

6、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

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4>试唱。

7、请自学后8小节。

8、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9、有情绪的演唱歌曲。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导入:

感受了柳树姑娘的美,下面音乐又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呢?

(播放音乐)初听歌曲。

2、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

 3、复听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学生边听音乐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4、小结:

这是20世纪30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今天的洪湖水将是另一帆景象,以后你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去走一走,看一看。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柳树姑娘》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聆听旧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歌曲《渔光曲》,简介歌曲的时代背景。

3、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发挥集体思维创作合作。

教学过程:

一、学唱《柳树姑娘》第二声部。

导入:

柳树很美,柳树发芽的景色更美,今天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为柳树姑娘添嫩芽吧!

让柳树姑娘变的更加美丽、漂亮

1、学唱《柳树姑娘》第二声部。

<1>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1)多媒体进入

(2)歌声进入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3>学习顿音记号“   

 ”。

<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2、二声部合唱。

 3、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聆听《渔光曲》

导入:

我们的生活幸福美好,可是旧社会的渔民们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

1、欣赏《渔光曲》第一段,学生讨论情景、情绪。

教师总结:

(1)这是1934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

(2)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

(3)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

(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2、复听全曲,把歌词用投影片放出来,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3、学生听音乐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配乐讲故事。

4、小结:

这是旧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

三、聆听《渔光曲》

1、聆听《渔光曲》

 <1>.欣赏《渔光曲》。

设问:

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2>议论比较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3>复听《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模仿筝的演奏姿势)表现音乐。

 

<4>.小结:

音乐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

四、编创与活动,命题创作——《远航》

<1>.筝独奏《渔光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渔船出海打渔的情景。

我们自己也来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

<2>讲台及地上有很多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你们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

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

你们可按教材中的五个过程,各组任选一个画面创作,最后我们来开个《远航》音乐剧音乐会。

 

<3>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4>各组合成。

  

总结:

同学们为自己编织了一首美丽的《远航》曲,那优美、动听的情景让人十分向往,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优美的“交响乐”。

教学反思:

 

第二课快乐的课间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哦,十分钟》,2/4拍号,钢琴曲《乒乓变奏曲》。

二、教学目的:

1、能随着伴奏有表情地演唱《哦,十分钟》,知道这首歌曲有两个乐段组成。

2、课外听到《兵乓变奏曲》,知道这是一首根据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创作的钢琴曲。

三、教学重点:

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2/4拍在实践中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哦,十分钟》及讲解2/4拍号和指挥图式。

1、导入:

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老师请你看一段录象,你看一看录象里的小朋友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放课间录象)

你们的课间十分钟再玩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哦,十分钟》,请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2、初听歌曲范唱

3、师生讨论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

(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欢乐心情)

4、再听范唱,打开书看歌谱。

5、学习歌曲的旋律。

(1)先学习A段前8小节。

设问:

请先看前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

重复出现了几次?

这两小节你们能唱吗?

剩下的两小节仅四个音老师相信你们能唱好。

(2)用口琴自学A段后8小节。

教师用口琴范奏,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学

(3)将A段连起来演唱。

(4)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5)学习B段前8小节。

教师用2/4拍指挥图式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跟琴学唱。

(7)用轻松愉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6、接前奏完整演唱歌词:

提示学生用欢快愉悦的心情演唱

7、练习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8、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演唱歌曲。

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歌曲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反馈评价。

(二)音乐欣赏〈〈乒乓变奏曲〉〉

1、导入:

你们打过乒乓球吗?

如果你们没有打过这次雅典奥运会看乒乓球选手打球时是什么样呀?

(动作灵巧轻快,你推我挡激烈比赛)老师请大家听一首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听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歌曲情绪和描写的内容。

2、新授

(1)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根据〈〈小小球儿闪银光〉〉而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

(2)简单介绍变奏曲

(3)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

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4)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

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5)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说一说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6)小组讨论

(7)复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的比赛精彩场面吗?

如果你愿意,下课后也去试试。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歌曲《大家来唱》

2、拍号3/4

3、为三幅图配节奏

二、教学目的:

1、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

2、能正确完成配节奏的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

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有表情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五、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大家来唱》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的,请大家来听。

2聆听录音范唱:

老师带同学拍手感受2/4拍强弱规律。

3再听:

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4先学习第二声部旋律:

用三拍子指挥图边打拍子边看书唱谱

要求:

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学唱。

(1)前8小节注意连线,第3、4小节同音相连只唱一音时值相加共唱5拍。

(2)再学唱后8小节。

5再学习第一声部旋律也分两个8小节学唱:

前8小节1—ⅰ跳跃要唱准想好音高再唱。

6二声部合唱

(1)先唱好两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一句一句合唱,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

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另一个声部使自己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唱好一句及时鼓励,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7在二声部旋律唱好的基础上填唱歌词。

8配上打击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9小结:

这首歌曲表达了孩子们快乐课间生活,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

(意大利威尼斯)

课件出示:

介绍意大利威尼斯。

(二)2/4与3/4对比及三幅图配节奏。

1导入:

威尼斯美吗?

请同学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随着音乐《欢迎进行曲》片段,来畅游威尼斯看到这么美丽的地方,同学们不禁跳起了舞蹈,你们听杜鹃也和你们一起分享,放《杜鹃圆舞曲》

2教师在参与时可以做2/4、3/4拍的指挥图式。

3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感受2/4与3/4拍后,完成书上配节奏。

骑马:

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

图谱也可以用强弱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

荡秋千:

用三拍子节奏与图谱。

时钟:

用二拍子。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欣赏《陀螺》、《旋转木马》

2两首歌曲复习

二、教学目的:

1.课外听到《陀螺》,知道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的管弦乐《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一首小曲,乐曲描写儿童转陀螺的情景。

2,知道《旋转木马》一首电子琴曲。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巩固2/4、3/4拍的节拍感。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聆听乐曲。

四、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乐曲描写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复习1《哦,十分钟》2《大家来唱》

(二)音乐欣赏:

管弦乐《陀螺》

1导入:

教师拿一个陀螺问学生谁玩过或见过,说说怎样玩法。

2课件出示介绍陀螺及作者比捷。

3初听全曲: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吗?

4复听全曲:

学生边听边看教材中两谱——简谱与图形谱,让学生知道较快的音乐速度和旋律音程的大跳是造成欢快热烈气氛的原因。

三音乐欣赏:

《旋转木马》

1导入:

同学们玩了陀螺这个传统游戏活动,现在老师带你们

去游乐场坐电动木马。

请看书上插图,让坐过旋转木马的同学

给大家说一说坐旋转木马是什么样?

(上下起伏)

2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快速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曲调流动中想象到

孩子们在电动木马上旋转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

设问:

(1)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你能听出乐曲的开始部分与最后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吗?

(3)当最后一部分再现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听出来了。

4小结:

这两首乐曲都是用了快速的节奏和高低起伏的大跳音程,描绘了孩子们快乐的课间活动,你们能讲讲自己的课余活动吗?

教学反思:

 

第三课国歌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公民都必需唱好《国歌》。

在21世纪里我们要以《国歌》的精神,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教学内容:

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二、聆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

谁作曲?

  

(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

请举例并唱几句。

三、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

  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歌词是他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

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

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聆听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1.师生议论。

  2.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

 3.师生议论。

 4.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2、聆听歌曲《歌唱祖国》,通过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内容:

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听《歌唱祖国》。

教学过程:

一、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2.跟着录音小声唱曲调。

  3.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4.跟着录音或教师的伴奏歌唱国歌。

  5.教师重点指导的部分:

  

  带有“>”记号的要唱得加强力度。

师生讨论这一句的含义,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当前21世纪我们民族是否还存在危机?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设问:

为什么这句的力度要越唱越响?

  “起来!

起来!

起来!

”的含义是什么?

  

  设问:

(1)这一句的音乐形象,你想到什么?

 

(2)“前进”的谱上又用强音记号(>),为什么?

 (3)为什么“前进”“前进”“前进”最后还要加一个“进”?

  6.各组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各组讨论自行排练歌唱表演、造型表演、歌舞表演。

  7.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8.师生小结:

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二、学习音乐知识:

“上行”

  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1)先简单讲解“上行”  

  

(2)举一反三,……

  (3)以上行的手法,即兴编自己的歌。

 

三、聆听《歌唱祖国》

  1.欣赏《歌唱祖国》(第一段歌词)

  设问:

  

(1)听到过这首歌吗?

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复听《歌唱祖国》全曲。

  设问:

  

(1)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3)跟着音乐哼唱行吗?

  3.师生议论。

  4.完成课本上的编序号及涂色。

四、教师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

 

第四课月夜

教学内容:

 1、表演愉快的梦

2、聆听歌曲《月亮月光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

3、聆听《梦幻曲》、学习竖笛的吹奏要求。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愉快的梦》,学习6/8拍的含义,掌握歌曲的节奏情绪。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3、通过演唱体验“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意境。

4、 本课的四首描绘“月夜”的中外音乐作品,充满着诗意,表达了音乐与社会的人文性。

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的情景,体验这“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意境。

重点难点:

   学习歌曲《愉快的梦》,学习6/8拍的含义,掌握歌曲的节奏情绪。

教学准备:

   琴、录音机、磁带、竖笛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激兴导入】

 晚上你做梦吗?

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

【寓教于乐】

 1、聆听范唱。

2.再听一次:

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

在梦中看见了什么?

(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

 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

 4.你们是否注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

——打拍子。

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

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

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教师范唱4小节曲调)。

 5.请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

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

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

(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

 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

 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

 10.大家要非常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

注意连音线。

 11.再听一次范唱。

【巩固延伸】

 1.全体唱歌词。

设问:

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2.师生讨论。

答案:

 

(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

 3.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听辨活动:

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1.教师弹奏二遍。

  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

 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

音乐知识:

“下行”教学基本要求

 1.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

 2.当学生自学第二乐句时讲解。

设问:

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答案:

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

小结:

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

同时复习“上行”——温故而知新。

3、巩固:

《愉快的梦》曲调还有哪几处是下行的曲调请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没有上行的曲调也找一找并唱一唱。

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创作4小节下行的曲调,节奏与音符完全按学生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把典型的曲调介绍给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者。

【课堂小结】

总结学习内容,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本课的四首描绘“月夜”的中外音乐作品,充满着诗意,表达了音乐与社会的人文性。

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的情景,体验这“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意境。

2.进入学习“开始吹竖笛”的实践活动——Tu的口腔动作。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歌曲《愉快的梦》,先跟琴演唱歌谱,再跟伴奏带演唱歌词。

一、聆听《月亮月光光》

 1.由于这是台湾民歌,歌词中带有方言,所以在聆听前要出示歌词,对方言要作解释(详见教材分析的谱例)。

 2.欣赏《月亮月光光》,要求边听边看歌词,设问:

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复听全歌。

设问:

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

这样的速度对表演这首歌起什么作用?

 4.再次复听。

设问:

(1)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线条把它画出来吗?

  

(2)这首歌曲由几个声部演唱,也请用线条把它画出来行吗?

二、聆听《小夜曲》教学基本要求

  1.解题: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爱情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2.欣赏《小夜曲》。

介绍作品:

这是18世纪

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音乐柔美、活泼动听。

  3.介绍作家:

海顿

  4、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

要求:

大家看着书本上的图形谱,第一个音是Mi。

设问:

你能听出是几个声部?

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衬托乐器的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

(答案:

主旋律由一小提琴演奏,衬托的乐器用拨弦伴奏,由四件乐器合奏。

  5.再听一次全曲。

简单介绍弦乐曲重奏的形式,结合课本上的插图。

  6.小结:

这是描绘“月夜”主题的器乐曲。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一、欣赏

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

顺带介绍一下《童年情景》这部作品,有助于学生对《梦幻曲》的理解。

   2.初听《梦幻曲》。

设问:

这一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是哪个声部演唱的?

听完后介绍童声无伴奏合唱的形式特征。

   3.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

  讲解:

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变化而成全曲。

聆听主题音乐(出示主题旋律谱)。

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

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

   4.复听全曲。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用手势来表示旋律的起伏。

   5.小结:

这是夜晚温馨而甜美的梦。

二、学习竖笛  竖笛“Tu”的口腔动作

  1.吹气的练习:

  

(1)吹纸片

  

(2)吹气泡,按教材的图示练习。

  2.Tu的口腔动作:

   

(1)长音 

  

(2)短音

三、师小结,下课

四、教学反思:

 

第五课少年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

1、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

教学难点:

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

师:

欢迎同学们和康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欣赏。

请大家欣赏六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哪一段音乐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把答案序号记在纸上,也可以记在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