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544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埃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二节埃及

执教教师:

课时

共1课时

年级.科目

七年级地理

教师

教学内容

第二节埃及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第二节埃及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2.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埃及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的学习,学会分析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埃及的地理位置。

难点:

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法.自学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猜谜语:

“能发出一种声音,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却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

什么东西先长,然后变短,最后又变长?

从斯芬克斯引出狮身人面像,导入新课-埃及。

2.欣赏视频:

埃及风光,进一步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地跨两洲

提出问题:

孩子们,埃及在哪里?

它的范围有多大?

我们又怎样去呢?

你知道吗。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位置:

学生读图并回答:

范围组成:

从中国出发方法及线路:

阅读: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欧.亚.非洲的主要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

运河开通后,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

每年通过的船舶量与货运量在国际运河中居首位。

学生读图体会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重要性及航运价值。

 

 

讲解要点:

1.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苏伊士运河是联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世界著名运河,也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1859年开凿,1869年通航。

运河北起地中海沿岸的塞得港,南至苏伊士湾的陶菲克港,经过不断地拓宽挖深,现运河总长达193.5千米,宽达320米,水深23.5米,可通行28万吨满载货轮和56万吨空载巨轮。

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从北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5500~8000千米;从地中海沿岸各国到印度洋可缩短航程8000~10000千米。

讨论:

埃及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地跨亚.非两洲,是亚.非两洲之间重要的陆上交通要冲。

2.苏伊士运河是联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上通道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

二.沙漠广布

提出问题:

孩子们,去埃及旅游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

 

 

读图:

(1)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大约为多少?

(2)埃及海拔低于200米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哪里?

(3)埃及的气候类型.分布。

讲解要点:

1.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700米之间,90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

2.埃及除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年降水量大多不足50毫米,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提出问题:

埃及的人种.民族.语言.宗教大家知道吗?

学生回答。

认识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的贡献“母亲河”.“生命之河”等

 

活动要点:

读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夜间灯火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埃及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

2.埃及人口集中分布区为什么人口密集?

讲解要点:

尼罗河:

南北纵贯的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1530千米。

这条磅礴巨川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是惟一的地表水源。

两侧的河谷平原地带宽约20千米,形成浩瀚沙漠中的一条绿色长廊。

自开罗以北就是面积达2.4万平方千米的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水滋润着两岸和三角洲的土地,养育了埃及96%的人口。

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生产长绒棉.玉米.小麦.水稻以及洋葱.豆类和水果。

这些农作物主要依赖尼罗河水灌溉。

埃及人民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母亲河”。

阅读:

开罗城。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读图了解埃及的工农业分布及主要的产品:

1.引导学生观察图3-21,提问:

埃及有哪些丰富的矿产?

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

2.回忆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让学生明白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

因此,在有尼罗河水灌溉的地方就有棉花的种植。

这样,就得出埃及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

读图3-21,加深棉花沿尼罗河分布的印象。

最后点明埃及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两个世界之最。

3.读图3-21,从中找出埃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点明工业逐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提出问题:

你知道埃及有哪些旅游景点?

学生回答,师播放图片并讲解。

讲解要点:

1.在指导学生时,一方面可使学生了解埃及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风光,增加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懂得应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发展经济。

2.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

3.埃及古代文明离不开尼罗河水的滋润,把尼罗河称为埃及人民的母亲河实不为过。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代埃及人,它也是现代埃及经济发展的浇灌者。

4.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古埃及人留下的巨大的金字塔.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还有象形文字.天文历法等,都显示出古埃及人所达到的文明高度。

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

5.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为巍峨的方锥形花岗岩建筑物,是古代埃及“法老”(即国王)的陵墓。

埃及现存80余座金字塔,大多坐落在尼罗河西侧荒凉的沙漠中。

最著名的金字塔是建于公元前255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

塔高146.6米,塔底呈正方形,每边长230米,共占地529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金字塔。

6.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典型象征。

石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有2米长。

除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的外,整座石像是在一块裸露的巨石上雕成。

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埃及法老智慧和权力合一的象征。

达标练习:

埃及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很多,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据此回答1~3题。

1.埃及的主要名胜古迹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区B.北部沿海地区

C.西南内陆地区D.尼罗河河谷平原

2.影响埃及主要名胜古迹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源B.降水C.热量D.海陆位置

3.随着时间的推移,狮身人面像受到明显破坏,这主要是因为()

A.受到雨水的冲刷B.受到海水的侵蚀

C.受到冰雪的破坏D.受到风力和风化的破坏

读“埃及的主要城市、部分矿产和物产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

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低纬度

B.位于西半球

C.临近太平洋

D.地跨两洲

5.埃及主要城市的分布特

点与主要影响因素搭配正确

的是()

A.沿尼罗河河谷分布——水源

B.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降水

C.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热量

D.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光照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大洲。

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字母E代表________运河,

该运河联通C______海和D____海。

(3)F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该

河自南向北注入______海,埃及人

民称之为“母亲河”是什么原因?

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尼

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地表水源。

养育了埃及

96%的人口。

 

 

可让学生讲解神话故事。

 

学生分析不选择其它交通方式的原因;海航中突出马六甲海峡与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类比巴拿马运河。

 

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线路体验

 

通过复习非洲的知识从气候、地形方面考虑。

学生思考原因并分析。

 

以学生回答为主,学生补充

 

突出从古埃及时期尼罗河就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使古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只要突出长绒棉的产量及原因

 

引导学生回答去旅游的原因,喜欢什么元素

《埃及》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经过了日本的学习,学生更是掌握了认识了解一个国家的方法,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学习热情较高的实际,引导他们多动口、动手、动脑,多给他们表现才智的机会,遵循“全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的原则。

由于本节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不再插手,对于学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教师应当提供资料、合理置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最后达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目的,要使每一位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通过积极动脑,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埃及》效果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读图,生活实际应用等环节获取埃及这个国家的地理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引入,我从古希腊神话故事入手,以埃及旅游线路的选择、需要做的准备、埃及景点的选择等情境分析作为主线,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了解、认识这个在地球上孕育发展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

  课堂上我通过一个个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畅所欲言。

借助埃及的神秘感对人们所吸引,引导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这个国家,将知识融入生活,记忆更加牢固。

《埃及》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包括“地跨两洲”、“沙漠广布”、“发展中的工农业”、“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四部分内容。

其中“地跨两洲”和“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从内在逻辑看,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国的自然环境特征,而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着工农业、旅游业、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的形成。

本节教材中,景观图片较多,它们是对正文、地图必要的补充,它们还起着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好它们,而且还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补充。

本节内容在世界区域地理之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低位,它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具有神秘色彩的埃及,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埃及》评测题

埃及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很多,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据此回答1~3题。

1.埃及的主要名胜古迹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区B.北部沿海地区

C.西南内陆地区D.尼罗河河谷平原

2.影响埃及主要名胜古迹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源B.降水C.热量D.海陆位置

3.随着时间的推移,狮身人面像受到明显破坏,这主要是因为()

A.受到雨水的冲刷B.受到海水的侵蚀

C.受到冰雪的破坏D.受到风力和风化的破坏

读“埃及的主要城市、部分矿产和物产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