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391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专题01声现象解析版

专题01声现象

命题热点透视:

近年来本专题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声音的特性:

(3)声音的利用;(4)声学的综合应用。

本专题精选全国中考典型题型,旨在通过本专题的训练,让同学们能够系统地掌握解题规律、方法及技巧,帮助同学们轻松攻克解题难关,复习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对中考信心十足,轻松斩获高分!

一、考点深度详解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

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

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

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

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

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声音传播路程:

S=VxT,距离L=S/2(注意:

请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审题再下结论)

四、声音的特性

1.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2.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

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

五、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六、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交谈,医生查病时的听疹,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

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等级:

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安装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二、典例精讲

典例1.(2019湖北咸宁)远古时代,鼓被赋予神秘色彩。

如图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史。

关于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C.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无关

D.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音调不同

【答案】B

【解析】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它决定声音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其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

解答: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鼓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

C.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故C错误;

D.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可以根据音色来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故D错误。

故选:

B。

典例2.(2019四川泸州)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____传感器工作的。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答案】响度大;声源;超声波

【解析】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

(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

(2)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

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3)现代汽车广泛利用了倒车雷达,它在工作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

解答: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小轿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的。

故答案为:

响度大;声源;超声波。

三、拔高集训

考查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019山东聊城)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答案】C

【解析】A.将小“人”放在音乐盒(或音箱)上,会发现小“人”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不符合题意;B.改变图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不符合题意;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铃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符合题意;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即音叉的振幅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2019广东省卷)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答案】D

【解析】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3)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及温度有关,与频率没有关系。

A.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

故A正确;B.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

故B正确;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故C正确;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

故D错误。

故选:

D。

3.(2019山西省卷)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答案】A

【解析】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声音传播需要媒介,真空不能传声。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

4.(2019江苏南京)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答案】A

【解析】考点:

声音的产生。

(1)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振幅有关。

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A.将发声的音叉接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A符合题意;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2019湖南湘潭)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D

【解析】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分析:

(1)唢呐属于管乐,对于管乐依靠空气柱振动,空气柱的长度和粗细影响音调,吹力大小影响响度。

(2)喇叭可以减弱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的。

(3)声音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幅度,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减弱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所有的声音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

故选:

D。

6.(2019江苏无锡)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答案】A

【解析】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音色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据此分析回答。

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根据喉结的振动,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7.(2019安徽省卷)如图,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m/s。

【答案】1500m/s

【解析】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s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km用的时间为10s,

则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

v=s/t=15000m/10s=1500m/s。

故答案为:

1500m/s。

考查点2声音的特性

8.(2019江苏徐州)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

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频率

【答案】B

【解析】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和效果有所不同;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响度不同,故B正确,A、B、C错误。

故选:

B。

9.(2019山东威海)“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A.音色B.音调

C.响度D.速度

【答案】B

【解析】考点:

音调。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选:

B。

10.(2019江苏常州)2016年,古巴驻美国外交官声称,在房间内遭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音。

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横坐标单位为10−1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

A.蟋蟀品种1B.蟋蟀品种2

C.蟋蟀品种3D.蟋蟀品种4

【答案】A

【解析】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的、响度、音色,根据波形图区分是哪一个图象。

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蟋蟀声音相同,则需要音调和音色相同,A图中蟋蟀品种1与房间内蟋蟀声的波形、频率相同,则它们的音色、音调相同,故A符合题意。

故选:

A。

11.(2019广州广东)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甲乙相比()

A.乙音调较高B.甲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大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

【答案】D

【解析】考点: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A、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要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甲的音调高于乙的音调,故AB错误;C.响度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小,故C错误;D.甲的频率高于乙的频率,说明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故D正确。

故选:

D。

12.(2019江苏省卷)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

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_特征;二胡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特征。

【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的是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二胡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增大了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故声音的响度增加。

正确答案为:

音调;响度。

13.(2019四川攀枝花)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

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

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

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声速

【答案】A

【解析】考点:

音调。

分析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魔术师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因为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14.(2019河南省卷)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考点:

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声与信息。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响度与振幅、传播距离、分散程度等有关;(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利用音色可以辨别发声体;(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重锤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所以,“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错误;

D.诗人根据听到的犬吠声,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

D。

考查点3声音的利用

15.(2019湖北黄冈)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

声音能在中传播,声波能传递。

【答案】空气;能量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塑料膜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纸杯被击落,是声波对纸杯做了功,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

空气;能量。

16.(2019湖南邵阳)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答案】B

【解析】考点:

声与能量分析。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

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蝙蝠的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7.(2019山东德州)如图1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

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答案】A

【解析】考点:

声音的产生,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噪声及其来源。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大小影响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从环保角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B错误;

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从环保角度来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在有些情况下,乐音也可以成为噪声,故D错误。

故选:

A。

考查点4噪声及其防治

18.(2019湖北宜昌)2019年5月,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即将交付使用。

该船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

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C.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

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

【答案】C

【解析】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噪声及其来源.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获取信息的。

A、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噪声是由于物体做杂乱无章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故A错误;B、噪声也是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故B错误;C、由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所以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

故C正确;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故D错误。

故选:

C。

19.(2019山东潍坊)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

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答案】C

【解析】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防治噪声的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室外噪声照样产生,噪声音调没有大幅降低,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也没有减小,故只有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20.(2019贵州贵阳)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声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更恰当()

A.禁止鸣笛B.限速C.禁止停车D.限重

【答案】A

【解析】A.表示禁止鸣笛,防止笛声影响学生学习,故A符合题意;B.表示限速,汽车运动的速度对学生学习没有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表示禁止停车,是否停车对生学习没有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D.表示限重,汽车是否超载对生学习没有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查点5声学的综合应用

21.(2019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

B.“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D.开会时将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考点:

声音的产生,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②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③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故A正确;B.“脆如银铃”指声音清脆悦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B错误;C.声音的强弱叫响度,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C错误;D.将手机调为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故D错误。

故选:

A。

22.(2019湖北省卷)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答案】D

【解析】考点:

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色.分析:

(1)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3)噪声监测装置可以测量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4)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A.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所以学生不能免受噪声干扰,故C错误;D.发生地震时产生的是次声波,由于声可以传递信息,所以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D正确。

故选:

D。

23.(2019湖南郴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D

【解析】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

(1)次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