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252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的相反数是(  )

A.3B.﹣3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1﹣1=0B.(﹣2)3=﹣8C.a+2b=3abD.x2+x3=x5

3.我县人口约为530060人,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53006×10人B.5.3006×105人

C.53×104人D.0.53×106人

4.下列利用等式的性质,错误的是(  )

A.由a=b,得到5﹣2a=5﹣2bB.由

,得到a=b

C.由a=b,得到ac=bcD.由a=b,得到

5.下列各式合并同类项结果正确的是(  )

A.3x2﹣x2=3B.3a2﹣a2=2a2

C.3a2﹣a2=aD.3x2+5x3=8x5

6.小明在解方程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2y﹣

y﹣■怎么办呢?

小明想了一想,便翻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为y=﹣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你能补出这个常数吗?

它应是(  )

A.1B.2C.3D.4

7.如果∠1与∠2互补,∠2与∠3互余,则∠1与∠3的关系是(  )

A.∠1=∠3B.∠1=180°﹣∠3C.∠1=90°+∠3D.以上都不对

8.一个多项式减去x2﹣2y2等于x2+y2,则这个多项式是(  )

A.﹣2x2+y2B.2x2﹣y2C.x2﹣2y2D.﹣x2+2y2

9.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与积分别是(  )

A.0,﹣2B.0,0C.3,2D.0,2

1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当把它折成一个正方体时,与“动”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  )

A.健B.康C.快D.乐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1.﹣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12.3.76°=  度  分  秒;22°32′24″=  度.

13.如图:

在A、B两城市之间有一风景胜地C,从A到B可选择线路①“A→C→B”或线路②“A→B”,为了节省时间,尽快从A城到达B城,应该选择线路  ,这里用到的数学原理是  .

14.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则∠AOC+∠DOB=  .

15.一天,小红和小利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小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1℃,小利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5℃,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8℃,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  米.

16.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试化简|a﹣b|﹣c﹣|c+b|=  .

17.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4厘米.甲、乙两动点同时从顶点A出发,甲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正方形的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乙以4厘米/秒的速度沿正方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每次相遇后甲乙的速度均增加1厘米/秒且都改变原方向移动,则第四次相遇时甲与最近顶点的距离是  厘米.

18.如图1,射线OC在∠AOB的内部,图中共有3个角:

∠AOB,∠AOC和∠BOC,若其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两倍,则称射线OC是∠AOB的“巧分线”,如图2,若∠MPN=α,且射线PQ是∠MPN的“巧分线”,则∠MPQ=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19.《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某单位一名职工因公受伤住院治疗了一个月(按30天计),用去医疗费5000元,伙食费500元,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给他补贴医疗费4500元,其单位按因公出差标准(每天30元)的百分之七十补助给他做伙食费,则在这次工伤治疗中他自己只需支付  元.

20.观察如图给出的四个点阵,请按照图形中的点的个数变化规律,猜想第n个点阵中的点的个数为  个.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8分)

21.计算:

|4﹣4

|+(

﹣(+5).

22.解方程

(1)7y﹣3(3y+2)=6

(2)

+1=x﹣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23.先化简,再求值:

x﹣2(x﹣

y2)+(﹣

x+

y2),其中x、y满足|x﹣2|+(y+1)2=0.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

24.(6分)如图,已知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

4:

3的三部分,M是AD的中点,若CD=6,求线段MC的长.

25.(10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

(1)若∠EOC=70°,求∠BOD的度数;

(2)若∠EOC:

∠EOD=2:

3,求∠BOD的度数.

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26.一架在无风情况下航速为696km/h的飞机,逆风飞行一条航线用了3h,顺风飞行这条航线用了2.8h.求:

(1)风速;

(2)这条航线的长度.

27.某工程交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已知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6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40天

(1)若甲工程队先做30天后,剩余由乙工程队来完成,还需要用时  天

(2)若甲工程队先做20天,乙工程队再参加,两个工程队一起来完成剩余的工程,求共需多少天完成该工程任务?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迎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解:

﹣3的相反数是3,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2.【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化简得出答案.

【解答】解:

A、﹣1﹣1=﹣2,故此选项错误;

B、(﹣2)3=﹣8,正确;

C、a+2b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

D、x2+x3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3.【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及表示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530060是6位数,

∴10的指数应是5,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及表示方法,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

A、∵a=b,∴﹣2a=﹣2b,∴5﹣2a=5﹣2b,故本选项正确;

B、∵

,∴c×

=c×

,∴a=b,故本选项正确;

C、∵a=b,∴ac=bc,故本选项正确;

D、∵a=b,∴当c=0时,

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式的性质,熟知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分析】先判断各式是不是同类项,只有同类项才能加减,然后按照同类项合并的法则进行合并.

【解答】解:

因为3x2与5x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同类项进行加减时,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求和.

所以3x2﹣x2=(3﹣1)x2=2x2,3a2﹣a2=(3﹣1)a2=2a2,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注意两同两不同:

即所含字母需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系数可以不同,字母的排列顺序可以不同.

6.【分析】设这个常数为x,已知此方程的解是y=﹣

,将之代入二元一次方程2y﹣

y﹣x,即可得这个常数的值.

【解答】解:

设被污染的常数为x,则:

2y﹣

y﹣x,

∵此方程的解是y=﹣

∴将此解代入方程,方程成立

∴2×(﹣

)﹣

×(﹣

)﹣x.

解此一元一次方程可得:

x=3

∴这个常数是3.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它的解的意义.知道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求方程中的常数项,可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求得常数项的值.(把■作为一个未知数来看即可).

7.【分析】根据∠1与∠2互补,∠2与∠3互余,先把∠1、∠3都用∠2来表示,再进行运算.

【解答】解:

∵∠1+∠2=180°

∴∠1=180°﹣∠2

又∵∠2+∠3=90°

∴∠3=90°﹣∠2

∴∠1﹣∠3=90°,即∠1=90°+∠3.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记住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为90°,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为180度.

8.【分析】被减式=差+减式.

【解答】解:

多项式为:

x2﹣2y2+(x2+y2)

=(1+1)x2+(﹣2+1)y2

=2x2﹣y2,

故选:

B.

【点评】熟记去括号法则:

﹣﹣得+,﹣+得﹣,++得+,+﹣得﹣;及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只把系数相加减.

9.【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得符合题意的整数,再得出它们的和与积,判定正确选项.

【解答】解:

设这个数为x,则:

|x|<3,

∴x为0,±1,±2,

∴它们的和为0+1﹣1+2﹣2=0;

它们的积为0×1×(﹣1)×2×(﹣2)=0.

故选:

B.

【点评】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0.【分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据此作答.

【解答】解: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所以在此正方体上与“动”字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乐”.

故选:

D.

【点评】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1.【分析】根据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

的系数是:

,次数是:

3.

故答案为:

;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关键是掌握单项式相关定义.

12.【分析】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

【解答】解:

3.76°=3度45分36秒;22°32′24″=22.54度.故填3、45、36、22.54.

【点评】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13.【分析】需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来回答.

【解答】解:

设AB=c,AC=b,BC=a.

则线路①:

从A城到达B城所走的路程是b+a;

线路②:

从A城到达B城所走的路程是c;

∵在△ABC中,b+a>c;

∴两点之间线段AB最短,故应该选择线路②;

故答案是:

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者“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

两点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4.【分析】因为本题中∠AOC始终在变化,因此可以采用“设而不求”的解题技巧进行求解.

【解答】解:

设∠AOD=a,∠AOC=90°+a,∠BOD=90°﹣a,

所以∠AOC+∠BOD=90°+a+90°﹣a=180°.

故答案为:

18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问题,在本题中要注意∠AOC始终在变化,因此可以采用“设而不求”的解题技巧进行求解.

15.【分析】设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x米,再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解:

设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x米,

则5﹣

×0.8=﹣1,

解得x=750(米).

故答案为:

75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16.【分析】先利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得到c<b<0<a,然后去绝对值后合并即可.

【解答】解:

利用数轴得c<b<0<a,

所以原式=a﹣b﹣c+c+b

=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用数轴比较大小:

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17.【分析】可设第1次相遇的时间为x秒,根据速度和×时间=路程和,求出相遇时间;设第2次相遇的时间为y秒,根据速度和×时间=路程和,求出相遇时间;设第3次相遇的时间为z秒,根据速度和×时间=路程和,求出相遇时间;设第4次相遇的时间为t秒,根据速度和×时间=路程和,求出相遇时间;

【解答】解:

设第1次相遇的时间为x秒,依题意有

(2+4)x=24×4,

解得x=16;

设第2次相遇的时间为y秒,依题意有

(2+1+4+1)y=24×4,

解得y=12;

设第3次相遇的时间为z秒,依题意有

(2+1+1+4+1+1)z=24×4,

解得z=9.6;

设第4次相遇的时间为t秒,依题意有

(2+1+1+1+4+1+1+1)t=24×4,

解得y=8;

2×16﹣(2+1)×12+(2+1+1)×9.6﹣(2+1+1+1)×8

=32﹣36+38.4﹣40

=﹣5.6,

故第四次相遇时甲与最近顶点的距离是5.6厘米.

故答案为:

5.6.

【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方形的性质,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18.【分析】分3种情况,根据巧分线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

如图2,PQ平分∠MPN,

即∠MPN=2∠MPQ=2∠NPQ,

∵∠MPN=α,

∴∠MPQ=

α;

如图3,PQ是∠MPN的3等分线,

即∠NPQ=2∠MPQ,

∴∠MPQ=

α;

如图4,PQ是∠MPN的3等分线,

即∠MPQ=2∠NPQ,

∴∠MPQ=

α;

故答案为:

α或

α或

α.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巧分线定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理解“巧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9.【分析】此题中的等量关系:

医疗费+伙食费=补贴医疗费+出差补助费+自己支付费,设他自己只需支付x元,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

设他自己只需支付x元,

则有:

x+0.7×30×30+4500=5500,

解得:

x=370,

则在这次工伤治疗中他自己只需支付370元.

【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

20.【分析】观察4点阵中点的个数1、5、9、13,即:

5﹣1=4、9﹣5=4,、13﹣9=4可以看出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多4,所以第n个点阵中点的个数为:

1+4(n﹣1)=4n﹣3.

【解答】解:

由上图可以看出4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分别为:

1、5、9、13

且5﹣1=4、9﹣5=4,、13﹣9=4,

所以上述几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呈现的规律为:

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多4,

即:

第n个点阵中点的个数为:

1+4(n﹣1)=4n﹣3.

故答案为:

4n﹣3

【点评】本题属于规律型题,关键在于从不同的点阵中发现点阵的变化规律,发现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多4的规律.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8分)

21.【分析】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

原式=|﹣

|+(﹣

+

)×12﹣4﹣5=

﹣6+8﹣2﹣4﹣5=﹣8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分析】

(1)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解答】解:

(1)去括号,得7y﹣9y﹣6=6

移项,得7y﹣9y=6﹣6

合并同类项,得﹣2y=12

系数化1,得y=﹣6

(2)去分母,得2(x+1)+6=6x﹣3(x﹣1)

去括号,得2x+2+6=6x﹣3x+3

移项,得2x﹣6x+3x=3﹣2﹣6

合并同类项,得﹣x=﹣5

系数化1,得x=5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23.【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

原式=

x﹣2x+

y2﹣

x+

y2=﹣3x+y2,

∵|x﹣2|+(y+1)2=0,

∴x=2,y=﹣1,

则原式=﹣6+1=﹣5.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

24.【分析】首先由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

4:

3的三部分,知CD=

AD,即AD=3CD,求出AD的长,再根据M是AD的中点,得出MD=

AD,求出MD的长,最后由MC=MD﹣CD,求出线段MC的长.

【解答】解:

∵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

4:

3的三部分,2+4+3=9,

∴AB=

AD,BC=

AD,CD=

AD,

又∵CD=6,

∴AD=18,

∵M是AD的中点,

∴MD=

AD=9,

∴MC=MD﹣CD=9﹣6=3.

【点评】利用中点及其它等分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本题中B、C是线段AD的九等分点中的两个.

25.【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AOC=

∠EOC=

×70°=35°,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BOD=∠AOC=35°;

(2)先设∠EOC=2x,∠EOD=3x,根据平角的定义得2x+3x=180°,解得x=36°,则∠EOC=2x=72°,然后与

(1)的计算方法一样.

【解答】解:

(1)∵OA平分∠EOC,

∴∠AOC=

∠EOC=

×70°=35°,

∴∠BOD=∠AOC=35°;

(2)设∠EOC=2x,∠EOD=3x,根据题意得2x+3x=180°,解得x=36°,

∴∠EOC=2x=72°,

∴∠AOC=

∠EOC=

×72°=36°,

∴∠BOD=∠AOC=36°.

【点评】考查了角的计算:

1直角=90°;1平角=180°.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

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26.【分析】

(1)设风速是x千米/时,根据顺风速度×顺风时间=逆风速度×逆风时间,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2)由“航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

【解答】解:

(1)设风速为xkm/h,

根据题意得:

3(696﹣x)=2.8(696+x)

解得:

x=24,

所以风速为24km/h;

(2)航线的长度为3×(696﹣24)=2016km,

答:

这条航线的长度为2016km.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顺风速度=无风时的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时的速度﹣风速,关键是根据顺风飞行的路程等于逆风飞行的路程列出方程.

27.【分析】

(1)总的工作量是“1”,甲的工作效率是

,乙的工作效率是

,根据题意,利用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1列出方程并解答;

(2)设共需x天完成该工程任务,根据“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1”列出方程并解答.

【解答】解:

(1)设剩余由乙工程队来完成,还需要用时x天,

依题意得:

+

=1

解得x=20.

即剩余由乙工程队来完成,还需要用时20天

故答案是:

20;

(2)设共需x天完成该工程任务,根据题意得

+

=1

解得x=36

答:

共需36天完成该工程任务.

【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