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114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docx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

第七辑

目录

61.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1

62.“平台”,书面语中新热点2

63.梦想中的乐园4

64.泡沫塑料做衣服6

65.海洋是未来的粮仓7

66.环球城市风行绿墙9

67.人的潜力11

68.飞向月球12

69.信息高速公路14

70.旅鼠的自杀之旅15

61.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

什么是SARS致病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

是病毒,而不是细菌或衣原体。

这就是各种抗菌素对此病无效的原因。

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它比细菌、衣原体的组成简单得多,仅由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包在其中的遗传物质核酸分子(DNA或RNA)组成。

而细菌是完整的单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多糖、蛋白质、DNA和RNA核酸分子等。

衣原体的结构类似细菌,但比细菌稍小。

细菌的大小通常为0.5到5微米,衣原体为0.3到1微米,而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100多倍。

在生存能力方面,细菌能在自然界独立存活并繁殖;衣原体虽能在自然界存活,却必须进入被感染生物的细胞后才开始繁殖;而病毒却在自然界中无法独立生存,它们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能复制扩增。

因此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与宿主能够共存,不会引起明显的疾病。

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的名称来源于此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出的一种花冠状外围的形态。

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疾病,最典型的是通常于冬季或春季在人群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冠状病毒还有引发胃肠道感染的可能性。

在动物中,冠状病毒会引起啮齿动物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猪的胃肠炎。

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为60—220毫微米,这就是预防SARS需要戴12层以上的厚口罩、杀灭SARS病毒需要选用能使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失活的消毒剂的道理。

1.选出填入第2段括号中最哈当的词语()(2分)

A.出现B.表现C.呈现D.浮现

2.选文第1段从以下两方面将细菌、衣原体和病毒进行比较:

(2分)

①从方面

②从方面

3.作者将生物细胞比作病毒的“家”,为什么?

(用原文回答)(3分)

答:

4.根据上文,可以推测第1段中的“宿主”是指(2分)

5.在防“非典”期间,假如你母亲去超市购物,准备戴—个只有6层纱布的口罩,你如何说服她戴上12层纱布的厚口罩?

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提示:

①说明理由时可用文中的原句;②说话要得体;③不超过40字。

)(4分)

答:

参考答案

1.C(2分)

2.①大小②生存能力(2分每小题1分)

3.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能复制扩增(3分)

4.病毒所寄生的活细胞(2分)

5.答题要点:

①讲清理由(“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100多倍”,或“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只有60—220毫微米”);(2分)②称呼,应将书面语“母亲”换成口语;(1分)③语言简洁。

(1分)(共4分)

62.“平台”,书面语中新热点

时下,“平台”一词成了人们书面用语中的新热点,日渐流行开来。

“信息平台”“交易平台”“技术平台”“政务平台”等举不胜举,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

“平台”一词并非新造词,古已有之。

唐李白诗《梁园吟》: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杜甫诗《玉台观》之二: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这里的“平台”指的是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这种用法现今也有,如“记者现场看到,经过修复,绿阴中的苏州河亲水平台重新焕发出了风采”。

但这并非本文要说明的时下流行的“平台”。

流行的新“平台”是什么意思呢?

改革开放后,电脑大量涌入中国。

20世纪90年代,它与人们工作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甚至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许多电脑中的专业术语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也频频出现,如“菜单”“因特网”“点击”等。

“平台”原先也是电脑中的专业术语。

《电脑常用英语》中有个词语“systemplatform”,解释为“系统平台”,意思是系统为应用软件所提供的基础的支持。

这样的“平台”在许多电脑科技书中都可以看到。

可见从英语“platform”翻译过来的“平台”,意思是电脑操作系统。

由于电脑的普及与广泛运用,普普通通的“平台”摇身一变成为人们热衷的一个“新词”,一个与高新信息技术相关的时髦词语。

这个“平台”在电脑行业中运用最广泛,如:

“构筑这数字化的多彩生活平台,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介质来实现和高科技生活接入的方式,那就是网络接入和支持平台。

如今,“平台”的运用范围日益宽泛,扩展到电脑业以外的许多行业。

同时它的意义也从“电脑操作系统”扩大到“一切虚拟的为某项工作提供支持的系统或层面”。

在物流业,“上海构建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在科技界,“西门子运用Javs技术平台为手机用户开发多种无线服务”;在文化艺术界,“上海、巴黎架起交流平台卫星双向传送音乐会将举行”,“‘阳光’‘新浪’并购共建国内最大跨媒体平台”;在工商界,“共建企业电子商务智能平台”;在卫生、教育界,“国内外中医药共建平台”,“为孩子们提供平台”。

电脑的普及促使了“平台”在许多领域中的流行。

由于它简洁又形象,渐渐成了书面语中的新热点。

1.快速浏览全文,写出“平台”一词的本义和在电脑业、其他行业中的不同含义。

(3分)

本义:

电脑业:

其他行业:

2.文章以为说明顺序,主要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3分)

3.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意为,在本文中的意思是(4分)

4.由于“平台”一词具有的特点,又有作为促使其流行的条件,因而成为书面语中的新热点。

(2分)

5.有关电脑术语,除了文中提到的“菜单”“因特网”“点击”“平台”之外,请你再写出两个。

(2分)

答:

《“平台”,书面语中新热点》参考答案

1.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电脑操作系统。

一切虚拟的为某项工作提供支持的系统或层面

2.时间下定义举例子

3.以春景写冬景,形容万树挂雪好像梨花盛开一样形象比喻“平台”一词在众多领域中流行之快、运用之广

4.简洁又形象电脑的普及(或电脑的普及与广泛运用)

5.示例:

下载粘贴复制拷贝剪切启动

63.梦想中的乐园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上的人口却是在不断地增长,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

人类试探着要把自己的活动领域扩展到太空去,在那里建电站、建工厂、建农场、建未来的太空城市,建设人类美好的太空乐园。

太空城市不是随便建在太空中就行的,必须保证它是永久的,不会坠落。

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在太空中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远的区域,有一些特殊的点,在这些点上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

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

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把太空城市建在太空中这些特殊的点上。

建太空城的地方有了,但太空城市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其中美国科学家奥尼尔1975年设计出了一种称之为“宇宙岛”的太空城方案,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

这个“宇宙岛”的外形像一个车轮子,直径约500米,它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以产生模仿地球引力的“人造重力”。

人在“岛”内不会四处漂浮,感觉像在地球上一样,同样可以头顶蓝天,脚踏实地。

“岛”的外壁有一层约2米的粗糙的外壳,可以抵挡宇宙中外来物的撞击。

“岛”内建有太空工厂、大空农场,有住宅、商店、医院、学校、餐厅、娱乐场所等设施,可以容纳上万人,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人造生态系统。

还有一种设计,是大型的圆筒形空间城。

城市建在一个直径为6.5千米、长32千米的大圆筒内。

圆筒围绕竖直轴自转,以产生人工重力,居民可达上百万。

太空城中有人造陆地、湖泊、河流,还有大片森林、公园,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并可人工控制昼夜和季节变化,真可算得上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天上人间。

人们设想中的太空城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可上千万吨的庞然大物怎样才能建造在如此遥远的太空呢?

显然,现有的任何火箭都无法将太空城整体发射上天。

因此,建造太空城必须要有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才能解决物质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航天飞机能自由地往返于地球和太空,它要经过改进完善后,才能担负起如此艰巨而遥远的飞行任务。

建造一座太空城,需要航天飞机无数次的往返飞行,将一个个太空舱和所需的设备、人员、机器人等送上太空。

先在太空中装配成中型的宇宙站,然后以宇宙站作为立脚点,再建造太空城市,进行太空移民。

建造大空城,进行太空移民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

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进行相关试验。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城市的设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人类的优秀子孙将飞离地球摇篮,去太空建造人类的第二故乡,他们是太空城市的建设者,也是第一批太空移民。

也许,你就有幸成为太空城市的一位贵客!

1.从整体上看,全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太空城的?

请简要概括。

(2分)

答:

2.

(1)建造不同设计方案的太空城所面临的两个共同难题是什么?

(2分)

答:

(2)面对这两个难题,人们设想的解决途径分别是什么?

(2分)

答:

3.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2分)

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

答:

4.⑴作者认为,建造太空城的设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1分)

(2)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出三点即可)

答:

参考答案

1.介绍太空城的设计方案;说明如何建造太空城。

2.共同难题:

寻找合适位置。

以保证太空城是永久的,不会坠落;寻找特殊的运输工具,以解决物质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2)解决途径:

找到太阳、地球、月球引力相互平衡的特殊点,它离地球约38.4万千米;改进完善航天飞机,用来运输物质设备和人员。

3.“轻易”意为“随便”“”容易,是说明在这些点上物体离开的可能性相对要小一些,但不是绝对没有。

这样说留有余地,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

(1)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长,各种资源日趋枯竭。

(2)答案示例:

①努力学习,提高科技水平,尽快把梦想变成现实;②珍惜资源,保护美好家园;③发展科技,研制节能产品;④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变废为宝;⑤降低能耗,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答出三点即可)

64.泡沫塑料做衣服

提起泡沫塑料,我们大概都不陌生,它有些像咱们常说的海绵,但比海绵结实多了,用它搓澡、擦地板,特别耐用。

泡沫塑料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泡沫塑料都能用来做衣服,用于衣着的主要是聚氨基甲酸一类,它是好几种化学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

它相当于软木的1/10那样轻,又像海绵那样软。

它的弹性很大,一块跟普通桌子差不多大的泡沫塑料,就能承受40吨的压力。

40吨有多重呢?

假如一个同学体重40千克,它就能承受1000个同学的重量。

去掉压力后,泡沫塑料又能很快恢复原有的厚度。

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0C,或是降低到-320C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泡沫塑料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暖。

50克泡沫塑料相当于550克羊毛的保暖效果,这是因为泡沫塑料内的无数气孔能容纳大量的空气,而空气是不易导热的。

织物纤维中的空气越多导热性就越差。

空气是热胀冷缩的,用泡沫塑料做衣服或做衣服的衬里,只要人体有一点热量,泡沫塑料内的空气就会膨胀;空气的压力使泡沫塑料伸展开来,挤住了透气孔,空气对流量减少,增强了衣服的保暖能力。

所以用它做宇航服、飞行服、航海服或普通人的冬装是再合适不过了。

同时,它还可以取代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又好洗又好干。

到时候,服装家族就又添了一个新成员了。

1.细读全文,说说用泡沫塑料做衣服有哪些好处。

(4分)

答:

2.文中画线的“又好洗又好干”中的“好”是什么意思?

“服装家族就又添了一个新成员了”中的“新成员”指什么?

(4分)

答:

3.泡沫塑料衣服为什么比其它一些织物纤维衣服的保暖效果好?

(4分)

答:

4.指出下面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3分)

“泡沫塑料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泡沫塑料都能用来做衣服,用于衣着的主要是聚氨基甲酸一类,它是好几种化学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

答:

参考答案

1.(4分)重量轻;弹性大;柔软;透气性好;耐洗易干;保暖能力强;取材广泛;成本低廉

2.(4分)容易;泡沫塑料衣服

3.(4分)泡沫塑料衣服内的无数气孔能容纳大量的空气,空气不易导热;只要人体有一点热量,泡沫塑料内的空气就会膨胀,空气压力使泡沫塑料伸展开来,挤住透气孔,空气对流量减少。

(或减少热传导,减少对流量)

4.(3分)“主要”即大多,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泡沫塑料中“用于衣着”的大多是聚氨基甲酸一类,而并非所有的泡沫塑料都能用来做衣服。

65.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

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

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

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

为什么?

(3分)

答: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2分)

答:

3.文中能替换第①段划线句中“妥善地”一词的语句是(2分)

4.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4分)

5.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结合全文内容,适当引用数据加以比较说明(4分)

答:

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0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4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不能去掉。

“之一”科学严密准确地说明了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

(意思对即可)(只回答“不能去掉”,不得分;只回答“语言更严密、准确”得1分)

2.(2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粮食问题,中心是“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只说明与此相关的土地资源不足。

(意思对即可)

3.(2分)不破坏生态平衡

4.(2分)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每空1分)

5.(4分)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仪近海水域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或“人工养殖的海带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l公顷水面上生产的新品种藻类就相当于40公顷土地上生产的大豆的营养物。

”);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仅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就高达50亿吨,只要捕获其中的l亿-1.5亿吨,比当年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l倍以上;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意思对即可)

6.(4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

评分要点:

①海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也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的希望所在。

(2分)②珍爱海洋资源,增强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2分)(意思对即可)

66.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巴西各大城市连楼房也常见绿色荡漾,青草摇摆,原来外墙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生物砖”。

墙面平时适当喷水,就可以常年碧绿,隔热隔音,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居住区的空气。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

巴西法律规定,没有绿化设计的施工项目不得施工;有绿化设计的施工项目施工完后,地面上有裸土不予验收。

因此,房屋落成之日,草坪、花坛、绿篱亦同时建成交工。

每10栋左右公寓楼组成一个“方街”,即住宅小区。

它由一条大绿色植物带环围,其中包括四季常青的灌木墙、小花园和草坪,起过滤空气、阻止噪音的作用。

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1990年巴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市又被联合国命名为“生态之都”。

该市虽然从战后的50万人猛增到150万人,人均绿地面积却从O.5平方米增加到54平方米。

市民将建筑围墙的精力用在绿化上,营造了重重“绿墙”。

1.从上文可以看出,城市绿化的生态作用是。

(3分)

2.巴西利亚1987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答:

3.文段最后,作者通过一组数据变化情况的比较,突出说明了

(3分)

4.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共同追求。

某班学生准备开展“我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的专题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结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把你的计策写在下面。

(不少于2点,4分)

答:

参考答案

1.过滤空气、阻止噪音(答“隔热隔音,净化空气”也可,3分)

2.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4分)

3.巴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市在城市绿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意思对即可,3分)

4.不设统一答案。

内容切合原文大意、符合题目要求,语言通顺流畅、表述清楚即可。

(4分)

示例一:

政府专门立法,对所有的施工项目提出明确具体的绿化要求和保障措施。

示例二:

开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专题系列宣传活动。

示例三:

建立城市绿化专项督查与评估考核制度,并将评估考核的结果与有关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67.人的潜力

(1)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

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2)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

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的源泉。

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3)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

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

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无限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

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4)力有多大?

美国学者玛格丽特。

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

苏联学者伊凡。

叶夫莫雷夫指出:

”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

___________力,我们_______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5)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6)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

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

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7)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500多个突触。

而人的每个元与10000个神经元相联系。

对列宁大脑的解剖表明,它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

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1015个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8),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

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

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9)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

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出伟大的贡献。

成就绝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的根据。

(总计不超过50个字)

(1)

(2)

(3)

2、

(2)段画线的句子中的”这里”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7)段运用了列数字、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6)(7)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有500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1000亿个突触

C.列宁的大脑中有1015个神经元

D.大脑中的突触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5、(6)段加点的词”一般认为”为什么不能删去?

答:

参考答案

1、

(1)人脑有超量的神经元;

(2)人脑的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3)人脑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有很大的可塑性。

2、人的大脑3、举例子作比较人脑有丰富的神经突触4、D5、”一般认为”表示通常的看法,即还未取得共识。

68.飞向月球

(1)早在1883年,俄国航天时代的先驱者齐尔科夫斯曾断言: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1961年5月,即在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后的第二个月,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宣布将在60年代末将人送上月球,发誓要在登月方面超过苏联。

这项计划以”阿波罗”命名,大约耗资250亿美元。

(2)1964年,”阿波罗”飞船问世。

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向月球飞去。

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于20日凌晨登上月球。

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

”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了了一大步。

(3)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7艘载人登月飞船,其中”阿波罗--13”号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