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842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docx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3《几种常见的碱》教案1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珠海市紫荆中学

教材版本

北京2011课标版

九年级下册

章目

第11章酸与碱

课题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碱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设计示意图

教材分析

本教材第11章内容为“酸与碱”,一共有3节,分别是:

“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几种常见的碱”等,这一章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碱”,课本编写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碱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等。

第三节设计为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首先,在本课前面,已经零散介绍过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物质。

如:

第6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提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产生大量热,可用于“自热米饭”;第9章“溶液”提到,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解时温度升高,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等等。

也介绍了一些有关碱的化学性质,如:

第8章“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到,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第11章第一节提到,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等等。

因此,在教学目标上,教学重点设计为全面深入地学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其次,在课本编写中,本节课的另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就是通过活动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因为这两种物质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学生对其认识很模糊易出错,这也一直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因而,本节课把难点设计为对该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

老师则要创设实验条件,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实验方案,将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认真开展实验,深化对碱的认识。

学情分析

关于碱,学生已经有零散的初步认知,但还缺少系统性。

因而,本节课,学生既要“温故”,将零散知识加以整合;又要“知新”,系统理解碱的性质和用途。

其次,很多学生对化学物质感觉陌生,所以教学设计应注重紧密联系生活,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的理念。

再之,因为平时重视实验教学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所以这节课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猜想推理和实验验证等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探究能力和正确的科学观,着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法学法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个性化指导,独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实验法、展示交流等。

资源准备

【教学资源】平板电脑,粤教云平台、智慧课堂等设备,拍摄原创视频《管道疏通液中的知识》,原创微课《氢氧化钠的性质》,《氢氧化钠性质》的实验视频,微视频《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U型管实验)》,ForClass课件,PPT课件,学生绘制的“自热火锅”手抄报,自制的仪器示意图等。

【实验用品】试管架、试管、广口瓶、双孔橡胶塞、长颈漏斗、胶皮管、玻璃导管、烧杯、胶头滴管、集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氢氧化钙、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水,等等。

多媒体应用

1.视频:

设置情景,激发兴趣,表现教学生活化。

2.微课:

用以独立学习和巩固反馈,个性化指导。

3.ForClass: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人手一台

平板,用平板完成练习,系统实时反馈正误;

查看学生端屏幕,及时评价,实现教学互动。

4.同屏技术:

利用粤教云平台、智慧课堂等设备

技术;本节课多个环节开展学生实验探究活动,利用平板拍照展示和实验同屏直播,对于分组实验、演示讲解等方面都有极大帮助,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安全使用氢氧化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课等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学氢氧化钠的部分性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碱的化学性质,解释生活中有关的化学问题,学以致用,体会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2.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合作的意识,提升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播放视频

情景引入

【播放视频】播放《管道疏通液中的知识》

芸芸和姐姐在走廊打扫卫生,下水道被头发等堵塞,水流不畅,姐姐让芸芸拿管道疏通液来,准备疏通管道。

好奇的芸芸和姐姐一起探究管道疏通液的奥秘,查看说明,发现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

芸芸便提出了疑问。

观看同学录制的微视频,思考问题:

1.碱有什么性质?

2.氢氧化钠作为管道疏通液的主要成分是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用本班同学录制的微视频创设情景,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新课,突出“从生活走进化学”的课程理念,增加课堂的实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观看

微课

了解

性质

【播放微课】播放自制的微课《氢氧化钠的性质》,请学生完成学案上表格内容,并拍照上传。

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课,观察实验:

①鸡爪被腐蚀,②潮解,③溶解过程放热,自主学习氢氧化钠的相关性质,独立完成学案上表格内容。

*利用微课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先独立学习微课并完成学案内容,确保能自主思考,让全体学生都能当堂掌握基础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了解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初步学会安全使用。

 

三、

同屏

分享

检测

巩固

【同屏分享】利用同屏技术,查看小组上传的学案照片,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并明确答案。

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同学纠错或评价。

利用ForClass教学互动软件查看学生端的屏幕,直观分享学生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随堂反馈】老师发送互动练习。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放置会潮解

B.称量氢氧化钠时,可以直接放在纸片上

C.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

D.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纯碱

【明确】正确选项为A。

在老师规定时间内,使用平板在ForClass课件中答题,提交答案,及时订正。

即时反馈全班正误情况,老师根据学情调整教法,辅导学生当堂掌握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腐蚀性。

 

四、

温故

知新

分析

性质

 

四、

温故

知新

分析

性质

【温故知新】观察化学药品,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1.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氢氧化钙,请同学们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

2.回顾氢氧化钙的溶解性。

观察桌上的化学药品,思考、回答、解释。

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回顾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将学过的零散知识系统化,并为下一步的教学探究做准备。

【探究活动】实验探究,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1.运用同屏技术,现场直播学生实验探究过程,其他学生观察思考。

2.指导实验操作,适时点拨、纠正和评价。

3.提问: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4.明确原因,并逐步形成板书。

 

学生代表上台实验,解释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强化实验原理和现象,作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参照。

*运用同屏技术直播学生实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探究并认识氢氧化钙的重要性质,同时也为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教学环节作铺垫。

【学用结合】展示学生“自热火锅”手抄报,了解氢氧化钙的俗名和制法。

学生思考、回答。

利用学生“化学与生活”手抄报“自热火锅”,展开教学,贴近生活,有助于教学。

 

五、

实验

探究

深化

认识

 

五、

实验

探究

深化

认识

 

五、

实验

探究

深化

认识

 

五、

实验

探究

深化

认识

【探究学习】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碱能与指示剂反应

【明确】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色。

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将学过的零散知识与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整合。

【提出问题】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做出猜想】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1.请学生代表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启发思考:

如何证明猜想?

【设计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实验操作】分组实验探究A,运用同屏技术,现场直播实验操作,并适当点拨评价。

启发思考:

①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虽无明显现象,但不能说明没有反应(类似反应:

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如何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借助简单的实验,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明确】设计思路:

第一、利用反应时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第二、检验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根据思路一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利用仪器示意图,根据思路一设计实验装置示意图,同屏拍照。

1.随机选择小组分享的实验方案,适当追问,并进行评价。

2.选取优秀方案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并实验验证。

3.分组实验探究B,运用同屏技术,现场直播实验操作:

向2瓶集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对比实验,并适当点拨评价。

4.选取方案设计不完善的小组,进行指导或改进。

5.补充展示其它的实验方案,适当点拨,增长学生的见识。

【增长见识】继续深入探究,并设置练习题,提升并巩固学生的能力。

1.播放自制微视频实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U型管实验)》。

2.发送互动练习。

将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会看到什么实验现象?

()

A.U型管液面左高右低

B.U型管液面右高左低

C.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

D.无法判断

3.提问点拨,答疑解惑。

查看完成情况,评价完成情况,提问,解答。

【明确】正确选项为B。

【根据思路二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运用同屏技术,现场直播实验操作:

向已经通入了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适当点拨评价。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学生代表上台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其他同学在学案上完成。

*4-6组完成实验A,分享;另外3个小组同学观看老师同屏直播,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同屏技术,使用平板拍照分享实验方案。

 

*1-3组完成实验B,分享;另外3个小组同学观看老师同屏直播,思考、回答。

 

*代表发言,评价、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或者大屏幕观看老师自制的实验微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利用平板进行思考和答题。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回答老师微视频的问题,并明确实验结果。

 

*学生设计方案,小组代表完成实验,分享;其他同学观看老师同屏直播,思考、回答。

*根据课本内容提到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在组成上的相似性推测,氢氧化钠溶液可能也会与二氧化碳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老师启发同学们做出猜想,开展实验探究。

 

*通过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根据思路一,大胆设计出实验方案,小心求证,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核心素养。

 

*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选取方案设计不完善的小组进行指导,做到及时反馈和个性化辅导,引导相关小组反思改进,启发其它小组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补充其它实验方案,扩大学生的见识,让学生感受获得新知识的喜悦。

 

*自制微视频实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U型管实验)》,提升实验难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通过课堂练习形式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明白和体验多方法解决化学科学问题的道理。

 

*根据思路二,探索多样化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本环节的设计,层层深入,较好地解决教学难点。

六、

学用

结合

了解

用途

【学用结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

1.氢氧化钠的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洗涤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生产中。

2.氢氧化钙的用途

重要的建筑材料,还用于生产漂白粉等。

3.照应开头,解答芸芸同学的疑问。

 

学生阅读课本,结合生活,进行回答。

 

*运用碱的化学性质,解释生活中有关的化学问题,学以致用,体会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照应本节课开头,解答芸芸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疑问,突出“从生活走进化学”的课程理念。

七、

小结

收获

巩固

知识

【课堂小结】请学生上台,总结本节课内容,鼓励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学生总结,巩固学习内容。

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小结自己的收获,达成教学目标。

八、

课外

实践

学以

致用

【课外实践】布置课本中的课后作业,作为学生课外作业。

自制叶脉书签

利用碱的强腐蚀性,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精美的叶脉书签。

操作过程如下:

1.选一片叶脉清晰、外形完整的树叶;

2.将它洗净并浸泡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煮沸;

3.待叶肉变软了后取出来,将碱液冲洗干净;

4.将树叶平铺在玻璃片上,用牙刷轻轻除去叶肉;

5.可以用画笔,在叶脉书签上画一个美丽的图案或涂上漂亮的颜色。

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课外练习,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学以致用,制作叶脉书签这种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板书

设计

【正板书】

【副板书】

副板书为生成性板书,课堂上根据师生互动情况适当书写,也可由学生对正板书进行补充完善或者板演。

课堂通过师生互动逐步形成板书,学生可以借助黑板进行板演,提升个人能力。

设计正副板书,师生互动共同完善板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