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711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

《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docx

地质工程领域学位标准修改提交稿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试行)

 

领域名称:

地质工程

领域代码:

430118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2009年月

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领域学位标准研究课题组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解释。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自200年月日发布,200年月日开始实施。

目录

一、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1

1.制定意义1

2.制定依据1

3.制定原则2

二、关于领域涵盖范围与学科基础2

4.领域涵盖范围2

5.领域的学科基础3

三、关于生源、入学要求和学习年限3

6.生源3

7.入学要求3

8.学习年限4

四、关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与素质要求4

9.培养目标4

10.知识结构4

11.能力要求5

12.素质要求6

五、关于研究方向、课程体系和必修环节7

13.研究方向7

14.课程基本要求8

15.课程设置9

16.必修环节9

六、关于双导师制10

17.双导师的确定10

18.双导师的职责10

七、关于学位论文11

19.论文选题11

20.形式要求12

21.内容及质量要求12

22.论文评阅与答辩15

八、关于学位申请与授予15

23.学位申请与授予15

九、关于培养质量评估15

24.评估原则16

25.评估内容与方案16

26.材料准备16

27.评估程序17

附: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方案(试行)19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一、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

1.制定意义

学位标准是衡量学位水平的标尺,是控制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工程硕士学位标准是对某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及应达到的最低水平的基本描述。

因此,建立工程硕士学位标准是建立和完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组成部分,是开展工程硕士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联系的基础。

它对各培养单位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对用人单位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保证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推动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

制定地质工程领域的学位标准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保证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二是推动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职业资格认证和国际化发展;三是给学员提供一个参考标准,作为其工作的标尺和自我努力的目标,促进其学习。

2.制定依据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制定,必须符合以下所列各文件的要求,与文件精神相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80年2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令第4号公布,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1997]54号)

《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秘书处[2005]2号)

3.制定原则

(1)权威性

本学位标准一经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试行,对各培养单位具有权威性。

(2)指导性

本学位标准是衡量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标尺,是各培养单位控制质量的重要参照体系,对各培养单位具有指导性,对企业和社会具有参考性,对国际同类学位具有可比性。

(3)主体性

本学位标准阐明了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及其应达到的基本水平,阐述了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4)工程硕士培养共性

本学位标准符合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历年来的文件精神,体现工程硕士的招生、学制、学分、课程设置、双导师制、学位论文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遵循工程硕士培养基本规律。

(5)地质工程领域培养特性

本学位标准在地质工学发展指引下,充分考虑各地质行业发展需求,突出地质工程领域的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式的培养特色。

(6)简洁性

本学位标准尽力做到语言准确、明确,文字精炼、简洁。

二、关于领域涵盖范围与学科基础

4.领域涵盖范围

地质工程是研究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等的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领域涵盖了地学相关学科领域,特别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等各个二级学科及相关交叉领域。

5.领域的学科基础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

本工程领域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地质学、能源及固体矿产的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遥感地质、数学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

三、关于生源、入学要求和学习年限

6.生源

本标准生源要求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精神确立,未作修改。

若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另有报考条件新规定则作相应调整。

(1)地质工程领域覆盖范围内的企业、研究院所、设计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

(3)一般应为所在单位推荐选派委托培养。

(4)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业绩突出、身体健康。

7.入学要求

(1)先后参加全国和各培养单位工程硕士两个阶段的入学考试,考试合格后由培养单位发放录取通知书。

(2)考试科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GCT:

由国家统一组织,成绩有效期为2年。

专业考试:

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可以是一门专业课,也可以由几门课程内容组成。

考试时间一般为2小时。

相关测试:

一般为面试,由各培养单位组织。

(3)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由各校自定,但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为20%。

录取工作接受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监督和检查。

8.学习年限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课程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培养。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对于周六周日来校上课的学生应达到此要求;对于异地办班的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与论文工作阶段要安排3~4次来校集中进行课程学习和参加论文实验工作。

学生前一年半主要是课程学习阶段,后一年半主要是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四、关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与素质要求

9.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质工程领域为地质调查、工程勘察、以及矿产资源、能源、地下水资源的勘探、评价与开发相关的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10.知识结构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以解决涉及多领域的工程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知识:

(1)人文社科类(政治、文化)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应向“理工结合,文理互融”的方向发展,掌握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要学习自然辩证法、知识产权和管理科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人文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实践。

(2)自然科学类(数学、物理、化学):

系统深入的学习高等工程数学。

(3)地质工程的专业知识类

要求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了解地质工程领域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地质工程有关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

(4)工程技术类(制图、工程设计)

应根据学员的研究课题以及工作需要,掌握一项或者几项工程技术知识。

(5)工具性类(外语、计算机、文献检索)

外语:

应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交往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中查阅国外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

计算机:

应熟练掌握计算机,能针对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与进行计算,能熟练掌握有关网络的知识。

文献检索:

能运用互联网获取国内外技术信息,查阅有关技术专利和资料。

11.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地质工程领域及相关的各类知识的能力,包括检索、阅读、分析、理解各种专著、论文、资料、专利等。

应掌握必需的外语技能,可以顺利地检索、阅读、分析、理解各种外文资料,获得国际上本领域的最新发展信息。

学员应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利用一切信息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尤其是能根据地质工程领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检索到所需的资料和信息。

(2)应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解决本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

地质工程是个紧密结合工程生产实际的工程领域,要求本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具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在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3)开拓创新的能力

要求学员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4)组织协调的能力

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或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拥有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有效的整合团队资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从事其他工作的学员也应具备适当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日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素质要求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除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外,非常重要的是优良的综合素质,要能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形势,适应市场经济中各种复杂的情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工程硕士的综合素质大致可包括思想素质、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方面。

(1)思想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应有不断进取的信念和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志向,能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2)科学素质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尊重科学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在工作中具要团队合作精神。

(3)业务素质

有事业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规范;有正确的工程思维,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地质工程实际问题。

(4)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学习与工作中,既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团队精神;要有意志力的锤炼,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要习惯于接受挑战,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能适应环境变化,在工作中有主动进取精神。

(5)文化素质

在基础文明方面,做到认真、勤奋、诚实、守信、谦虚、谨慎、整洁、客观;在高尚情操方面,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重视人际交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五、关于研究方向、课程体系和必修环节

13.研究方向

本领域涉及较多二级学科,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特色设置相关的研究方向:

(1)矿产勘查与评价

研究固体矿产的成矿规律、探索矿产远景区预测与评价的方法;研究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石成分和结构构造、控矿条件、矿床成因及矿床统计预测;研究国际、国内在矿产资源资产评估中所使用的原则、方法和资产评估的过程,矿山勘查、开采过程中的生态地质与环境地质评价和环境保护、地下水与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及防治;研究组成地球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元素分布、共生组合与变化规律及其在资源、生态环境和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煤及煤层气工程;以现代储层地质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进行储层预测与储层评价研究、运用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油气资源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的经济关系、进行油气勘探的投资估算、成本核算、收益预测、风险评价和决策分析、进行油气藏精细描述并探索剩余油气分布规律。

(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利用地球电法、磁法、重力、弹性波、放射性、地热等物理性质差异的多方位(地面、井下、空中)观测与先进的探测技术与3S技术,从事资源勘查、地质工程、工程检测、灾害与环境问题研究以及相应的信息采集、处理和解释等理论及方法技术研究;通过利用多种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查手段获取矿产资源的信息或地质异常体的信息,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解释,以达到反演地下地质结构,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及对地质工程、灾害和环境等问题综合评价的目的;利用重、磁、电、地震等资料,使用地层回剥、构造平衡剖面技术、研究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及油气分布规律,预测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进行油气勘探方向的战略决策;

(3)地质工程

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探矿工程为一体,以人类工程活动所涉及的地质体及工程所在的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测试、计算技术及钻掘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重点研究解决大型工程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地质工程问题,研究与开发地质工程勘察方法与施工技术、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岩土体工程性质理论与实验、地质工程中的信息化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等。

服务于资源的勘察与开发、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

14.课程基本要求

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针对本工程领域特点和企业需求设置。

教学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其中外语课程的要求是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程的要求是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专业课程应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也要注意加强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

应结合本领域特点及要求,为工程硕士研究生设置一定量的计算机应用或管理类课程。

本领域工程硕士生应获得总的学分不少于32学分。

其中课程总学分:

28学分,如下:

(1)学位课(至少17学分)

①公共课(8-10学分)

②基础理论课(4-6学分)

③专业课(6-8学分)

(2)方向性课程

④专业方向课(10-12学分)

15.课程设置

(1)公共课

包括:

外语、自然辩证法、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等。

(2)基础理论课

包括:

科学计算方法、应用概率统计、多元统计等工程数学类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

(3)专业课

各校可按具体研究方向设定,其中须从地质信息技术、地质资源评价、应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中国地质学、地质工程施工技术等中选定3门左右课程。

(4)专业方向课

各校可按具体研究方向设定。

16.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2学分)

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是整个学位论文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学员所在单位应对开题报告给予充分的重视。

开题报告一般应在修完课程学分且答辩前6个月以上完成,可在学校或学员所在单位组织进行。

(2)中期考核(不计学分)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由有关学院和学生所在单位共同组织3—5人的专家组进行。

每位学生应向检查组汇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对存在问题较严重的(如论文选题不当,或工作进行中遇到很大困难者),其指导教师应商议调整方案,做出适当处理,使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一般在开题后进行,地点在学校或学生所在单位均可。

(3)学术活动与学术论文(2学分)

地质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本领域的学术活动,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参加3次,其中本人主讲的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

鼓励工程硕士在学期间积极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六、关于双导师制

17.双导师的确定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即双导师制。

学校导师由具有导师资格且具有工程经验的在职教师担任,已退休但身体健康且愿意承担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任务者也可担任。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一年内可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学校导师。

企业导师一般由研究生本人所在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对部分外资与合资企业,也可由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担任,特殊情况也可由学校从其它相关企业、研究院所、设计院所聘请。

企业导师应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一年内落实。

18.双导师的职责

双导师中以学校导师指导为主。

(1)学校导师职责:

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考核、论文(特别是理论部分)指导。

学校导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研究生的联系,了解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把好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关。

学校导师在论文指导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指导学生选课。

学生要向学校导师介绍企业情况,导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选择合适的课题作为论文选题,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掌握工作进展。

在学生进行论文选题研究的工作过程中,学校导师要经常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审查论文质量。

学校导师要认真审阅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使之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2)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中的能力培养,安排确定论文选题,帮助解决论文中涉及到的工程实践或技术方面的问题。

企业导师也要关心论文进度,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论文工作。

校企双导师要加强交流,互相配合,共同指导,保证培养质量。

七、关于学位论文

19.论文选题

(1)背景要求

所选课题应该有应用性和相关性。

应用性是指课题应直接来源于地质工程的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相关性是指此课题应与地质工程领域联系密切。

由于工程硕士论文的系统性和复合性高,只要在地质工程起主要或重要作用,允许选择横跨本领域不同方向的课题。

(2)难度要求

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水平。

课题并不刻意追求理论深度,但要求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的难度侧重于技术难度,要求解决一个或几个实际工程中的技术难题,而且此技术难题的解决对于整个项目、课题、工程的完成应当具有关键或重要的作用。

(3)研究生所起作用的要求

一般要求研究生是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成员,要求所选课题能体现研究生本人在工程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作的工作,本人应完成论文选题中的大部分工作量。

20.形式要求

各培养单位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有具体的形式要求,编排、打印、装订应形成规范。

论文应包括以下部分:

(1)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2)中英文标题、摘要与关键词(其中中文摘要不少于1000字,关键词3~5个)

(3)前言:

课题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性

(4)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要占全文的10%~20%

(5)主体内容:

研究内容、研究或设计方案、试验或计算方法、试验数据与分析、试验研究或计算结果、理论分析等

(6)结论

(7)参考文献(应不少于30篇,外文文献应不少于10篇,选用的参考文献应尽量反映本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8)必要的附录

(9)致谢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正文要有一定篇幅,一般不少于3万字。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图表和印刷规范。

本领域工程硕士生申请学位时必须提交学位论文,但可以采用与其它形式的成果一并提交的灵活方式,例如以下几种形式:

(1)提交软件成果,及与之相应的论文;

(2)提交一份工程设计,及与之相应的论文;

(3)其它工程项目的成果,及与之相应的论文。

21.内容及质量要求

(1)文献综述部分的要求

文献综述部分应对地质工程行业的总体技术情况和最新进展有准确的把握,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进展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掌握本领域主要著作中代表性的观点。

(2)论文应能具体描述关键技术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介绍解决技术问题中所应用的基础性理论、科学方法,地质工程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基础学科的最新进展。

(3)鼓励并提倡地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具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从本领域的工程实践中发现通过创新或技术革新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可能,也就是拥有在地质工程领域的创新意识。

根据工程情况,利用相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在技术上进行革新或创新,创造性地、有效的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或工程难题。

综合利用各方面的技术和设计创造性地进行整合设计,有效的完成预定的技术指标。

创新性的利用其它学科和领域的最新进展,有效的解决在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提高此行业的技术水平。

采用新的原理、技术、工艺,研制、生产地质工程领域的新型设备和装置,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它任何在地质工程领域或与此领域紧密相关的创新性成果。

(4)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顺,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5)论文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一年。

(6)对不同类型论文要求如下:

地质工程研究或技术改造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项目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地质工程软件类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

地质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设计结果投入了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

侧重于地质工程管理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7)论文质量评分标准见下表:

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地质工程设计、地质工程软件类)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审内容

1.选题

10%

解决地质工程实际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

10%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述水平

3.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20%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年

4.设计内容与方法

20%

设计方案合理,设计结构正确,设计依据详实、可靠,设计方法体现一定的先进性。

附表完整。

5.知识水平

15%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水平

6.成果评价

15%

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论文写作

10%

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地质工程研究、地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