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002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docx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自我整理

古代汉语整理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何书上课明确说过要考的,按照从前到后的次序整理)

 

1、许慎在哪一本书中提出了“六书说”,分别指什么?

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后序》中提出了“六书说”。

“六书”是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指出某个字是六书中的哪一书(字为ppt和书上的这一节)。

3、形声字出现的原因

(1)表形字的穷于创造

客观事物无穷无尽,要用简单的笔画一一描摹而又有所区别,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甲骨文以身躯肥瘦和尾巴长短区分“豚”和“犬”,但对“狼”、“狐”则无计可施,只好加声符。

(2)假借字大量使用后引起的文字混乱。

4、形声字的定义?

形声字包括哪两个部分(即声符和形符各自的定义)、

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后序》中,给出了形声字的定义。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事”,指事类。

“以事为名”,即按照事物的类别特点去选一个字作为新字的一部分,即形符。

譬,譬况,相类似,字音相类似,即相同相近。

“取譬相成”,即取一个发音相近的字作为声符。

“江”、“河”就是这种字。

形声字通常有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部分表示字意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一个部分表音,叫声符。

5、形声字形符表意的特点(每点至少举一个例子)

形符表意有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形符在整字中所表示的意义,只是该字的意义范畴。

如以“手”为形符的字有“推”、“拉”、“提”“打”等。

其次,形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是灵活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同一个形符在不同的字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例如,“口”做形符,可以表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

1、与口有关的器官,嘴、吻、喉

2、与口有关的行为,含、叫、吐、吸

3、象声词,呱、啦、哗

4、与语言有关的事情、命、令、召、告

第二,同一类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形符来表示。

例如,

表示建筑物可以用“”如室、宅、宇,可以用“户”,如窗、房、扉,也可以用“尸”,如屋、层等。

6、形声字声符表意的特点(每点至少举一个例子)

(1)声符对整字有一定的表音作用。

例如,以“马”字为声符的字:

吗、马、骂、码的读音都与其声符的读音相近。

以“冈”为声符的字:

刚、钢、岗、纲都与“冈”相近。

正是声符的这种表音作用,使得汉字具有了表音成分,变得容易认读,从而使形声字成为汉字的主流。

(2)由于语音的历史演变,现代汉字中声符的表音作用已经大大减弱了,有的声符表音只是近似的,而不是准确的,有的声符甚至已经失去了表音的作用。

例如,同样是以“工”为声部的字,有的与它声韵虽同,但声调不同。

如功攻是平声,汞是上声,贡是去声。

有的与工声母不同,如空、红、虹。

有的与工韵母不同,如缸。

有的与工声韵都不同,如扛、江、腔、项。

7、声符表意

形声字的声符有时兼有表意义的作用,许慎首先看到了这一点。

这类字主要存在于“会意兼形声”中。

《说文》中往往标明“亦声”,以示区别。

如“忘”,《说文》解释为“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8、四体二用(六书的名词解释)

六书是古人用来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一种理论,它们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前四书属于造字法,后两者是用字法。

在四种造字法中象形是基础,而形声是最能产的造字法。

象形字和指事字一般是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一般是合体字。

人们习惯上成为四体二用。

9、假借与通假的异同。

区别:

1、假借是六书的假借,通假是用字时候的借用。

2、假借是本无其字,通假是本有其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

3、六书的假借一般具有固定性、长久性,而通假是临时借来的。

相同点:

1、用来表示的词的意义与所表示的词的意义都没有关系。

2、借用的依据都是音同或音近。

10、隶变

秦代的隶书叫做秦隶,也叫古隶。

汉代的隶书叫做汉隶,也称今隶。

汉字在秦汉之际由小篆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也叫隶定,隶古定。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

隶书对篆文字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曲为直。

将篆书圆转相连的线条变为方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

2、省并。

对一些繁复的笔画乃至部件加以省并、简化。

3、省略。

隶书有时直接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4、将篆文相同的偏旁分解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

5、将篆文不同的部件归并为相同的偏旁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

隶书完全抛弃了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汉字变为抽象的符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隶变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文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文字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1、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

早期字少,常用一个字兼职记录几个字几个意义,后世为使用反方便,又为一个字记录的某一意义创造新字,新造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成古今字。

后来新造的字叫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叫古字。

如“反”1、扳、拉

2、回来——返

异体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形体完全同音同义叫做异体字

繁简字

一个字的繁体与它的简体合称为繁简字

12、举例说明汉字简化的方法

13、写出下面繁体字的简体字

下面为文字部分补充整理的部分(何书没说要考的)

象形字的分类和特点

1、独体象形

表示所象之物的全体之形,如日月贝;只表示所象之物的一部分,如牛羊等

2、合体象形

有些象形字,所象之物难以单独画出来,或画出来难以辨认,于是就把相关部分也画出来加以衬托。

如:

“果”“洲”

特点

它以富于真实感的图像来表现词义,所记的一般都是有形可象的指物名词,象形字历史悠久,是汉字的构形基础。

指事字的分类和特点

独体指事,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所构成。

如上下两字

加体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的符号,所加符号不能独立成字,如本末两字。

变体指事,用增减笔画来表现词义,如木的一半为片。

特点:

象形字所表达的是具体事物,而指事字所表达的多是抽象概念。

表现方法上,象形字采取描画物状的写实法,而指事字多是运用指示符号的象征法。

象形字是其它造字法的构形基础,有的指事字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附加符号才能构成新体。

会意字的分类

同文会意,会合形体相同的字而成。

如森林

对文会意。

会合形体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字。

如步、北

异文会意会合形体不同的字而形成

字义会意字

会意字的特点和辨别

所表对象:

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

文字特征:

合体。

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

辨别

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

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

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词汇部分考试内容整理

1、汉语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词的数量上看,新词增加,旧词消亡,增加的新词一般多于消亡的旧词,总的来说,词汇的总量由少变多。

●从词的语音形式上看,由单音词不断地向双音词发展。

●从词义上看,相当数量的词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经常处在变化当中,因而词义的范围、轻重和色彩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2、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一)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体

同现代汉语词汇以复音词为主体这种现象相反,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多数,复音词比较少。

无论是秦汉时代的作品,还是后代仿古的文言作品,都体现出这个特点。

●“轲即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现。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en51)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经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这一段选自《战国策》,共五十九个词,其中单音词就有五十八个,复音词只有一个“匕首”。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

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an55)蔽成丘。

屠升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这一段选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共九十七个词,其中单音词有九十五个,复音词只有“麦场”、“耽耽”两个。

注意:

古汉语里两个单音词连在一起,恰好跟现代汉语里的双音词的形式一致,用“单音词为主”的意识把它们分开。

(1)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周易·丰。

消,消减。

息,增长)

(2)颠倒衣裳。

(诗·齐风·东方未明。

衣,上衣。

裳,下衣)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赵策。

地,地方。

方千里。

纵横各千里。

(4)屈原行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楚辞·渔父,颜,两眉之间。

色,色泽。

形,形体。

容,容貌。

(5)璧有瑕,请指示王。

(史记·廉蔺列传。

指,指点。

示,给人看。

(6)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晁错论贵粟疏。

交,交结。

通,交往。

(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

卑,地位低下,鄙,见识浅陋。

(8)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张俞蚕妇诗。

城,城市。

市,做买卖。

(9)公较特征拜郎中。

(后汉书·张衡传。

特,特地。

征,征召。

(10)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史记·项羽本纪。

山东,崤山的东面,泛指秦以外的六国或关中以东的地方。

(1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白居易琵琶行序。

因,因而。

为,作。

(12)以致天下怨谤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以,因而。

致,招来。

●13.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都,都城;市,集市。

●14.操虽託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其,他的;实:

实质。

●15.虽然,何以报我?

●虽,即使;然,这样。

●16.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知,懂得;道:

道理。

●17.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结婚:

结为亲家,指霍光之女嫁给上官桀之子。

●18.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

●故事:

旧日的典章制度

●19.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果然:

果然这样。

●20.且下之化上疾于景響。

●景,日光下的阴影;響:

回声。

●21.安贫乐潜,味道守真。

●味道:

体察道理。

●22.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二)一词多义现象非常突出

●古汉语词汇里一词多义现象非常突出。

一是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各个多义词包含的义项也都比较多。

●现代汉语复音词虽然也有多义的,但这样的复音词不多,而且这类复音词所包含的义项也比古汉语多义词所包含的义项少得多。

1.古乐器名。

亦为以管发声乐器的总称。

2.吹奏管乐器。

3.管子。

4.指定音的仪器律管。

5.笔。

6.古称钥匙。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

”7.枢要;法则。

8.包容;包括。

9.擅专;管辖;负责。

10.唐代于岭南道设置的某些特别行政区域称“管”。

11.顾及;过问。

12.关涉。

13.看管。

14.管束;控制。

15.加以固定。

16.供给;提供。

17.一定;准定。

18.保证;包管。

19.尽管。

20.不管;无论。

21.方言,犹值。

22.方言。

犹行,可以。

23.量词。

用于笔和其他管状器物。

24.介词。

跟“叫”相配合,作用与“把”相近。

25.通“關”。

26.姓

 

3、举例说明汉语单音词演变为复音词的方式(必须举例)

汉语单音词演进为复音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

(1)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

如:

爷——阿爷一——第一

夏——有夏母—阿母

欣——欣然燕——燕子

石——石头率—率尔

(2)以原单音词为一个语素,再加一个相关语素构成复音词。

或利用两个单音的同义词作语素,构成复音词。

如:

●艰——艰难恐——恐惧

●知——知道将——将军

●洪——洪水减——减少

●道、路—道路朋、友—朋友

●(3)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

如:

●途——道路伐——攻打好——漂亮

●师—-军队息——呼吸御——抵挡

●池——护城河亡—丢失、逃跑

4、联绵词(名词解释)

联绵词也叫联绵字或连语。

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的复音单纯词,联绵词只代表复音单纯词中的两个音节,两个音节共同构成一个语素,不能拆开来解释。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多具有双声或叠韵的关系。

由于联绵词是“因声以见义”,因此一个联绵词常常有多种写法。

5、偏义复词

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成的复合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例如在“无羽毛以御寒暑”的意思偏于寒,“暑”只做陪衬。

在“今有一人,入人田园,窃其桃李”中偏于“园”,在“骂其妻曰;生女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偏于“急”。

6、变义复词

复合词的意义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或拼合,而是在语速意义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意义。

如社稷、骨肉、矛盾、领袖、春秋等

7、简述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

8、古今词义有同有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9、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的表现

10、词义扩大(名词解释)

11、怎样探求词的本义(分析字形+文献+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