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教案.docx
《廉洁自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洁自律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廉洁自律教案
社会有序靠规则
濮阳县柳屯一中李凤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道德、纪律、法律等行为规范共同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其中,法律是最重要的行为规则;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在学校、社会生活中的体验,然后借助教材提供的相关材料,设置情境,运用分层次教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讲述法等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理解规则在社会有序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社会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树立自觉遵守规则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
(二)教学难点
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情景表演法、自主探究法、讲述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尽管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但一眼就能看出,咱们班是一个非常优秀、和谐的班集体。
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是怎样形成的?
(靠全体同学自觉遵守各种规则)。
一个班级如此,一个学校也如此,同样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依靠各种规则,由此引入课题:
社会有序靠规则。
★导学
社会生活中既存在着有序现象,也存在着无序现象,但我们的社会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有序的社会。
同学们你们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场景中呢?
第一个环节:
选一选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29页第一目第一个◎下面的六幅图,思考同一场所出现不同情况的原因,并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相关内容。
学生交流:
略。
同学们都希望生活在有序的社会环境中,不希望社会出现无序的状态。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乐队没有指挥,就不能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
”总之,没有规则(规矩)就会导致混乱。
规则是社会有序的重要保证。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呢?
下面让我们通过小组活动共同探究得出答案。
第二个环节:
探一探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情景内容,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准备时间为五分钟。
多媒体展示一下内容:
第一组学习目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情景一的内容。
2.你认为刚才这位同学的想法对不对?
为什么?
3.刚才这位同学的行为是一种违反()的行为。
A.法律B.道德C.纪律
4.什么是纪律?
5.我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纪律?
第二组学习目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情景二的内容。
2.促使小伙子到后面排队,是由于()
A.纪律的力量;B.规则的力量;C.道德的力量;D.法律的力量
3.什么是道德?
4.列举一个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事例。
第三组学习目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情景三的内容。
2.胡某等人的行为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3.公安机关依法对这几个不法青年的惩罚产生了什么效果?
4.什么是法律?
5.列举一个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
让各组进行展示,教师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第三个环节:
找一找
教师过渡:
同学们,针对我们中学生还有两种具体的规则:
《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你们做得怎样呢?
让学生对号入座,并互相交流。
师:
保证班级、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要靠规则。
要靠道德(如同学们的自觉性),要靠班规、校规校纪、《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等规则,要靠法律(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让同学们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
无论是构建和谐班级、和谐学校或者和谐社会,都离不开具体的规则,离不开道德和法律,这些规范中具有强制力的是法律。
离开了这些规范,社会就无序可言。
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养成遵守各种规则的良好习惯,争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板书自觉遵守)
第四个环节:
练一练
1.星期天,刘明和张凡相约在街上买书,当他们骑车至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
此时,刘明看了一下继续向前骑。
▪如果你是张凡,你该怎么办?
为什么?
2.根据下图,请你进行概括。
拓展训练
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思考中学生应该如何成为一个遵守规则的公民?
板书设计
社会有序靠
规则
纪律道德法律
自觉遵守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公平问题、理解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公平与不公平的种种社会现象的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
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种种不公平现象。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
情景体验
你和同学小刚都迟到了。
班主任李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你,但是对小刚却只说了一句:
“下次注意,别再迟到了。
”对此,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
教师总结:
咱们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感觉到这是不公平的,心里往往会很气愤。
其实不光咱们学校里边有公平的话题,社会的各种场合都存在公平的话题。
而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追寻着公平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九课的第一框题《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
图片欣赏(体育竞技的不公平、消费的不公平)
教师:
你们认为体育竞技中怎样才是公平的?
消费方面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
教师总结:
大家都说得非常好。
其实,在不同人眼里的公平都有差异。
咱们来看看这些人认为的公平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
众说纷纭话公平
“农民起义者——公平就是‘等贵践,均贫富’。
法学家——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物理学家——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
体育运动员——公平就是反兴奋剂。
消费者——公平就是不缺斤少两……”
教师:
从这里你们能看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
教师总结: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
材料分析:
这样的表彰公平吗?
李伟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一次学校进行板报比赛,班主任让李伟负责此事,他当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放学后,他却说自己有事,把工作推给其他同学一走了之。
其他同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板报评比获一等奖,李伟因此获得优秀宣传委员的称号,受到表彰。
提问:
(1)你认为李伟受表彰公平吗?
为什么?
(2)你是怎样理解“公平”的?
教师引导、分析:
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活动三:
探究
(1)回忆一次你所遇到过的不公平的经历。
(2)为什么你觉得这不公平?
教师引导、分析: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
活动四:
情景表演
妈妈叫你去买一斤橘子。
你在买橘子的时候,发现有个顾客也买了一斤橘子,差不多有7、8个的样子。
但是到你买的时候,店主草草称过之后给了你4个,而且橘子的大小跟前面那个顾客买的差不多。
你质疑地问店主,可店主说了一句“就是这样的!
”后就不再理会你。
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请你来表演。
(学生分组准备并表演,教师引导。
)
教师总结: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往往会产生不好的、消极的情绪,而消极情绪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使人们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带来不良的后果。
案例分析:
王斌余
2005年5月11日,王斌余,一个普通的甘肃农民工,数次讨要工钱未果,反遭打骂,一怒之下拔刀连杀四人、重伤一人,后被法院判处死刑。
学生讨论并回答:
(1)王斌余杀人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失去公平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教师分析概括: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
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所以,社会的稳定需要公平。
相关链接:
(1)美国种族歧视现象仍然严重。
(2)我国目前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材料分析:
王一硕事迹(受资助成药学精英,援西部为回报社会)
6年前,他考上了大专,贫寒本已迫使他断了读书的念想,是助学贷款帮他走进了校园;3年前,他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支援祖国西部,成了县里中药小厂免于关门的“救命菩萨”;2年前,他考上研究生,总分高出录取分数线40分;1年前,他将26770元递交到银行工作人员手中,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偿还助学贷款的学生。
学生思考并回答:
1、王一硕的经历中有没有体现公平?
2、这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
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所以,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平。
活动五:
新闻播报(课堂延伸:
构建和谐社会)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段时政材料,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播报》节目的播音员,来播出这则新闻: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伟大实践。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课堂小结:
(1)先请学生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总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一、众说纷纭话公平——是什么
1.对公平的不同理解
2.公平在比较中产生
3.人们心目中的公平
二、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为什么
1.社会稳定需要公平
2.社会发展需要公平
课堂巩固练习:
(单选)对公平的正确认识,比较全面的是(d)
a、公平就是平均、平等。
b、是得到自己该得到的东西的权利。
c、是分担自己该做的义务。
d、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多选)长期以来,药品价格居高不下令消费者抱怨不已。
2007年,嫩江“开心人”平价药房进行药品大幅度降价,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这说明(abc)
a、公平买卖得人心
b、社会生活需要公平
c、公平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d、群众不认质量,只喜欢购买降价的药品
(实践探究)
你认为,你们班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不够公平的行为?
这些行为对于班级建设有什么影响?
《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了解当前社会我们仍要勤俭节约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情感:
激发学生“以勤俭为美,以奢华为耻”的情感。
行为:
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楚勤劳节俭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做到勤劳节俭。
课前准备:
1.收集古今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
2.对我们身边的资源浪费做一个小调查
教学过程:
典故导入——知“勤俭”
1.(播放歌曲《悯农》)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动听的歌吗?
谁可以背出它的歌词?
2.师:
当你吟诵这首诗时,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出示歌词)
生A:
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不能浪费,要珍惜。
生B:
农民伯伯种粮食真的很辛苦,不然就不会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我们真的不要浪费。
生C:
我们要爱惜粮食,粮食来之不易。
师:
大家理解得很深刻。
《悯农》这首诗出自中唐诗人李绅之手,因为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所以诗人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下这首诗。
你们想知道唐朝的历史吗?
(生露出好奇的神色)
3.师: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出示唐朝的历史图片)经历过贞观之治的清明和开元盛世的昌荣之后,唐玄宗放纵享乐,终于导致唐朝走向衰败。
纵观历史,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写下了《咏史》(出示诗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
”短短二十来字,道出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成由勤俭败由奢》。
板书课题:
成由勤俭败由奢。
二、知文明理——悟“勤俭”
1.师:
我们的先辈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从历史的变迁、世事的兴衰中认识到了勤俭节约的必要性。
课前你们收集了哪些勤俭的故事呢?
能给大家讲讲吗。
(请生讲故事)
生A:
朱元璋“约法三章”的故事。
生B:
苏轼“精打细算”的故事。
生C:
雷锋“补袜子”的故事。
2.师:
同学们收集到的故事还真多,相信大家也从这些事迹中获益不少。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大力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全国上下节俭之风盛行,才有了国家的强盛。
雷锋同志生活十分节俭,一双袜子打满了补丁也舍不得扔掉,不仅如此,他还有个专门的“节约箱”,用来收集生活中的零碎之物呢。
看大家说的这么好,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几位楷模,他们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和周总理。
(幻灯片出示图文并茂的故事)
①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吃的是粗糙的小米饭,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住的是简陋的窑洞,他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
我国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的。
②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
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
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
“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3.师: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毛主席号召大家“勤俭节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老一辈的革命家正是靠着这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品质,才使我们国家一步步走向富强。
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做人的美德,更是治国的法宝呀。
老师这里还收集了一些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名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
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③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④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巴金
三、辨析议理——论“勤俭”
1.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生活环境较差的时候需要勤俭节约,现在条件变好了就不再需要勤俭节约了。
你们说对吗?
生:
不对。
师:
那我们现代社会为什么还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呢?
生A:
因为我们国家还不富裕,没有别的国家那么厉害。
生B:
因为勤俭节约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德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我们要坚持。
2、师:
分析的很有道理。
我们再来讨论个小故事:
有一个富翁,他有无数的钱财,他可以挥金如土,也可以用钱买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
有一天,富翁掉了一元钱,他的态度将会怎样呢?
生A:
置之不理,一元钱能买什么?
生B:
捡起来,然后放进口袋。
师:
还有没有第三种答案呢?
(无人发言)
同学们,香港巨富李嘉诚却给了我们第三种答案:
李嘉诚在一次乘坐汽车的时候,把一枚一元钱的硬币掉在了地上,他便蹲下来准备去捡,旁边一位保安过来帮他拾起这枚硬币,然后交到他的手中。
李嘉诚把硬币接过来装进衣袋,然后取出100元钱作为酬谢交给保安员。
有记者曾问起这件事,李嘉诚的解释是,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而我给保安员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
我觉得钱可以去用,但不能浪费。
3.师:
同学们,像李嘉诚这样的富豪都保持着勤俭这一美德,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勤俭节约的品质。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学校有1000人,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一毛钱,一天就可以节约100元,如果这100元给你,你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呢?
生A:
假如给我100元,我就可以买喜欢的书了。
生B:
我可以给我们班多买些体育用品,让大家锻炼身体。
生C:
我可以用这100元,买些学习用品,发给家庭困难的同学。
生D:
我可以用这100元,买些吃的,送给敬老院的老人。
师:
同学们说的头头是道,真了不起。
我们中国有13亿多人口,如果每人每天也都节约一毛钱,一天可以节约——1.3亿,这1.3亿元,对一个国家来讲,可以做哪些事?
生A:
可以盖很多所学校。
生B:
还可以建很多老人院,供养老人。
生C:
用这钱支持我们国家的国防建设,别的国家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生D:
这么多钱,还可以建很多楼房,让没有房子住的人搬进去。
师: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每个人创造的劳动成果都来之不易,只有珍惜,劳动成果才会越积越多,这样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反之,则是社会衰败、文明倒退。
这于个人,于国家都是同一个道理。
四、深化导行——学“勤俭”
1.师:
(出示新闻图片:
青少年网上撒钱炫富)网上流行这样一组新闻:
不少中小学生肆意挥霍父母辛苦赚回的金钱,甚至攀比成风,比阔斗富,“勤俭节约”在他们看来,是件非常老土的事情。
一些同学针对这些问题,编排了几个小品。
2.生表演小品:
①班上许多同学都戴上了多功能电子手表,小明很是羡慕,并要求家长也为自己买一个。
可家长却认为买一个普通手表就足够了,为此小明很是不乐意,还大发脾气。
②小丽要过生日,请了好几个朋友一起来家里庆祝,每个朋友都花钱购买了一份礼物送给小丽,小月的妈妈却让小月自己动手做一份礼物,小月觉得送这样的礼物很没面子。
3.师:
从这两个小品中,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生A:
我们一定要节约用钱,不该买的不买,不该花的不花。
生B:
贪图虚荣不仅仅会使自己苦恼,而且也会加重父母的负担。
生C:
我们学生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而不应该与别人攀比。
师:
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勤俭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有效途径,下面请大家列举一些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资源浪费的事例。
4.生反馈调查到的资源浪费的事例。
五、总结升华——话“勤俭”
1.师:
勤劳节俭不仅是大人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小学生只有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长大才有可能在这方面做一个表率。
那么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A:
我们要现在开始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板书:
从现在开始——勤俭节约
生B:
我们要做到不攀比,不虚荣。
板书:
不攀比不虚荣
生C:
我们要讲节约,不浪费。
板书:
讲节约不浪费
2.师:
勤俭节约不是一句名言二是一种美德,是我们的一种人生态度。
勤俭不仅能积累劳动成果,还能培养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奋发向上的品质。
让我们从小做起,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代传承!
板书设计:
成由勤俭败由奢
从现在开始——勤俭节约
不攀比不虚荣
讲节约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