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625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24个关键词

来源:

人民日报作者:

冯华

迎挑战,凝聚“中国力量”

惠民生,感受“中国温暖”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一、“稳增长”:

目标微调发展主动

二、“控物价”:

夯实基础保障供给

三、“调结构”:

有扶有控提高质量

四、“抓改革”:

重点领域深入推进

五、“就业”:

压力不小办法不少

六、“医改”:

统筹推进攻坚克难

七、“养老”:

全面覆盖均衡待遇

八、“安居”:

增加供应完善管理

一、“稳增长”:

目标微调发展主动

  ——解读人: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关键词:

7.5%

  主要矛盾不再是速度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

这个增速低于前几年8%的目标,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姚景源表示,7.5%是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基础上作出的主动科学调整,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2%,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势头。

姚景源分析,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增长动力不足,继续下行的压力不减,对我国外需稳定增长产生较大影响。

(2012年1月17日,联合国发布《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

“由于决策者的失误,尤其在欧洲和美国,没有能够解决失业问题,防止主权债务危机与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升级,使得全球经济在2012-2013年的前景面临严重风险”。

“发达国家处于衰退的边缘:

主权债务危机,银行部门脆弱,总需求疲软(与高失业率和财政紧缩相关)以及由于政治僵局和体制缺陷造成的政策瘫痪,这四大因素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金融风暴和经济下滑”。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适度调整经济增速,有利于稳定和控制物价,有助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2012年1月18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上表示,2012年中国GDP同比增速放缓至8.4%,2013年同比增长8.3%。

世界银行将2012年和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从2011年6月的3.6%调低至2.5%和3.1%。

  “速度降低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任务减轻。

”姚景源强调,将预期目标调低释放了强烈信号: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不再是速度问题,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今年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

  对于今年经济走势,姚景源表示充满信心。

他说,中国经济正从政策刺激型增长向自主增长回归,市场力量逐渐增强。

同时,农业连续丰收,物价逐步趋稳,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宏观调控手段也日趋成熟,“这些都是应对危机的重要基础,也为宏观调控带来了预调微调的空间。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增收是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相对于政府投资和企业出口等)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姚景源说:

“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国民经济的立足点必须放到扩内需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他表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投资率高,消费率低。

今后推动潜在需求转为现实经济增长,要从扩大消费、稳定投资着手。

  姚景源说,通过扩内需来带动经济发展,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

“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发展机会多,消费水平快速成长,市场空间广阔,内需潜力十分巨大。

  “扩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最重要的是增加居民收入。

”姚景源认为,只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消费增长才有坚实基础。

“增收的同时也要稳定好物价,大力改善消费环境,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这样消费才能更加强劲。

  “扩大内需,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也非常必要。

”姚景源说,未来投资仍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要将重点转到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上来。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避免“脱实向虚”,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姚景源认为,“这样的提醒直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良倾向,非常有针对性。

”姚景源说: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只有筑牢这个根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实现,稳中求进才能落到实处。

”他分析,近年来,我国部分实体经济领域出现了“脱实向虚”的发展苗头。

一些实体企业为了追逐高回报放松主业,转向房地产和民间借贷市场,投机氛围浓烈,这不仅影响了经济健康运行、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或“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项目”异化为“一流企业搞金融,二流企业房地产,三流企业搞实体”)

实体经济如何夯实?

姚景源认为,目前一些实体企业的税负仍然偏重,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

他建议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充分利用财政、货币等调节手段,帮助实体经济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陈仁泽)

 

二、“控物价”:

夯实基础保障供给

  ——解读人: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关键词:

4%

  保供给是重点,保持粮食总产1.1万亿斤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个目标如何实现?

(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增长率在2%-3%属于可接受范围内,一般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很难超越3-4%)

陈锡文表示,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水平,对整个物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恩格尔系数看,去年城镇居民的为36.3%(1978年为57.5%),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0.4%(1978年为67.7%),加权平均约40%。

因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

(联合国标准:

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东欧;20%-30%为富裕-欧、日、加;20%以下为极其富裕-美国)

保供给先要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关键是千方百计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以上,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项大的政策措施:

一是给农民合理的价格刺激信号,今年将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与上年相比有明显提高。

二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力度,在生产成本上涨的情况下,通过补贴来降低成本。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增强生产保障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陈锡文分析说,从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耕地和水资源的数量有限,依靠增施化肥、增用农药来增加产量的老路子已不可持续。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的保障能力,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科技改革、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政策措施。

陈锡文说,首先是解决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长期偏低的问题,提出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其次是两个重点工程,即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陈锡文说,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可以形容为“一体两翼”。

“一体”包含彻底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新农合、新农保等十大方面政策措施;“两翼”是指去年和今年的两个一号文件,即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产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夺取农业好收成、促进农民较快增收。

  关键词:

市场流通

  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丰富菜篮子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降低成本;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陈锡文表示,新鲜蔬菜和肉禽蛋奶对百姓生活影响很大。

关于“菜园子”问题,大中城市要保留合理的蔬菜种植面积,保证一定水平的自给率,关键时刻能用得上。

关于“菜摊子”的问题,陈锡文认为,要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研究探索让农民的新鲜蔬菜直接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陈锡文说,“只有菜园子建好了、菜摊子管好了,老百姓提着的菜篮子才能丰富,口袋里的钱才能花得合理。

”(农业部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除奶类和水果外,肉、蛋、水产和蔬菜等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本报记者冯华)

 

三、“调结构”:

有扶有控提高质量

  ——解读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关键词:

产业升级

  有扶有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王一鸣说,“调结构必须有扶有控,这样才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当前中国经济面对的矛盾和问题,从深层次看,还是结构调整和转方式迟缓。

目前经济增速放缓,这种潜在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

产能过剩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

“对症下药,当前必须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利用市场需求收缩、生产成本上升,倒逼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面临着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巨大压力。

需求方面,产业发展将面临长期的外需收缩。

供给方面,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快、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

在如此“两头受挤”的情况下,产业升级的核心应当是价值链的升级。

(产业升级: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对于美国,人均两栋房、三台车,高速公路和旅游都已司空见惯。

传统产业不是带动经济的市场,只有靠全世界买他的电脑、软件、手机、信息产业设备、技术,新经济确实是增长的新动力。

对于中国,传统产业比如住房还是一个新兴产业。

全球价值链: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定义最有代表性,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有压力就有动力,现在是艰难的时期,也是可能取得突破的时期。

”王一鸣说,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

这些政策传递出政府有扶有控的信号,将对产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王一鸣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建成一批龙头企业和关联的配套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点,从四个方面七个产业领域中选择了若干重点方向作为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是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二是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产业;四是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将能源资源的约束力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节能减排又面临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王一鸣表示,近几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取得了很大进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弹性系数都明显下降,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能源弹性系数=能源量的增长率/经济总量的增长率。

当国民经济中耗能高的部门(如重工业)比重大,科学技术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总是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耗能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会普遍下降。

  “将能源资源的约束力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王一鸣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这对节能减排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能源资源的价格不能反映供需的变化、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损害成本,也无法将资源能源压力传递给市场主体。

在当前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必须下决心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形成机制。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把公共服务均等化当作发展首要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王一鸣说,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东快西慢”变成了“西快东慢”。

但是,也应当清醒认识到,中西部的加速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投资的高增长、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消耗拉动,这种高速发展会为下一步的生态环境治理埋下隐患。

王一鸣说,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通过科学引导,促进要素流动、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他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应该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首要目标,不应盲目追求GDP增长,应该让经济发展更健康、更可持续。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为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强化政府对公共经济领域的垄断地位,推动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的国有化,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实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或均质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世界各国政府积极探索国有公共企业私有化、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制等改革举措。

二战以后,先期实现体制变革和经济腾飞的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通过在公共财政、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方面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中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历程刚刚起步,实现均等化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实现均等化的途径和策略还不够清晰,实现均等化的制度还不够健全,制度之间还缺乏系统化的安排。

)(本报记者鲍丹)

 

四、“抓改革”:

重点领域深入推进

  ——解读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

  关键词:

结构性减税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减税空间最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改革,要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其中提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这是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财税改革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从去年全国财政收入情况看,明年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实施减税政策。

”高培勇说。

(当前是减税的最佳时机:

1、减税呼声不断。

美国《福布斯》杂志2007年发布的一份“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显示,中国税负仅次于法国、比利时,名列世界第三。

2、税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国税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2007年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22%,减税会对刺激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力。

3、优化税制结构的需要。

我国现行的税负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增长。

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确定了“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但在实际运行中,流转税收入在税收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高达约70%,所得税的比重却仅为20%左右,“双主体”税制实际上是“跛足税制”。

  “在财政能承受的范围内,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对象应是增值税,而且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减税中空间最大。

”他说,在我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由于流转税占比过高,我国的税制结构呈现“由企业缴纳,走价格通道”的特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三层减税效应,一是不再重复征税;二是税负减轻;三是这次的增值税扩围改革中,引入了11%、6%两档较低税率,这意味着整个增值税的平均税负水平也降下来了。

当前,应尽快总结上海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自2004年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值税改革从东北试点到逐步完善准备推向全国、出口退税适时调整、统一内外资所得税、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等。

从效果看,这些政策都起到了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

  “可以预期,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进行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广的基础上,不仅是增值税,而且包括其他流转税税种在内,都将迎来一场旨在降低税负水平并进一步完善流转税税制的重要改革。

”他说,由此而腾出的空间将为增加直接税、进而推动旨在优化税制结构的整体税收改革铺平道路。

  关键词:

分税制

  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完善分税制,财权与事权必须相统一,两个职能的调整也必须相协调。

当前,推进分税制改革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他说,要推进财政“省直管县”等改革,分税制框架搭好了,转移支付就可以进一步按照体制逻辑加以优化,一般性转移支付就会更客观、更科学,对专项转移支付则应有所控制、合理归并。

另外,要及时下达,使地方得以与其他预算内容相协调。

(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作为一种财政管理体制,目前,已为西方国广泛采用。

我国在清朝末期曾出现过分税制的萌芽。

实行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

即分权、分税、分管。

同时,为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央财政研究制定了《2011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以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缩小地区财力差距。

  “同时,还要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进而才可以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

”他说,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健全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一定要按照“财力和事权相一致”的方向完善我国的分税制体制,财力和财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财权只是中央的行政形式划分,没有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而财力考虑到了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状况,正视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因此,在分税制改革进程中,要正确处理财权、财力和事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央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给予地方必要税种立法权、税率变动权限等,在中央给予地方纵向转移支付的同时,可以考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给予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横向转移支付,以真正达到“财力和事权的一致”。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税收调节贫富差距

  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分好社会财富‘蛋糕’,缩小收入差距,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培勇说。

  “这就要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上都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他说,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在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外,还要创造条件,促进机会公平,同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的难点在于再分配机制的重新构建。

”他说,在再分配领域,政府可以通过改革财政税收制度,调节过大的贫富差距。

比如说,调节收入分配,一定是要从富人那里多拿钱,通过政府转交给穷人,否则就不叫调节收入分配。

因此,税收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减少大众负担的间接税,加重富人的财产税、所得税等直接税。

(公平的、以公共产品供给为重点的再分配在2012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已经有所体现,其中,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方面的民生支出高达1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在中央财政2011年超收的5446亿元中,将有300亿元用于增加教育支出,有76亿元用于增加科学技术支出,有160亿元用于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有621亿元用于增加公路建设、对部分困难群众和公益性行业油价补贴支出,有207亿元用于增加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支出。

)(本报记者于猛)

 

五、“就业”:

压力不小办法不少

  ——解读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

  关键词:

就业优先

  GDP增速放缓,就业目标并没有调低

  “2011年,我国实现新增就业人口1221万,这是自2006年有新增就业统计以来,实现就业人口最多的一年。

这说明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实施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莫荣认为,扩大就业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立登记失业制度,当时由于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称为“待业登记”。

随着199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待业登记”更名为“失业登记”。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概念也由此开始。

中国学界对失业率统计的诟病由来已久。

早在1999年—2001年,中国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3.1%和3.6%,200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左右,最高的年份不过4.3%。

这些数字,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失业状况。

2011年的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原计划“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2011年)正式实施“调查失业率”,预计未来调查失业率将成为国家调控的主要目标。

中国内地2010年、2011年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没有公布。

实际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比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大约高出1—2个百分点,比社会预想的要低得多,但是这个数字由于更能反映经济的实际,因此就经济趋势而言,是真正有效的经济晴雨表。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在今年GDP增速目标放缓的情况下,就业目标并没有下调。

这一方面鼓舞人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充分证明党和政府把就业当作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在抓。

”莫荣说。

(就业与失业:

在国际上对调查城镇失业率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年龄、求职意向等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判定为失业人员。

比如,只要在过去的一周,曾经有过1小时的有报酬劳动,就不能算失业。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进行调查时没有采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