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408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

《《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人墓碑记》教案.docx

《五人墓碑记》教案

《五人墓碑记》教案

上课时间:

 总课时:

复习目标:

1、写出“有、皦、赀”三个通假字的用法和意义;

2、写出“至于、私人、痛心、按、金、视、首领、”等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3、写出“发、行、固、使、徒、按”等词的一词多义; 

4、写出“墓、疾病、隶”等词的活用意思;

5、辨析“而、焉、之、其、为”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6、准确辨析课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教学过程:

一、文言实词(15分钟)

1.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只”,不过,仅仅;通“又”)

(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3)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通“搢”,插)

(5)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

2.古今异义

(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古义:

“至”动词,“于”介词;“至于”是“到”的意思

 今义: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义:

党羽  今义:

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3)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义:

痛于心,痛恨   今义:

极端伤心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古义:

考察,查究  今义:

压住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古义:

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今义:

金子

(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

非同寻常   今义:

程度副词,十分,极

(7)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古义:

比较  今义:

(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

头颅,借指性命 今义:

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3.一词多义

(1)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动词,激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

    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名词,头发)

(2)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品行)

    其辱人贱行(名词,行为)

    行之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走)

(3)固 轻重固何如哉(副词,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

    斯固百世之遇也(副词,实在,真是)

(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动词,主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使唤)

(5)徒 慷慨得志之徒(名词,一类的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形容词,空)

(6)按 缇骑按剑而前(动词,用手压或握)

    按诛五人(动词,考查,查究)

(7)得 慷慨得志之徒(动词,实现)

    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能够)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其疾病而死(患疾病)/缇骑按剑而前(走上前)/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用盒子装)/哀斯墓之徒有其  石也,而为之记(作记)

(2)名词作状语。

 人皆得以隶使之(当作仆役)

(3)动词使动用法。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使……倒地)/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

(4)动词作名词。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的事情)

(5)形容词作名词。

 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百姓)

二、文言虚词(10分钟)

1.而  

(1)连词,表承接。

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抶而仆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2)连词,表修饰。

其疾病而死/则噪而相逐

2.以

(1)连词,表目的。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

(2)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3)连词,表修饰。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4)介词,表凭借。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介词,用。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6)介词,因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3.焉

(1)兼词。

 激于义而死焉(于之,在这件事上) 

(2)代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五义士)

(3)语气词。

 吴之民方痛心焉(无实义) 

4.之  

(1)助词,的。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3)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动词,去,往。

 佯狂不知所之者

(5)代词。

 人皆得以隶使之(指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指代石碑)  

5.其 

(1)代词,作定语成分。

 以旌其所为(指代五义士)/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自己) 

(2)代词,作主语成分。

 敛赀财以送其行(代周顺昌)

(3)指示代词,那。

  发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6.于  

(1)介词,表被动。

 激于义而死焉/不能容于远近

(2)介词,向。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3)介词,在。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7.为  

(1)动词。

 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

(2)判断动词,是。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3)介词,替,给。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8.当

(1)介词,在……时候。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当刑也

(2)动词。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

三、文言句式(15分钟)

1.判断句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判断动词“为”表示判断)

(2)即今之倮然在墓者也(用“也”表示判断)

(3)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用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4)斯固百世之遇也(用副词“固”表示判断) 

2.被动句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被”表被动)  

(2)公之逮所由使也(意念被动句,“逮”其实是“被逮”)

(3)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于”表被动)

3.省略句

(1)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省介词“于”)

(2)问:

“谁为(之)哀者?

”(省介词宾语“之”)

(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头)卒与尸合(省主语“头”)

(4)亦以(之)明死生之大(省介词宾语“之”)

4.倒装句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请,介词结构后置)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于其墓之门立石,介词结构后置)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于社稷有重,介词结构后置)

(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之四海,定语后置)

(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者(能不易其志者之缙绅,定语后置)

(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遍于天下之钩党,宾语前置)

四、课外拓展(1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已民情上闻。

旗尉厉声骂曰:

“东厂逮人,鼠辈敢尔!

”大呼:

“囚安在?

”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

曰:

“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旗尉东西窜,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忠贤大惧。

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明史?

周顺昌传(节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数谮于织造中官李实(说别人坏话)  B.并质副使吕纯如 (质问)

C.当顺昌被逮,间行诣都 (从小路走)D.巡抚周起元忤魏忠贤削籍 (触犯)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D )

A.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    缇骑按剑而前曰

B.吴人感其义,合葬之虎丘傍       激与义而死焉者也

C.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D.顺昌赠太常卿,官其一子        人皆得以隶使之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选文与课文《五人墓碑记》都记叙了明朝天启六年魏忠贤当道,苏州市民暴动的情况。

B.选文重在表现周顺昌的正直与无畏,课文《五人墓碑记》重在赞扬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

C.选文多用细节描写刻画周顺昌的形象,课文《五人墓碑记》则采用了对比手法来说明五人的伟大崇高。

D.选文与课文《五人墓碑记》都采用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使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

  译文:

遇到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

                                   

(2)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译文:

巡抚毛一鹭发出紧急文书向朝廷报告这次事变。

东厂的特务诬蔑苏州人民都反了,企图截断水道,抢劫水运船只。

                                   

(3)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译文:

不过从这次事变以后,东厂的缇骑们就不敢再出京城了。

          

 课堂总结:

(5分钟) 

 

《五人墓碑记》学案

学习目标:

1、写出“有、皦、赀”三个通假字的用法和意义;

2、写出“至于、私人、痛心、按、金、视、首领、”等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3、写出“发、行、固、使、徒、按”等词的一词多义; 

4、写出“墓、疾病、隶”等词的活用意思;

5、辨析“而、焉、之、其、为”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6、准确辨析课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学习过程: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

(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  )

(3)敛赀财以送其行(  )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5)亦曷故哉(  )

2.古今异义

(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古义:

  

 今义: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义:

    今义:

  

(3)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义:

     今义: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古义:

    今义: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古义:

   今义:

  

(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

     今义:

  

(7)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古义:

    今义:

  

(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1)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发其志士之悲哉(  )

    而又有剪发杜门(  )

(2)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

    其辱人贱行(  )

    行之敛赀财以送其行(  

(3)固 轻重固何如哉(  )

    斯固百世之遇也(  )

(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  )

    人皆得以隶使之(  )

(5)徒 慷慨得志之徒(  )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6)按 缇骑按剑而前(  )

    按诛五人(  )

(7)得 慷慨得志之徒(  )

    人皆得以隶使之(  )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  )/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2)名词作状语。

 人皆得以隶使之(  )

(3)动词使动用法。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  )

(4)动词作名词。

 不敢复有株治(  )

(5)形容词作名词。

 不能容于远近(  )

二、文言虚词(10分钟)

1.而  

(1)   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抶而仆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2)   其疾病而死/则噪而相逐

2.以

(1)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

(2)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3)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4)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6)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3.焉

(1)   激于义而死焉(于之,在这件事上) 

(2)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五义士)

(3)   吴之民方痛心焉(无实义) 

4.之  

(1)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3)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   佯狂不知所之者

(5)  人皆得以隶使之(指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指代石碑)  

5.其 

(1)   以旌其所为(指代五义士)/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自己) 

(2)   敛赀财以送其行(代周顺昌)

(3)   发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6.于  

(1)   激于义而死焉/不能容于远近

(2)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3)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7.为  

(1)   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

(2)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3)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8.当

(1)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当刑也

(2)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

三、文言句式(15分钟)

1.判断句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2)即今之倮然在墓者也(  )

(3)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

(4)斯固百世之遇也(  ) 

2.被动句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2)公之逮所由使也(  )

(3)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3.省略句

(1)断头置(  )城上,颜色不少变(  )

(2)问:

“谁为(  )哀者?

”(  )

(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卒与尸合(  )

(4)亦以(  )明死生之大(  )

4.倒装句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者  )

(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

四、课外拓展(1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已民情上闻。

旗尉厉声骂曰:

“东厂逮人,鼠辈敢尔!

”大呼:

“囚安在?

”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

曰:

“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旗尉东西窜,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忠贤大惧。

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明史?

周顺昌传(节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谮于织造中官李实(说别人坏话)  B.并质副使吕纯如 (质问)

C.当顺昌被逮,间行诣都 (从小路走)D.巡抚周起元忤魏忠贤削籍 (触犯)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    缇骑按剑而前曰

B.吴人感其义,合葬之虎丘傍       激与义而死焉者也

C.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D.顺昌赠太常卿,官其一子        人皆得以隶使之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与课文《五人墓碑记》都记叙了明朝天启六年魏忠贤当道,苏州市民暴动的情况。

B.选文重在表现周顺昌的正直与无畏,课文《五人墓碑记》重在赞扬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

C.选文多用细节描写刻画周顺昌的形象,课文《五人墓碑记》则采用了对比手法来说明五人的伟大崇高。

D.选文与课文《五人墓碑记》都采用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使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

  译文:

                                     

(2)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译文:

                                     

(3)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