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3300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

《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念处修行法要 空海法师讲解.docx

四念处修行法要空海法师讲解

四念處修行法要

四念處修行法要

時間:

2003年10月14日

地點:

福建閩南佛學院

主講:

空海(惟傳)法師

閩南佛學院教務長

引言:

日前邀請空海法師蒞臨,為我們閩南佛學院舉辦一場題目“修行次第簡介”講座,獲致熱烈迴響,尤其是法師講述到有關「四念處」修行的這一部份,要我們先從自己的身心,還有自己的感受,與對法界的觀察做起,從自身出發去觀察我們整個身心的活動狀態,然後培養我們的正知正念。

其實,我們身為人,經常是妄思、妄念,而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但是如果能夠具足時時提醒我們的這種正知,明白當下我的動作、明白你的心態、明白你的覺受,包括你跟外面接觸的狀態如何,我們都應該清醒明覺。

而所謂的「明覺」其實就是正知,也是修行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我們能從此處著手,就能夠開發出正知,然後再從正知一直往上提昇,此是學佛修行一個最起碼的基礎。

如果我們連這點基礎都無法建立起,則妄談如何契入空性、如何達到有覺無知、超越能所,則有若「緣木求魚」,甚期契入空性的境界就更不用談了。

茲因空海法師是透過親證的實修過程,而認為修行以「四念處」而行,並依循【阿含經】為本。

法師與【阿含經】具足深厚的因緣,當然我們每一個修行佛法者,所依循方法的因緣各有不相同,卻是可以互相切磋探討,日前那場講座學員所提出的問題相當多,約有五、六十個問題之多,但因時間有限,就只回答了幾個問題而已,我認為既然大家有很多的問題,學院內部就召開一個座談會,如此可以藉此培養一個氣氛,學員若有不同的看法,或對法師所講的有不清楚、甚或有質疑之處,都可以提出來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我覺得這種充分交流討論的氣氛應該要多多培養。

在知見上的堅持方面,我曾對北京幾個中國佛學院的幾派想法上提出一些質疑,造成很多人對我的極其不滿,覺得我是跟他們過不去,專挑他們的刺〈吹毛求疵〉,包括**法師也對我很不滿,我就告訴他們說:

以佛法而言,是寧可破戒如須彌山,但不能夠破見如芥子,因為「見」是非常重要的。

在佛教來說,推倡「見、修、行、果」,「見」本身就是放在第一位,不管你的行為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一舉一動中都是受到「見」的引導,因為你抱持著什麼樣的觀點,你就會有什麼樣的態度,也就有什麼樣的行為。

其實,針對這一點,在我們漢地這邊是都忽略掉了,造成我們很多東西學起來的,都是含糊、不清楚的,沒有得到一種辨析,即無法辨析清楚。

因此,你若在「見」上是不清楚的話,修行就不可能修得上去,這一點是太重要了,我們都應該大力宣揚、提倡,尤其更是不能讓步。

當時,因為有幾百個人在場,其實我也是在期待著會不會有人能提出問題,但是卻沒有人提出。

本來身為一位教讚及評委職務,在態度上是不應該如此激烈,但那次的激烈是一點也不過分,藉此次的批判、爭論,可以澄清了很多問題,以免造成很多人因此中毒。

中了毒之後,要再排毒就太難了,這種病毒是起碼比SARS還厲害,因為會影響到以後的修行。

誠如【永嘉禪師證道歌】裡面所提及的,不是老僧增是非,而是恐怕「修行人落斷常坑」。

在修行理念上有了質疑,就必須探究求證;該堅持的,一定要有所堅持,而培養陽剛氣勢。

在知見上也要有所確立及建立,如果你放棄了這一點,修行是沒法修的,因此我們今天邀請空海法師來與我們做一個交流,同時也請法師就「四念處」這一部分,為我們再深入的講解,尤其是「觀法」方面,如何觀「四聖諦」、「三法印」?

空海法師所講述的「四聖諦」,我在聽聞之後,覺得是相當正統,也能契合我們的基礎,我們不能因為學了大乘佛法,就覺得那是

基礎而否定之,我們必須要具有這些當做基礎,才可以一步一步的走上來,我們包含了它,但是同時沒有它,你也爬不起來。

我今天所講的,就像一個寶塔,你光有塔肩、不要塔基,這樣是不行的。

整個塔基支撐著塔肩的,要是沒有塔基,要嘛懸著,要嘛掉下來,變成不倫不類的。

還有,我們要虛心的學習,今天主要是針對研究生,因為研究生是學習階段,在研究、做學問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同時我們部分法師,也是一起參加我們的討論,非常歡迎!

空海法師非常的辛苦,這兩個月來每天都跟大家講課,真的是為法忘軀,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法師近來老是提倡發菩提心,而且非常在鼓動、在吶喊,但是我們不要光是吶喊,不要喊了幾次,心力就喊完了,而菩提心的關鍵要在行,行得起來這才是最關鍵的,但是要如何從哪裡入手或者做起來,這是我們都應該去思維的方向,不然我們就經常會被別人罵了,說我們學了大乘,行的是連小乘都不如,隨時經常都會給別人罵,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反省。

我們現在就請空海法師,給我們對「四念處」做深入的開示,而我們再針對他的開示,或那天聽了有問題,我們再提問或交流。

空海法師開示:

在今年二月下旬,第一次與我們教務長交談時,就覺得他是滿敢談的,滿有自己的看法見解,覺得他有那一種道風、道骨,希望能夠說對的、就說對,不對的、就說不對,不會和稀泥,就是有具備那種求真求證的精神,這是很好!

這一次有因緣來到閩南佛學院,跟大家做一番互動之後,由於那天晚上大家所提出來的問題也滿多的,因為時間的關係只做部分的回答。

今天再有因緣跟各位法師,以及研究生們互動,我想是可以再深入更具體的討論,你們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像【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就有提到「圓頓教。

沒人情。

有疑不決直須爭。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所以,剛才教務長有跟大家提過,我們修行真的不要和稀泥,修行是真的要求真求證,不是馬馬虎虎,這樣什麼是究竟法、方便法,大家不知道、不清楚,那修行也是這樣沒辦法分辨出來。

在中國的禪宗裡面,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一方面他的歌詞是非常美,這要有相當的文學基礎,包括都要有唐詩、宋詞的這些基礎。

再來,最重要的是他裡面所說的都是實修實證,是屬於證量方面的,裡面可以說沒有一句廢話,沒有一句是抽象的,都沒有空洞的,裡面講的都是實相、實際的。

問題是,你怎麼樣才能夠來到「絕學無為閑道人」?

怎麼樣才能夠來到「動亦禪。

坐亦禪。

語默動靜體安然」?

像我以前在讀這些的時候,都覺得非常好,很嚮往大禪師那種灑脫自在的禪風,問題是我們怎麼樣才能做到?

所以,後來就不斷的去找尋,我怎麼樣才能夠來到他們所體會的這種境界?

就方法方面是非常重要。

一般人很容易就把【四部阿含】或是「四念處」,認為說「這是很基礎的,這是小乘的」事實上,那樣的界定是不正確的。

如果你沒有那些基礎,沒有那些逐步「有為法」上來,你要體悟到【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所體會的境界,幾乎幾乎是微乎其微啦!

所以,包括永嘉大師他這一樣有講,他以前也是一樣下過很多很多的工夫。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如果以前有閩南佛學院研究所,他也會補上一句話-「我在閩南佛學院研究所研讀過、深造過」。

以前也是一樣,經歷過「分別名相不知休。

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

數他珍寶有何益」這裡都是他過來人的那種心路歷程。

我們再看「從來蹭蹬覺虛行。

多年枉作風塵客」「默時說。

說時默。

大施門開無壅塞。

有人問我解何宗。

報道摩訶般若力。

或是或非人不識。

逆行順行天莫測」。

但是,記住這幾句話,「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閒相誑惑」。

像他那種證量,也都是經過實修實證,下過很多的工夫,才能夠上來啊!

如果你沒有基礎、功夫不夠,真的只是流於空談。

禪宗到了後來,漸漸的變質,變質到成為口頭禪,或是有的成為誑禪,都是疏忽了那個基礎,疏忽了很多這些紮紮實實的功夫。

因為禪宗所講的境界,可以說是來到那種飛天鑽地的境界,

問題是,如果你是走路都還不會走,沒辦法一步一腳印的走,你在談那些飛天鑽地的境界,都是在「數他人珍寶」啊!

所以,不要一刀兩斷,把南傳的或北傳的就截然劃分,認為說南傳的是小乘的,我們北傳的才是大乘的,這樣的劃分很不好。

我以前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過程,但是我到後來才發現:

這兩者要做完整的結合。

真的要做完整的結合,才能夠真正把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特色發揮出來,而且佛法才能夠完整的結合。

北傳一樣有北傳的優點,也有北傳的缺點;南傳一樣有南傳的優點,但一樣有南傳的缺點。

這兩方面,我空海經歷過廿幾年的摸索之後,到後來發現兩方面的優點要把它們綜合起來。

但是,所謂的綜合,不是透過頭腦的思辯思維,而是因為我很重視實修,因此是透過修行證悟方面,發現原來這兩方面,他們到最後是要來到溶合的。

先講說我們北傳的優點在於:

在般若系統方面,境界方面講得都非常高、非常好,正是佛教裡面那種精華、精髓,不可言說的那一部份,正是把它闡揚出來、敘述出來,像龍樹的大智度論,都是在闡揚【阿含經】裡面很深的地方,都在闡揚【阿含】的深義啊!

真正早期大乘的經典,都是在闡揚【阿含】裡面的深義。

因為原始佛法裡面,是經過靠大家背誦,於是都儘量越精簡越好,而真正很重要的地方,事實上佛陀講到很重要的地方,都是三言兩語、幾句話啊!

再加上大家的濃縮背誦,就變成都很精簡。

一方面很精簡就不容易理解,一方面這些都是來自於佛陀實修實證的功夫,如果你沒有透過實修實證,就算你會記錄、會背誦,那個精華、精髓方面,你還是沒辦法留傳下來。

所以,雖然【阿含】有那樣的紀錄,把佛陀的一些言行錄下來,但是裡面很多的精華、精髓,你是可以看到文字記載,但是就像是你把玉蘭花的種種特徵、特性都寫下來,但是經典裡面就是沒辦法把真正玉蘭花的香味留在裡面,這就是「捻花微笑」的深義,就是禪宗所講的「不立文字」的深義。

真正佛法的精髓,沒辦法留在語言文字堆裡面,那是要來到實相、來到實證。

所以,後來我發現北傳所講的,尤其是般若系統方面的,正是要把佛法裡面很深的這一部份闡揚出來,就像【心經】、【金剛經】、【大般若經】這方面的。

包括禪宗所講的,都是直接要契入那個核心。

問題是,北傳所講的這些次第方面,就比較欠缺詳細的一個步驟。

南傳原始佛法裡面,因為佛陀以前帶領大家,都是有次第、有次第的上來,當然面對一些老修行,你的根基已經很好了,就像說包括舍利佛、目腱蓮他們,已經是用生命在修行了,像這樣基礎相當好了,佛陀只要跟他們講很重要的,就像六祖惠能,他有相當好的根性,當五祖一跟他講一些重點核心之後,他們很快就開悟。

但是,自古以來,能夠具有這樣的智慧、具有這樣德行的人,不多啦!

真的不多。

包括永嘉大師他都承認,他自己也是一樣,都是用功夫這樣累世修來的,都是實實在在這樣修過來的,絕沒有投機取巧的。

所以,南傳所流傳下來的次第步驟就很清楚、很明顯。

後來當我在這兩方面深入去探討,然後結合南傳的這種實修,一步一腳印的這樣上來,到後來慢慢的再體悟到北傳所講的這些,真的作完整的結合。

今天在此也希望大家放下宗教、宗派的那種框框範疇,我們大家在研究所研讀,就是要有這種研究、求真求證的精神。

像我以前在學院裡面就是這樣,因為在我還沒有進入學院以前,就已經有很多的疑惑、很多的困惑,為什麼我所了解的佛法跟當今佛教界所展現出來,讓我看到的,竟然有那麼大的落差?

這是在1981、1982年左右,等於說是在22年前,那時候就發現為什麼我所了解的佛法,跟今天佛教佛法所所展現出來的,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內心除了對制度方面懷疑,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再來,包括對教理方面,這裡面一定有很大的問題。

如果沒有很大的問題、沒有很大的流變,不會有這麼大的落差的。

所以,很好奇!

然後到學院之後,不斷的去研討、不斷的去研究,不斷的去找尋很多的問題,這時候慢慢的揭開很多很多的問題。

因此,我學佛修行是這樣,就像是一條長江下游,因為我們在台灣所接觸的,都是我們這邊大陸所流傳過去的,我在經典論點裡面,包括現行的制度裡面,一樣會有很多的疑惑,所以我那時候就有那種求真的精

神。

我是覺得說,今天就好像我們在長江下游,我覺得這些水質,不是最初佛陀所講的那些水質,不是最初的那些法味,因此我就去探討:

為什麼今天長江下游的水質,會變得這樣的受污染?

慢慢地往中游、一直往上去探討,來到中游的時候,發現中游的水質,已經要比下游的水質要純淨多了,然後覺得這樣還不夠,繼續的往上探討、往上去探討,想要追本溯源。

我要到佛法的源流、原始源頭,就是有這樣不斷的求真精神,從佛教的歷史上面,從中國佛教史„。

我們以前最初研讀的是「中國佛教史」,但是我發現這樣不對、還不夠,不是說不重要,而是要繼續再往上,印度佛教史到底是怎麼樣?

然後再深入去研究印度佛教時,很多的疑問當然破除。

但是,發現為什麼印度的佛教、早期原始的佛教,跟中國的佛教會有這些的落差呢?

然後再繼續去探討,後來再追溯到西域佛教。

關於西域佛教,很多人、包括在台灣,很多人都疏忽了這個環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圜,一個轉變的過程。

所以,後來也繼續再追溯到西域佛教,從中國佛教史、西域佛教史、印度佛教史這些,去了解整個的理路脈絡,包括制度上面,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變革?

然後在教理方面,台灣的印順長老有兩本書,一本是「印度之佛教」,另外一本是「印度佛教思想史」,有因緣可以拿到的話,這兩本大家一定要看。

「印度之佛教」是從佛教史這方面來解析;「印度佛教思想史」是從佛法的流變,怎麼樣從量變到質變?

他都有做過滿深的解析。

所以,從佛教史以及思想史方面去了解之後,才發現很多的疑問就破除,知道什麼才是佛法的核心?

什麼是究竟法?

什麼才是真正我們所要掌握到的根本核心?

後來我就一直深入到【四部阿含】原始佛法上面,當然經過這一番的聞思之後,最重要的是我們怎麼樣來到實修實證?

如果我們沒有透過實修實證,我還是一樣啊!

看得到、吃不到,肚子還是一樣飢餓啊!

如果你畫餅充飢,真正的飢餓還是沒辦法解決。

所以,後來就繼續再把聞思與實修實證方面做結合,當然這個過程又經歷過十幾年。

現在就跟大家介紹「四念處方面的修行法要」。

以前我都會仔細去思考,為什麼六祖惠能聽到一句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生起很大的那種震撼?

他就要去求法、找法,他為什麼從這句話就能夠有所很深的體悟?

【金剛經】裡又特別強調,你要來到「無所住而生其心」。

包括以前在1985年,那時候常接近北投農禪寺,他們門口也寫一句話要「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些話對我來講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問題是我怎麼樣去做到?

我怎麼樣才能夠真正做到這麼樣的一個境界?

我不希望這只是形成一個口頭禪,包括【心經】所講的,你要來到「沒有苦集滅道」的境界,你要來到體悟到「五蘊皆空」,你要來到「遠離顛倒夢想」,當我在頌讀【金剛經】時,我是覺得這樣的境界是很好,問題是我怎麼樣才能夠做到?

什摩時候才能夠做到?

所以,當我接觸到大乘佛法所普遍流傳的這些經典之後,一方面讚嘆,一方面不斷的在找尋方法。

現在就跟大家介紹:

為什麼「四念處」的修法非常重要?

在「念處經」裡面,這在【四部阿含】裡面是有,我們這一本書裡面,把它集中在第廿四章-修四念處。

在北傳最具代表的【雜阿含】,當然也有好幾經,但是【雜阿含】所講的,比較沒有那麼詳細,

【中阿含】九十八經講的就很詳細,【中阿含】的九十八經是「念處經」,在大正藏或佛光版的都有。

如果你有「阿含解脫道次第」這本書,是一百九十六頁,「念處經」就是南傳的「大念處經」,這裡佛陀就很清楚的講出來。

一、「身念住」的開發「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就是有一個解脫道,它能夠「度憂畏」,所有的憂悲苦惱、所有的畏懼、所有的苦惱這些,包括你所有哀傷、不安,「斷啼哭」都可以幫助你。

這一條解脫道,他可以協助你來到大安心、大自在,讓你能夠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得到正法;而這條道路就是「四念處」。

佛陀再繼續補充「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如果大家從佛教史上面去了解,就會知道事實上【四部阿含】,在所有經典最早出來的是【雜

阿含】,再來是【中阿含】,再來是【長阿含】,再來是【增一阿含】。

在【四部阿含】全部編集出來之後,這是在第二次結集,後來慢慢的再經過一些時空的演變、流變,其他的經典再陸陸續續的出來。

所以,大家要了解一點,如果沒有【四部阿含】,就沒有所謂的大乘經典,就像說沒有父母親,就沒有你的存在,就這樣。

因此,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說【四部阿含】是屬於小乘的,絕對不是這樣。

我們要重新來認識它,歷史的實相是這樣,我們不要道聽塗說,別人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而是歷史的事實、實相是這樣,我們要讓它澄清出來,呈現出歷史的原貌,這是中外佛教學者、歷史學者他們,都有去考證這些源流、演變,如果你不相信,你要下工夫,也可以下工夫去探討,去追本溯源,看是不是真的這樣。

我只能夠跟大家講說:

我所探討、體悟過來的,就只是這樣,我直接跟大家講這歷史的事實,沒有【四部阿含】,就沒有所謂的大乘經典,就好像沒有你的父母親,就沒有你的存在,就這樣!

不能以你的存在、你的輝煌成就,而否定父母親。

在最早期的【中阿含】裡面,佛陀就很清楚的跟我們講,過去的如來、過去那些解脫者,他們所走的解脫之路,是透過「四念處」、「修七覺支」,然後才能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佛陀也預判未來真正走在正確解脫道的那些解脫者,那些大徹大悟的人,他們也一樣會經歷過這條「四念處」、「修七覺支」的。

而且佛陀本身也講:

「我今現在如來」,我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也是「斷五蓋、心穢、慧羸」,而且「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才能夠得到「無上正盡之覺」,這都是佛陀一方面以身作則,而且他本身也預言,不管未來什麼再高的成就者,如果你是走在究竟解脫之路上面,你一定是會經歷過四念處、七覺支的。

至於「四念處」要怎麼樣修?

第一段就是跟我們講說,像前面這些都是告訴我們「四念處」的這些修行,「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

比丘者,正知出入」注意!

這都是要用功的地方。

「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者僧迦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以上的這幾行,是修行「四念處」非常重要的關鍵,也是你要覺醒過來很重要的一個基礎,如果你這個基礎沒有打起來,你要來到無心、無境,你怎麼無啊?

你只是嘴巴在說無啊!

因為你內心裡面,還是處在無明裡面。

你在無明的情況,是看不到你內心裡面在起貪、起瞋、起我慢。

所以,這一段就是在告訴我們「身念處」修行的要領,怎麼樣掌握這個要領呢?

「行則知行」,大家從現在開始,你的行、住、坐、臥,當下的比較明顯動作,你就要保持清楚覺察。

在走路的時候清楚的知道,你在走路的這些情況、狀態,可慢、可快,慢的時候一樣清楚覺察,快的時候一樣要清楚覺察我現在正在快,每一個腳步要覺察到。

再來,你各種動作呢?

如果走路不是很明顯,包括說各位是當老師,當你在上課,這時候你沒有明顯的走路,你有可能要寫或是要講,如果是寫的時候,一樣你清楚的知道我正在寫的是什麼。

如果你在講的時候,一樣清楚的知道我正在講的是什麼,這個都是身行、口行,這個都要正知、正念啊!

「住」就是你站立、靜止、停在那裡,不動的時候你也一樣要保持清楚覺察。

坐,包括你現在的坐姿,或是說你在打坐的時候,你也都清楚的覺知到你當下的狀態,行、住、坐、臥,包括睡覺,也都是要清楚覺察。

你要上床、要睡覺的整個過程,動作都要保持明覺。

你不要認為說「這個太麻煩了啦!

這個太慢了啦!

」太慢?

我要告訴各位:

這是最快的,這是個很重要的基礎,是讓我們醒過來。

我們的心雖然是無形,但是這個心卻是跑東跑西,平常很少跟這個身體結合。

記得!

我們的身體都是活在當下,我們的色身都活在當下,但是我們的心呢?

卻都跑到過去、跑到未來。

今天「身念處」的修行,就是讓你這一匹心猿意馬跟你的身對焦,讓你的身心合一,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要領,你的身體也是一個修行的工具,它也是一個舟楫,一個船、一個舟楫,它可以渡你過河,而且它本身就是一個修行的工具。

如果說還有其他什麼的法器,

其他很多的壇城、法器、道場那些,現在假設你認為說我們紫竹林的大殿,才是你專修的道場,其他地方不是,變成你要進到大殿裡面,你才覺得有色身,才覺得有禪修的效果,當你出來了之後,你就覺得沒有。

但是,這個大殿你帶不走,因此當你出了大殿之後,你就認為已經離開了那個地方。

現在假設大殿是一個淨土,當你出了大殿之後,你就覺得其他地方不是淨土,你的心就會有苦、有不安。

很多的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就是這樣,進到大禮堂、大教堂,才認為是到大殿;出了那裡之後,就覺得不是。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

真正最神聖的大殿,第一個最神聖的大殿就是你的色身,你的色身就是第一個最神聖的大殿。

如果你的心能夠安住在你的這個色身上面,你到哪裡都是處在很莊嚴的大殿裡面,你到處都可以用功。

這是初步,因為初步這個最能夠掌握。

再來,第二個真正無形的大殿,是整個法界。

但是你要來到整個法界,我走到哪裡都是莊嚴的法堂,都是莊嚴的大殿,這個必須要具足前面的這些工夫、基礎。

那些大禪師,為什麼能夠來到灑脫自在?

因為整個山河大地、整個法界大自然都是他們的大殿,都是很莊嚴的地方啊!

所以,前面這些「身念處」的基礎,你要逐步從這裡開始,把你的心安住在此神聖的大殿裡面,我們是來到珍惜而不抓取。

記得!

對我們這個色身呢?

我們感恩、珍惜,因為它們是協助我們渡向彼岸的一個很重要的舟楫,但是我們不抓取它,如果你珍惜、善用它,它就像一匹馬,幫助我們、協助我們邁向彼岸。

所以,「身念住」的開發,因為身體是活在當下,當你身、心結合,活在當下的時候,把你這個攀緣的心、心猿意馬,繫縛在這個身體上面之時,慢慢的,你那個不良的習性就會漸漸改變,漸漸變成良好的習性。

一顆心猿意馬跑東跑西,我們稱為是「不良的習性」。

當你這不良的習性,慢慢的把它安住在這個身體上之後,它就會

轉變成「良好的習性」,這是很重要醒過來的第一步。

如果你沒有安住在這個很重要的基地,我們講說航空母艦,那些飛機必須要有一個基地,人類要發展外太空,一樣都需要有一個基地。

你要來到以整個法界、整個宇宙為舞台,你也要有一個基地。

佛陀就告訴我們:

要自依止、莫異依止。

「自依止」就是來到以你這個身心為基地,這是你最重要的基地,不要把你的所依去繫縛在一個大師身上。

當然在學習的過程,我們是要向大師學習,但是不要把你的所依,繫縛在一個大師身上,不要把你的所依繫縛在外境,那就叫做「心外求法」,這樣知道嗎?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如果你的所依,你的心是繫縛在外境,這個就叫做「向心外去求」,這樣就沒有來到「自依止」,包括大殿也是一樣,最神聖的大殿就是你自己,你的色身、你的身心結合,這是一個最完整、最神聖的大殿。

所以,把你的身心作結合之後,然後當下你的身體在做什麼樣的動作,你都清楚的覺察。

當你有清楚覺察的時候,你的心就會漸漸從粗糙、煩躁不安的境界,慢慢就會安止在當下,心就會慢慢的安靜下來。

從一匹心猿意馬,到

處奔跑的野馬,它會慢慢的乖巧下來、溫馴下來。

「身念住」方面就是你的心漸漸的靜下來之後,才能夠從無明的心,慢慢轉為漸漸覺醒過來的一個過程。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2006-11-1415:

10[致谢]真诚感谢涌跃参与“解脱道”网站建设的各位同修。

蔡居士

等级:

求法者

贴子:

56

积分:

100

网币:

100

注册:

2006-11-14

来自:

湖北荆州章华寺

第2楼

四念處修行法要

二、「受念住」的開發

當第一步做到的時候,你才能夠覺察到第二步「受念住」。

我身體的苦受、樂受,我內心隱隱約約的不安,隱隱約約的苦,那種靜不下來,那種微細的恐懼„,你才能夠真的看到。

學佛,如果你的心靜不下來,是看不到我們深層潛意識的那種不安。

一般眾生遇到這種深層潛意識不安的時候,他又怎麼樣呢?

又會找其他的各種理由來讓自己忙碌;心靜不下來,但是他會找其他各種的理由,來讓自己忙碌,因為繼續忙碌下去的時候會掩飾,等於說你內心裡面有痛苦,你繼續吃一些興奮劑、吃一些麻醉劑,讓你掩飾掉你內心的痛。

所以,不是說行菩薩道不好,如果你的心靜不下來,然後在一直在忙碌,行善、菩薩道方面,很多你要靜下來去看,是不是自己停不下來、靜不下來?

因此,如果我們能夠靜下來去觀察,很多人他是透過忙碌;當自己有空閒的時候,就找一些事情來讓自己忙碌、攀更多的緣,表面上我好像忙得團團轉,我很重要、我很忙,但是卻不知道,很多都是因為靜不下來,然後去攀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