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3069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

2020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图文转换分类汇编(附答案)50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下面是某高中高考100天动员大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高考100天动员大会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进行激情演讲,包括树立信心、方法指导、励志教育和高考展望四个方面;第二阶段是进行师生宣誓,主要包括教师宣誓和学生宣誓两个方面。

【解析】【分析】从题干来看,这是高考100天动员大会的构思框架,属于框架图的转换,考生要看框架图的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后按照顺序进行拟写就可以了。

从图上来看,该构思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二部分又包括两个内容,即“第一阶段进行激情演讲”和“第二阶段师生宣誓”,第三部分主要是“激情演讲”“师生宣誓”的具体内容,考生可以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拟写。

故答案为:

高考100天动员大会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进行激情演讲,包括树立信心、方法指导、励志教育和高考展望四个方面;第二阶段是进行师生宣誓,主要包括教师宣誓和学生宣誓两个方面。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下面是高二年段某小组开展“儒家文化研究性学习”的计划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注】三孔,即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

【答案】“儒家文化研究性学习”开展前需要阅读经典,游览三孔,然后需要理解探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

做好准备后,可以交流,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不断总结,提升自己对儒家文化的研究水平等。

【解析】【分析】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高二年段某小组开展‘儒家文化研究性学习’的计划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计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阅读经典”“游览三孔”,然后理解探究,交流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是交流,解决疑问。

第三阶段是总结学习内容,提升对儒文化的理解能力等。

故答案为:

“儒家文化研究性学习”开展前需要阅读经典,游览三孔,然后需要理解探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

做好准备后,可以交流,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不断总结,提升自己对儒家文化的研究水平等。

【点评】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3.下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解析】【分析】本题所给的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要求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然后分析图的构成,把握构成的顺序,因为题干说这是“3+1+1”模式,所以应从“高一新高考改革3+1+2模式”开始,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语文、数学以及外语这必考3科,第二个部分由限选一科和任选2科共计12种组合构成。

考生逐一把这些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拟写的时候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

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4.下面是一幅漫画,请根据这一幅漫画,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2)请描述该漫画所蕴含的寓意。

【答案】

(1)漫画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垃圾箱里堆满了(绿色的)军训服,垃圾箱的左边是一个身上有著“大学生”三个字样的年轻人,他正做着一个扔衣服的动作,在他的头上方有一行字“军训结束”。

(2)对于大学生来说,军训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开导每一个学子,要磨砺意志,吃苦耐劳,厉行节俭。

大学生刚军训完就丟弃军训服,等于丢弃了全部军训的价值,这是对军训极大的讽刺,也是对军服的不尊重,长此下去,也会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有负面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图文转换题。

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道漫画题,小题一要求描述漫画的画面,解答时抓住漫画的构图要素来写答案即可,要注意描述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图中画面的构图要素有左边一个写有大学生的人物,右边一个写有垃圾箱的仍满了衣服的箱子,左上方一句大学生的语言军训结束。

小题二要求描述寓意,从画面来看,学生可以结合军训结束,大学生将自己的军训服丢弃这个行为上来思考。

从这一行为中去发现作者的讽刺对象,和讽刺内容。

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一是随意丢弃军训服是一种浪费;二是对军服的缺乏尊重。

故答案为:

(1)漫画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垃圾箱里堆满了(绿色的)军训服,垃圾箱的左边是一个身上有著“大学生”三个字样的年轻人,他正做着一个扔衣服的动作,在他的头上方有一行字“军训结束”。

(2)对于大学生来说,军训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开导每一个学子,要磨砺意志,吃苦耐劳,厉行节俭。

大学生刚军训完就丟弃军训服,等于丢弃了全部军训的价值,这是对军训极大的讽刺,也是对军服的不尊重,长此下去,也会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有负面影响。

【点评】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1.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5.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1)给漫画拟一个题目。

要求:

至少包括画面中的一个事物,不超过10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中人物的特点。

【答案】

(1)妙笔生花,蜗牛成牛。

(2)不在工作上用力,而在总结上用心,夸大其词,任意发挥,瞒天过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题目有两问,第一问要求给漫画拟题,可以根据画面的主要内容拟题,也可以根据漫画的寓意拟题。

从画面内容来看,画面中有作画的人、有画板,画板上有画好的牛,有树枝,树枝上有一只小蜗牛,作画的人一手拿笔,一手拿放大镜,放大镜对着蜗牛,笔下画出的却是牛,根据画面人物的行为拟题,就可以拟为“妙笔生花”。

联系画面中“工作总结”几个字,可知漫画讽刺的是不在工作上用力却在总结上下功夫夸大其词的行为。

故答案为:

(1)妙笔生花,蜗牛成牛。

(2)不在工作上用力,而在总结上用心,夸大其词,任意发挥,瞒天过海。

【点评】

(1)本题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不仅要理解漫画寓意,而且要符合题目的特点:

揭示寓意、简洁生动。

(2)做本题一定要注意观察,漫画往往带有夸张性质,抓住漫画的神,平时也要多进行图文题的训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完成题目。

   北京时间2月25日上午,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由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执导的8分钟动画短片《包宝宝》,喜获最佳动画短片奖!

   “家庭”与“爱”,一直是皮克斯动画所关注的主题

   《包宝宝》以其细腻的描述、大胆的想象、感人的剧情,打动了无数人。

短片除了展现中国的美食文化,还有很多非常贴近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元素,例如,加拿大唐人街菜市场的中文标牌、点心店墙上的财神挂历、厨房里的酱油辣椒酱、碗碟的花纹样式、公园里打太极的身影。

(1)   结合动画海报、文字内容与个人理解,谈谈动画短片的题名“Bao”的内涵。

(2)有人说,《包宝宝》所讲述的故事是典型的中国式亲情,你如何看待这种中国式亲情?

(不超过80个字。

【答案】

(1)这部动画短片“Bao”的含义:

一是指中国的食物包子;二是Bao实喻汉字“宝”,发音相同,意指宝贝,被父母珍爱的孩子;三是指包住、掌控的意思;四是指包容与理解。

(2)中国式亲情体现了中国大家庭中一代代人的和睦与团圆。

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关于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容与放手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解析】【分析】

(1)要注意探究Bao的多义内涵。

字面上:

中国美食包子、发音上:

人格化的宝宝形象。

深层含义“呵护与陪伴”“相互理解”,可以得出“包容与理解”;“青年期产生的对母爱的隔阂与疏远”,母爱有时候是一种变相的掌控和控制。

(2)要注意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简明扼要地谈谈对中国式亲情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根据材料内容,“发音上:

人格化的宝宝形象。

深层含义‘呵护与陪伴’”,可以围绕中国式亲情进行探究,解读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容与放手。

故答案为:

⑴这部动画短片“Bao”的含义:

一是指中国的食物包子;二是Bao实喻汉字“宝”,发音相同,意指宝贝,被父母珍爱的孩子;三是指包住、掌控的意思;四是指包容与理解。

⑵中国式亲情体现了中国大家庭中一代代人的和睦与团圆。

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关于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容与放手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点评】⑴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注意审题,明确要求,要看清海报画面组成要素,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结合文字内容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⑵图表类题解答提示:

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答题步骤

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

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7.下面是某商场的商品销售过程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用户下单后,订单将经过检验,不合格的订单发回用户修改,合格的订单将进行出库处理,同时将发货票发给顾客。

如果商品缺货,将通知采购员进行采购。

【解析】【分析】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某商场的商品销售过程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要素“用户下单”“检验”“出库处理”“采购员”等,结合箭头指向,用概括性的语言,准确表述。

故答案为:

用户下单后,订单将经过检验,不合格的订单发回用户修改,合格的订单将进行出库处理,同时将发货票发给顾客。

如果商品缺货,将通知采购员进行采购。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8.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材料收集后,要进行取舍和整理。

材料的选取要适切题目,并注重特色;材料的整理,主要是整合同类,并删去冗繁的部分。

【解析】【分析】本题首先解析流程图。

此流程可从下往上读,材料处理分为两个方向,“取舍标准”和“整理方法”。

然后再按照“取舍标准”和“整理方法”各自需要注意的事项整合即可。

注意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注意字数有限制。

故答案为:

材料收集后,要进行取舍和整理。

材料的选取要适切题目,并注重特色;材料的整理,主要是整合同类,并删去冗繁的部分。

【点评】该题考查处理方式流程图文转换的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内在联系,重点把握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事理上的因果关系,注意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条件。

接着明确答题要求,关键明确答题范围、内容、字数、遣词造句、表述角度与表达方式等。

最后精心组织语言,注意表示次序、方位、事理等词语的选用。

9.下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演变图示,请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军队名称演变经过三个阶段:

1927年建军始称为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简称八路军和新四军;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今不变;其中,抗美援朝部队称为志愿军。

【解析】【分析】本题既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也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要求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把这个演变过程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这是难点。

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1927年建军始称为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简称八路军和新四军;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今不变;其中,抗美援朝部队称为志愿军。

按照名称演变的三个阶段,把时间和历史事件说明白即可。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仔细观察,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读懂图示的意思。

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即可。

故答案为:

军队名称演变经过三个阶段:

1927年建军始称为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简称八路军和新四军;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今不变;其中,抗美援朝部队称为志愿军。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互相转换,其实涉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生动、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能力很强。

从试题形式来看,表文转换题主要有表格文字转换、柱状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和结构图表文字转换等。

本题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表述军队名称演变即可,注意“志愿军”这一名称包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历史时期内。

10.下面是2015—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及增速统计图。

请用简洁的语言,从总体规模及增速两个方面概括这幅图的主要内容。

【答案】从总体规模看2015—2020年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以较高速度稳步增长,2015年为28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00亿元。

从增速看,同比增速均保持较高增长,在2018年达到最高点31.9%,之后将缓慢下降。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考生从“总体规模”和“增速”两个方面概括这幅图的主要内容,从柱形图的代表的数据来看,总体规模呈现以较高速度稳步增长趋势,2015年为28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00亿元。

根据柱形图上面表示同比增长率的曲线图可以分析出同比增长率较高,到2018年达到最高点31.9%,之后将缓慢下降。

故答案为:

从总体规模看2015—2020年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以较高速度稳步增长,2015年为28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00亿元。

从增速看,同比增速均保持较高增长,在2018年达到最高点31.9%,之后将缓慢下降。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

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注意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11.请简要描述下列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并据此写下你的建议。

2011-2016年,我国各类型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如下表所示

类别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水电

17.91%

19.88%

18.91%

17.16%

16.61%

14.12%

火电

71.60%

73.11%

75.43%

78.58%

78.72%

82.45%

核电

3.56%

3.02%

2.38%

2.08%

1.97%

1.84%

风电

4.02%

3.30%

2.85%

2.57%

2.07%

1.57%

太阳能

1.11%

0.68%

0.42%

0.16%

0.07%

0.01%

合计

100%

99.99%

99.99%

99.99%

99.99%

99.99%

总发电量

(亿千瓦时)

59,897

56,045

56,045

53,721

49,965

47,306

(1)内容:

________。

(2)建议:

________。

【答案】

(1)6年间,火电占比逐年下降,其它成上升趋势,风电、太阳能增长幅度较大。

(2)努力减少火电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题干要求,首先要简述图表所反映的内容,然后据此写出的建议。

读图表,这是“2011-2016年,我国各类型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表,纵向读,第一列是发电类别:

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这五种类型。

横向读表,根据数字显示:

6年间,火电从2016年——2011年依次为:

71.60%——73.11%——75.43%——78.58%——78.72%——82.45%,火电占比明显是逐年下降的,而其它类型成上升趋势,其中风电、太阳能、核电在2016年——2011年分别成增加的态势:

4.02%——3.30%——2.85%——2.57%——2.07%——1.57%,1.11%——0.68%——0.42%——0.16%——0.07%——0.01%和3.56%——3.02%——2.38%——2.08%——1.97%——1.84%。

也就是说风电、太阳能、核电在这6年间增长幅度较大,怄气是风电、太阳能,其增长幅度较大。

根据以上表中反映的情况,可以给出这样的建议:

火电不可再生的资源,且对环境在成污染,所以应减少火电的比重。

核电、风电、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发展。

故答案为:

⑴6年间,火电占比逐年下降,其它成上升趋势,风电、太阳能增长幅度较大。

⑵努力减少火电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

【点评】⑴该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侧重图表。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还要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组织答案时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⑵该题考查联系现实的能力。

根据图表反映的问题,考生要联系现实,给出合理建议。

12.看下面这幅漫画,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120个字。

【答案】画面当中是一座山,紧贴山的左侧有个扶梯直通向山顶,扶梯上错落地站着四个男人,山顶上则站着通过扶梯已先到达的三个。

他们都西装革履,体面轩昂,有的还拎着成功人士的包。

而山的右侧则陡峭嶙峋,两个负重的女人,背上连着防止跌落的绳索,在艰难地攀爬。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考查考生洞察事物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做这类题,首先要读懂画面,然后揣摩画面中蕴含的意义。

然后把漫画表达的信息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

漫画题含义题,要读懂漫画的含义,联系实际来谈,不要偏离主题。

故答案为:

画面当中是一座山,紧贴山的左侧有个扶梯直通向山顶,扶梯上错落地站着四个男人,山顶上则站着通过扶梯已先到达的三个。

他们都西装革履,体面轩昂,有的还拎着成功人士的包。

而山的右侧则陡峭嶙峋,两个负重的女人,背上连着防止跌落的绳索,在艰难地攀爬。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

寓意解题的思路:

先观察每个部分的形状特点,然后与活动联系。

本题中,要注意描绘的顺序和内容的完整,不能遗漏信息。

13.下面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请仔细观察标识,理解标识要素的内涵,填写下面介绍词中的空缺部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由正圆形、写意的司南、①________、北斗星等主要元素组成,充满了浓厚的②________气息。

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③________的仪器,两者结合彰显了中国古代的④________成就。

该标识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⑤________服务,同时还蕴含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⑥________的宗旨。

【答案】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此题根据对图片的理解,完成填空。

①图上有正圆形、写意的司南(罗盘)、北斗星,还有太极阴阳鱼;②这些都是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③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辨别方向的仪器。

④以上二者都彰显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⑤该导航系统,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⑥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的宗旨。

根据以上分析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14.阅读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构成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①构成:

漫画是一幅画着两个人的拼图,一个父亲,一个儿子。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并且父亲手上拿着自己身上取下来的一块拼图递给儿子;儿子身上只剩下一块空白,放入父亲给他的拼图,他就完好无损了。

②寓意:

这幅画表现了父母为了子女无私付出,日渐衰老;而子女在成长中对父母一味索取,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馈赠。

【解析】【分析】本题漫画主要传达了“奉献与索取”的主旨。

本题中,①漫画构成:

漫画是一幅画着两个人的拼图,一个父亲,一个儿子。

注意细节: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儿子身上只剩下一块空白。

②寓意: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表现了父母为了子女无私付出;而子女在成长中对父母一味索取,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馈赠。

故答案为:

①构成:

漫画是一幅画着两个人的拼图,一个父亲,一个儿子。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并且父亲手上拿着自己身上取下来的一块拼图递给儿子;儿子身上只剩下一块空白,放入父亲给他的拼图,他就完好无损了。

②寓意:

这幅画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