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2932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

第一章项目提要

1.1项目名称

**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

1.2承建单位

**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

1.3建设地点

**市**区东风南路336号(**医院核工业卫生学校内)

1.4建设性质

新建

1.5建设内容

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584m2,总建筑面积为3500m2,拟建一栋6层的学生宿舍,建筑为框架结构,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配套建设学生宿舍相应设施,购置相应学生生活设备等。

1.6建设期限

2009年7月~2010年6月

1.7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32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1万元,预备费用16万元。

项目资金全部由业主自筹。

1.8项目效益

《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指出:

“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

”职业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劳动者,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行业培养新生员工,对员工提高及转岗、跨岗进行培训服务,使受教育者通过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经济回报,社会及企事业单位获得高素质的劳动者,进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将解决该校目前学生宿舍紧、基础条件较差等不利因素,有力地推进学校向上档次、上规模、创名校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学校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有助于学校培养更多更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促进区域医技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效益明显。

1.9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占地面积

m2

700

2

总建筑面积

m2

3500

3

可容纳学生

420

4

总投资

万元

400

5

容积率

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由来

核工业卫生学校由原核工业部创建于1965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审批的全日制省属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目前在校生达2000余人,由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几百名学生临时居住在条件简陋的教学和办公用房,造成诸多生活不便及管理和安全隐患。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努力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办学规模,核工业卫生学校拟新建一栋学生宿舍,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适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市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市职教规模逐渐扩大,改革步伐加快,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但是,相对于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教育的迫切需求,目前**市职教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基础设施,人才培养质量都还不能完全适应。

为此,必须牢牢把握好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关系。

加快改善教学设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优秀、基础设施完善的品牌学校,实现教育高质量、高效率,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局面。

因此本项目建设正是从长远出发、从**市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是适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项目建设是完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综合水平的需要

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生存、发展的基础。

核工业卫生学校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学,迄今为止已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输送数万名合格毕业生。

目前,学校现状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

主要表现为:

良好的行业办学背景使学校已初步建立了校院合作的办学机制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校院合作办学还不够稳固,尚未达到深度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缺乏在省、市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大师;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该校成立时间较早,现有的大部分建筑使用时间较长,安全隐患较多,同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现有的配套服务设施已不适用发展的需要。

为此,在目前全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核工业卫生学校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优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2.2.3项目建设是保证**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8年年初**市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目的是围绕富民强市目标,加快该市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保证学生基本生活条件完善,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编制依据

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9年7月由核工业卫生学校委托**市投资咨询中心编制,经过现场勘察和充分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后研究论证完成。

本报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基本资料为编制依据:

(1)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设计说明;

(3)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规划红线图;

(4)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宿舍平面规划布置图;

(5)现行有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

(6)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和说明。

2.3.2编制范围

(1)调查了解项目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所具备的建设条件;

(2)确定项目选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

(3)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

(5)进行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

(6)从技术、生态环境各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项目可行性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

2.3.3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1)项目单位重视

为了搞好学生宿舍的建设工作,该学校领导层极其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筹建、规划建设的全过程,筹建工作有序进行,前期工作运作良好。

(2)建设地施工条件好

根据“利用现状,合理布局;尊重环境,绿色高效”的基本规划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校区的道路走向规划布局。

建设地处校内南面,地势平坦,土方量少,现有水、电等基础设施较完备,不需要进行“三通一平”工作。

同时该项目建设区域交通便捷,建筑材料进出方便。

(3)外部设施配套方便

供水:

本项目采用学校现有的自来水管网供水。

供电:

电源由校园内现有的配电室接入,总用电计算负荷为68KW左右。

电信网络:

校园内已有电信网络,可就近接入。

2.3.4项目区基本情况

(1)地理交通

**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

东邻株洲、攸县、安仁;南界永兴、桂阳;西接冷水滩、祁阳、东安、邵阳、邵东;北靠双峰、湘潭。

**市现辖5县、2市、5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合153.10万公顷,总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7.23%,城区面积557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93平方公里,总人口730万,在全省各市、州中,幅员位居第7位。

**市是我国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京广、湘桂线交汇于市区,境内通车里程250公里,有火车站33个。

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107、322国道以及已建成的京珠、衡昆,已开工建设的京珠复线、吉邵(衡大段已建成)等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全市100%的乡镇、88%的村通了公路,通车总里程7643公里。

其中,高等级公路3140公里,高速公路149公里。

水上运输也很便利。

湘江上溯潇水,下入洞庭、耒水、蒸水等一级支流四季通航。

(2)综合经济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0.09亿元,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75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12.3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51.98亿元,增长12.6%。

人均GDP为13670元,增长11.6%。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所占比重上升。

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排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3.57、41.24、35.19,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8.1%,比2007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2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8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9.1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物价总水平冲高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18.37个百分点。

结构性上涨特点明显,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商品(项目)呈现“五升三降”的格局,上涨的五类为:

食品类上涨12.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居住类上涨11.8%;下降的三类为:

衣着类下降3.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9%,交通通信类下降2.0%。

(3)教育、卫生

教育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两基”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9.66%。

推行“普退职进”战略,全市中职学校(含中技)共招收新生4.2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93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面落实,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工作全面实施,春季城市义务阶段学生免杂费率达100%。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年末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50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0个,疾控中心13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

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6942张。

卫生技术人员2280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3427人,注册护士7085人。

全市有445.09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2.97%。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增强,全市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1起,均得到有效处置和医疗救治,救治率达100%。

全市共免费筛查三聚氰胺致婴儿泌尿系统结石事件婴儿260732人次,确诊2567人,住院736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4)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人口731.14万人,增加2.26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311.25万人,增加10.82万人;乡村人口419.89万人,减少8.56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12.8%,提高1.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7.9%,下降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4.9%,下降0.1个千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674万人。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0元,增长16.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4%。

农民人均纯收入5617元,增长1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1%。

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8944元,增长17.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消费4047元,增长13.9%,实际增长7.1%。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9%,分别上升1.0个和2.0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7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63平方米,增长1.3%。

2.3.5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它详细内容见下面各章节。

 

第三章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市教育现状

3.1**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简介

**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由原核工业部创建于1965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审批的培养医疗卫生中级人才的全日制省属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座落于**市**区东风南路336号**医院内,隶属于**大学附属**医院。

2004年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卫校。

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下,2006年获**市唯一一所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学校。

学校与**医院一体,总占地面积367.27亩,其中学校占地面积125亩;房屋建筑面积22925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10021平方米,临时宿舍面积1817平方米。

主要承担职业中专教学和**大学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任务。

学校现有职业中专2200多人,**大学医学临床实习学生248人,乡村医生培训等200多人。

现有女生公寓一栋4860平方米,708床;男生公寓一栋2593平方米,380床;女生普通宿舍一栋2076平方米,528床。

外地实习生约700人,实际相差床位约400床,这些学生都挤在临时宿舍内(占用行政办公用房),学生宿舍跟不上学校招生任务的需要。

 

3.2**市教育状况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是基础教育优势比较明显。

全市小学适龄儿童100%入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3%,“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26%,3—5岁幼儿园入园率达67.3%,城区学龄前儿童入园率接近100%,每万人口在园幼儿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7人。

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较快。

2007年全市普高学生13.2万,每万人拥有普高学生183人。

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目前,全市省示范性高中13所,市示范性普通中学17所,其中,耒阳、衡东、祁东均有两所省示范性高中。

全市省市挂牌示范高中占普通高中2/5强,在校学生7万余人,占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60%以上。

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

全市现有高等职业学院4所、中等职业学校60所,其中国家重点职业中专4所、技师学院1所。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2007年,全市中职学校招生近5万余人,居全省第一位,比2002年增加3.2万余人。

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在校学生12.3万人,普职比达到55:

45。

中职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湖南环境生物高职院的护理专业,湖南交通工程职院的桥梁与道路、轻轨、铁道工程,**财经工业职院的数控和会计专业,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县职业中专的电子专业,市职业中专、华岳电子工程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祁东职业中专的工艺美术专业以及技师学院的数控技术和模具等专业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

市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全省仅此一家。

三是民办教育不断壮大。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685所,其中民办高职院一所,民办教育机构在校学生24.04万多人,居全省第二。

22所民办学校拥有自己独立的校园,其中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学生超过10000人,华岳电子工程学校,**工业专修学院学生均在5000人以上。

四是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全市本科院校3所、高职院4所、成人高校3所,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10万人,排在全省前列。

**师院、湖南工学院均新建了新校区。

全市高校拥有教授280余人,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4个,硕士点46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国家重点专业1个,国家管理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360多项,高校核心竞争力位居全省第三。

五是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

2006年全市教育投入达121718.0万元,比2000年增长239.76%。

中小学教师工资基本得到保障。

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基本消除了因贫缀学现象。

中小学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近5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调减中小学(含教学点)1057所,改造危房90余万平方米。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市现有国家级和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59所。

市区教育资源整合进展顺利,国企和铁路办学剥离基本完成。

六是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99%、97%、86%,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成绩为建设教育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项目选址

4.1建设原则

(1)建设地点必须能够满足建设的各种要求;

(2)项目地点交通便捷、环境适宜、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较好;

(3)尽量节约用地。

4.2工程建设条件

4.2.1场地自然地理概况

该场地位于**医院附属核工业卫校生活区内,有道路直达场地,交通便利。

该场地属**盆地低丘区,南临湘江。

该区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多雨,夏秋干旱,年平均气温17.0℃,日极端最高气温40.8℃,日极端最低气温-7.9℃。

年平均降雨量1337.4mm,年平均蒸发量1448.6mm。

常年均可进行建筑施工。

4.2.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该场地地基土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耕填土、粉土、泥岩夹砂岩。

现分述如下:

(1)杂填土(Qml):

棕红、杂色。

由现代人工堆填而成,主要成份为泥岩、粉砂岩风化物及粘性土、局部地段夹有生活及建筑垃圾。

松散、湿润。

层厚6.00-8.30米。

(2)耕植土(Qml):

灰褐色。

含少量有机质,夹腐植根及少量碎砖瓦。

松散,湿润。

层厚0.5-0.8米。

(3)粉土(Qal+pl):

褐黄色。

为第四纪全新统残坡积形成。

含灰白色粘土及铁锰质,底部夹少量风化泥岩碎屑。

可塑、湿润。

层厚2.6-4.3米。

(4)强风化泥岩(E2*l):

紫红,浅黄、青灰色,为下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湖湘沉积经后期风化形成。

节理及风化裂隙很发育,裂面附有铁锰质。

岩石风化强烈同,部分岩石已风化成土状。

层厚1.8-4.3米。

(5)中风化泥岩(E2*l):

紫红、青灰色,为下第二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湖湘沉积经后期风化形成。

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隙充填方解石。

钻孔控制最大厚度1.40米。

(6)场地地下埋藏较深,标高在62.00-63.90米。

填土层含少量孔隙水,粉土层为相对隔水层,风化泥岩层含裂隙水。

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通过地下径流向湘江排泄,根据区域水化学资料判定,该区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侵蚀性。

4.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基础方案的选择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并结合野外勘察情况,现对各地基土(岩)层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如下:

(1)杂填土层:

成份复杂,结构不均一,压缩性高,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2)耕植土层:

结构松散,含少量有机质,压缩性高,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3)粉土层:

该层土取原状土样四件,根据土工试验结果,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98)有关标准判定其承载力标准值为225Kpa,结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其承载力标准值采用210Kpa。

该层有一定厚度,结构较均一,承载力较高。

可用天然地基持力层。

(4)强风化泥岩层:

该层厚度大,分布均匀,根据野外勘察情况,并结合有关规范,建议其承载力标准值采用300Kpa。

是较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5)中风化泥岩层:

该层承载力标准为500Kpa,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综上所述,场地地基土(岩)层中,粉土层、强风化泥岩层及中风化泥岩层均可作天然地基持力层。

根据建筑物本身特征及填土层较厚的特点,该建筑物基础类型建议选用钻孔灌注桩,用强风化泥岩层作天然持力层。

4.3场址选择

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市**区东风南路336号**医院附属核工业卫生学校内,属国有划拨用地。

项目地供水、供电可就近接入,施工场地基本平整,可就近取土填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适宜项目的建设。

第五章建设规划方案

5.1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显示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功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性化,考虑学生的确切需要。

(2)环保、节约的原则。

尽可能节省工程投资,优化结构设计,降低造价。

(2)技术设施先进的原则。

把握时代的发展,吸收先进技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2总平面布置

项目选址位于核工业卫生学校南侧。

地块呈近似长方形,拟建项目占地面积5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

按地块的形状以及周边环境状况,规划建设一栋宿舍楼为六层的学生宿舍。

规划宿舍楼与周围的道路及其他建筑物保持足够的消防间距,避免噪音和灰尘滋扰。

大楼周边有篮球场及食堂,生活及运动形成一区。

规划宿舍楼周边配有绿地以及道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5.3建筑方案设计

5.3.1主要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原则》[JGJ37-87];

《民用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建筑采光合计标准》[GB/T50033-2001];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5.3.2建筑方案

本次建设项目拟建共一栋,砖混结构共6层,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容纳学生约420人。

1、一般规定:

建筑物主体结构耐久年限为二级。

建筑物构体耐火等级为二级。

2、交通与安全疏散:

(1)楼梯间有天然采光,净宽大于1.2米,平台最宽度不小于楼梯净宽。

竖向交通采用楼梯为主。

(2)大于60平方米的房间具有2个出入口。

(3)走廊:

最小净宽不小于1.5米。

5.3.3建筑材料

框架材料使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墙体砌筑为红砖。

室内楼地面贴600×600耐磨砖,阳台、卫生间、冲凉房贴300×300防滑砖,楼梯贴600×300耐磨砖;

屋面聚氨酯防水层二遍2MM厚,水泥砂浆光面,天面隔热砌块,膨胀珍珠岩300×300×65;

室内卫生间、冲凉房墙裙贴200×300瓷片,高2.0米墙面及天棚乳胶漆;

外墙面批1:

3水泥防水砂浆打底,面贴4.5×9.5纸皮小方砖;

铝窗使用1.2厚铝材;宿舍门为铁门,卫生间塑料门。

5.4结构设计

5.4.1设计主要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4.2结构物设计基准期限

本工程主体结构的设计基准期限为100年。

5.4.3荷载取值

1、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工程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基本风压:

ω0=0.5KN/m2

风荷载标准值:

ωK=βZμSμZωO

2、坚向荷载

楼面均布荷载、屋面均布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特殊的设备荷载按实际情况考虑。

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

卫生间2.0KN/m2;

走廊,门厅、楼梯2.5KN/m2;

上人屋面3.0KN/m2;

阳台3.5KN/m2;

储藏室5.0KN/m2;

机房7.0KN/m2;

5.4.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本工程的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相应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有关条文设计。

5.4.5结构设计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按抗震烈度Ⅶ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5.4.6结构体系

本工程为多层建筑物,采用砖混结构体系。

5.4.7基础型式

基础拟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第六章公共设施

6.1供配电

本项目属公共建筑项目。

根据其电负荷运作特点和电器品质的要求,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的四个原则,设计供配电方案。

6.1.1依据

《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