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725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拾级(shí)   斡旋   戛然而止(jiá)   销声匿迹

B.雾霭(ǎi)    帷幕   紛至沓来(tà)    不修边副

C.缅怀(miǎn) 抉择   目眩神迷(xuàn)  震耳欲聋

D.漩涡(xuán) 浮燥   暴风骤雨(zhòu)  历历在目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明也是用来怀念的,怀念曾经逝去的美好或者不美好,回首过往,只要内心暖和,日日清明处处风景。

②隔着一层土,大把大把的光阴如种子播撒在另一个世界,亦如繁华盛开,花瓣上跳跃着亲人的音容笑貌,很快又融化在春风里,融化在我们的眼睛里。

③怀念的味道苦甘自知,但于怀念本身却幸福无比。

④清明是要祭祀的,也是要回忆的。

⑤在已经故去的亲人坟前,我们尝试触近坟头,和旧时光依偎在一起。

⑥回忆是最走心也最有质量的祭祀。

⑦在地平线之下,应该另有一个天空吧,那里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也正春天,也正清明。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①③⑦②

C.①③②④⑥⑤⑦

D.④⑥⑤⑦②①③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C.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D.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即将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B.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C.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B.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C.浚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回答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6.这段文字作者调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感官,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泥墙根一带”的景色。

7.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起到了什么作用?

8.作者写百草园中的景物时,先用两个“不必说”,再用“单是”引出下文。

这里作者采用了由            到              的写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幸福的中文人

莫砺锋

①在经济大潮波涛汹涌、功利思想甚嚣尘上的现实处境中,作为中文人的我们似乎已被挤压到社会的边缘,还被世人视为不通时务的一群落伍者。

我们在文学院里当教师,也在实用学科和英文书写成为时尚的学界潮流中逐渐边缘化。

然而我们认同唐诗中所说的一种生活态度: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据。

②我们为中文人的身份感到自豪,也因中文人的身份感到幸福。

中文人之所以自豪,是因为我们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们的任务是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学理探讨和代际传承。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汉语汉字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实现身份认同的文化基因。

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国文学尤其具有独特的意义。

中国文学不但以生动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心理特征,而且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

中国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认识功能历久弥新,它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便捷的桥梁,也是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最佳窗口。

所以在当代中国,要想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舍我其谁哉?

③中文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有更丰盈的精神享受。

今人常说缺乏幸福感,其实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早已达到温饱,人们感到欠缺的正是精神生活。

感受幸福的渠道当然多种多样,但中国文学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种。

有人说文学只为人们提供安慰,事实上中国文学所提供的绝非仅仅是安慰,而是内涵丰富的精神食粮。

大家学习中文,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关于语言文学的知识,而是一种有价值的生命范式,是先民们的诗意生存。

④我本人最为歌仰的古代文学家是屈原、陶渊明、李白、提供了诗意人生的六种范式,为我们构建了永远的精神家国。

杜甫、苏轼和辛弃疾。

我认为他们屈原是诗国中绝无仅有的一位烈士。

他以自沉的激烈方式结束了肉体的生命,却在精神上获得了永生。

陶渊明是诗国中最著名的隐士。

他证明了朴素乃至贫困的日常生活可以具有浓郁的诗意.李白是诗国中独往独来的一位豪士,他用行为与诗歌鼓舞我们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而拒绝庸俗。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典型的儒士。

他是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命题的真正实行者。

苏拭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名实相符的居士。

他以宽广的胸怀和审美情趣去拥抱生活,还以坚韧旷达的人生态度引导我们在风雨人生中实现诗意生存。

辛弃疾是诗国中少见的英武侠士。

他用英风豪气鼓舞我们追求刚健而杜绝萎靡。

上述六位诗人,其遭遇和行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以高远的人生追求超越了所处的实际处境,他们的诗歌都蕴涵着丰盈的精神力量。

阅读屈、陶、李、杜、苏、辛的作品,一定会使我们从浑浑的昏沉心境中蓦然醒悟,一定会使我们从紫陌红尘的庸俗环境中猛然挣脱,从而朝着诗意生存的方向大步迈进。

而诗意生存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正的幸福人生。

⑤作为中文人的我们,当然在此类阅读中独占先机。

何况富翁捐款资助别人,多捐出一元自己就少了一元。

我们则不然,我们向别人传播人生观,分享幸福感,只会在讲解、切磋的过程中增进自己的理解,从而实现双赢。

所以在当代社会里,真正感受到幸福的人,舍我其谁哉?

 

(有删改)

9.请结合文章内容,概述“中文人之所以自豪而幸福”的原因。

10.有人认为,文中第④段作者列举6位古代文学家的事例有点偏多,你怎么看?

请说明理由。

11.请根据文中画线句,默写一句能够表现陶渊明“朴素乃至贫困的日常生活可以具有浓郁诗意”的诗句,并注明出处。

三、文言文阅读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

郓州寿张人也。

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

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

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

独公奋然自必①,不少屈懈②,志虽不就,卒死以忠。

(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

注:

①自必:

自己坚信;自以为必然。

②屈懈:

退缩懈怠。

1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庶竭驽钝(____________)              

(2)至于斟酌损益(____________)

(3)始赠太师(____________)              (4)及梁末年(____________)

13.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五月渡泸

B.还于旧都                            

温故而知新                                 葬于郑州之管城

C.皆怒而有怠心

D.事势已去

14.翻译下面句子。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在梁以智勇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诸葛亮和王彦章皆有“忠贞死节”之情,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

四、句子默写

16.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可汗问所欲,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王绩(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7.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8.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名著阅读

19.填空:

文学名著中,一些极富个性特点的人物绰号常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中的“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指的是_____和_____。

七、综合性学习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4个代表团、近2万人齐聚郑州。

作为东道主,怎能不拿出我们的诚意。

为迎接少数民族运动会,郑州在全市建成立体花坛120座,微景观358处,摆放花球、花柱2500多组,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安保水平和能力整体提升。

在郑州街头,随处可见全副武装巡逻的特警身影,他们背负着重达15公斤的装备,行进中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成为烈日或暴雨下的一道风景线。

“绿城使者”志愿服务行动开展以来,郑州市各区各单位、各大志愿服务团体积极响应,纷纷投身于志愿活动当中。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志愿者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爱心、释放着温暖,为迎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到来奉献力量。

材料二:

郑州十一中成为全市中小学中唯一一所承担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单位,这是全体师生的骄傲。

其中新疆部学生会同学自发走上街头捡拾垃圾、规范摆放共享单车,指导过往行人进行垃圾分类,倡议广大市民以实际行动迎接全国民族运动会。

学校以高规格的场馆和最优质的服务赢得了裁判员、运动员、志愿者和多方部门领导、工作人员的高度赞赏。

(1)在二七广场张贴标语,郑州百姓喜迎八方来客。

《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请写出这句话。

(2)为迎接这次盛会,表达作为东道主的诚意,郑州以各种形式展示了她的努力,最近,你一定注意到我们的城市更“靓”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种变化(至少用一种修辞)。

(3)使市民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增进民族友谊,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包容、热情友善、不断进取的郑州,作为来自新疆部的一名志愿者,你将作为代表对四方宾朋致欢迎词。

八、作文

21.请以“心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⑴叙事完整,有细节描写;写出体会和感悟,有真情实感;⑵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⑶书写认真,整洁美观,篇幅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文言文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