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696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

《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教学案.docx

高三地理教学案

 

高三地理教学案

教材章节

必修Ⅱ第5章

课题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纲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主要内容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重点)

2.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和评价(重点)

3.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

4.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5.中国主要铁路线、铁路枢纽

问题思考

1、与铁路运输相比,海洋运输有何特点。

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运费低、连续性差。

2、荷兰从泰国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海洋运输。

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橡胶运输时限要求不高。

3、根据下列要求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及路线。

(1)一批煤炭从神府到上海。

(2)一批大米从成都到拉萨。

4、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4.自然原因:

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位稳定,流量平稳且无结冰期;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利于航行。

社会经济原因:

西欧经济发达,货运需求量大;开挖运河、整治航道,形成稠密的内河航道网。

5、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的兴衰有什么影响?

5.交通线路的改变常引起在交通要道沿线发展起来的聚落的繁荣或衰落。

6、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6.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和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

因此,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的通达性,都是选择商业中心区位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真题再现

1.(2011海南卷) 图1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

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

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运密度高等。

据此完成(l)~

(2)题。

(1)该大桥位于

 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江苏

(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

   A.保证通航顺畅   B.降低施工成本   C.减轻台风影响   D.缓和海潮冲击  

【解析】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要抓住以下几点:

(1)“面临台风等的威胁”说明该大桥位于沿海地区。

(2)“航运密度高”暗示该地区经济发达,客货流量大。

(3)“主跨度大”能满足通航需求。

第1题,该桥应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因此所在地面临台风等的威胁、航运密度高。

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均位于我国中部地区。

第2题,江面宽是该桥主跨度大的主要自然原因,其社会经济原因就是满足航运畅通。

最大主跨、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等特点说明该桥的造价高。

台风和海潮都是自然灾害,对其只能进行防御。

【答案】

(1)D

(2)A

2.(2012·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6 灵渠位置

(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

(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解析】

(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

战乱时期,粮食的运输非常重要。

古代以水运为主,再加上岭南地形崎岖,陆路交通不畅,因此开凿了灵渠。

(2)本题主要考查发展交通的地理意义。

结合灵渠示意图可知,灵渠的开凿连接了属于长江水系的湘江和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促进了周边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发展。

【答案】

(1)主要目的是运输粮食等物资,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

原因是(对秦政权而言,岭南地区位置偏远,远途劳军以至长期统治,保障后勤供给尤为重要。

)岭南地区地形崎岖(丘陵广布),植被茂密,陆路交通不畅。

在当时的条件下,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路为主。

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2)(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探究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典例1-1下表中数字1-5表示海运、河运、航空、公路、铁路5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大体排序(“1→5”表示“优→劣”)。

分析表格数据,完成:

交通运输方式

基建投资

运载量

运价

速度

连续性

灵活性

线路

运具

5

1

2

3

3

1

3

3

3

3

2

5

5

4

1

2

1

1

4

4

5

4

4

4

4

2

2

1

2

5

5

5

1

3

2

(1)阿拉伯半岛各国缺少的运输方式是(  )

A.②     B.③C.④D.⑤

解析:

选A。

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河流稀少,缺少河运。

②运输方式速度较慢、连续性差,应为河运。

(2)2010年8月7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国家民政部向甘肃灾区紧急调拨棉帐篷、药品、被褥等救灾物资。

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

A.①B.②C.③D.⑤

解析:

选D。

运输紧急调拨的救灾物资的方式应该是空运,⑤运输方式运载量小、运价高、速度快,符合航空运输的特点。

典例1-2(2011·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6分)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

(8分)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7分)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

管道运输;

特点:

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小。

【知识总结】

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铁路运输:

(优点)①运量大;②速度快;③受自然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①铁路造价高,耗材多,占地广;②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优点)①机动灵活;②周转速度快;

③装卸方便;④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①运量小;②耗能多;③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优点)①运量大;②投资少,成本小,运费低(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

(缺点)①速度慢;②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③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优点)①速度快;②运输效率高(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缺点)①运量小;②能耗大;

③运费高;④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优点)①气体、液体损耗小;②连续性强;

③平稳安全,管理方便;④昼夜持续运输,运量大;

⑤运具与线路合一的运输方式。

(缺点)①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②灵活性差。

2、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必须妥善安排,合理的协调使用。

  空运: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

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铁路:

远程、量大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水运: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3、综合考虑运输距离和运费确定运输方式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是近,再看运量是多是少,运费是贵是贱,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探究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和评价

典例2-1阅读以下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1日上午8时,上海虹桥站和南京站同时相向发出首列动车,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开启“同城效应”新纪元。

(1)兴建沪宁城际高铁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自然因素

C.科技因素D.经济因素

(2)下列有关沪宁城际高铁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高速化、大型化B.方便了沪、宁两地旅客的出行

C.缩短了杭州到上海的时间D.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3)京沪高铁全线和青藏铁路部分路段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请通过下表比较其目的及原因。

(4)下列能体现长三角地区“同城效应”的叙述是(多选)(  )

A.城际铁路的修建方便了区域内不同城市间市民的出行与生活

B.交通的发展便于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及分工

C.交通的发展利于区域内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D.交通的发展可促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也会加大区域内的经济差异

【解析】 第

(1)题,影响交通线路建设区位因素有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因素。

在现代交通线路的建设中,自然因素一直很重要,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因素,技术因素是保障。

(2)题,沪宁高速城际铁路连接了上海和南京,方便了两地及沿线城市居民的出行,同时也促进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高速化。

第(3)题,京沪高铁和青藏铁路虽然都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但由于两条铁路所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目的也不相同,京沪高铁是为了节省东部地区的宝贵土地资源,青藏铁路是为了克服多年冻土及保护生态环境。

第(4)题,交通的发展不但可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也会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差异。

【答案】 

(1)D 

(2)BD(3)

【知识总结】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发展变化:

上述因素均是重要因素,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影响已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技术因素是保障因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必面面俱到,根据题目材料信息和题目题干的提示来确定。

2、河流的航运条件和航运价值分析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水流平缓;降水丰沛均匀,河流流量大且稳定,航运条件好

社会条件:

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

例:

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运输量大,河流航运价值大.

例: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流域内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运输量小,

河流航运价值不大.

3、鹿特丹港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

莱茵河入海口,第二亚欧大桥西端,北海航线要冲

自然区位:

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港阔水深,不淤不冻;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口。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腹地广阔;以鹿特丹为依托。

4、西南(东南)地区交通建设的不利条件

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②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③河网较密;④喀斯特地貌,地质基础不稳固;(西南)⑤沿海多受台风和风暴潮灾害影响(东南)⑤经济发展水平低,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

(西南)

探究三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

典例3—1读福建山河分布与铁路交通示意图及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鹰厦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出省铁路,温福线、福厦线、厦深线等高速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这些铁路进一步完善了福建省铁路网。

(1)图中A、B两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2)说出图中现有铁路布局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并简要分析其如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形成后的社会经济意义。

解析: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距海较远,但位于山体的迎风坡,而B距海较近,但其位于山谷地带,地势较低洼,因此A地的降水相对较多。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福建省的铁路布局与该区的河流分布基本一致,这主要受山地、丘陵地形的限制。

第(3)题,沿海铁路的修建可以加强区际联系,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答案:

(1)A 地形 

(2)地形、河流。

 福建省多低山丘陵、多河流,铁路大体沿河谷,在地势相对较低、地面较平缓的地区分布。

(3)完善交通运输网;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加强区际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典例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8·宁夏文综)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12分)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________千米。

(4分)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和环境效益。

(12分)

【解析】 第

(1)题,跨海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因素:

①夏秋季节多台风;②杭州湾海域宽阔,海水深;③杭州湾呈喇叭口状,易形成大潮,潮差大,流速快;④海水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等。

(2)题,要先用直尺测出两线路图上距离的差值,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缩短的里程。

第(3)题,关键把握“里程缩短”,既节约了时间,加快了流通,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油耗和排污,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答案】 

(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水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知识总结】交通线意义评价

(1)铁路、公路: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促进沿线资源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变经济优势。

③加强与发达区域联系,促进经济发展;④带动老少边穷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⑤巩固国防;⑥加强民族团结

例1:

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合理布局青藏地区的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加强青藏地区与祖国其他地区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

例2:

南昆铁路的意义。

①加强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带动经济发展;

②开辟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促进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

例3:

神黄铁路意义:

加速陕西、山西两省的煤炭的外运,促进经济发展。

例4:

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

①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促进物资交流;

②加快资源开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海峡、运河:

①沟通海域、缩短航程。

②特殊意义(如石油运输)。

例:

简述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意义。

①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②连接亚、欧洲两洲的交通要道。

【知识拓展】

关于“大陆桥”

  大陆桥是以横贯大陆的铁路为桥,两端的港口为桥头堡的运输通道。

大陆桥运输以铁路为主体,以集装箱为媒介,航空、河运、海运、公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结合,跨洲际大陆,将海陆衔接,一票到底的国际联运。

  就目前来看“大陆桥”有三条:

  第一条“大陆桥”是北美大陆桥,建于20世纪50年代,全长4500多千米,是由纽约到旧金山,它的建设是战争的需要。

  第二条“大陆桥”是西伯利亚大陆桥,建于20世纪70年代,全长13000千米,由海参崴到莫斯科,再到荷兰的鹿特丹,这条“大陆桥”修建的原因是“石油危机”。

  第三条“大陆桥”,又称“新大陆桥”,即亚欧大陆桥,由我国的连云港到荷兰的鹿特丹,建于1992年,全长11000千米,建设的原因是同国际接轨。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的必要性:

  ①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高速化对其建设起推动作用。

②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

  ③集装箱运输的普及,大陆桥运输的潜力大。

  新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越性:

  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

②运输距离大大缩短。

③辐射范围较广(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辐射面积5071万平方千米,辐射区内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5%)。

  ④对亚太地区吸引力大。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的战略意义,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有利于促进沿桥国家经济贸易合作联系。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

③有利开拓中亚市场。

④有利于提高我国大陆沿海港口体系的国际地位。

⑤有利于我国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探究四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典例4-1读下面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以某城市地域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地域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原因,准确提取图中河流、铁路线分布及旧城区、新城区的位置等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从图中看出,旧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而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布局,因此说明该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旧城区沿河分布,且附近有煤铁资源,这是旧城区的布局的主要因素;城区①和城区②相比较,城区①位于河流交汇处,应该最早形成;由新城区沿铁路线分布可知,新城区是随着铁路的修建而兴起的。

答案:

(1)河流 煤铁资源 

(2)①区域。

因为①位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兴建)。

典例4-2读“我国华北平原商业中心分布示

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商业中心都沿________分布。

(2)图中属于大型商业中心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商业中心均分布于交通________。

(3)图中的商业中心中,位于京广铁路和京沪铁路交会处的是________。

(4)由此可见,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铁路 

(2)北京 天津 石家庄 枢纽 (3)北京 (4)便利的交通(优越的交通位置)

【知识总结】

1.商业中心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取决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

(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原料和商品的集散

【知识拓展】

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有两个:

一是交通最优;二是市场最优。

市场最优是把商业网点布置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交通最优原则的体现如下图所示:

【练习】

右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排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小麦:

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

b.鲜花:

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c.石油:

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

d.铁矿:

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ab   B.bc   C.cd   D.bd

2.下列产业布局对交通运输条件依赖性较强的是(  )

①石油化工 ②坑口电站 ③商品粮基地 ④大型仓储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 第1题,分析图可知,鲜花不易保鲜且附加值高,从中国运到日本应采用航空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方式适宜进行短距离运输不能用来长距离运输石油;河运速度最慢,不能采用它把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一般用来运送大吨位的商品如铁矿石、石油、小麦等,国际跨海贸易常采用海运。

故选D。

第2题,石油化工和大型仓储离不开大量物资进出,必须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坑口电站建在煤矿附近,对交通条件要求较低。

故选A。

【参考答案】 1.D 2.A

白令海峡是连接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

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与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下列因素中不属于修建隧道两侧铁路的主要自然障碍的是(  )

A.气候寒冷B.喀斯特地形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

C.冻土广布D.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4.有关俄罗斯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国土辽阔,运输以空运为主

B.东、西、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海洋航运便利

C.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东欧平原有放射状的稠密铁路网,与欧洲西部和我国均有铁路直接相通

D.由于开凿了人工运河,乌拉尔河沟通了黑海、亚速海、里海、波罗的海和白海,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干线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

①沿海地区②沿河流两岸③地势低洼处④地势高峻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影响连接甲、乙两城铁路修建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有(  )

①地形崎岖 ②多沼泽 ③跨越河流多 ④多火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国际货运业是现代国际商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是“国际货运网点分布图”。

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分析,国际货运最繁忙的两条航线是(  )

a.麦哲伦海峡航线 b.马六甲海峡航线 c.北大西洋航线 d.好望角航线

A.abB.cdC.bcD.ad

8.下列国际货运承运的大宗货物及输往地区合理的是(  )

A.④—牛肉→印度B.①—天然橡胶→日本

C.③—石油→英国D.②—煤→美国

根据新调整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可知,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铁路快速客运专线1.6万千米以上。

读三种运输方式旅程与耗时对比图,回答9~10题。

9.图中属于高速铁路的优势区间的是(  )

A.AB区间B.BC区间C.BD区间D.DE区间

解析:

选C。

由图可以看出,旅程在200千米以内,高速公路拥有优势;旅程超过1000千米,客运飞机显露出快速、便捷的优越性;BD区间属于高速铁路的优势区间。

10.高速铁路在中短途运输方面,较客运飞机拥有诸多优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旅程时间短B.运送能力大

C.正点率(实际出发时间与计划出发时间的比率)高D.受地形制约较小,地区适应性强

解析:

选D。

在中短途运输方面,高速铁路的优势有:

旅程时间短(无往返机场、候机时间);运送能力大;受天气变化影响小,正点率高。

读下面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2009年公路运输已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原因主要是(  )

①地势平坦开阔,公路四通八达 ②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③公路运输量大,耗能少,运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