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595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docx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

2003年7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代文学史 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王国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之言,出自他的( ) 

A.《蕙风诗话》B.《艺概词典概》C.《人间词话》D.《宋元戏曲考》 

2.梁启超实践其政治小说理论的创作是( ) 

A.《夏威夷游记》 B.《新中国未来记》C.《维新梦》D.《新罗马》 

3.近代宋诗运动的诗学观是建立在传统诗学()观的基础上的 

A.江山之助 B.真我不俗C.温柔敦厚 D.经世致用 

4.曾国藩曾经选编()一书,用以扩充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 

A.《古文观止》 B.《经史百家杂钞》C.《讨粤匪檄》D.《唐宋文醇》 

5.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将小说与其它文类进行了比较,认为小说在文学中的位置应处于( ) 

A.最上乘 B.最下等C.中等 D.与其它文类并驾齐驱 

6.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名句上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下联是(  ) 

A.“百无聊赖以诗鸣” B.“岂因祸福趣避之”C.“不拘一格降人材” D.“留得家园五十春” 

7.林纤运用(  )文体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这是他译述风格的典型特征 A.白话  B.方言 C.报章体 D.文言 

8.谭嗣同热切响应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他的政治散文( )是非常典型的“报章文体”

 A.《仁学》 B.《少年中国说》C.《变法通义》 D.《经世文编》 

9.我国最早用白话翻译外国小说的周桂签,曾翻译了一篇外国小说 ( ),被公认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直译小说 

A.《巴黎茶花女遗事》 B.《四日》C.《默》 D.《毒蛇圈》 

10.黄小配兄弟创办的小说期刊是( ) 

A.《中外小说林》 B.《新小说丛》C.《小说世界》 D.《小说林》 

1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总计有(  )首之多 A.89   B.120  C.315  D.200 

12.曾国藩为适应新的历史变化,在桐城派所主张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再加上(),以改革散文创作。

 

A.“经济”  B.“文化” C.“军事”  D.“教育” 

13.近代初期“尊情”诗潮的理论著作是林昌彝的(  ) 

A.《艺概》 B.《射鹰楼诗话》 C.《石遗室诗话》 D.《蕙风诗话》 

14.( )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最具性格光彩的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精神支柱彻底崩溃的情状 

A.九死一生  B.吴继之 C.吴趼人  D.苟才 

15.1898年,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个公开的诗歌园地( ),专门发表新派诗人的诗作 

A.“诗界潮音录”B.“诗文辞随录”C.“杂歌谣” D.“诗界革命” 

16.钱江是《洪秀全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是一个近似( )的人物 A.宋江  B.关羽 C.诸葛亮  D.孙悟空 

17.黄遵宪于( )年写作的《日本图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维新变法情形的重要史书 

A.1887   B.1900  C.1902  D.1905 

18.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 )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1911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辛亥革命”  B.“抗英” C.“辛亥广州起义”D.“北伐” 

19.《晓抵九江作》一诗是同光体诗人( )的代表作 

A.陈衍   B.陈三立  C.沈曾植  D.郑孝胥 

20.1904年,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与著名戏剧家( )一道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A.梁启超B.梅兰芳C.谭鑫培D.汪笑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近代宋诗运动以(  )为宗,反对宗唐,强调学习宋代江西诗派,进而追摹杜甫 A.韩愈B.黄庭坚 C.陆游 D.杨万里 E.苏拭 

22.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论及小说具有“支配人道”的“四种力”,这“四种力”分别是(ABCE) 

A.“刺”  B.“熏” C.“浸”  D.“染” E.“提” 

23.清朝末年有所谓“清季四大词人”之称,这四大词人分别是( ) 

A.王国维  B.朱孝臧 C.况周颐  D.郑文焯 E.王鹏运 

24.鲁迅于19M年弃医从文,很快就写作了(ABCDE)等宣传新的文化思想和科学知识的重要论文 A.《摩罗诗力说》  B.《文化偏至论》 C.《科学史教篇》D.《人之历史》 E.《斯巴达之魂》 

25.近代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凡例中提出了著名的( )三点论,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 

A.美  B.雅 C.信  D.善 E.达 

26.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改变了广大国人的价值观念A.民主B.科学C.敬业D.人权E.法制 

27.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对日本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和研究,(ABCDE )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A.《使乐杂咏》  B.《扶桑日记》 C.《谈瀛录》  D.《东搓见闻录》 E.《日本新政考》 

28.辛亥革命前后,戏曲界掀起了一场戏曲改良运动,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影响较大、活动时间持久的戏曲团体有(ADE ) 

A.陕西易俗社  B.四川戏曲改良公会 C.三庆会  D.奎德社 E.春柳社 

29.二十世纪之初,王国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研读(ACE )的哲学著作,在大力宣扬他们的哲学思想的同时,运用他们的哲学思想去分析、研究文学作品,取得非凡的学术成就 A.叔本华  B.马克思 C.康德  D.拍拉图 E.席勒

 30.维新派文学革新运动相继提出了(BCD )口号 

A.“戏剧界革命”  B.“诗界革命” C.“文界革命”  D.“小说界革命” E.“民间文学改良”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南社的机关刊物是《 __南社丛刻________ 》。

 

32.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成为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3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是 半封建半殖民地_ 。

34.近代中国文学读者群体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了以 _工农商学兵_________ 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35.魏源在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基础上编著的《海国图志》曾在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6.著名小说家 _曾朴_与丁祖荫、徐念慈一起被视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

 

37.产生于国势艰危之时的近代诗歌的第一个显著特点,表现在 ___爱国和主变_ 成为近代诗歌的基本主题。

 

38.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_》一书中称《三侠五义》“绘声状物,甚有评话习气。

” 

39.《 儿女英雄传 》是一部针对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的、美化封建社会的侠义言情小说,女主角名叫何玉风。

 

40.雅片战争前后,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以_比兴寄托 相号召。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与评论方式。

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所有文学样式。

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鼓吹政治小说,通过评论具体作家作品阐述文学现象,注意吸收西方文艺理论,探讨文学创作现象和审美规律。

 

42.湘乡派有什么文学主张?

湘乡派主张文章与时变相因,在桐城派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加上“经济”,强调文学从理出情。

 

43.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根据何在?

新闻性;纪实性;文学性

44.简述秋理诗歌的前后期特点。

秋理诗歌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多是风花雪月、离愁别绪,表现闺秀生活,多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后期则洋溢着忧国忧民的感慨,推翻满清的誓言,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英雄形象,直抒胸臆,慷慨豪放,想象奇丽。

 

45.苏曼殊爱情小说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苏曼殊爱情小说都是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具有对爱情自主的追求和屈从封建秩序的双重性,从爱情悲剧的角度触及反封建主题,这一悲剧基调既是时代的迷茫和企求,也是作者的迷茫和企求,揭示了封建秩序给人的枷锁和社会非人性的劣根。

五、评析题(15分) 

46.试赏析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无奈辞官离开京城,不能发挥政治才能,但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六、论述题(20分) 

47.黄遵宪诗歌的特征是什么?

试举具体作品为例证进行分析。

黄遵宪诗歌在思想上表现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批判封建主义描绘海外山川风物、社会政治、科技文明等,纪录家乡景物;艺术上笔法灵活,写景真切,风格多样,大胆创新,多长篇巨制。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A 6.B 7.D 8.A 9.D 10.A 11.C 12.A 13.B 14.D 15.B 16.C 17.A 18.C 19.B 20.D 21.BE 22.ABCE 23.BCDE 24.ABCDE 25.BCE 26.AB 27.ABCDE 28.ABCD 29.ADE 30.BCD 

31.南社丛刻  32.以变应变 33.半封建半殖民地  34.工农商学兵 35.海国图志  36.曾朴 37.主变与爱国  38.中国小说史略 39.儿女英雄传  40.比兴寄托 

41.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所有文学样式。

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鼓吹政治小说,通过评论具体作家作品阐述文学现象,注意吸收西方文艺理论,探讨文学创作现象和审美规律。

 

42.湘乡派主张文章与时变相因,在桐城派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加上“经济”,强调文学从理出情。

 

43.新闻性;纪实性;文学性。

 

44.秋理诗歌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多是风花雪月、离愁别绪,表现闺秀生活,多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后期则洋溢着忧国忧民的感慨,推翻满清的誓言,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英雄形象,直抒胸臆,慷慨豪放,想象奇丽。

 45.苏曼殊爱情小说都是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具有对爱情自主的追求和屈从封建秩序的双重性,从爱情悲剧的角度触及反封建主题,这一悲剧基调既是时代的迷茫和企求,也是作者的迷茫和企求,揭示了封建秩序给人的枷锁和社会非人性的劣根。

 

46.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无奈辞官离开京城,不能发挥政治才能,但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47.黄遵宪诗歌在思想上表现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批判封建主义描绘海外山川风物、社会政治、科技文明等,纪录家乡景物;艺术上笔法灵活,写景真切,风格多样,大胆创新,多长篇巨制。

(二)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

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1895年,严复在( )上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新民丛报》 B、《直报》 C、《吕言报》 D、《强学报》  

 2、裘迁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了()的口号。

 

  A、“我手写我口” B、“打倒桐城妖孽” C、《定庵集》 D、“崇白话而废文言” 

 3、冯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 )一文。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园文录外编》 

 4、梁启超于( )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新小说》。

   A、1987 B、1902 C、1900 D、1903 

 5、1911年,青年鲁迅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

 

  A、《狂人日记》 B、《呐喊》 C、《仿徨》 D、《怀旧》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 )。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1919 B、1912 C、1910 D、1911 

 8、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期间,几乎是与()运动同步发展的。

 

  A、维新 B、新文化 C、洋务 D、资本主义民族民主革命 

 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A、 化论 B、男女平权 C、阶级斗争 D、民主论10、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 )杂志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

 

  A、《新小说》 B、《清议报》 C、《新青年》 D、《瀛寰志略》  11、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章太炎 

 12、留日学生李叔同等人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

 

  A、进化团 B、桐城派 C、维新派 D、湘乡派 

 13、近代起端时期的散文创作出现了新的方向,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散文,关怀现实,针砭时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经世致用派 B、桐城派 C、维新派 D、湘乡派 

 14、龚自珍( )一文用似扬实抑的手法,记叙了城内外景物的变化,含蓄地用“初秋”的景物暗示了一个衰落时代的来临。

 

  A、《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B、《已亥杂诗》 C、《病悔馆记》 D、《西效落花歌》 

 15、裘廷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还创办了( )报。

 

  A、《苏报》 B、《无锡白话报》 C、《汕头白话报》 D、《安徽白话报》  16、《射鹰楼诗话》的作者是( )。

 

  A、张维屏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林吕彝 

 17、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使用的叙述人称是(),从而贯穿了二十余年的见闻。

 

  A、 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不确定人称  18、小说《孽海花》最初是由( )创作前六回的。

   A、曾补 B、金一 C、吴趼人 D、李伯元 

 19、“鸳鸯蝴蝶”派小说家本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维系,但他们以( )的旗号走到了一起。

 

  A、“经世致用” B、“揭露社会现实” C、“趣味第一” D、“爱情至上”  20、光绪十八年(1892年),上海出现了一个刊登小说的期刊,这个期刊名叫( )。

 

  A、《瀛寰琐记》 B、《海上奇书》 C、《月月小说》 D、《小说林》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可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把它们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

错选或未选全,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不止一位诗人以《已亥杂诗》为题,创作了思想成就与艺术成就都相当出色  的诗篇。

下列诗人中,曾写过《已亥杂诗》的有()。

 

  A、张维屏 B、魏源 C、龚自珍 D、康有为 E、黄遵宪 

 2、在近代文学领域中,出现了古代文学当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 )。

   A、 婚姻题材 B、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运动题材 C、反帝题材 D、华侨题材 E、外国现代生活题材 

 3、中国近代文学低潮期的主要表现是( ) 

  A、小说创作的堕落 B、外国题材创作风行 C、戏剧走向没落 D、域外游记兴起 E、诗文创作出现逆流 

 4、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成立,发起人是( )。

   A、柳亚子 B、陈去病 C、夏曾佑 D、丘逢甲 E、高旭  5、西方文化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 )。

 

  A、天演论 B、唯理论 C、民约论 D、救亡决论 E、人论 

 6、曾国藩有四个弟子,号称“曾门四弟子”,下列作家中属于“四弟子”的是()。

 

  A、张裕钊 B、梅曾亮 C、薛福成 D、莫友芝 E、吴汝纶  7、小说《儿女英雄传》又叫( )。

 

  A、《金玉缘》 B、《新石头记》 C、《日下新书》 D、《正法眼藏五十三参》 E、《侠女奇缘》 

 8、南社诗人的诗作,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成员创作过新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或者可供配曲的歌词,如《新杂谣》、《女子唱歌》、《爱祖国歌》、《华族祖国歌》、《中国公学校歌》、《惜别离》等,这些诗歌的作者有()。

 

  A、苏曼珠 B、马君武 C、马骏声 D、周实 E、高旭 

 9、龚自珍创作了一些成组的散文,如( )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A、《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B、《明良论》 C、《乙丙之际着议》 D、《古史钩沉论》 E、《壬癸之际胎观》 

 10、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与梁启超在他们自己创办的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宣传维新主张的散文。

这些杂志是()。

 

  A、《中外纪闻》 B、《苏报》 C、《中外日报》 D、《强学报》 E、《时务报》 

 Ⅱ.非选择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 鸦片战争时期的小说与传统小说相较,变化不明显,变化不明显,侠义小说盛行一时,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是_______。

   2、 梁启超对“新文体”的解释,出自于他的______一本。

   3、 “桐城一湘乡派”的盟主是______。

 

  4、 “同光体”是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一个重要诗派,集中体现这一诗派诗歌理论主张的诗话是_____。

 

  5、 梁启超还提出了“政治小说”的口号,第一部明确标示“政治小说”的作品是他的________。

6、 革命派小说家陈天华创作的______(未完稿),以舟山的民权村为背景描写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7、 革命派小说的代表人物黄小配创作的______,基本上是按照《三国演义》的结构方式写作。

 

  8、 1910年,任天知从日本同上海组织话剧团体______演出于大江南北,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早期话剧的发展。

 

  9、 “我手写吾口”是黄遵宪在早年所作的诗歌________中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向来为近现代文学史家所重视。

 

  10、 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是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近代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2、 简述近代文学的“过渡性”特点。

   3、 近代散文的发展和演变有何特点?

   4、 简述南社的诗学主张。

 

  5、 长期以来,对鸯鸯蝴蝶派小说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试就你对此派的认识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三、评析题(15分):

试赏析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四、论述题(20分):

 

  试论柳亚子辛亥革命前后诗歌的特征,试举具体作品为例证进行分析。

 

Ⅰ.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D 6、A 7、D 8、C 9、A 10、C 

  11、A 12、B 13、A 14、A 15、B 15、D 17、A 18、B 1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CE 2、BCDE 3、ACE 4、ABE 5、ACE    6、ACDE 7、ACDE 8、BE 9、BCDE 10、ACDE   Ⅱ.非选择题  一、填空   1、《三侠五义》 2、《清代学术概论》 3、曾国藩   4、《石遗室诗话》 5、《新中国未来记》 6、《狮子吼》    7、《洪秀全演义》 8、进化团 9、《杂感》  

  10、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参考历史发展的分期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古代小说的抚育(1分),西方小说的影响(1分),城市的商业化和作家的职业化(1分),小说理论的发展(1分),印刷业的进步(1分)。

 

 2、 这是由近代社会的过渡性特点所决定的,与多样性、复杂性一道构成中国近代文学的总体特征(2分),具体表现在:

创作方面新旧杂处(1分),文白并存(1分),2、文学思想上抱残守缺和观念更新同在(1分) 

 3、 近代散文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1分):

双向性(1分),交错性(1分)时代性(1分),开放性(1分)。

 

 4、 南社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派的诗歌代表(1分),接受了“诗界革命”的主张和成果,与革命实践相结合(1分),主张文学与政治紧密结命,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1分),文学应“因时而变”(1分),反对宗派,呼唤平民之诗(1分)。

 5、 鸯鸯蝴蝶派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1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对革命失败的颓丧和彷徨(1分),尤多表现青年男女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1分),反映了反帝反封建、张扬人性的积极主题(1分),创作方法多借鉴西方小说技法,如心理描写、叙事技巧等(1分)。

 

 三、评析题 

  批判了死气沉沉的社会现实(5分),表达了对变革风雷的殷切期盼(5分),要求打破人才禁锢,解放人才(5分) 

 四、论述题(20分):

 

  内容上:

政治抒性诗(4分),怀友掉亡诗(4分),反清反袁诗(3分);艺术上:

慷慨之气与沉郁之气相结合(3分),风格多样,富于变化(3分),所作多旧体诗,擅长七律和七绝(3分)。

 

(三)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

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采欧美人之长,荟萃镕铸而得之”是康有为在《人境庐诗草序》中称赞( )的诗的赞话。

 

  A、黄遵宪 B、梁启超 C、康有为自己 D、谭嗣同 

 2、龚自珍《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用( )的手法,记叙了扬州景物的变化,含蓄地用“初秋”的影响暗示了一个衰落时代的来临。

   A、多重比喻 B、幽默讽刺 C、似扬实抑 D、类比推理 

 3、冯桂芬的政论散文集名( )。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文录外编》4、1895年,严复在《直报》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赫胥黎 B、达尔文 C、牛顿 D、卢梭 

 5、“文界革命”这一口号是梁启超在作于1899年的( )中正式提出来的。

   A、《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少年中国说》 C、《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D、《厦威夷游记》 

 6、梁启超对“新文体”的解释,出自于他的( )一书。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裘迁梁于1897年在《苏报》上发表的()一文,正式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A、《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的》 C、《新小说发刊词》 D、《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8、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

 

  A、《月月小说》 B、《新小说》 C、《小说月刊》 D、《礼拜六》  9、青年鲁迅于( )年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怀旧》。

   A、1900 B、1897 C、1911 D、1902 

 10、革命派小说家陈天华的小说( )以舟山的民权村为背景描写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A、《狮子吼》 B、《新中国未来记》 C、《断鸿零雁记》 D、《维新梦》  11、革命派小说的代表人物黄小配,著有《洪秀全演义》、《甘载繁华梦》、《宦海升沉录》、《大马篇》等,《洪秀全演义》基本上是按照古代小说()的结构方式写作的。

 

  A、《水浒传》 B、《三国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