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571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docx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

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

 

指导教师

学院名称

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土地资源管理

论文提交日期

2012年5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12年5月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广州城市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广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取得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制约着广州的社会经济发展。

土地是广州目前最为稀缺和珍贵的资源之一。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存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社会以及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

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对促进广州缓和人地矛盾,保持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在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化的背景,对广州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

首先简要分析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以及广州的地理经济概况;然后根据一定的原则,从资源环境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三方面建立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广州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接着,根据评价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得出阻碍广州土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因素以及上述分析结果对广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广州市

 

ResearchontheEvaluationofSustainableLandUseofGuangzhouanditsObstacles

HuangYingxin

(CollegeofPublicManagement,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

Abstract:

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ofChinain1978,Guangzhouhaveexperiencedthegoldeneraofurbandevelopment.Guangzhouconfirmedwithunprecedentedopportunitiesinthisperiod,alsofacingtheenormouspressureandchallengesatthesametime.Thebrilliantachievementsoftheeconomicandurbanconstructionwereaccompaniedbyseriousdamagetotheecologicalenvironmentandincreasinglycontradictionbetweenpeopleandland.Moreover,Thisproblemwillberestrictingthesocio-economicdevelopmentinGuangzhouforthelongterm.SincethelandisoneofthemostscarceandpreciousresourcesinGuangzhou,howtomeettheincreasingneedsofsurvivalanddevelopmentwhileachievingthesustainableuseoflandresourceshasbecomeahottopicinthesocialaswellasacademicstudies.Therefore,thestudyofsustainablelanduse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isparticularlyimportantforGuangzhoutoeasethecontradictionbetweenpeopleandlandandmaintaintheeconomicandsocialprosperity.

Thispaperexploresthebasictheoriesoflandsustainableuse,evaluatingthesustainablelanduseofGuangzhouonthebackgroundofurbanization.FirstlythispapergivesabriefintroductionofGuangzhougeo-economicprofilesandthebasictheoriesoflandsustainableuse.Secondly,accordingtocertainprinciples,thispaperestablishsthesustainablelanduseevaluationsystemofGuangzhoubasedonthreeaspectsoftherationalityofresourceenvironment,economicviabilityandsocialacceptabilityrespectively.Thirdly,byusinganalytichierarchyprocess,thispapercarriesoutthequantitativeAnalysisofGuangzhousustainablelanduselevel.Fourthly,obstacleanalysisisconductedundertheevaluationresultsofsustainablelandusetorevealthemainobstaclesofsustainablelanduseinGuangzhou.Finally,thispaperinvestigatestheproblemsoflanduseduringtheurbanizationprocessinGuangzhouandmakesrelevantsuggestions.

Keywords:

sustainablelanduseobstacleGuangzhou

目录

1引言1

1.1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1

1.2研究内容与方法1

1.2.1研究内容1

1.2.2研究方法1

2理论分析2

2.1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及内涵2

2.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2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2

2.2.2人地协调理论3

2.2.3生态经济理论3

3实证分析3

3.1研究区域概况3

3.2广州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4

3.2.1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4

3.2.1.1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指标体系构建原则4

3.2.1.2评价指标的构建4

3.2.2评价模型的构建5

3.2.2.1指标权重的确定6

3.2.2.2指标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收集7

3.2.2.3指标数据赋值与量化8

3.2.2.4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10

3.2.3评价结果分析11

3.2.4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趋势分析12

3.2.4.1资源环境合理性指标变化趋势分析12

3.2.4.2经济可行性指标变化趋势分析13

3.2.4.3社会可接受性指标变化趋势分析13

3.2.4.4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水平变化趋势分析13

3.2.4.5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发展不同步性分析13

3.3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分析13

3.3.1障碍度的计算及排序13

3.3.2障碍因素分析16

4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17

4.1加强耕地保护,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17

4.2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缩小城乡差距17

4.3防治酸雨污染,改善人居环境18

5结语19

5.1主要结论19

5.2有待解决的问题19

5.2.1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19

5.2.2评价指标权重问题19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22

1引言

1.1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也是一切社会生产活动存在的物质基础[1]。

土地是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而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

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类改造利用土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去满足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与需求的过程。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广州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广州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1.2研究意义

笔者希望通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确定当前土地利用系统所处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改进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实现土地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阐述。

其主要内容包括:

从研究的需要出发,提出研究问题,阐述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阐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

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

确定研究区域为广州市,根据广州市地理经济概况,以一定的原则从资源环境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三方面建立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广州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障碍度分析,得出阻碍广州土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些因素以及上述分析结果对广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1.2.2研究方法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与实际方法相结合,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德尔菲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Matlab、Excel软件辅助处理数据。

2理论分析

2.1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及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世界上尚没有十分准确的、严格的界定,由于各个学科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解不一致,关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说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理论最早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1987年提出,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和采纳。

1990年2月,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ICAR)、美国农业部(USKA)和美国Rodale共同组织的国际土地利用系统研讨会上,一些土壤学家和土地评价专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土地利用理论上的延伸。

它从时间,空间,数量以及国家价值观的角度解释社会,经济,技术和土地自然条件间的协同发展。

持续土地利用的核心思想是:

①土地持续性是土地适宜性在时间维的延伸,即当代人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对后代人利用土地造成危害;②土地可持续利用应体现在空间结构间的和谐,即一定区域土地利用不对其他区域土地利用产生危害[2];

土地可持续利用应保持生态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对平衡,即在保持资源环境的多样性和良好自我恢复能力的同时,达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④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具体内涵应与国家价值观相一致,不同国家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应结合国家的具体国情考虑[3]。

综上所述,土地可持续利用是能够满足当代人及其后代的生存发展的需求,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土地利用战略和措施。

2.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具有可持续性,它包括可持续性和发展两个概念。

所谓可持续性,可理解为,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支配这一生存空间的、生物、物理、化学定律所规定的限度内,资源环境对人类福利需求的可承受能力或可承载能力。

所谓发展,可理解为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群生活条件的提高。

因此,持续发展被广泛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4]为:

公平原则:

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以及有限资源的公平分配;

可持续性原则:

资源的永继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共同性原则:

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

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

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为下文广州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2.2.2人地协调理论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适应自然和干预自然的过程,人类既依赖自然又改造自然,既顺应自然又变革自然,既受自然条件约束又去控制自然条件。

人地协调理论认为,人地关系就是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

协调人地关系,就是协调人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时候应以符合自然规律与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前提,才能趋利避害引导环境向有利于人类方向发展,反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终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2.3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日益增强,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自然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

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当相互协调,发展与环境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可以保证经济发展和生态进化,反之,恶化了环境的同时必然会严重影响经济增长。

土地资源是无法替代的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源,它既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是其他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载体。

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应当走生态发展的道路,使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促进经济的发展。

3实证分析

3.1研究区域概况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

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

广州市面积为7434.4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为806.14万人,常住人口为1270.08万人(2010年11月数据)。

2011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03.12亿元,创造了全省23.21%的GDP,经济总量位居中国大陆城市第三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广州市不仅是广东省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还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

因此加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有助于推动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对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广州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3.2.1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3.2.1.1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内涵应该明确,测定方法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能够反映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内涵。

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选择应尽量简单明了,相应指标量化及获取数据容易、准确可靠,尽量利用现存数据和已有规范标准。

系统性原则 土地利用是一个经济生态系统,因此应该用系统性观点选择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反映土地利用的各个方面,如政治(食物、生存环境安全)、经济发展(实际收入增加)、生态环境(生活总质量是否提高,土地恢复力能否保持)、社会(教育标准提高,人民健康是否改善)等。

指标应全面,但反映的信息又不能重叠。

动态性原则 可持续性是一个发展过程,选择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时间概念,不应仅单用静态指标。

可持续土地利用目标不一样,对应目标的选择指标不尽相同,解释意义也有所侧重,因此,评价指标也应是一个更新与完善的过程[5]。

3.2.1.2评价指标的构建

对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谭永忠,吴次芳,叶智宣,丁洪建,牟永铭采用的是“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用地管理”评价体系,侯湖平(2003),丁忠义(2003),吕亮卿(2003),刘利锋、陆红生等学者则采用FAO提出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可接受性”评价体系,而笔者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发现大多数学者倾向于采用“资源环境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评价体系。

由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和协调发展,故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本文根据上述的体系构建原则,采用系统分解法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分成资源环境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3个一级指标和环境质量、GDP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9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表1)。

表1广州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代码

三级指标

代码

权重(%)

A资源环境合理性

环境质量

A1

市区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mg/m3)

A11

3.29

酸雨频率(%)

A12

2.20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贝)

A13

2.63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A14

2.74

环境治理

A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A21

1.67

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覆盖率(%)

A22

1.67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吨/万元)

A23

2.09

城市绿化

A3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A31

3.6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A32

1.81

耕地资源

A4

耕地粮食单产水平(kg/h㎡)

A41

2.71

耕地年减少率(%)

A42

5.43

人均耕地面积(㎡/人)

A43

8.14

B经济可行性

GDP发展水平

B1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B11

6.18

GDP增长率(%)

B12

4.11

人均GDP(元)

B13

7.71

居民收入与分配

B2

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比(%)

B21

13.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元)

B22

4.5

C社会可接受性

社会发展水平

C1

恩格尔系数

C11

2.81

人均可居住面积(㎡)

C12

2.81

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

C13

2.25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C14

1.88

公共基础设施水平

C2

每万人口医生数(人)

C21

1.50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辆)

C22

1.50

城市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部/百人)

C23

0.75

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个)

C24

3.00

燃气普及率(%)

C25

3.00

人口状况

C3

人口自然增长率(%)按户籍计算

C31

3.25

人口密度(人/k㎡)

C32

3.25

3.2.2评价模型的构建

3.2.2.1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

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权重。

(1)利用德尔菲法构造判断矩阵[6]

组织若干个个决策专家共同参与AHP评估。

根据评估过程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团;

对所有专家提供所要评价的项目及相关要求,附带必要背景资料和专家所需材料;

将各位专家第一次意见汇总,对比过后将结果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们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修改自己的意见以及判断;

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再次收集、汇总,并分发给各位专家,从而做出第二次修改。

不断收集意见并向专家反馈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

在向专家反馈的时候只提供意见,并不说明提出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

经过反复收集、汇总、反馈、修改,最终达成一个稳定的结果,得到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由表示同一层次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构成,且判断矩阵为正互反矩阵。

(2)根据判断矩阵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

通过计算,得出矩阵的特征向量及最大特征值

根据最大特征值

得出一致性指标,检验矩阵的一致性:

CI为一致性指标,

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为矩阵阶数。

求出CR。

当CR<0.1时,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其特征向量为对应的因子排序权重,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否则应对矩阵予以调整,直至满足CR<0.1为止。

RI指标值如表2:

 

表2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7]

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I

0

0.58

0.9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2

1.54

根据专家的意见,本文以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总体目标,相对于总体目标,三大一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如表3表示:

表3一级指标相对重要性评价表

AB

资源环境合理性

经济可行性

社会可接受性

资源环境合理性

1

6/5

4/3

经济可行性

5/6

1

3/2

社会可接受性

3/4

2/3

1

根据上表可得出判断矩阵:

通过计算,上述矩阵的特征向量=[0.38,0.36,0.26];其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3,CI=0;RI=0.58;CR=0<0.1。

说明上述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到各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见表1)。

3.2.2.2指标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收集

笔者参考了2000年到2009年近十年来的广州统计年鉴,收集到各个三级指标2000年到2009年的实际值。

各三级指标的目标值,则参考《中国21世纪议程》《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酸雨评价方法》《国际统计年鉴》,以及借鉴国内外现代化标准综合分析确定的(见表4)。

 

表4广州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实际值及目标值

三级指标

目标值

实际值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A11

0.06

0.045

0.051

0.058

0.059

0.077

0.053

0.054

0.051

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