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465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docx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

炼油厂油罐动设备操作技术规范

1.1动设备操作与常见故障及排除

1.1.1离心泵操作

1.1.1.1启动前准备

1.1.1.1.1检查出口阀门是否关闭,出入口管线、阀门是否有泄漏,压力表是否正常。

1.1.1.1.2检查泵体和对轮螺丝、地脚螺丝是否松动,接地是否完好。

1.1.1.1.3检查润滑油是否达到规定标高,润滑油有无变质。

1.1.1.1.4盘车3-5圈,是否轻松,有无杂音。

1.1.1.1.5打开冷却水。

1.1.1.1.6灌泵,放空,排尽泵内气体后,关闭放空阀。

1.1.1.2启动操作

1.1.1.1.1打开入口阀门。

1.1.1.1.2按下启动按钮。

1.1.1.1.3泵出口压力升到规定值并稳定后,缓慢打开出口阀。

1.1.1.1.4注意电流变化,不许超过额定值。

1.1.1.1.5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后再启动。

1.1.1.1.6运行后的机泵,电机在冷态下,允许连续启动三次,电机在热状态下,只允许启动一次,如需再启动,必须待电机冷却后再进行。

1.1.1.3正常运转和维护

1.1.1.3.1检查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是否稳定、正常。

1.1.1.3.2检查电流变化情况,是否稳定,不超过额定值。

1.1.1.3.3运行泵采取"看、摸、听、闻、换"五字操作法巡检。

a)摸机泵各部件的温度情况,检查是否超温;电机外壳温度:

防爆式电机不超过95℃,密封式电机不超过80℃,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0℃,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5℃。

b)听电机轴承、泵轴承及泵体内有无异常响声,振动是否正常。

异常时应及时判断产生的部位,振动严重或出现异常响声要及时切、停泵。

c)查看机泵的润滑情况:

带油环是否能带上油,轴承箱有无漏油现象,要保持足量的润滑油,即液面计或视油镜油面在2/3以上的高度。

每月逢十五、逢三十日检查润滑油质量好坏,有杂质要冲洗更换,并做好机泵润滑记录,做到正确填写。

d)查看冷却系统是否有堵塞或泄漏情况。

e)查看密封有无泄漏,有严重泄漏应停泵检查。

按照集团公司设备完好规定:

机械密封输送重油时,泄漏量不大于5滴/分钟,输送轻油时,泄漏量不大于10滴/分钟。

f)闻机泵运行中泵房有无异常气味。

1.1.1.3.4备用泵要保持完好,备用泵每班盘车180度,同时按照车间有关盘车制度执行。

1.1.1.3.5做好机泵运行记录、机泵考勤记录、机泵润滑记录,保持机泵清洁。

1.1.1.4正常停泵

1.1.1.4.1慢慢关闭出口阀。

1.1.1.4.2切断电源。

1.1.1.4.3关好入口阀。

1.1.1.4.4泵冷却后,关闭冷却水(露天泵在气温接近或低于0℃时,应保持少量冷却水流动,以防冻坏机泵)。

1.1.1.4.5重质油泵停用后,必须用蒸汽扫泵,将泵内存油扫尽,以防凝泵。

1.1.1.5紧急停泵操作

1.1.1.5.1先停电机再关出口阀,其他操作同正常停泵操作,停泵后应及时开备用泵,向调度和装置报告。

1.1.1.5.2运行中的离心泵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执行紧急停泵操作:

a)电机冒烟、着火或严重超温、电流表读数过份偏高或偏低而不能调整,电机发生严重的异常响声。

b)泵性能参数严重下降而不能调整。

c)泵轴承冒烟、轴承箱温度严重超标甚至抱轴。

d)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e)泵或电机转动部件卷入杂物。

f)收油方发生异常,停止收油。

1.1.1.6机泵停用检修

1.1.1.6.1机泵出现故障后,应立即停泵,并向车间、调度汇报。

1.1.1.6.2检修的机泵岗位上要进行交接班,并有记录。

1.1.1.6.3检修泵进出口阀为气缸阀时,在检修前,应将进出口气缸阀风源断开,并改为手动操作,防止阀门误开跑油。

1.1.1.6.4做好机泵故障登记,详细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原因及修理后的投用时间。

1.1.1.7输油离心泵流量调节

1.1.1.7.1小范围的流量变化用出口阀较小幅度的开、关来调节;

1.1.1.7.2较大范围的流量变化用回路阀的开关来调节。

1.1.1.8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见表1

表1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故障原因处理

泵不上压不上量1.泵内有气体1.吸入管线漏气3.吸入管道堵塞4.油温太低(重质油品)5.转向不对6.叶轮堵塞或损坏7.来油中气体太多或抽空8.来油汽化严重1.开放空阀排气1.消除漏气现象3.疏通吸入管、清洗入口过滤器4.加热油品5.改变电机转向6.清洗、更换叶轮7.排除气体或换罐8.冷却油品和入口管线

电流过高1.电机定子和转子摩擦1.电机或泵的轴承损坏3.叶轮中有异物4.中心线偏斜5.盘根太紧或密封损坏1.停泵检修电机1.停泵检修3.除去异物4.重新找正5.松盘根或修好密封

泵振动大或有噪音1.泵内吸入管线有气体1.泵抽空3.来油汽化严重(轻质油)4.泵内有异物或叶轮损坏5.轴弯曲,或转子不平衡6.中心线偏斜7.基础螺丝松动1.排除气体1.停泵换罐3.冷却油品或入口管线4.排除异物,修复叶轮5.修换主轴或转子6.找正中心7紧好螺丝

轴承过热1.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1.润滑油量少,变质3.轴承磨损1.找正中心1.加足、更换润滑油3.检查更换

轴承箱泄漏严重1.中心线偏斜或轴弯1.轴套或盘根磨损严重3.机械密封损坏1.找正中心或修轴1.换轴套或重压盘根3.修换机械密封

电机过热1.超负荷1.定子绕组短路等1.降负荷1.拆修电机

填料箱过热1.盘根压得过紧1.冷却水不足或中断3.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4.填料材质不合要求或有杂物1.稍松压盖螺丝1.查清原因,注上冷却水3.找正4.更换材质,清除杂物

出口压力过高1.出口阀开度太小或堵塞1.出口管线堵塞3.对方关阀1.开大出口阀,除去堵塞物1.疏通管线3.停泵联系

泵体过热1.来油气体太多或抽空1.泵容量大,而实际用量太小3.偏心旋转或泵心磨擦1.排除气体或泵换罐1.加大量,或重新改装3.查找原因,消除磨擦

离心泵抽空1.泵内或入口管线内有存气1.吸入阻力太大或灌注高度不够产生汽蚀3.入口压力低于或等于液体饱和蒸汽压4.油品温度过高,产生汽化5.叶轮入口或泵入口有异物堵塞6.叶轮口环与泵体口环磨损,间隙过大7.电机与泵的转向不对8.液轮由于汽蚀或其它原因已严重损坏9.两台泵并联运行抢量1.重新灌泵,打开高点放空排尽空气1.提高灌注头,减少入口阻力损失3.提高入口压力4.降低油品温度5.清除异物6.更换耐磨环7.调正电源接线,改变旋转方向8.更换叶轮,采取措施,防止汽蚀产生9.关小泵出口阀,视生产情况停一台泵

1.1.2 液态烃泵操作要点

1.1.1.1 启动方法

1.1.1.1.1向轴承体内加润滑油,要求冬季使用32#气轮机油、夏季使用46#气轮机油。

在开车前应确保轴承体内润滑油满足要求。

1.1.1.1.2接通冷却水,密封若是外冲洗,则供上封油。

1.1.1.1.3打开吸入阀和排空阀进行灌泵,对泵进行3~5圈盘车。

1.1.1.1.4调节进出口压力,压差保持在0.3~0.5MPA,同时观察泵内压力变化。

1.1.1.1.5启动电机,缓慢打开出口阀门,根据出口压力大小调节循环,出口压力不超过规定压力1.4MPA。

1.1.1.1.6泵启动后观察出口压力变化,防止出现抽空现象,观察电流大小以及电机温度。

1.1.1.2 关闭方法

1.1.1.1.1缓慢关闭出口阀门及循环阀。

1.1.1.1.2切断电源。

1.1.1.1.3关闭入口阀门。

1.1.1.1.4关闭机油冷却器罐的溢流阀及旁通系统的截止阀。

1.1.1.4 维护保养方法

1.1.1.4.1定期向轴承注油,清洗过滤器。

1.1.1.4.2一旦密封损坏,为保证轴承寿命,应立即拆洗轴承并上油,并查找机械密封原因,并保护配件配合表面粗躁度,装配时涂少量润滑油。

1.1.1.4.3定期更换泵机油冷却器内润滑油,已保证机械密封面能够得到足够的润滑。

1.1.1.5故章及处理见表2

表2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

泵不上量1、泵未启动

2、泵转速太低

3、叶轮堵塞

4、吸入口堵塞

5、叶轮损坏

6、转向不对1、启动泵。

2、检查原动机

3、清理叶轮流道

4、清洗吸入管路

5、更换叶轮

6、改变原动机转向

流量或吐出压力太低1、吸入口有空气。

2、泵转速太低。

3、NPSSHA太小。

4、吸如堵塞。

5、叶轮堵塞。

6、叶轮损坏或密封损坏。

7、转向不对。

1、检查吸入管路防止漏气。

2、检查原动机。

3、检查吸入部分。

4、检查吸入管路。

5、清理叶轮流道。

6、更换叶轮或密封。

7、改变原动机转向。

电机过载1、不同心度。

2、比重变大。

3、转动部分发生摩擦。

4、装置阻力变低,使运动点偏向大流量。

1、调整泵和原动机对中性

2、改变操作工艺。

3、修复摩擦地方。

4、检查吸入和吐出管路压力与原来的变化情况。

轴承内泄露1、轴承密封垫损坏。

2、密封垫过硬或不平。

1、更换密封垫

2、退火处理并磨平。

注:

NPSH意味着纯正吸入水头,这水头是高于泵输送液体汽化压力的植,故泵运转时,不允许装置的NPSHA值比泵的NPSHR值还小。

1.1.3屏蔽电泵操作要点

1.1.3.1启动、停车方法同其他离心泵。

1.1.3.2使用要求:

   a)严禁空载运转,使用前彻底清除装置内的铁锈及固体异物。

   b)空气全部排除后,方可运转。

   c)断流转动不得持续超过30秒。

   d)不得逆向持续运转。

   e)带冷却水套的屏蔽电泵,必须首先按规定的冷却水流量接通冷却水,然后开车运转。

   f)运转中,如发生异常声响或振动等,必须迅速查清原因排除故障。

   g)TRC表指示红色区域,不允许继续运转。

   h)在保护装置动作的情况下,在没有查清动作原因并彻底排除之前,不允许继续运行。

   i)小于最小流量时,不应运转。

   j)冷却水套、热交换器及逆循环管路内的流量小于规定值时,不应开车和继续运行.

   k)本机泵应在环境温度-20℃~+40℃、湿度不大于85%(25℃时)和规定的防爆标志下使用。

l)泵的正常工作状态,必须是合同要求的性能参数范围,否则影响泵轴向推力。

1.1.3.3机泵故障及原因和排除方法见表3

表3屏蔽机泵故障及原因和排除方法

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

不能启动1.异物堵塞1.电机问题1及时清除1.联系电工检修

电流过大1.腐蚀1.排出压力太小3.液体比重粘度过大1.更换配件1.检查线路3.联系有关岗位采取措施改变液体粘度

过热1.冷却水不足或断水1及时检查恢复冷却水

绝缘不良1.电机受潮1.联系电工修理

TRC指示过大1.磨损1.轴弯曲3.电机问题1.更换配件1.校轴或更换3.联系电工修理

轴承异常磨损1.轴承磨损大1.异物堵塞3.存在气体4.液体粘度大1.更换轴承1.清除异物3.排放气体4.改变粘度

轴承损坏1.轴承磨损大1.异物堵塞3.轴承缺油1.更换配件1.清除异物3.更换轴承。

不上量1.异物堵塞1.泵内有气体3.配管不良4.电机问题1.清除异物1.排出气体3.要适当更改配管4.电工检修电机

流量太小1.异物堵塞1.泵内有气体3.腐蚀4.液体比重粘度过大1.清除异物1.排出气体3.更换配件4.改变粘度

无压力1.异物堵塞1.泵内有气体3.配管不良4.电机问题1.清除异物1.排出气体3.要适当更改配管4.电工检修电机

能力降低1.腐蚀1.磨损3.轴弯曲4.存在气体1.更换配件1.排出气体

产生汽蚀1.异物堵塞1.泵内有气体3.腐蚀4.液体比重粘度过大1.清除异物1.排出气体3.要适当更改配管4.电工检修电机

流量不稳定1.异物堵塞1.泵内有气体3.腐蚀4.液体比重粘度过大1.清除异物1.排出气体3.要适当更改配管4.电工检修电机

振动大1.异物堵塞1.轴弯曲3.吸入阻力大1.清除异物1.更换配件3.清扫、检查线路。

振动逐渐增大1.异物堵塞1.轴弯曲3.吸入阻力大1.清除异物1.更换配件3.清扫、检查线路。

噪声大1.腐蚀1.磨损3.轴弯曲4.存在气体1.更换配件1.排出气体

1.1.3螺杆泵操作

1.1.3.1启动前的准备

1.1.3.1.1检查泵及附件连接螺栓,底座螺栓是否紧固、联轴器是否接好、安全罩是否松动。

1.1.3.1.2盘车数圈检查是否转动灵活,无轻重不均或蹩劲卡阻现象,盘不动车,不能启动。

1.1.3.1.3打开机泵进出口阀,压油使进出口管线和泵内灌满油,并同时盘车5~10圈,使油充分进入螺杆间隙,以避免启动后发生干摩擦(螺杆泵为液膜传动,出现干摩擦易损坏机泵)。

1.1.3.1.4全开仪表阀门。

1.1.3.1.5检查润滑油脂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规定。

1.1.3.1.6检查安全保护设施是否处于保护状态(压控阀前的手阀全开,而且阀后的流程要贯通)。

1.1.3.1.7打开冷却水至适量。

1.1.3.1.8必须投用过滤器,防止固体杂质进入造成螺杆咬死。

1.1.3.2启动

1.1.3.1.1关闭泵出口阀,打开泵进出口间的循环阀。

1.1.3.1.2确认油温在规定范围内方可启动泵,启动后,观察泵压力、电流稳定后,打开出口阀,同时关闭循环阀。

1.1.3.1.3检查泵及电机各部位有无发热、振动噪音或泄漏现象。

当压力急剧波动、泵内有异常声音或泵压超过规定值应停泵处理。

1.1.3.1.4检查泵及电机轴承温度是否符合规定。

1.1.3.1.5调节泵房内循环阀的开度,将泵出口压力控制在工艺指标之内。

1.1.3.3正常运行和维护

1.1.3.3.1检查泵的出口压力、电机电流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1.1.3.3.2运行泵采用“听、看、摸、闻、换”五字操作法巡检。

1.1.3.3.3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1.1.3.3.4严禁下列操作:

泵内无油时启动泵、长时间抽空和油温过高。

1.1.3.3.5填写好运行记录,详细记录机泵运行过程中的状态。

如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则应详细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及原因。

1.1.3.3.6做好机泵考勤记录。

1.1.3.3.7保持机泵卫生,每班清洁机泵及电机卫生一次。

交班必须做到机组清洁干净,无油污灰尘,泵房干净整洁。

1.1.3.4停泵

1.1.3.4.1先按停泵按钮,等泵停止运转后关闭进出口阀。

1.1.3.4.2如不预热备用泵时,需将泵吹扫干净,吹扫时同时盘车5-10圈。

1.1.3.4.3如需预热备用泵,控制好循环阀开度,泵不能产生反转。

1.1.3.4.4备用泵每天白班盘车180度。

1.1.3.5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见表4

表4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可能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振动噪音大1、吸入管路或泵吸入端漏气堵塞

2、吸上高度超过泵的吸上真空高度

3、轴承损坏1、消除漏气堵塞

2、降低吸上高度减少管路阻力

3、更换轴承

压力波动大1、吸入管路或泵吸入端漏气堵塞

2、吸上高度超过泵的吸上真空高度1、消除漏气堵塞

2、降低吸上高度减少管路阻力

泵流量下降1、吸入管路或泵吸入端漏气堵塞

2、吸上高度超过泵的吸上真空高度

3、转速过低

4、螺杆衬套磨损

5、压控阀泄露

6、轴封泄露1、消除漏气堵塞

2、降低吸上高度减少管路阻力

3、提高转速

4、更换易损件

5、检修压控阀

6、检修更换机封元件

泵不上量1、吸入管路或泵吸入端漏气堵塞

2、吸上高度超过泵的吸上真空高度

3、螺杆衬套磨损

4、轴转向不对1、消除漏气堵塞

2、降低吸上高度减少管路阻力

3、更换易损件

4、调整电机转向

功率增大1、输送介质粘度大

2、泵内严重磨损

3、泵与电机不同心

4、出口管路堵塞1、升温降低粘度

2、更换易损件

3、校正同心度

4、消除堵塞

泵发热1、螺杆衬套磨损

2、泵内严重磨损

3、与电机不同心

4、出口管路堵塞1、更换易损件

2、更换易损件

3、校正同心度

4、消除堵塞

机械密封发热机械密封回油孔堵塞清洗回油孔

机械密封泄露1、机械密封回油孔堵塞

2、机械密封损坏,密封元件损坏1、清洗回油孔

2、调整弹簧压缩良,更换密封元件

1.1.3.6暖泵操作

1.1.3.6.1重质原料油泵必须有一台备用泵在暖泵。

1.1.3.6.2暖泵目的。

通过在用泵的少量原料在备用泵循环,使备用泵随时处于预热状态,一旦在用泵出现故障,备用泵无需用蒸汽暖泵就可立即启动,保证装置渣油原料不中断。

1.1.3.6.3暖泵流程。

在付装置原料泵运行情况下,全开备用原料泵的进出口阀门(与在用泵的流程一致),打开备用原料泵出口预热专线上的阀门,使在用泵出口的油品从备用泵的出口反串到进口。

1.1.3.6.4暖泵操作注意

a)预热备用泵的冷却水要长开。

B)通过调节预热专线上的阀门开度,控制好预热介质的流量,使泵处在预热状态,同时又不造成叶轮或螺杆反转,不影响在用泵付给装置的油量。

C)司泵工巡检时,应对预热的备用泵仔细检查,用手触摸预热备用泵及进出口管线,如果温度下降,可将预热阀门适当开大一点,如果已造成盘车困难,必需立即用蒸汽进行扫泵处理,然后恢复暖泵流程。

1.1.4齿轮泵操作

1.1.4.1开泵

1.1.4.1.1开泵前应先检查各部螺丝有无松动,电机接地是否良好,核实进出口流程上有关阀门是否打开。

1.1.4.1.2泵首次使用时,应先打开进出口阀门,利用自压引油,用以密封泵的齿轮间隙,使齿轮得到润滑。

1.1.4.1.3正常开泵前应先开出口阀门,压力表阀门。

起动电机后慢慢打开进出口阀门。

以防止电机起动负荷太大,可在启动前打开旁通回油阀,运转正常后再行关闭。

1.1.4.1.4泵运转时,应注意泵的运转声音和轴承温度,发现超温或超压应及时停泵检查原因。

1.1.4.1.5泵体上的压差安全阀不能随意调压力。

1.1.4.1.6粘度不大易输送的油品,应先加温达到输送条件,否则粘油又不易吸入泵内,会增加泵的齿轮摩擦磨损和运转杂音。

1.1.4.1.7停泵时,应先停点机,后关进出口阀门和压力表阀门。

严禁停电机未停,先观出口阀,否则将会将泵憋坏或烧坏电机。

1.1.5油罐搅拌器操作

1.1.5.1接调度通知开机指令后,做好记录、开机准备工作

1.1.5.2开机

1.1.5.1.1开机前应先检查各部螺丝有无松动,电机接地是否良好,核实该罐内油品温度。

1.1.5.1.2搅拌器首次使用时,应先检查既有是否达到要求,是否洁净,然后进行盘车数圈,使机器内部齿轮得到润滑。

1.1.5.1.3正常开泵前盘车比较轻时直接启动。

1.1.5.1.4开机正常后检查电机温度是否合适,运转又无杂音,确认无误,10分钟后可离开现场。

1.1.6稠油泵操作

稠油泵工作原理

动力通过轴传给齿轮,一对齿轮带动泵叶做同步反向旋转运动,使进口区产生真空,将介质吸入,随泵叶转动,将介质送往出口,继续转动,出口腔容积变小,产生压力(出口高压区)将介质送出。

由于转速较低、自吸能力强、流动性能较差的高粘介质,有充分时间和速度充满空穴,所以适用于高粘介质。

油泵内部密封面大,内泄较少,所以油泵效率较高,可达70%以上,同时可以达到高压输送介质。

并且对较稀介质也有良好的适应性。

主要特点

1.对介质粘度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输送高粘度介质,介质粘度从0.02~100pa.s(20~10000cp)。

1.具有良好的自吸能力。

3.采用先进密封,密封性能可靠。

4.可输送带微粒(杂质)的介质。

5.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6.操作方便。

7.适用于高温和带气、带水介质。

8.油泵效率高。

1.1.6.1开机

1.1.6.1.1新泵安装后,开机前,先将齿轮箱上部通气塞打开,加20~40号机械油至油标中线。

减速机加20~40机械油(或齿轮油)至游标中部,不可过少。

1.1.6.1.2手盘连轴器,看是否有卡死现象。

1.1.6.1.3开机前必须先将出口管路中阀门打开,再将进口阀门打开,否则泵易损坏。

1.1.6.1.4点动电机,观察转向是否与泵规定转向一致。

1.1.6.1.5开机后观察运转是否正常,如有异声应立即停机检查。

1.1.6.1.6停机前切忌不要先关出口阀门。

1.1.6.1.7正常工作时,停机后再开机前,应先将回路阀门打开,待温度上升运转正常后,再将回路阀门关闭。

1.1.6.2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见表5

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

开机后无流量或流量过小1.超过泵允许吸上高度;

1.进口管线过长,弯头过多;

3.进口管路漏气;

4.电机转向不对;1.降低泵位;

1.缩短管线,减少弯头;

3.堵塞漏气孔;

4.改变转向;

泵突然停转1.电机超载

1.泵腔进入异物,将泵叶卡死;

3.其它机械故障;1.改变管路设计,减少系统阻力。

1.拆开进口法兰,取出异物;

3.检查排除。

管路振动过大、噪音大1.管路口径太小;

1.管路弯头过多,角度小;

3.冷机启动;1.增大管路口径;

1.减少弯头,增大角度;

3.加温启动,如果温度不是过低,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消除。

泄露突然增大密封损坏更换新件

电机超载发热或烧毁1.泵超载工作;

1.出口阀门未开启或开启过小;1.泵的压力和流量超过允许范围。

应换大泵。

安装电器过载保护装置。

1.打开阀门;

1.2机泵设备润滑

1.1.1岗位润滑管理职责

1.1.1.1对本岗位的设备润滑负责。

1.1.1.2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规章制度和润滑“五定”,根据设备运行条件,正确使用润滑油品,逢五、逢十对本岗位的所有设备润滑油质量进行检查,认真做好记录。

1.1.1.3维护润滑用具,严格执行专油专用,定期清扫,纳入交接班内容。

1.1.1.4加油或换油必须做到“三级过滤”,严防各种杂质进入设备内。

1.1.1.5对自存自用润滑油品要班班检查,并按规定时间对固定油样进行脱水。

1.1.2润滑器具管理和使用

1.1.1.1岗位按需要和油品规格配齐成套润滑用具。

其本用具有固定式油桶、提油桶、手油壶、过滤斗、油油盘、黄油桶、黄油铲、黄油枪等。

1.1.1.2各润滑用具应标记清晰,专油专用,定期清洗。

一般情况下,固定式油桶每三个月清洗一次,器具各部的过滤网要班检查及清洗,各器具使用和清洗后,按指定地方放置整齐,以免丢失或损坏。

1.1.1.3各种用具所装过滤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汽缸油、齿轮油的油品采用40~60目铜丝网;

压缩机油、车用机油采用60~80目铜丝网;

汽轮机油、冷冻机油采用80~100目铜丝网。

加入轴承箱(油箱)的油要经过三级过滤:

领油大桶→一级油桶(箱)→二级提油桶或油壶→三级加油点。

1.1.3机泵、设备润滑“五定”

1.1.3.1定质:

按规定的润滑油(脂)牌号加。

如无该种牌号,可用代用品,但不允许随便用油。

所用的油品应妥善保管,器具要加盖、加套,防水杂、防泥污、防变质。

污染和变质的润滑油(脂)不准使用。

1.1.3.2定量:

按规定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