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408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8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

《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分类溶液.docx

中考化学分类溶液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溶液

(10哈尔滨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武汉27).(3分)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40

80

溶解度/g

Ca(OH)2

0.187

0.141

0.094

Ba(OH)2

1.67

8.22

101.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举一种)

(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

答案:

27.

(1)B

(2)升高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加溶液质、加氢氧化钙、加熟石灰、加消石灰、加Ca(OH)2,加生石灰、加CaO等)

(3)加热后趁热过滤(或升高温度后立即过滤;降温结晶、过滤,再将晶体溶于蒸馏水)

19(10红河21)如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均不含结晶水)的

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0°C时,a、b、c三中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cba。

(2)要从a溶液中得到a,通常采用降温结晶(冷去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

(3)t2°C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

溶液的质量为75g。

(4)将t2°C的a、b、c三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时,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

1.(10娄底16)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铵固体D.食盐

2.(10茂名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混合物B、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

C、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质量变小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

3.(10日照2)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B.氢气C.蔗糖D.汽油

4.(10日照6)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吸收热量的是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浓硫酸D.生石灰

5.(10邵阳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B.油水C.泥水D.蒸馏水

6.(10内江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化空气B.石油C.蒸馏水D.碘酒

1.(10邵阳27)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

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

(1)CaCO3

(2)CuSO4(3)NaOH(4)NaCl

1.(10茂名10)右图为A、B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20℃时,A和B的溶解度相同

C、10℃时,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中,B的溶剂最少

D、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从30℃降低到20℃,B析出的晶体最多

2.(10邵阳13)右图表示的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都很小

C.在t℃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b中含少量a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1.(10娄底21)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26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27

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28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29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26.=27.乙28.饱和29.降温(合理答案均可)

2.(10日照2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__(填“甲”、“乙”)曲线。

50g25降低乙

3.(10内江2)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其含义是在20℃时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时,向饱和氨盐水中不断通入CO2,同时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但却只有碳酸氢钠结晶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g水中溶解9.7g碳酸氢钠即可达到饱和相同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1.(10娄底2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

氯化钠40g,水41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42。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43。

40.541.9542.B43.加速溶解

2.(10日照29)某兴趣小组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若选择40g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则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g。

从下表中选择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所需要的仪器______.(填序号)

(2)为中和上述氢氧化钠溶液,需10%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____g;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1%)

(1)4ACE

(2)498%

3.(10邵阳25)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和__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BACD

(2)烧杯搅拌,加速溶解

4.(10内江3)农业上经常用16%的食盐溶液来选种,如果溶液太浓或太稀都会使优种筛出。

小明准备配制500g这种食盐溶液帮家里选种,他应该称量________g食盐,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小明俯视读数,这样配得的溶液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80偏高

1.(福建南安14.)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1.(福建南安22.)(4分)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大地震,某护士为在帐篷里的一位病人滴注500mL的生理盐水(NaCl的质量分数为0.9%,溶液的密度约为1g/mL)。

计算500mL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为g,水的质量为g。

4.5   495.5   (各2分,共4分)

1.(福建省福州15.)(5分)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g水中溶解_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g。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1)t1 

(2)25 20% 125 (3)B

24.(5分)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t20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

顺序是A>B>C。

⑵将t20C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

温到0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A,

无溶质析出的是C。

⑶20℃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0g。

⑷若将t1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10株洲中考)26.(4分)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t3℃时,把46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B(填“>”、“<”或“=”,下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l℃时A、B

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

若把t3℃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

26、

(1)不饱和,

(2)﹤,(3)﹤,=:

(2010扬州1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BC)

A.两溶液仍饱和B.甲溶液仍饱和

C.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D.溶液质量:

甲=乙

1.(10广州15)配制2000g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B)

A9gB18gC90gD180g

(2010·山东莱芜,9)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

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010·遵义,9)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

(2010·辽宁鞍山,15)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1)当温度为℃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

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据此你认为图中(填

“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15.(3分)

(1)40

(2)加热蒸发(3)A

(2010·辽宁鞍山,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6.(4分)

(1)40g

(2)甲>乙(3)甲减少,乙增多NaOH(或CaO)

(2010·甘肃兰州,34)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

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态。

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

是  ,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

34.(每空1分,共4分)

(1)<

(2)a(3)BA

(2010·甘肃兰州,20)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

A.100mL54.35mLB.100mL55.5mL

C.250mL54.35mLD.250mL55.5mL

1、(10重庆綦江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啤酒C.蒸馏水D.眼药水

二、填空题

1.(山东烟台3.)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1.(10云南楚雄8)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

A.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B.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C.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D.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10河北7)图3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水的电解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10河南13).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

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

20℃时可析出晶体g

答案:

13.

(1)40   

(2)不饱和   10

(10宜昌18).(3分)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B是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答案:

18.(3分)⑴氯化钠或NaCl;⑵不饱和;54.2

(10河北30).小明要用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图12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NaOH

NaOH

图12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筒。

(2)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

        。

(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4)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

                        。

2.(10云南楚雄19)(4分)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铝和铜常用于制造电线,是用到了铝和铜的________________性。

(2)衣服上沾上了较多的油污时,可用汽油洗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0.024m3的钢瓶中,原因是___________。

2.

(1)导电

(2)油污易溶于汽油(3)保持铁锅干燥、清洁(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压强增大时,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变得很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10济宁17)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309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lOO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

请参照氯化钠、碳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C.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

D.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

2.(10云南楚雄20)

(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_____(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

(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剂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2.

(1)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乙(3)不能(4)C

1.(10长沙6)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0山西23)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

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2.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2)固体部分溶解A、C、D37.5%

1.(山东烟台25.)(8分)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我市具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

(2)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是,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①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将t1℃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2℃以上时,会析出晶体(填名称)。

②将粗盐提纯可以得到纯净的NaCl。

欲用纯净的NaCl配制1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克。

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一个)。

(1)多级闪急蒸馏法(或蒸馏法)加热蒸发后无残留物(或液体不导电、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可燃冰(或天然气水合物)

(3)①MgCl2硫酸镁②0.9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答出前三种即可)

称量氯化钠时操作错误,如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等;用量筒量取水时错误,如取水时仰视读数等;氯化钠中混有杂质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1、(10四川达州13)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水中含NaCl、MgCl2等物质),被誉为“国防金属”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单流程。

⑴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常用的方法是蒸馏。

⑵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可将海水进行蒸发结晶。

⑶试剂A最好选用熟石灰或氢氧化钙或Ca(OH)2。

1、(10四川达州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仍是饱和溶液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8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2、(10苏州2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3、(10苏州30)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丽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10广东省18)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下图回答:

(1)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33.3%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是___c

(3)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

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a______.

2、(10重庆綦江20)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李青同学要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而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他应该将温度控制在20℃。

(2)40℃时50g乙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还有10g固体未溶解,如果要使其溶解,你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

计算题

1、(10苏州34)根据图示情景和范例,编写计算题,并完成相关内容。

【情景1】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氯化钾溶液,应该怎么操作?

(1)编题范例配制10%的氯化钾溶液50g,分别需氯化钾固体和水各多少?

(2)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

①计算:

m(KCl)=50g×10%=5gm(H2O)=50g-5g=45gV(H2O)=45ml

②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5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

将称得的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④装瓶:

将配制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情景2】已知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盐酸反应,得到只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求算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编写题目56g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与18.5g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