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385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docx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4~2020)

 

说明书

 

规划设计资格:

乙级

资格证书编号:

032025

 

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六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1

第二章城市概况………………………………1

一、历史沿革

二、地理位置

三、自然条件

四、市区人口与经济

五、城区商业发展概述

第三章城市商业现状及发展分析……………4

一、商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商业网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邵阳市商业发展定位分析

第四章规划依据与规划规模…………………7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

三、规划重点

第五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8

一、规划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第六章城市商业发展目标……………………10

一、城市商业发展分析

二、城市商业发展目标

三、城市商业发展总体目标

四、城市商业结构目标

第七章城市商业总体布局规划………………13

一、市中心商业区

二、区域商业中心

三、居住区(社区)商业

四、街坊商业

五、中心镇商业、一般镇商业

六、批发市场规划区

第八章商品交易市场规划……………………19

一、工业消费品市场规划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

三、农贸市场(菜市场)建设规划

四、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规划

五、其它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规划

第九章商业街建设规划………………………22

一、定义

二、布置原则

三、商业街设置导向

四、规划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五、规划建设重点

第十章商业零售业态建设规划………………24

一、概述

二、大型购物中心

三、大型综合超市

四、仓储商店

五、百货店

六、专业店、大型专业店

七、专卖店

八、超市、便利店

第十一章物流配送业建设规划………………30

一、概述

二、物流基地规划

三、物流配送中心

第十二章宾馆(饭店)与餐饮业规划…………32

一、宾馆(饭店)

二、餐饮业

第十三章商业网点停车场与消防规划………32

一、现状概述

二、商业网点停车场规划

三、商业网点消防规划

第十四章规划管理与实施措施………………33

一、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职能

二、优化市区商业经营秩序与经营环境,加强对商业网点的引导

三、规范城市商业网点建设行为,强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管理

四、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应用,走科技兴商之路

五、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拓宽商品市场和商业网点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对外开放新形势需要我们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一些承诺的履行,特别是2004年12月11日我国的商贸零售业对外全面开放以来,国外新型流通组织方式和新型业态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市场,流通现代化进一步加快,竞争更加地激烈。

应该说,国内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销售能力,还是在营销技术、管理方式上,都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短时间内很难与其抗衡。

因此,在全面推进商业领域对外开放的同时,认真及时地做好本地的商业网点规划,并以此为依据来规范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有序竞争,很有必要。

同时,用规划来指导、规范行业的发展也是国际上特别是一些商贸流通领域发达国家的通行办法。

二、上级领导和部门大力支持

国家及有关国家领导也很敏感地意识到了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吴仪同志2002年10月就做出重要批示:

要抓紧制订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温家宝总理去年4月也强调:

“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也应合理规划,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国家商务部和建设部联合发文(商建发[2004]18号),要求2004年年底前完成地级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并于去年4月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座谈会议,对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动员。

指出凡是没有按要求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地级城市,今后省厅将一律不批准新的外资进入该地区投资商业。

三、编制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邵阳市对编制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十分重视。

在市商务局组建之前,原内贸证券办公室党组及时地向市委、市政府就有关编制网点规划的工作做了汇报,安排专门领导负责并责成市场建设管理科具体承办这项工作。

市政府先后两次(2004年月10月29日和12月2日)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布置编制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并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胡奇同志为顾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禹新荣同志为组长的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在政府和办党组的高度重视下,编制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第二章城市概况

一、历史沿革

邵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历代为州府所在地,历史上是湘中及湘西南的重要商埠和军事重镇。

西汉初始置昭陵县,晋改邵阳县,公元1225年,南宋理宗登基,改年号为宝庆,邵阳县升格为宝庆府,从此一直沿袭七百余年。

民国初期改称宝庆县,后改邵阳县,设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邵阳行政专员公署,设邵阳市,1986年3月地市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

二、地理位置

邵阳市位于湖南省湘中偏西南,处于资水上游,北与娄底地区毗邻,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本省的永州市交界,西与怀化地区相连,东与衡阳市接壤。

地理位置为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05′。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历来就是通往云南、贵州、广西和湘西南的要塞重镇和湘中及湘西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商业城市。

三、自然条件

1、气候:

邵阳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等特点。

境内年均降雨量1300~1800毫米,平均气温为16oC,无霜期262~305天,年平均日照1258~1445小时。

全年盛行风向以东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东风。

2、地形地貌:

邵阳市处在湘中丘陵向湘西山地的过渡地带,东部属衡邵丘陵盆地,西南为雪峰、南岭山系,南、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低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貌形态多种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地、平原各类地貌兼有,以山地、丘陵为主。

四、市区人口与经济

邵阳市辖八县一市三区,即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城步、新宁、绥宁八县和武冈市及双清、大祥、北塔三区,市域面积20830平方公里,至2003年,全市总人口732.35万人。

其中邵阳市市区人口63.36万人,面积411平方公里。

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82.16亿元,比上年增长9.3%,人均GDP为3853元,同比增长8.8%(比上年增加311元)。

其中市区内生产总值1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分别为34361万元、82670万元、81377万元,人均GDP为3131元,同比增长9.6%(比上年增加275元),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五、城区商业发展概述

邵阳城区自古为湘中及湘西南的传统商埠。

鸦片战争前,境内盛产的土纸等手工业品和玉兰片、龙牙百合、苡米、茶叶等土特产品,多在此集散,粮食交易亦较活跃。

鸦片战争后,洋货渐次输入。

江西、福建、陕西等省及省内长沙、湘乡、衡阳、新化等地商贾陆续来此经商从业,并逐渐形成商业行帮。

江西人多营药材、首饰,陕西人多营皮毛,湘乡人主营布匹、南货、杂货。

皮毛交易不仅辐射境内各县,而且吸引湘西及贵州、广西、云南的肩挑小贩至此,成为西南各省的皮毛集散市场。

此外,土纸、煤炭、大条钢的交易流通亦是大宗,通过资江运销省内外。

用毛板船沿资江水运煤炭至益阳、汉口等地,先卖煤炭,再将空船卖给拆板厂,这种独特水运方式持续百余年。

黄花菜、晒烟、干辣椒等农产品的外销量也较大。

随着长沙、岳州的开埠,外来商品日渐增多,既有洋布、绸缎、钟表、书画,也有瓷器、海味、糖、盐。

盐业实行官督商运,宝庆府城中有盐商20余家,年销盐25000吨。

宣统年间,始建商务局,商业行帮堂会均成其基层组织。

宝庆城内有粮食、绸布、国药、生皮、南货、盐业、山货、杂货、烟酒等20多个行业工商户2000余家。

民国时期,境内商业随着时局变化,各业经营时起时落。

民国33年(1944),邵阳县城商业门店大多被日军焚毁,损失惨重。

至民国38年9月,邵阳县城商业由抗战初期4000余户减少到2300余户,市场萎缩,商业凋零。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暴涨,市人民政府采取低价抛售粮食、棉纱、棉布等物资,实行商品棉纱配售,议定肉价等,各种物资零售价格相应下降。

国营商业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管理,逐渐控制批发市场,经营比重逐渐扩大。

1952年,境内设立国营零售网点142个,职工1635人,国营商品纯销售额1042万元。

1953年,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营商业在市区相继成立花纱布等10大专业公司。

1954年实行生猪派购和棉花、棉纱、棉布统购统销。

至1955年8月,国营商业掌握日用工业品批发业务,开始实行“三固定”批发体制。

1956年,完成对城镇私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由初级形式的代购、代销、经销发展到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

市区组成公私合营商店279个,1851人;合作商店48个,1165人;合作小组78个,1614人。

并逐渐归口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管理。

地、市分别成立商业局,这年,境内国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形成。

1958年,国营商业机构合并,市区和县城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并入国营商业,形成国营商业独家经营局面。

商业部门开展“大购大销”活动,盲目收购大量不适销和质次价高的产品,造成境内商业系统库存积压。

1960年积压2146万元,其中有问题商品541万元。

1961年,由于商品货源少,境内实行凭票供应的商品达43种,凭票商品销售额占全部销售的70%。

1962年,高价商品销售金额占总额的1/3,境内国营商业纯销售6101万元,其中市区3617万元。

1963年,国民经济形势好转,逐步减少高价商品销售,至1965年,境内国营商业网点达到658个,职工8443人,其中市区国营商业网点222个,职工4544人。

因取消高价商品销售,故实际商品销售量增加,总销售金额减少。

境内国营商业纯销售6088万元,其中市区3162万元。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营商业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废弃,化妆品、工艺品等日用消费品被视为“资产阶级用品”,经营品种单调。

商业经营网点减少,城镇市场管而不活,流通渠道单一,“买难卖难”、“住店难”等问题日趋严重。

在这种困难局面下,国营商业在工矿区开办厂管商店,市区发展街道“三代店”。

1970年,境内国营商业纯销售12331万元,比1965年增长1.02倍,其中市区6708万元,比1965年增长1.12倍。

70年代后,城镇人口增多,家用电器、化妆用品、塑料制品等新产品进入市场,商业网点有所增加。

1975年,境内国营商业网点增加到1128个,职工9955人,其中市区网点342个,职工4404人。

境内国营商业纯销售19603万元,其中市区8252万元。

1978年,境内国营商业纯销售达到20207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三多一少”的的商品流通体制,国营商业部门进行一系列改革,放宽购销政策,减少计划管理商品品种,取消猪、蛋、鱼、禽的派购,提高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品价格,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方针。

1983年,国营商业为适应新的情况,增设批发机构,市区国营批发机构由1982年33个扩大到63个,县、区下伸批发点由1982年的12个增至51个,国营商业销售、批发给个体商贩和集体商业户的金额占19%。

1985年,市场进一步开放,取消工业品的统购统销,工厂可以自由销售,商店也可以直接向厂家进货,形成多家经营的局面。

国营商业为加快自身改革,普遍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加快网点建设,改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至1988年,全市国营商业纯销售达到46341万元,比1978年上升129%,为商业发展鼎盛时期。

由于实行多渠道流通,集体、个体商业发展较快,上升幅度更大,市区社会商业网点达到3931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54491万元,比1978年上升4.4倍。

1990年经营网点增加,市区社会商业网点达5311个,比1988年增加138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加到57388万元,比1988年增加5.3%;全市国营商业网点2512个(其中市区316个),大部分企业包袱重,适应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加上市场疲软,纯销售为41513万元,比1988年下降15%,全市国营商业企业亏损947.7万元。

但国营商业在困境中加快改革步伐,改善经营管理,在系统内部开展多种形式的横向经营,推行民主化管理和规范化服务,企业实力得到增强。

从1956年至1990年境内国营商业企业累计利润4744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0456万元,流动资金20876万元,职工队伍发展到18359人。

 

第三章城市商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一、商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邵阳市历史悠久,一直以来为湘西南商业重镇,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邵阳市的商业发展步伐慢慢变缓。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发展,经济活力日益增强,邵阳市商业日趋繁荣,内外贸易活力显著增强。

同时,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至2003年,占据邵阳经济的“大半壁江山”。

199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带动邵阳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决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之不断成长壮大,现已成为邵阳市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

据估测,2002年全市260亿的GDP中,民营经济占48.8%,接近一半,较1990年提高25.6个百分点,比1995年增加17.7个百分点。

到2003年,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的推动下,全市商业继续保持了购销两旺的态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1亿元,比上年增长9.92%。

市区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71亿元,下降8.7%,非公有制经济完成20.10亿元,增长16.7%。

国有商业所占市场份额继续萎缩,非国有商业竞争力日趋强劲,非国有消费品零售额所占比重达到72.26%,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人均拥有商业营业面积0.97米。

超市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至2003年,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有万里购物广场、佳惠百货、三阳购物中心、步步高等4家。

邵阳市商业网点在微观方面也取得了快速发度,主要表现在:

1、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据统计,到2002年底,市中心城区市场商业网点面积达10万平方米。

2、商业网点快速扩张,商业设施日趋完善。

随着商业网点的快速发展,商业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除传统的零售商业网点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外,一大批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宾馆、酒店、餐饮、茶道、足浴等商业服务项目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3、商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商业建设方兴未艾。

经过多年的分化组合,邵阳市已逐步形成红旗路、东风路两大商业区,各商业区内商业设施繁多,商业网点布局合理有序,市场繁华热闹。

而与此同时,正在兴建火车南站站前区商业区已初具规模。

4、新型业态不断涌现,连锁经营生机勃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的社会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大型零售超市、连锁店不断涌现,呈现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到2003年底,市中心城区有大型超市连锁店3家,其中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有1家,年商品零售额近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同时,在医药、电信、家电、家具、汽车、建材、维修、餐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娱乐健身等领域,连锁经营得到广泛推广,一批连锁店已把经营范围扩大到了市郊区及各县。

二、商业网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与商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无章可循。

邵阳市商业网点布局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严重。

2、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商业体系不明确。

一方面城市旧城区特别是党政机关所在地附近门店云集,另一方面城市边缘区,特别是城市新城区,网点缺乏,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3、市场体系发育不全,市场功能比较脆弱。

从市场商业网点的整体状况来看,突出表现在:

小规模市场多,大规模市场少;零售市场多,批发市场少;专业市场多,综合市场少;供应市民日用消费品的市场多,销售我市地方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市场少。

由此带来市场的辐射功能、服务功能以及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比较脆弱,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我市的商业体系尚处于不完善之中,城市三级商业网点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商业网点分布还不合理,在红旗路,东风路一带虽然集中了一些大商场和大量的中小商店,但这些商店在经营业态,、商品类别、档次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导致同业竞争激烈。

同时由于布点缺乏规划与引导,致使小门面过多,餐饮和百货相互交织,从而作为城市商业核心的市商业中心应有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城市新区和外围普遍缺少综合性的商业网点。

4、商业设施档次不高,市场效率和效益较低。

从总体上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市中心城区现有市场商业网点建设大部分起点较低,市场商业网点无论从经营环境,还是服务设施来讲,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档次不高、市场效率和效益较低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空壳市场”和“马路市场”。

5、物流配送业严重滞后,与现代流通方式相比格格不入。

目前,邵阳市无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产业基地,没有专业化的配送中心。

市区仅仅有几家大型综合连锁超市(步步高等)设有系统内的配送中心,基础极其薄弱。

而第三方物流配送、专业化配送中心等基本为零。

6、农贸市场占路经营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改变。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发,近年来,我市陆续搬迁了西湖路、宝庆路等占路农贸市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但由于城市缺少必要的建设资金,加之历史欠帐较多,还有较多的占路市场没有搬迁到合适的位置,如马蹄塘路市场、迎春路市场,他们仍然占据着城市道路和街巷,阻塞交通甚至阻塞消防通道。

7、居住区及社区商业网点配套不够,标准不高。

近年来,我市房地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很多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陆续兴建起来,这一方面极大的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城市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缺少必要的商业配套设施,或是商业配套设施的布局不合理,建设标准不够,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8、商业立法滞后,政府宏观调控缺位。

由于种种原因,政府职能转型未到位,对商业网点建设管理缺乏措施;中介组织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还未形成一套有效的公平竞争、自我约束、共同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

鉴于此,为促进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合理,优化结构,减少社会资源浪费,促使商贸流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统一部署的要求,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已迫在眉睫。

这项规划将不仅对邵阳市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也是邵阳市商业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建设,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商业网点发展的基本要求。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邵阳市商业发展定位分析

1、邵阳与长株潭:

主、次中心关系

长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湖南省会所在地,为全省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信息中心,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长株潭大都城区的核心片区。

邵阳,历史上就是湘中重城、全省副中心,在《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中也明确提出了邵阳作为省域副(次)中心城市的定位。

邵阳与长沙相距不远,高速公路行车时间在2小时左右,除城市间垂直的行政联系外,相互间的商业联系也较强。

2、邵阳与娄底:

资源共享、局部超越

邵阳与娄底地处一区,解放初期娄底属邵阳地区;文革期间分为邵阳地区和娄底地区,资源相系,文化相通,现状发展背景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有许多可以携手共同发展的地方。

如果将长株潭比喻为湖南的“金三角”,那么邵阳、娄底和冷水江(娄底所辖一个县级市)则可比喻为湖南的“铁三角”。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发展环境的类似,邵阳与娄底的竞争是不可回避的,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将相当剧烈。

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邵阳与娄底必须积极地将这种近域竞争引导到更大层面的国内、国际竞争中去,确立良性竞争的理念与机制,而不能以两城市的相互损耗为手段、为代价。

同时,娄底许多成功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但在商贸流通业、经济腹地等方面邵阳比娄底更有优势,尤其是随着上瑞高速公路、太澳高速公路、洛湛铁路的规划建设和邵衡通道的打通,以及邵阳机场转为军民两用等一系列大动作,对挖掘邵阳的巨大潜力、提升邵阳的中心城市地位具有积极作用。

发挥好这些优势,邵阳完全可以在城市功能高级化、层次先导化等方面超越娄底,从而奠定邵阳在湘中城镇经济区的商业中心地位。

3.邵阳与衡阳、永州、怀化:

合作关系,内聚外拓之门户

衡阳、永州、怀化三市分别位于邵阳的东、南、西部,是邵阳沟通广东、广西、大西南的门户。

衡阳: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域次中心,湘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旅游服务基地、重要的工贸城市;衡阳上与长株潭大都城区、下与广东均有着便捷的联系,是邵阳与广东建立便捷联系的主要通道;永州: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机械、建材、医药及商贸、旅游业为主的湘西及湘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交通枢纽,是邵阳向广西拓展经济腹地的窗口;怀化,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湘、桂、黔、渝、鄂五省(区、市)边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西部的门户城市,承担湖南与周边省(区、市)物资大进大出和枢纽极核功能,是跨省区的商业贸易中心,也是邵阳向湘、桂、黔、渝、鄂拓展经济腹地的门户。

4.邵阳城区与市域其他城镇:

主角与配角,共同发展

1986年3月邵阳地区与邵阳市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邵阳地区也因此成为统领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至1990年底,邵阳市辖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9县(市)格局已经形成。

从目前看,虽然邵阳城区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偏小,经济中心的地位不是很突出,但随着交通区位的改善、省市政府对城区发展的重视与政策倾斜,城区的区域增长极功能和经济中心地位将逐步提升。

根据《邵阳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未来市域将形成以邵阳城区为中心、武冈城区为副中心、其他县城为各自片区中心的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格局。

因此,邵阳各城镇应在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前提下,确定邵阳城区的商业中心地位,其他城镇做好配角,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作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得出邵阳的商业发展定位是:

湘中及湘西南地区商业中心城市,邵阳市域商业中心。

第四章规划依据与规划规模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商业网点编制规范(试行)》(商务部文件商建发<2004>180号)

4、《湖南省地方标准—商业设置规范》(DB43/T203—2004)

5、《湖南省地方标准—商业业态规范》(DB43/T204—2004)

6、《湖南省商务厅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湖南省商务厅文件湘商建设(2004)2号)

7、《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8、《邵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9、《邵阳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10、《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

11、《邵阳市城市各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2、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之各项专业规划

13、其它地区的相关规划文件及相关资料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期限

与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相一致,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2、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