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966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练习题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一

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

(一)

1、陈瑄,字彦纯,合肥人。

 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

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屡从征南番,又征越巂,破宁番诸蛮。

复征盐井,贼炽甚。

瑄将中军,贼围之数重。

瑄下马射,伤足,裹创战。

自巳至酉,全师还。

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

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

迁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

 

节选自《明史 陈瑄传》

(1)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阙:

将:

间道:

(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说:

A.“自巳至酉”在文中指 

B.“蛮”是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

2、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

幼走马击剑,好兵略。

举万历七年武乡试。

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

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

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

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

明年再出,亦有功。

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

(4)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知:

陷:

拔:

(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说:

A.“乡试”是 

B.“用”是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

②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3、朱亮祖,六安人,元授义兵元帅。

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

 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

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

已,遣徐达等围之。

亮祖突围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

太祖亲往督战,获之,缚以见。

问曰:

“尔将何如?

”对曰:

“生则尽力,死则死耳。

”太祖壮而释之。

累功授枢密院判。

 

选自《明史•朱亮祖传》

(7)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克:

喜:

讨:

(8)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说:

A.“枢密院”指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

4、 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

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籓贵人争遗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

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

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

选自《明史•朱亮祖传》

(10)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方:

堵:

颉颃:

(1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判断:

A.进士:

明代殿试中选者称为进士。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若干人,二甲第一名叫传胪。

  ()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年方十五,宗籓贵人争遗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

②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

5、汪立信,澈从孙也。

淳祐元年,立信献策招安庆剧贼胡兴、刘文亮等,借补承信郎。

六年,登进士第。

理宗见立信状貌雄伟,顾侍臣曰:

“此帅才也。

” 知桐城县,未几,辟荆湖制司干办、建康府通判。

荆湖制置赵葵辟充策应使司及本司参议官。

葵去而马光祖代之,立信是犹在府也。

节选自《宋史•汪立信传》

(13)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从:

知:

去:

(14)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判断:

A.淳祐,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

B.借补,古代的一种授官方式。

将某地官员借调到某地,与该地官员共同治理当地军政事物,称之为“借补”。

()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桐城县,未几,辟荆湖制司干办、建康府通判。

②理宗见立信状貌雄伟,顾侍臣曰:

“此帅才也。

 

6、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

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

未冠,以词业称。

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

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16)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亲:

市:

寻:

(17)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说:

A.“未冠”指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7、刘颖,字公实,衡州西安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溧阳主簿。

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颖白浚言:

“ 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

”浚喜,即奏阁免,由是知之,遣其子拭与游。

签判潭州。

王佐为帅,负其能,盛气以临僚吏,颖约以中道,多屈而改为。

及陈峒反,所擒贼多颖计策,帅上其功,曰:

“签判宜居臣上。

” 

选自《宋史•刘颖传》

(19)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遣:

负:

约:

(2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说:

A.“调”指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陈峒反,所擒贼多颖计策,帅上其功,曰:

“签判宜居臣上。

②王佐为帅,负其能,盛气以临僚吏,颖约以中道,多屈而改为。

8、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

少力学,尤习本朝典故。

以父任入官,进《艺祖庙谟》百篇。

又言:

“元丰制,六察许言事,章悸为相始禁之,乞复旧制,以广言路。

”从臣力荐之,迁一秩,为湖北提刑司干官。

未几,入为主管吏部架阁文字。

丁母艰,服阕,进《典故辨疑》百篇,皆本朝故实, 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孝宗读而褒嘉之。

选自《宋史•李大性传》

(22)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习:

以:

阕:

(23)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判断:

A.丁母艰,遭逢母亲丧事。

古代在职的官员,如父母去世,一般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孝宗读而褒嘉之。

9、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

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

以父崧卿荫,补番禺县尉。

韩侂胄举恢复之谋,诸将偾军,边衅不已。

朝廷寻悔,金人亦厌兵,乃遣韩元靓来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壮士遗敌书,然皆莫能得其要领。

近臣荐信孺可使,自萧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

 

节选自《宋史•方信孺列传》

(24)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举:

已:

兵:

(2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说或判断:

A.“补”指 

B.荫:

古代一种制度,子孙因先辈有勋劳或官职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赏或免罪。

  ()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

②近臣荐信孺可使,自萧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

 

10、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

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

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

后曰: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

”帝廉之,果枉。

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

(27)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暇:

决:

廉:

(28)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说:

A.“古训”在文中指  

(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

②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

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

(一)

1、

(1)宫殿;统率,率领;偏僻的小路;

(2)A.巳、午、戌、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表示时间,自巳至酉,指从上午九时到下午七时。

 

B.蛮是先秦时期我国的华夏统治者对周边民族的称谓。

同类的还有“夷”、“狄”、“戎”等。

(3)父亲因犯罪被贬谪去戍守辽阳,陈瑄上朝跪请代替,皇帝下诏同时赦免了他们父子;

参考译文: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父亲因犯罪被贬谪去戍守辽阳,陈瑄上朝跪请代替,皇帝下诏同时赦免了他们父子.陈瑄少年时随从大将军幕府,以善射雁见称.他屡次随军远征南番,又征讨越巂,攻破宁番诸蛮人.又征讨盐井,贼人势力很盛,陈瑄率领中军,贼人把他们围了数层.陈瑄下马射敌,足部受伤,他裹伤再战.从上午九点战到下午七点,全军顺利返回.他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趟过打冲河,找到近道,做浮桥渡部队.部队过完后,他拆掉浮桥,向士兵们表示不再回头,接连作战击败了贼人.升为四川都司都指挥同知.

2、

(1)赏识;陷入,冲入;攻取,攻下;

(2)A.“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

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3)①蓟辽总督梁梦龙看见他认为他不是平凡之人,任用他为昌平的千总.

②成梁攻打北关,有容冲入敌阵,坐骑一再更换一再死去,最后攻下了那座城.

参考译文 :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时就会骑马击剑,爱好用兵的谋略.万历七年考中武生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看见他认为他不是平凡之人,任用他为昌平的千总.又被总督张佳胤赏识,调到蓟镇的东路军,管辖南方士兵的后营. 

  十二年秋天,朵颜长昂带领三千骑兵侵犯刘家口.有容半夜率领二十九名勇猛的士兵迎击,身中两箭,斩首六级,贼寇退走了才回来,由此知名.十四年跟随李成梁出塞,抵达可可毋林,斩杀敌人无数.次年再次出塞,也有功劳.成梁攻打北关,有容冲入敌阵,坐骑一再更换一再死去,最后攻下了那座城.

3、

(1)攻克;喜爱,赏识;征伐,攻打;

(2)A.“枢密院”,元代,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被朱元璋废除。

(3)几个月后,又叛归元朝,多次和明军作战,被他俘去的士兵有六千多人,于是进入宣城据守.

参考译文:

 

朱亮祖,六安人,元朝授予义兵元帅.太祖攻克宁国,活捉了朱亮祖,太祖十分赏识他的勇悍,赐给金币,命他仍担任原职.数月后,又叛归元朝,多次和明军作战,被他俘去的士兵有六千多人,于是进入宣城据守.太祖刚刚攻取了建康,还无暇攻打他.过了一段时间,派徐达等人围攻.朱亮祖突围,常遇春负伤而归,诸将无人敢向前冲.太祖亲自督战,终于大获全胜,捆绑朱亮祖前来面见太祖.太祖问道:

“你将如何打算?

”朱亮祖回答:

“活着就尽力,死就死了吧.”太祖认为他有勇气就释放了他.积功授予枢密院判.

4、

(1)、刚刚;墙;抗衡/不相上下。

(2)对

(3)①年纪刚刚满十五岁.宗室贵人争相派人看望,所到之处人们聚集如墙.

②与李梦阳等人以诗文相唱和,梦阳的诗文雄峻,景明虽年轻些,但能与梦阳抗衡.

参考译文:

 

何景明,字字仲默,是河南信阳人.他八岁的时候就能作诗,仿写古文.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中举,年纪刚刚满十五岁.宗室贵人争相派人看望,所到之处人们聚集如墙.十五年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等人以诗文相唱和,梦阳的诗文雄峻,景明虽年轻些,但能与梦阳抗衡.

5、

(1)堂房亲属(译为堂孙);掌管;离开;

(2)对;对

(3)①理宗看见立信长相身材气派不凡,回头对侍臣说:

“这人就是将帅之才啊.”

②(汪立信)掌管桐城县,不久,被授予荆湖制司干办、建康府通判.

参考译文:

 

汪立信,汪澈的堂孙.淳祐元年,立信献计平定了安庆大贼胡兴、刘文亮等,被借调为承信郎.淳祐六年,中进士.理宗看见立信长相身材气派不凡,回头对侍臣说:

“这人就是将帅之才啊.”(汪立信)掌管桐城县,不久,被授予荆湖制司干办、建康府通判.荆湖制置赵葵被征召为策应使司和本司参议官.赵葵离开后马光祖取代了他,立信仍然在建康府. 

6、

(1)亲近,接近;买,购买;随即,不久;

(2)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一般在二十岁。

未冠,尚未加冠。

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

(3)曾经有次母亲生病了,想吃鳜鱼羹汤,当时正值冬季严寒酷冷,买不到鳜鱼.

参考译文

      查道,字湛然,安徽歙州休宁人.查道幼年时沉稳不合群,很少言谈嬉笑,但喜欢接近纸笔墨砚.未成年时便以诗词著称于世.后来,陪伺母亲由长江以北迁到长江以南居住,以孝闻名于天下.一次,母亲生病,想吃鳜鱼羹汤,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买不到鳜鱼.查道到河边哭泣祷告河神,戳开河中坚冰,得到一尺多长的鳜鱼献给母。

不久,母亲的疾病痊愈了. 

7、

(1)使,令;恃,依仗;约束,劝诫;

(2)调和转、移、徙,指一般的调动,调动、调任

(3)①等到陈峒造反,擒获贼寇多数用的是刘颖的计策,帅臣上报他的功劳,说:

“签判应该位居臣之上.” 

②王佐任帅臣,自负有才能,对下级官吏盛气凌人,刘颖用中庸之道去劝诫他,大多能接受并改正.

参考译文:

 

      刘颖字公实,衢州西安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任溧阳主簿.这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国军队刚刚退走,官府追索百姓没有交纳的租税,刘颖对张浚说:

“战争之后,应该先进行安抚,应当把过去的欠租全部免除.”张浚很高兴,就向内阁奏报免租,并从此了解了他,让自己的儿子张栻与他交往.签判潭州.王佐任帅臣,依仗自己的才能,对下级官吏盛气凌人,刘颖用中庸之道去劝诫他,大多能接受并改正.等到陈峒造反,擒获贼寇多数用的是刘颖的计策,帅臣上报他的功劳,说:

“签判应该位居臣之上.” 

8、

(1)熟习,通晓;因为/凭借;终了,完毕(服阕:

守丧期满除服);

(2)对;

(3)大概是收集百家野史,用日历订正,核对它的正误,全都有根有据,孝宗读后赞扬了他.

参考译文:

 

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李大性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其熟习本朝的典章旧事.因/凭借父亲的恩荫而做官,进献《艺祖庙谟》一百篇.又说:

“元丰时的制度,六察司允许向上评论政事,章惇担任宰相才禁止,请恢复以前的制度,来拓宽进言之路.”侍从大臣极力推荐李大性,升官一级,担任湖北提刑司干官.不久,入朝担任主管吏部架阁文字.遭遇母亲丧事,服丧期满,进献《典故辨疑》一百篇,都是本朝旧事,大概是收集百家野史,用日历订正,核对它的正误,全都有根有据,孝宗读后赞扬了他. 

9、

(1)实行,发动;停止;战争;

(2) 补:

补充空缺官职;对;

(3)①有杰出的才华,不到二十岁就能做文章,周必大、杨万里见了他,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②左右亲近大臣推荐方信孺可以担任使臣,从萧山县县丞任上召到京都,把出使的事指派给他.

参考译文 :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有杰出的才华,不到二十岁就能做文章,周必大、杨万里见了他,都认为他与众不同.因为父亲方崧卿恩荫,补官番禺县尉.韩侂胄实行恢复国土的计划,诸将兵败,边疆的事端无法停止.朝廷不久后悔对金用兵,金人也厌倦打仗,于是派遣韩元靓前来出使,随后都督府也两次派勇士送文书给敌方,然而都不能得到敌方的要点关键.左右亲近大臣推荐方信孺可以担任使臣,从萧山县县丞任上召到京都,把出使的事指派给他.

10、

(1)空闲,闲暇;处理;考察,了解;

(2)古训是指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准则、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或可以作为准绳的话。

(3)①皇帝的性格虽然严苛,但马皇后劝阻而能够减免刑罚的人也有很多.

②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别人告发的事也许不是实际情况,杀了他恐怕就会断绝郭景祥的后代.

参考译文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是宿州人,仁爱慈善且聪慧明辨,喜欢史书,勤心于内治,空闲时就讲求学习古人风范.  

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前殿处理事情,有时非常生气,马皇后等到皇帝回到后宫,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解.皇帝的性格虽然严苛,但马皇后劝阻而能够减免刑罚的人也有很多.参军郭景祥守卫和州,有人告发说郭景祥的儿子拿着槊想杀郭景祥,皇帝想要杀了郭景祥的儿子.马皇后说:

“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别人告发的事也许不是实际情况,杀了他恐怕就会断绝郭景祥的后代.”皇帝了解情况后,发现郭景祥的儿子果然是冤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