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744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

《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焊工培训讲义.docx

电焊工培训讲义

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一矿

 

“刘伟”创新工作室内部讲义

电焊工培训

 

授课人:

刘伟

日期:

2015.1.9

目录

第一章 电的基本概念3

第一节 电的分类3

第二节 电流对人体的效应4

一、电对人体的伤害4

二、触电的方式5

三、伤害程度5

四、安全电压6

第二章 电焊安全7

第一节 焊接原理与安全7

一、焊接原理及危险性7

二、防火与防爆技术基本理论7

第二节 气焊安全8

第三节 电气安全工作措施9

一、组织措施:

9

二、技术措施10

第四节 电焊安全12

一、焊接用电特点12

二、电焊操作中的危险因素12

三、造成电焊机外壳带电的原因13

第五节 焊接作业的安全用电13

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13

二、焊工安全操作15

第三章 焊接作业安全卫生防范17

第一节 特殊作业与防护17

一、焊接动火制度17

二、防火措施18

三、灭火措施18

四、登高焊割作业安全措施19

第二节 劳动卫生防护19

一、接烟尘和有毒气体防护19

二、弧光辐射防护20

第四章 触电急救21

第一节现场抢救工作21

第二节抢救操作的程序21

第三节人工吹气法21

第四节胸外心脏按压法22

 

第一章 电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电的分类 

  从人类发明了电到现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我们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须品。

做饭用电饭锅,烧水使用热水器,照明有电灯等等。

 

  那么电到底有多少种,每种电有什么特点,作为电焊工应该明白。

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四种电,即交流电、直流电、雷电和静电。

 

交流电——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电流。

直流电——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电流。

 

静电——物体获得电子没有丢失机会,或丢失电子得不到补充,就会使该物质长期保持带电性,我们就说该物带上了“静电”。

 

雷 电——是静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云层积累大量静电后,云层与云层、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电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

 

交流电: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市电,它是由发电厂通过电缆或电线把电送达用户。

中间要经过变电所多次升压和隆压。

如我公司,发电厂的电通过升压到66KV,送至中心变电所,再由中心变电所变降压成10KV,送到各小变电站降至380/220V供给用户使用。

 

直流电:

手机、传呼机、照相机等使用的电池就是直流电。

第二节 电流对人体的效应

一、电对人体的伤害 

电对人体有三种类型的伤害,即电击、电伤、电磁场生理伤害。

 

与其他一些伤害不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事先没有任何预兆。

伤害往往发生在瞬息之间。

而且,人体一旦遭受电击后,防卫能力迅速降低。

这两个特点都增加了电流伤害的危险性。

1、电击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电击按触电方式可分为两种,即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人体直接接触或接近带电体造成的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是指由于故障使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造成的触电。

人身遭电击后,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心室纤维性颤动呼吸麻痹及呼吸中枢衰竭等。

2、电伤 

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其中主要是直接或间接造成人体表面的局部损伤,电伤包括电灼(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和电光眼等。

 

(1)电灼(烧)伤:

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

电弧灼伤。

 

(2)电烙印:

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

(3)皮肤金属化:

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

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紧张的伤害。

 

(4)电光眼:

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

睛的伤害。

 

3、电磁场生理伤害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使人呈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二、触电的方式 

1、单相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称为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称两相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有较大的电流流入地下,电流在接地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即为跨步电压。

 

4、高压电击——人体接近高压设备时,高电压能将空气击穿使电流通过人体,此时还伴有高温电弧把人烧伤。

 

三、伤害程度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2、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4、电流频率的高低; 

5、人体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等。

 

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越大越危险,电流通过心脏和中枢神经危险性最大。

所以从左手到右脚的电流途径最危险。

  

根据触电电流的大小可分为:

1、感知电流——能够引起人体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

工频交流电约为1毫安,直流电约为5毫安。

 

2、摆脱电流——当人体触电后,自己能够自主地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值称为摆脱电流。

工频交流电约为10毫安,直流电约为50毫安。

 

3、致命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危及人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交流电约为50毫安。

 

四、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的额定值是根据人体电阻和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值而估算出来的。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1000—1500欧姆估算,在人体潮湿、出汗等不利的情况下人体电阻也不低于500—600欧姆。

在时间内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交流电一般按30毫安考虑。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可以算出安全电压的大小。

安全电压等于人体电阻乘以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

 

在一般情况下,安全电压为30—45伏,所以我国规定在一般情况下的安全电压为36伏,在人体潮湿、出汗等不利的情况下安全电压统一为12伏。

 

我国规定在一般环境情况下安全电压为36V,在潮湿、金属容器内及在金属构架上作业,手持行灯的安全电压为12V。

第二章 电焊安全

第一节 焊接原理与安全

一、焊接原理及危险性 

金属材料焊接是利用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促使被焊金属原子间的相互扩散,减小待焊金属原子间的距离,以实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

焊接分为熔化焊和压力焊两大类。

 

目前广泛用于生产上的各种焊接方法,主要采用化学或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金属。

操作中如果不重视安全,违章蛮干就可能发生燃烧、爆炸、触电等事故。

 

焊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不仅会危及操作者及在场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而且还会使国家财产和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我国政府把焊接作业规定为特种作业,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后,才能独立操作,而且还需定期进行复训考核。

(两年)

二、防火与防爆技术基本理论 

1、防火技术基本理论与措施: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

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等类型。

(1)、闪燃—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而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出现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可燃液体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越大。

 

(2)、着火—可燃物质与火源接触而燃烧,当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燃烧的现象称着火。

 

(3)、自燃—可燃物质没有明火作用而发生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4)、燃烧三要素——可燃物质、氧化剂和着火源的相互作用是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即燃烧的发生必须是可燃物质和氧化剂共同存在构成一个燃烧系统,同时要有导致着火的火源,如明火、电火花、及电磁波等作用产生的热能等。

 

(5)、火灾——在生产过程中,凡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火灾。

  

2、防止火灾的基本技术措施:

 

消除着火源、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设置阻火装置。

是防止火灾的基本技术措施。

 

(1)、消除着火源:

危险场所挂防火旗,严格执行动火制度等措施。

 

(2)、控制可燃物:

焊接施工作业周围及背面应清除可燃物,加强舱室通风,防止可燃气体积累。

用阻燃物质代替可燃物。

高处焊接作业在下方应有人看火等。

 

(3)、隔绝空气:

设备、管道、容器上焊接作业时,先在容器内充装惰性介质加以保护。

 

2、防爆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措施 

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爆炸发生时的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升高。

可分为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

 

(1)化学性爆炸:

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形成其它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

平时讲的爆炸就是化学性爆炸。

 

(2)物理性爆炸:

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的爆炸。

 

(3)爆炸极限:

爆炸下限和上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爆炸下限和上限。

 

可燃物质在低于爆炸下限,高于爆炸上限浓度时,即不燃烧也不爆炸。

第二节 气焊安全 

气焊作业是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通过焊割炬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产生高

温火焰并利用其高温火焰进行焊接与切割。

 

气焊与气割所应用的乙炔、液化石油气、氢气和夏普气都是易燃易爆气体。

氧气瓶、乙炔瓶、液化石油气瓶都属于压力容器。

如果在作业中违反操作规程,就可能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第三节 电气安全工作措施 

一、组织措施:

 

1、工作票制度: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填写工作票或按命令执行,有三种方式;

(1)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高压室内的二次接线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采取安全措施的。

(2)填写第二种工作票。

带电作业和在带电设备外壳上工作的;在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配电箱、电源干线上的工作;在二次接线回路上的工作;无需将高压停电的工作;在转动中的发电机、同期调相机的励磁回路等。

 

带电作业必须严格严格规章制度:

(一)带电作业应由经验丰富的电工进行。

至少两人以上同时工作,设有专责监护人进行监护。

(二)带电作业应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具,工作时应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

(三)工作时必须穿好防护用品,不得穿短袖工作服或光头。

(四)带电作业时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绝缘隔离措施。

采取防止误触、误碰周围低压电体的措施。

必须与周围高压设备保护安全距离。

(五)工作时先分清火线、零线,选好工作位置。

断开导线时,应选断开相线,后断开中性线;搭接导线时,顺序应相反。

人体不得同时接触两根线头。

 

(3)用于第一和第二种工作票以外的其它工作。

 

操作票是防止误操作的主要措施。

变配电所的倒闸操作应填写操作票。

 

2、工作许可制度:

工作许可人应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证明无电。

工作前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经试验合格的,有效期内的验电器进行验电。

3、工作监护制度:

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二、技术措施 

1、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系统接地形式:

 

a) TN系统 

ii. T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

iii.TN—C—S系统:

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的功能是合在一根导体上的。

iv. TN—C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b) TT系统:

电源系统有直接接地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体部分通过保护线接至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无直接关连的接地极。

c) IT系统:

 

电源系统与大地间无直接连接,电气设备的外露导体部分通过保护线接至接地极。

2、概念和工作原理 

a) 保护接地—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导电部分

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的接地称保护接地。

 

b) 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用

导线与系统的PEN线或PE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3、保护接地和接零装置的安全要求 

a) 选用正确 

下列电气设备及电源应采用保护接零:

(1)、电机、变压器、断路器、按钮以及手提电钻等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底座;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互感器的二次绕阻;

(4)、配电屏或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5)、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钢筋混凝土构架及屏护金属网或金属遮栏;

(6)、电力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头处的金属外壳及穿线钢管等;

(7)、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

(8)、控制开关,电容器等的金属外壳。

b) 运行可靠性

有几点要求:

i. 采用保护接零时,系统的工作接地必须有可靠的连接。

接地电

阻和接地装置须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ii. 保护接零装置必须具有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或过流保护装置

(如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相配合。

 

iii. 所有设备的保护接地或接零线不得串联,应当分别直接接于接

地干线或接零干线。

 

c) 安装牢固性

第四节 电焊安全 

一、焊接用电特点 

不同的焊接方法对于电源电压、焊接电流等性能参数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我国目前生产的手工电弧焊机的空载电压如下:

 

 

空载电压:

就是焊机接通电源后,尚未引弧时焊钳对被焊件的电压。

空载电压越高,有利于引弧,但不利于焊工操作的安全

二、电焊操作中的危险因素 

1、焊接电源是与220或380伏电力网络联结的,人体一旦触及到焊机一次线部分(焊机的开关、破损的电源线等)就很难摆脱。

2、焊机空载电压大多超过安全电压,焊工与这部分电路导线接触机会很多(如焊钳或焊枪、焊件、工作台和电缆等),因此空载电压是焊工触电伤亡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

造成的触电事故称电焊机空载电压触电。

3、焊机和电缆由于经常性的超负荷运行,在室外作业时受风吹、日晒、雨淋等,绝缘易老化变质,容易出现焊机和电缆的漏电现象,而发生触电事故。

4、焊工的带电工作机会多,诸如更换焊条,调节焊接电流等都是带电进行的。

三、造成电焊机外壳带电的原因

1、由于线圈潮湿而导致绝缘损坏; 

2、电焊机遭受震动、撞击,使线圈、导线受到机械损伤,破损的导线与铁芯或壳体接触。

 

3、维护检修不善,现场管理混乱,致使一些小金属物如铁丝、铜线之类掉入机内,造成壳体带电。

 

4、长期超负荷运行或经常出现焊条短路导致焊接电缆和变压器线圈过热,绝缘降低而漏电。

 

5、手工电弧焊机的负载持续率一般为60%,所以焊工操作时,不要长时间利用大电流、粗焊条,超负荷使用电焊机。

超载过热是电缆线损坏的重要原因。

第五节 焊接作业的安全用电 

大连地区的电网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在一般的情况下焊机必须进行保护性接零。

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人体接触意外带电金属外壳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有效的安全措施。

电焊机必须进行保护性接零。

 

保护性接地---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导电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的接地称保护性接地。

 

接地可以分为安全接地、工作接地和故障接地三种

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用导线与系统的PEN线或PE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电焊机保护性接零(接地)线的安装

(1)、接零线必须用整根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不得采用独股线;要保证有足够的截面积。

 

(2)、连接接零导线的顺序是:

首先将导线接到零线干线上,然后将另一端接到电焊机外壳上,接线处应用螺栓拧紧。

拆除接零的顺序与之相反。

 

(3)、所有电焊机的接零线不得以串联的形式接入零线干线。

 

增加焊机的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是防止焊工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焊机电缆使用的安全要求:

1、焊机工作时由于电压较高,电源线除保证良好绝缘外,长度以不超过期2---3米为宜,中间不得有接头。

电焊手把线以不超过期20米至此30米为宜,中间接头不宜超过2个。

2、焊接电缆要有足够截面积。

3、严禁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吊车轨道或其它金属导体作为二次回路线使用。

二次回路线应直接与焊件相连。

4、不得将焊接电缆放在电弧区附近或炽热的焊缝金属附近,任何情况下都严禁将电缆线缠绕在身体上施焊作业。

二、焊工安全操作 

1、焊接工作前,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可靠。

焊机外壳是

否接零,电缆有无破损。

 

2、操作中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得随便接触(二次回路)。

夏天身体出汗,

衣服潮湿不得依靠在(工作台)、(焊件)或(坐在金属导体上)焊接。

 

3、下列操作应切断电源开关进行

(1)转移焊机的工作地点。

(2)更换保险丝。

 

(3)焊机发生故障检修时。

(4)改变焊机接头。

(5)改接二次回路线。

4、在金属容器内、锅炉、管道和舱室内等金属结构上以及其它狭小工

作场所焊接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如采用橡皮垫、干燥木板、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使用有绝缘外壳的焊钳。

作业时要有人监护。

使用12伏电压的安全灯照明。

 

5、气电焊和等离子弧焊都使用压缩气瓶,必须采取预防气瓶爆炸着火事故的安全措施。

 

6、在作业中焊工应注意周围有无能够引起爆炸的物质。

7、电焊机操作应做到:

 

(1)设备和线路要经常保持良好的绝缘。

 

(2)电焊机外露带电部位应设有完好的防护装置,电焊机裸露的接线

柱必须设有防护罩。

 

(3)焊机、焊件等带电体,应与其它物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在设备维修或在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作业,焊机必须安装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

 

(5)加强个人防护,穿戴好劳保护具。

 

(6)电焊机设备的接线安装、检查、修理、更换保险丝等工作必须由

电工进行,焊工不得自行拆修设备。

第三章 焊接作业安全卫生防范

第一节 特殊作业与防护

一、焊接动火制度

在易燃易爆区域、设备或岗位上进行焊割动火,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

目前,国家将动火类别分为三类;

1、一类动火:

在易燃车间、及其装置(设备)、管道及周围动火称一类动火。

一类动火由安技部门、消防保卫部门批准。

 

2、二类动火:

固定动火区域(场)和一类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为二类动火。

二类动火由车间主任批准。

 

3、特殊动火:

具有特殊危险作业或区域的动火,如煤气柜、合成塔、汽

油库、氢气柜、乙炔站、炸药库、苯贮罐等本体上的动火称为特殊动火。

特殊动火除了按一类动火项目办理审批手续外,还必须报生产厂长、总工程师批准。

4、动火证的办理:

动火证由动火所在单位项目负责人办理,其安全措施由动火所在单位提出。

经所在厂的安技或消防部门批准,动火分析由生产单位负责。

5、对于小型盛装过油类物质的容器(桶类)的焊补前,首先要用热碱水、清水反复清洗,以消除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隐患,测爆检验确认安全后方可焊补。

焊工作业十不焊割:

 

1、焊工无特种作业操作证,又没有正式焊工在场指导,不能焊割。

2、凡属一、二类动火和特殊动火作业现场,未经审批不得擅自焊接。

3、不了解作业现场及周围的情况,不能盲目焊接。

 

4、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焊接。

5、不了解焊接物体内部是否安全,不能盲目焊接。

 

6、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的部位及设备,未采取可靠安全措施不能焊接。

7、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接。

 

8、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彻底清理或采取有效措施前不能焊接。

 

9、作业部位与外单位相接触,在未弄清对外单位有否影响,或明知危险而又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不能焊接。

 

10、作业场所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工作不能焊接。

二、防火措施 

1、在固定动火区域内允许从事焊割作业。

2、距离易燃易爆厂房、设备、管道等不得小于30米。

3、在禁火区域内焊割时,必须持《动火证》。

并严格落实施焊中的安全措施、有效时间、动火分析等。

4、检修化工设备时,严禁带料、带压和开车状态下焊割动火。

5、进入喷过油漆的容器及舱室内焊割作业前,必须进行测爆检验,未经检验严禁入内动火作业。

 

6、焊割作业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和专人监护。

7、焊割作业完毕,必须清除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8、凡超出焊割动火安全规定以外的动火作业,必须事先按照国家有关规程制定出焊割作业工艺过程,再进行动火作业。

三、灭火措施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三个条件。

对于已经发生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燃烧就会停止。

这就是灭火的道理。

1、隔离法:

就是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同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

2、窒息法:

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同时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

就是将灭火剂或水直接喷到燃烧物上,用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当燃烧物温度降低到该物质燃点以下时,燃烧也就停止了。

四、登高焊割作业安全措施

焊工在离作业基准面2米以上的地点焊割操作时即为登高焊割作业。

1、在登高接近高压线或距离低压线小于2.5米时,必须停电并检查无电后方可操作。

2、凡登高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穿胶底鞋。

安全带应坚固可靠,安全绳不得超过2米。

 

3、焊工登高作业使用的焊条、工具和小零件等物必须装在牢固无孔洞的工具包内,工作结束后应清理周围物件,防止坠落伤人。

 

4、登高作业点周围及地面火星所及的范围,应彻底清除可燃易爆物品,在工作过程中需有专人看火,铺设接火盘等。

 

5、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和癫痫病等严禁登高作业。

6、六级以上大风天、雨天、大雪和雾天等不准登高作业。

第二节 劳动卫生防护

焊接作业能够产生的有害因素有:

烟尘、有毒气体、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射线和噪声等。

 

一、接烟尘和有毒气体防护

焊接烟尘主要是由于金属元素的蒸发而产生的。

焊接作业中产生有毒气体:

氩弧焊、等离子焊——臭氧、氮氧化物。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主要是一氧化碳气体。

手工电弧焊——氟化氢气体。

采用通风技术是消除或降低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危害的有力措施。

局部排烟是用于焊接和效果较好的通风措施。

目前广泛应用的有:

固定式排烟罩、可移动式和随机式排烟罩等。

对于密闭舱室、容器内必须使用通风技术,严禁使用灌氧法进行通风。

二、弧光辐射防护 

焊接弧光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

 

焊工应做好对弧光辐射的防护:

 

1、戴好镶有遮光镜片的面罩,严禁直视电弧。

 

2、穿焊工专用工作服(白色、棉纤维)和绝缘鞋、手套等护具。

3、多人操作要设置弧光防护屏。

 

第四章 触电急救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得到挽救,关键在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的现场抢救。

第一节现场抢救工作 

1、首先应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争分夺秒地在现场抢救并持续到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并由医务人员接替为止。

 

3、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应立即采取口对口呼吸抢救;如果触电者心脏停止了跳动,应立即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如果呼吸和心脏都停止了,则必须二种方法同时进行。

第二节抢救操作的程序 

发现有人触电倒地后应迅速使其脱离电源,然后:

 

(1)迅速判明触电者有无意识;

(2)呼救; 

(3)将病人放置适应体位;

(4)畅通呼吸道;

(5)进一步判断; 

(6)无呼吸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吹气抢救;无心跳时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抢救。

第三节人工吹气法 

在触电者已无呼吸的民政部下应立即施行。

首先清除病人口腔异物(如饭粒、假牙等)。

调正头部位置,立即进行两次人工吹气。

两次吹气间隔时间为5秒钟。

 

1、在吹气时要捏住触电者的鼻孔,抢救者要深吸一口气,张开嘴贴

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嘴宽完全包住。

 

2、用力向触电者口呐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病人胸部上浮。

3、吹气完毕后捏鼻的手放松,观察病人的口鼻是否有气流排出。

深吸一口气作下次吹气的准备。

 

4、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每次吹气量为800—1200毫升。

第四节胸外心脏按压法 

胸外心脏按压的目的是为了向大脑输送血液和氧气,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