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721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

《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严抓厚爱 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docx

严抓厚爱加压重用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

严抓厚爱加压重用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的需要,更是为了造就一批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后备干部。

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

经过数年的探索实践,各地形成了一大批较成熟的大学生村干部选聘、管理经验,产生了一大批大学生村干部典型。

中组部决定从2008年开始,继续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改善了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推动了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但是由于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大学生村干部自身思想认识的不到位,也出现了诸如思想上未扎根,工作上不深入以及能力上难提高等问题,制约了大学生村干部自身优势的发挥,不利于大学生村干部的成长。

一、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成效

从2007年起,我县先后分四批选聘大学生村干部301人,截止2010年5月底,全县共有大学生村干部257人,其中男81名,占31.5%;女176名,占68.5%;本科学历49名,占19.1%;大专学历208名,占80.9%;全县大学生村干部平均年龄为26.4岁。

根据大学生村干部自身知识、能力以及工作环境特点,我县实施了一批针对性强的相关政策,从优化成长环境入手,帮助了大学生村干部尽快适应工作,从严格日常管理入手,确保了大学生村干部投身基层工作,从搭建实践平台入手,推动了大学生村干部创新开展工作。

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约束、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推动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全面铺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开展,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服务了群众社会生活,储备了优秀农村后备干部。

二、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村干部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受到了农村各方面的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大学生村干部管理措施不严格。

虽然各乡镇在大学生村干部管理上都采取一些措施和办法,但是由于大学生村干部工资、养老、医疗等待遇由县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统一发放,乡镇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个别乡镇对大学生村官疏于日常管理,考核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2、个别大学生村干部定位不准确。

个别大学生村干部存在着浮而不深,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问题,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棘手的事务,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存在畏难心理。

还有部分大学生村干部抱有临时短期心理,没有把村干部当作一个事业来做,不能把自己做为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扑下身子,立足长远,而仅满足于日常的村内事务。

3、部分大学生村干部作用发挥不明显。

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思路不清,没有充分利用自身文化水平高、观念新、信息灵等特点,不能结合所在村实际形成发展思路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奔小康。

部分大学生村干部面对基层繁琐的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不主动、作风不深入,不能扎实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三、江苏省的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制度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相关的实践探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2007年,江苏省实施“双千”工程,在全省正式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2009年,江苏省加快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到基层农村建功立业,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先锋队,开创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江苏省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及管理机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强化教育引导,促使大学生村干部待得住。

大学生村干部培养机制、结对帮带制度以及大学生村干部联系制度等系统制度的出台,规范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

组织部门与大学生村干部定期谈心交流,主动关心,积极引导,真正把大学生村干部当后备干部来培养、党优秀人才来对待、当自家孩子来关爱,打消其顾虑,使他们认识到农村基层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二)、推进创业富民,扶持大学生村干部干得好。

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富民推进会,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挂钩联系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工作制度,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以资金、技术、项目审批等政策扶持鼓励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带动农村群众创业致富。

(三)、拓宽发展渠道,引导大学生村干部流得动。

为促进大学生村干部合同期满合理流动,提出了留任村干部、则有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措施。

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拓展分流渠道,使广大大学生村干部认识到自身发展优势,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加大使用力度,促使大学生村干部早成才。

加压重用广大大学生村干部,通过责任落实制度、工作帮带制度,鼓励大学生村干部积极投身基层工作,在基层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其真正成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的先锋队、主力军。

三、意见和建议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作用,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环节入手,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力度。

(一)、培养事业心,激励进取精神。

在做好大学生村官在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帮扶工作,积极培养他们的事业心,让他们在农村工作中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为促进这一目标,可以要求广大大学生村官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参考。

每年举办2-3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促进他们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各类意见、建议,并对合理的建议及时采纳兑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科学管理、严格考核,对于表现优秀者给与重用提拔。

(二)、整合资源,推进工作。

一、组织支持:

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要把他们作为后备干部来对待,在工作中将他们作为重要人才来厚待,实现履职尽责。

二、落实责任:

注重加强农村现任干部的教育培养,实现从思想到工作的有机融合,以责任的落实促进工作的求实。

三、政策保障:

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人才,为他们实施治村规划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三)、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加强针对性培训,重点学习党在农村的法规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工作方法等。

同时,加强适应性培训,要从锻炼大学生村干部应对事务的能力出发,引导他们认识农村实际,学会处理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增长他们服务农民的本领。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相互之间交流和网上培训等形式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强化督查指导,促其履职尽职。

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搞好三级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督促指导。

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定期入村督查,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展、目标完成等情况;督查组入村督查,主要对大学生村官的到岗到位情况、工作情况等进行督查;所在村党组织书记做好平时督查,主要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督查,对大学生村官每天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服务态度进行记录,召集会议收集掌握大学生村官在村的综合表现情况,共同关心督促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

 

部分大学生村干部适应乡镇环境较慢,加之缺乏必要的实践,工作中被动应付、得过且过,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使个人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是面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虽有热情却方法欠妥,应对能力和策略不足,独立工作能力不强。

有畏难退缩情绪,态度不积极、工作不主动、作风不深入,浮在面上,不能扎实深入基层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从2007年5月起,市委组织部、市大村办先后分四批为我县选聘大学生村干部301人。

截止2010年5月底,全县共有大学生村干部257人,257名大学生村干部中,男81名,女176名;本科学历49名,大专学历208名,平均年龄26.4岁。

一、大学生村干部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1、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开展。

大学生村干部承担了村内的文字材料起草、各种报表的填写上报工作,积极参与了计划生育迎检、环境卫生整治、三夏三秋禁烧、植树造林、新农村建设、民调、档案资料整理收集、远程教育播放、后进村整顿、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检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等中心工作和重点难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推动了农村工作开展。

2、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大学生村干部都能够按照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了解掌握村内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3、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大学生村干部利用自己年龄小,不是本村人,没有家族成见等优势,积极主动入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化解矛盾。

清化镇葛庄村大学生村干部郜延兰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化解两委干部矛盾,解决遗留问题,加快了后进班子整顿工作进度。

4、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大学生村干部利用自身的知识文化优势,不断学习积累,提升能力,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主战场中致富一方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5、储备了优秀农村后备干部。

大学生村干部为农村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农村干部的思想得到逐步改变,农村的各项制度日趋规范,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也培养了一批能够胜任村主要领导任务的大学生,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二、存在问题

1、缺乏约束机制,管理措施不严格。

虽然各乡镇在大学生村干部管理上都采取一些措施和办法,但是由于大学生村干部工资、养老、医疗等待遇由县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统一发放,乡镇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个别乡镇对大学生村官疏于日常管理,考核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培养使用力度不够,培养发展缺乏系统考虑,导致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不明显。

2、心理不适应、定位不准确。

个别大学生村干部由于离开校园时间较短,工作中一时半会还脱不了学生气,想问题、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存在着浮而不深,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问题,加之以前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棘手的事情,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打退堂鼓,感到心灰意冷、提不起精神。

也有抱有临时短期行为,没有把村干部当作一个事业来做,不能把自己做为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扑下身子,立足长远,而仅满足于日常的村内事务。

身份界限不明,乡镇当成村干部在用,村当成乡镇干部在用。

3、工作环境不适应、作用发挥不明显。

部分大学生村干部适应乡镇环境较慢,加之缺乏必要的实践,工作中被动应付、得过且过,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使个人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是面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虽有热情却方法欠妥,应对能力和策略不足,独立工作能力不强。

有畏难退缩情绪,态度不积极、工作不主动、作风不深入,浮在面上,不能扎实深入基层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意见和建议

1、培养事业心,激励进取精神。

在做好大学生村官在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帮扶工作,积极培养他们的事业心,让他们在农村工作中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为促进这一目标,可以要求广大大学生村官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参考。

每年举办2-3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促进他们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各类意见、建议,并对合理的建议及时采纳兑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科学管理、严格考核,对于表现优秀者给与重用提拔。

2、整合资源,推进工作。

一、组织支持:

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要把他们作为后备干部来对待,在工作中将他们作为重要人才来厚待,实现履职尽责。

二、落实责任:

注重加强农村现任干部的教育培养,实现从思想到工作的有机融合,以责任的落实促进工作的求实。

三、政策保障:

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人才,为他们实施治村规划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3、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加强针对性培训,重点学习党在农村的法规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工作方法等。

同时,加强适应性培训,要从锻炼大学生村干部应对事务的能力出发,引导他们认识农村实际,学会处理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增长他们服务农民的本领。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相互之间交流和网上培训等形式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4.强化督查指导,促其履职尽职。

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搞好三级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督促指导。

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定期入村督查,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展、目标完成等情况;督查组入村督查,主要对大学生村官的到岗到位情况、工作情况等进行督查;所在村党组织书记做好平时督查,主要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督查,对大学生村官每天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服务态度进行记录,召集会议收集掌握大学生村官在村的综合表现情况,共同关心督促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