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531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

《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docx

江阴光大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1

第2章工程建设水平2

2.1垃圾计量与卸料系统2

2.1.1汽车衡2

2.1.2卸料大厅2

2.1.3垃圾池间排风除臭3

2.2垃圾焚烧系统3

2.2.1自动燃烧控制系统(ACC)3

2.2.2炉膛温度保障设计3

2.2.3炉膛烟气停留时间4

2.3余热利用系统5

2.4烟气净化5

2.4.1烟气排放标准5

2.4.2烟气净化系统5

2.4.3烟气在线监测(CEMS)5

2.4.3飞灰处理6

2.5污水处理6

2.5.1渗滤液处理6

2.5.2生活污水、冲洗水、炉渣冷却水处理7

2.6焚烧厂总体设计7

第3章运行管理水平10

3.1运行时间及垃圾处理量10

3.1.1年垃圾处理量10

3.1.2每条焚烧线年运行小时数10

3.2垃圾焚烧效果10

3.2.1炉渣热灼减率10

3.2.2炉膛温度10

3.3污染控制10

3.3.1烟尘与酸性气体处理效果11

3.3.2重金属与二恶英去除11

3.3.3飞灰处理11

3.3.4炉渣处理11

3.3.5渗滤液处理12

3.3.6生活污水、冲洗水、炉渣冷却水处理12

3.3.7臭气控制12

3.3.8噪声控制12

3.4厂内管理12

3.4.1安全管理13

3.4.2综合管理13

附录A迎检资料目录14

附录B工程建设水平自评价表18

附录C运行管理水平自评价表20

江阴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无害化等级评定迎检汇报材料

 

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创建工作汇报

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

20XX年9月2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专家一直以我来对光大环保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公司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创建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第1章工程概况

江阴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由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与江阴市政府采用BOT模式建设,位于江苏省江阴市月城镇,占地面积86.42亩,工程总投资59334万元,建设总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

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38874万元,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800吨,配置2台日处理400吨Kepple-Seghers公司顺推往复型炉排炉、一台12MW的汽轮发电机组,于20XX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XX年3月26日转入商业运行。

二期工程总投资20460万元,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400吨,配置1台400吨/日机械炉排焚烧炉、1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于20XX年09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20XX年11月建成投产。

第2章工程建设水平

2.1垃圾计量与卸料系统

2.1.1汽车衡

本厂设置2台地磅,具有称重、记录、传输、打印与数据处理功能。

地磅输出的信号连接电脑数据库,以记下时间、车辆编号、总重和净重等数据。

地磅技术参数: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有限公司产品

型号:

AVS-14-20

数量:

2台

最大称重量:

50t

精度:

0.5%

分度值:

10kg

传感器容量:

25t×6

台面尺寸:

14×3.4m

识别称重系统:

(汽车衡配套)

户外重量显示器:

(汽车衡配套)

打印机:

(汽车衡配套)

2.1.2卸料大厅

卸料大厅标高为8.5m,紧贴垃圾贮坑,采用室内型,以防止臭气外泄和降雨。

卸料大厅设有卸料门10个,该门具有电动和手动二种功能,各卸车位设编号,方便管理,并设有红绿灯指示。

垃圾卸料门之间设有隔离岛,以避免垃圾车相撞,并给工作人员提供作业空间。

卸料大厅设有摄像头,垃圾吊控制室值班人员可随时了解卸料平台内各卸车位的情况,并根据垃圾贮坑堆料情况指示卸车位置。

卸料大厅面积为79.5×24m2,满足最大垃圾转运车辆的行驶、掉头和卸料而不影响其它车辆的作业。

垃圾卸料大厅周围设置清洗地面的水栓,并保持地面坡度以及在垃圾贮坑方向设置排水沟,以便收集和排出污水,并和垃圾贮坑收集的渗滤液一同送到渗滤液处理系统。

卸料门前方设置高约20cm的挡车矮墙和紧急按钮,防止车辆坠入垃圾贮坑内。

卸料大厅设一个进出口,进出口车道宽7.0m,进出口上方设有电动卷帘门和空气幕墙以阻止臭气的扩散。

2.1.3垃圾池间排风除臭

卸料大厅南侧设置有独立机械排风除臭系统,型号SYWFK-90,臭气处理能力(34800~50150m3/h)×2。

垃圾池内安装负压监视仪表,当部分或全部焚烧线停运检修时,焚烧一次风抽取量不足以保持垃圾池负压时开启该系统,可有效防止臭气外逸。

2.2垃圾焚烧系统

2.2.1自动燃烧控制系统(ACC)

本工程选用澳大利亚悉雅特万科思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DCS控制系统。

燃烧控制设备如给料炉排、焚烧炉排、燃烧配风、轻油助燃等程控系统组成的数模型自动燃烧控制系统(ACC),能根据时刻变化的入炉垃圾性质,在确保额定焚烧量的情况下,以余热锅炉蒸发量为目标,通过控制、调节炉排速度和燃烧风量,最终达到最佳燃烧工况,将燃烧室温度和热灼减率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同时保证环保要求和锅炉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

2.2.2炉膛温度保障设计

垃圾焚烧炉温度测量点完善,为了使运行期间准确了解整个炉膛的温度,在炉膛的上、中、下三个断面安装了9个温度测点,每个断面安装3个温度测点,满足“3*3布点”要求。

一二次风供给系统合理,一次风取自于垃圾贮存坑,使垃圾贮坑维持负压,确保坑内臭气不会外逸。

一次风经蒸汽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由一次风机送入炉内。

取自锅炉房的炉墙冷却风,被炉墙加热后接入一次风机入口总管。

一次风由10台一次风机分别送到5级炉排底部风室。

每级炉排段所需空气量不同,可以通过调整各台一次风机来实现良好的配风。

二次风从锅炉房吸风,由二次风机加压后进入炉膛,使炉膛烟气产生强烈湍流,以消除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有利于飞灰中碳粒的燃烬。

焚烧炉设有点火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用柴油作为辅助燃料。

点火燃烧器供点火升温用。

当炉膛出口温度低于850℃时,辅助燃烧器自动连锁启动,用以提高炉温和稳定燃烧。

当炉膛出口温度高于900℃时,辅助燃烧器自动连锁停止。

2.2.3炉膛烟气停留时间(炉膛设计)

为保证运行期间烟气停留时间满足标准要求,焚烧炉在设计上进行合理的炉膛结构尺寸布置。

炉室(第一通道)尺寸为3440×6480mm,实际运行烟气量约66460m3/h,根据简易估算公式(S=H/v)计算,运行期间烟气停留时间满足标准要求。

2.3余热利用系统

本工程配置配置两台型号为N12-3.8-1型中温、中压、单缸、冲动、凝汽式汽轮发电机。

由南京汽轮机厂制造。

垃圾焚烧热能全部用于发电。

2.4烟气净化

2.4.1采用(设计)烟气排放标准

本工程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半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组合处理工艺,全部指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20XX年在原有烟气处理工艺基础上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干法脱酸装置,并适时更新布袋,在发电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达到欧盟2000标准。

2.4.2烟气净化系统

本工程配置完整、成套的烟气处理系统。

脱硝、脱酸、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吸附系统等主要设施设备具有完整的设备参数计算资料、良好的设备应用业绩。

符合《生活垃圾焚烧工程技术规范》CJJ90配置要求。

2.4.3烟气在线监测(CEMS)

烟气在线监测(CEMS)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产品,型号ULTRAMAT23。

CEMS系统对排放的烟气进行在线监测,在线监测点的布置能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可靠。

CEMS系统监测范围包括烟气流量、温度、压力、湿度、氧浓度、烟尘、HCl、SO2、NOX、CO。

设施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相关规定,运行稳定可靠,测量及传送数据准确。

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传送至中央控制室,并能根据在线监测结果对烟气净化系统进行控制。

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与政府监管部门联网,并在焚烧厂显著位置设有排烟主要污染物浓度显示屏,接受政府和公众监督。

2.4.4飞灰处理

本工程飞灰及反应物采用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输送系统,设有1个120m3灰仓,密闭贮存飞灰和反应物。

设1个60m3水泥贮罐,采用水泥固化方法,即在飞灰中加入约飞灰质量10%~20%的水泥,利用水泥的强碱性(PH12)将飞灰中所含的重金属化合成稳定的氢氧化合物,防止重金属溶出,达到安全化。

固化后的飞灰经监测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58.3-1996)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1要求。

固化后的飞灰由密闭运输车送到政府配套的危废填埋场安全填埋。

2.5污水处理

2.5.1渗滤液处理

本工程配套建设2*300t/d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由武汉华安设计院设计。

2套渗液处理系统可在高峰期并列运行,在渗滤液产生低谷期进行互为备用或轮流检修,防止渗滤液处理设施发生事故时,垃圾渗滤液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建设初期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絮凝沉淀+氨吹脱+UBF+SBR+超滤”的组合工艺,同时预留深度处理系统接口。

渗滤液经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月城综合污水处理厂。

20XX年在原有渗滤液处理工艺基础上建设渗滤液回喷、超滤、纳滤、反渗透装置。

渗滤液经处理出水水质同时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3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实现渗滤液全处理、全回用、零排放。

2.5.2生活污水、冲洗水、炉渣冷却水处理

本工程生活污水进入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经处理后回用,夏季渗滤液产生高峰期生活污水全部或部分接管月城综合污水处理厂。

冲洗水、炉渣冷却水进入渗滤液收集系统,经处理后回用。

2.6焚烧厂总体设计

2.6.1设计原则

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和土建工程,主要考虑到工艺生产、运输、防火、环境保护、卫生、施工和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厂址的地形、地质和气象条件等自然条件,按照规划容量,以焚烧1200吨/日生活垃圾为主,对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管线及运输线路进行统筹安排,利用地势落差大的特点,力求做到布置合理、紧凑、用地少、建设快、运行安全经济和检修方便。

2.6.2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根据“整体设计、分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主要建构筑物总平面布置主要考虑满足工艺流程,方便生产的要求,同时根据现有场地情况,首先确定主车间的位置,然后围绕主车间布置为其服务的辅助设施,使交通运输线路和各种管线通顺短捷,避免迂回交叉。

基于此设计思想,把主车间设于一期厂区中心位置,并将垃圾卸料平台置于主车间西侧,利用现有高差,大大减少引桥的长度和土方量,大大减少投资;车间内由西向东依次布置垃圾进料坑、焚烧炉/余热锅炉房、烟气处理和烟囱;汽机房、控制室、配电室等布置在主车间内南侧;而在厂区北面布置污水处理系统。

同时将油泵房及油罐置于东北角,隐蔽、安全、方便。

循环水泵房,循环冷却水塔布置在主车间东面,便于运行管理,又有利于二期发展。

位于厂区西南入口的综合楼包括办公室、会议室、餐厅、值班人员宿舍等,是人流较密集的地方,也是与外界联系的窗口,楼前,特别是楼后设有大面积的园林绿化,向外界展现的是一个现代化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

2.6.3竖向设计

由于厂址地貌为丘陵荒地,场地东西长南北短,结合生产工艺、交通运输、防洪排水、建筑总平面设计以及采光通风要求,本着因地制宜,节约基建投资,方便施工的原则,竖向布置采用台阶式及平坡式结合的形式。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厂区西南面的环山河50年一遇洪水水位为4.8米(吴淞标高),折算为黄海高程3.09米,为了免遭洪涝灾害,厂区设计标高应比50年一遇洪水水位提高0.5米,再加上建筑室内外高差0.3米,因此厂区内主厂房设计标高为3.9米。

由于地形的起伏,最大限度控制土方量,综合楼的设计标高为4.9米,其余建筑物的±0.0设计标高为3.9米。

厂区道路采用城市型混凝土道路,平坡式排水,路宽9米、7米、4米,道路与山体相接处设挡土墙或护坡。

2.6.4交通组织

本厂设两个出入口,实行洁污分流。

垃圾车运输车由西北角大门入厂,经地磅计量后,直接驶入卸料平台,卸入贮存仓。

在卸料平台引道北侧设有6个货车停车位。

而厂区西南角大门作为对外交流的出入口,人员经此进入厂区,在出入口附近设有10个小车停车位。

厂区内道路为城市型混凝土道路,主要建筑物四周采用环形通道设计,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条件下,力求运输畅通,运距短捷,避免不必要的迂回。

并且消防道路和运输道路相结合,消防车辆可以迅速驶达厂内各个建筑物。

厂区内的主要道路宽7米,次要道路宽4米,垃圾运输道路宽9米。

垃圾卸料平台宽为25米,总图道路面积为10571.81平方米。

2.6.5绿化设计

本工程绿化布置注意点、线、面结合,充分利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空地进行绿化,以草坪和常绿树木为主,发挥绿化对于建筑的点缀、陪衬、指引、组织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

综合楼前绿化广场作重点处理,种植常绿树和灌木,配植露地草花,点缀水景,营造生机勃勃,开阔舒畅的环境气氛。

第3章运行管理水平

3.1运行时间及垃圾处理量

3.1.1年垃圾处理量

本工程总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t,设计年处理生活垃圾40万吨。

20XX年实际年垃圾处理量40.47万吨,达到设计处理量。

3.1.2每条焚烧线年运行小时数

20XX年3条焚烧线年运行小时分别为8042h、8005h、8230h,均达到8000h以上。

3.2垃圾焚烧效果

3.2.1炉渣热灼减率

厂内建立炉渣热灼减率监测台账,炉渣热灼减率检测周期应为每8小时一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CJJ128-200911.1表3要求,炉渣检测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

根据炉渣热灼减率监测数据统计,月平均热灼减率≤3%。

3.2.2炉膛温度

根据锅炉运行报表和炉温历史曲线显示,全年每一正常运行日炉膛上断面平均温度均达到850度以上。

3.3污染控制

3.3.1烟尘与酸性气体处理效果

根据厂内在线监测数据及环保部门定期监测数据显示,全年所有正常运行日烟尘、HCl、CO、SO2、NOX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均优于国家标准。

20XX年在原有烟气处理工艺基础上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干法脱酸装置,并适时更新布袋,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执行欧盟2000标准。

3.3.2重金属与二恶英去除

全年所有正常运行日活性炭实际喷射量均达到设计需要量。

采购活性炭的品质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委托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报告显示,全年烟气重金属及二恶英监测值全部达标。

3.3.3飞灰处理

本工程飞灰及反应物采用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输送系统,设有1个120m3灰仓,密闭贮存飞灰和反应物。

设1个60m3水泥贮罐,采用水泥固化方法,即在飞灰中加入约飞灰质量10%~20%的水泥,利用水泥的强碱性(PH12)将飞灰中所含的重金属化合成稳定的氢氧化合物,防止重金属溶出,达到安全化。

固化后的飞灰经监测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58.3-1996)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1要求。

固化后的飞灰由密闭运输车送到政府配套的危废填埋场安全填埋。

3.3.4炉渣处理

根据本工程产生的炉渣浸出试验资料,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可以综合利用,根据类比调研,生活垃圾焚烧厂炉渣用于建材行业、铺路等,已得到实践应用,是较为合理可行的处置措施,不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可以达到资源化的目的。

本工程产生的炉渣经出渣机排至渣坑,再由渣吊车抓至运渣车运出交秦皇村炉渣环保加工厂综合利用。

3.3.5渗滤液处理

本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絮凝沉淀+氨吹脱+UBF+SBR+超滤”的组合工艺,渗滤液经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月城综合污水处理厂。

20XX年在原有渗滤液处理工艺基础上建设渗滤液回喷、超滤、纳滤、反渗透装置。

渗滤液经处理出水水质同时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3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实现渗滤液全处理、全回用、零排放。

3.3.6生活污水、冲洗水、炉渣冷却水处理

本工程生活污水进入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经处理后回用,夏季渗滤液产生高峰期生活污水全部或部分接管月城综合污水处理厂。

冲洗水、炉渣冷却水进入渗滤液收集系统,经处理后回用。

3.3.7臭气控制

本工程采用建筑隔臭、负压引臭、焚烧解臭、吸附脱臭、绿化减臭等措施,厂区恶臭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新改扩建)二级标准。

3.3.8噪声控制

厂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采取以隔声为主,辅以消声、隔振、吸声综合治理措施。

厂界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Ⅱ类标准。

3.4厂内管理

3.4.1安全管理

公司生产设施、设备、装置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在危险源、设备安全、电气安全等方面均采取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到位;两票三制、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标识规范,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色》(GB2893)及《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的有关规定;设备编码和标识编码规范,并和图纸一致。

设备、阀门名称、编号、开关方向齐全、清晰、正确;管道介质名称、流向、涂色或色环、标志齐全清晰、规范;危险区域分区标识图正确完备;常设标识牌(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止步、高压危险”等)齐全、完整;具有ISO18000认证;工作票制度完善,从未发生安全事故。

3.4.2综合管理

公司具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生产、行政、财务管理体系健全,厂区环境良好,20XX年荣获“无锡市园林式单位”证书,运营期间未发生过有效投诉事件。

以上是公司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创建工作的汇报,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附录A

创建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

迎检资料目录

第1章工程建设

1.1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文件

1.1.1一期项目投资建议书

1.1.2《省发改委关于同意江阴市垃圾发电项目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苏发改投资发【2005】694号)

1.1.3《关于同意设立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的批复》(苏外经贸资审字【2006】第02054号)

1.1.4关于《江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

1.1.5《省发改委关于同意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苏发改投资发【2008】1942号)

1.1.6《关于申请核准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工程的请示》(澄发改能【2010】8号)

1.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文件

1.2.1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2《省发改委关于核准江阴市垃圾发电一期工程的通知》(苏发改投资发【2006】586号)

1.2.3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4《省发改委关于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生活垃圾发电二期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苏发改投资发【2010】500号)

1.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文件

1.3.1一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3.2一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

1.3.3《关于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江阴市垃圾发电(日处理800吨垃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锡环管【2006】31号)

1.3.4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3.5《关于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生活垃圾发电二期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1.4主要设计文件、图纸及设计变更资料

1.4.1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1.4.2一期竣工图纸目录

1.4.3一期工程设计变更目录

1.4.4二期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1.4.5二期竣工图纸目录

1.4.6二期工程设计变更目录

1.5施工记录及竣工验收资料

1.5.1一期项目各单体工程施工记录目录

1.5.2一期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报告

1.5.3一期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1.5.4一期项目验收备案表

1.5.5二期项目各单体工程施工记录目录

1.5.6二期扩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1.5.7二期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意见的函

1.5.8二期项目竣工验收备案表

1.6其他反映建设水平的资料

1.6.120XX年度无锡市“太湖杯”优质工程奖

1.6.220XX年度无锡市“园林式单位”证书

1.6.3江阴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达标建设评估报告(A级)

1.6.4脱硝脱酸改造项目核准批复(澄经信投资【2012】27号)

1.6.5脱硝脱酸改造项目环评批复

1.6.6脱硝脱酸改造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报告

1.6.7飞灰填埋场项目批复文件

1.6.8飞灰填埋场竣工验收报告

1.7被评价焚烧厂信息数据统计表

1.7.1江阴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信息数据统计表

第二章运行管理

2.1全厂垃圾进厂计量资料

2.1.1垃圾进厂自动计量统计表

2.1.2垃圾进厂手动计量统计表

2.2全年炉温记录资料

2.2.1锅炉运行报表

2.3全年辅助燃料消耗量和单位辅助燃料消耗量

2.3.1生产统计报表

2.4全年分月炉渣酌减率的检测资料

2.4.1炉渣热酌减率检测记录

2.4.2锅炉热平衡测试报告

2.5全年余热锅炉出力和蒸汽参数记录资料

2.5.1锅炉运行报表

2.6全年烟气排放指标在线监测记录资料

2.6.1烟气排放指标在线检测月度报表

2.7环保部门对焚烧厂排放指标的监测记录

2.7.120XX年上半年常规环保监测报告

2.7.220XX年下半年常规环保监测报告

2.7.320XX年上半年二噁英监测报告

2.7.420XX年下半年二噁英监测报告

2.7.5飞灰浸出毒性测试报告(2012)环监(HZ、YZ)字第(128、039)号

2.8全年分日中和剂、吸附剂和飞灰稳定剂消耗量

2.8.1生产统计报表

2.8.2石灰采购发票

2.8.3活性炭采购发票

2.8.4水泥采购发票

2.9全年渗滤液排放资料

2.9.1污水站运行参数表

2.9.2水处理站日报表

2.9.3深度处理系统运行报表

2.9.4渗滤液处理系统提标改造工程峻工验收表

2.9.5废水限期治理验收监测报告

2.10年运行时间记录资料

2.10.1生产统计报表

2.11全年启炉、停炉记录资料

2.11.120XX年度机炉停役检修计划书

2.11.220XX年度机炉停役检修总结

2.12焚烧厂管理制度

2.12.1人事管理制度

2.12.2安全管理标准汇编

2.12.3工作规范汇编

2.12.4运行管理标准汇编

2.12.5设备管理标准汇编

2.13其他能反映焚烧厂运行管理水平的资料

2.13.1垃圾仓甲烷浓度监测表

2.13.2卸料平台除臭风机试转及活性炭定期更换记录

2.13.3石灰质量检验单

2.13.4活性炭质量检验报告

2.13.5“三废”处理处置协议

2.13.6炉渣综合利用台账

2.13.7公司历年环境报告书

2.13.8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