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388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docx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

区卫计局201x年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要点

201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卫生强区的起步之年。

我局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建设卫生强区,打造健康越秀为目标,稳步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各项工作。

一、工作回顾

(一)注重科学谋划,启动卫生强区建设。

针对越秀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现状,科学编制了《越秀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并明确规划发展目标、战略、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等,为今后五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卫生强省和市委市政府建设卫生强市的战略部署,草拟了建设卫生强区的“1+4”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提升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卫生强区建设工作。

(二)坚持深处着力,持续扩大医改成效。

深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选取了“广药附一院——农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第二中医院——登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深度整合医联体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资金、技术、流程、信息等方面业务,实现区域影像、检验资源、就诊信息共享。

区内多个医疗联合体开展“大小点”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试点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在医联体内积极探索开展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慢性病分级诊疗以及检验结果互认等合作,目前全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与区内二、三级医院完成双向转诊的上转1014人,下转1268人,上转辅助检验、检查6677人次,分级诊疗初显成效。

全面推开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

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组建越秀区家庭医生式服务专家指导组,全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面推开家庭医生式服务,以基本医疗为切入点,融进公共卫生服务,让居民可以享受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共建立家庭病床4557张,出诊服务13.76万人次。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制定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三年建设规划,加快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融合,目前已启动一期项目。

联合阿里巴巴及钉钉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内涵和服务效率。

完成白云街、大东街和流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

继续完善长效补偿机制。

落实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的财政补助政策,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7,169.89万元(含市补助,不含离退休补助)。

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目前局属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上缴区财政局医疗业务收入、其他收入54156.24万元,同期增长5921.62万元。

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政策。

设置批准医疗机构50家,登记注册医疗机构30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4家。

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共办理32家医疗机构79名医生多点执业备案。

(三)围绕一个中心,培植优质医疗资源。

协助推进重点地块的改造工作。

协调推进重点地块的控规调整工作,东川路旧城改造地块、中山大学南北校区以及肿瘤防治中心地块控规修改方案已通过市规委会审议。

充分发挥省药交中心平台作用。

2016年已引进12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或以上的健康医疗产业相关企业入驻黄花岗科技园健康医疗产业园区,涵盖消毒服务、影像诊断、养老护理、药品销售等领域。

至今省药交中心已吸引超过7114家医疗机构、生产及配送企业加入交易平台,交易总数为约800万宗,总成交金额1829.64亿元。

推进正骨医院迁建工作。

督促正骨医院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进驻市八医院东风路院区,进行实际测量和测绘,结合发展规划完成新院区的规划设计编制工作。

(四)贯彻国策意识,创新计生服务管理。

贯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做好政策衔接、政策宣贯、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等工作,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按政策生育,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

同步开展计生业务培训,促进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尽快掌握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更好为居民群众服务。

加强计生目标考核综合管理。

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优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工作,强化平时检查。

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全年共审核单位59个,社区221个,个人4761人,其中32个社区,41人次存在违法生育不予纳入先进评选。

全区常住人口114.06万人,出生12292人,自然增长率3.68‰,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98.42%,出生性别比108.95,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人口计划指标任务。

加强依法行政水平。

积极稳妥开展生育登记服务及再生育审批工作,完善“社会抚养费征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全程监控,征收流程公开透明。

进一步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力度,联合开展打击“两非”行为专项整治33次,有效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开展以“建设幸福家庭共享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全面两孩政策及生育健康知识宣讲活动,接待群众3000多人次,派发各类宣传资料6.6万多份、宣传品7000多份。

投入200万元精心打造区人口文化雕塑园,广泛宣传卫生计生新政策。

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稿件100篇,其中国家级17篇,省级51篇,稿件采用数位列全省各区第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越秀区“人口健康文化园”是全市唯一被评为广东省第四批卫生计生宣传示范基地。

越秀区“卡通健康大使助力健康传播项目”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卫生计生优秀宣传创新项目。

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

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项目建设。

越秀区计生协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县级先进单位。

我区是2016年广东省唯一的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试点区。

(五)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妇幼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计划生育服务不断优化,荣获2014~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大力提升妇幼健康服务。

出台《越秀区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行动计划(2016—2020年)》,优先支持产科、儿科临床专科建设,推进区妇幼保健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建立医联体,提高新生儿及孕产妇急救能力。

开展“一门式”免费婚检、优生优育系列服务,婚检率达60.96%,名列全市前茅。

为6658人提供免费孕前健康检查,优生优育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被评为“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

大力提升计生家庭服务。

完善《越秀区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办法》,建立“五个特别扶助”关爱计划,为近9万人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5亿元,为2000人发放计生特殊家庭扶助金共2292万元。

针对辖内失独困难家庭,创新推出“康乃馨关爱计生特殊家庭项目”,被确定为中国计生协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

大力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积极宣传家庭发展理念,提升家庭健康素养,联合省、市卫计委共同举办“家庭发展促进月”启动仪式暨家庭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集中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03场、培训60场、服务活动112场,服务群众30899人次。

各街道深入推进“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将家庭发展工作融入“大健康、大卫生、大人口”的发展格局,结合科学育儿、养老照护、家庭文化、家庭保健等,积极打造特色服务阵地,涌现出“家庭健康驿站”、“乐乐摇篮”等创新项目。

大力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

探索推进“蒲公英”关爱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完成流动人口健康档案42.9万份,为流动儿童免费接种疫苗4359人次,流动孕产妇产前随访率98.1%、产后访视率98.6%,累计发放各类药具5000多盒、家庭健康包3000多份。

与湖南省、江西省驻粤联络站协作,成立“赣越人”协会之家、“湘越人”协会之家,打造两个优质流动人口服务阵地。

(六)持续提标扩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大练兵活动。

与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主题为“竞技练兵展我风采”的2016年越秀区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选拔赛,并派送优秀选手代表越秀区参加广东省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广州市选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充分展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勤于学习、爱岗敬业的精神面貌。

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设施,继续完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心设备配置。

借助中英合作全科医生服务示范基地的契机,力争将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广州国际化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基地,已经完成前期的调研和制定建设方案。

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加强沟通协调,严格按照项目进度表推进矿泉街、大塘街、珠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装修改造项目、美沙酮药物维持第二治疗点装修改造项目和梅花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力增容项目。

目前四个项目均按计划进度推进,签订设计合同和完成项目立项,其中珠光街社卫提前完成部分计划免疫办公业务用房,待区房管局移交公建配套后可立即挂牌部分投入使用;美沙酮药物维持第二治疗点装修改造项目已动工并完成医疗机构信息变更公示,同步做好周边居民维稳工作。

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模式。

加强与民政部门合作,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为社区养老机构、日间托老机构以及老年人家庭等提供契约式服务。

开展家庭病床、上门诊视等服务,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七)构筑健康屏障,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继续免费提供12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0.98%。

顺利通过省的2015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场评估,重点对公共卫生项目的组织管理、资金管理、执行效果等进行了考核,整体评估情况良好。

加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力度。

及早细化疫情处置方案,落实监测分析评估,实行全区疫情及蚊媒密度每日一报通报机制,规范疫点处置,定期召开防控工作会议,督导检查登革热防控落实工作,有效防止疫情扩散。

截止目前,全区投入防控登革热专项经费1000万元,出动消杀人员约5541人次,消耗灭蚊药品26.8吨,消杀总面积7835万平方米;入户检查24.5万户次,处理阳性积水12535宗。

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50多场次,培训2780多人次。

开展立体式、全方位宣传,共印发登革热宣传海报7000余份。

防控经验得到市专家充分肯定,在全市借鉴推广。

加强疾病控制能力建设。

做好寨卡病毒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流感、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防制工作,有效阻断各类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稳步开展心血管病等慢性病防制工作,完善规范化健康档案,提高电子化建档率。

做好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和规范处置各类卫生应急事件,进一步提高卫生应急工作水平。

狠抓规划免疫工作。

完善硬件设施,计划免疫门诊数字化系统项目全面投入使用。

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接种门诊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项目完成安装,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管理水平。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

健全区、街两级精神卫生联系会议制度,做好重症和贫困精神病人救助工作,为6552人次提供免费门诊服务。

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筛查专项工作,通过多部门密切合作,已完成复核评估筛查患者总数为5450人,评估率达86.63%。

深入推进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继续做好大肠癌早治项目、适龄儿童六龄齿窝沟封闭项目及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和推广工作,其中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连续两年被国家评为优秀项目点。

强化卫生计生法治建设。

认真梳理和编制权责清单,确保正确行使职权。

完善修订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加强依法行政和普法教育,开展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活动,规范卫生计生执法行为。

全年出动1.05万人次,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监督检查各类单位1.5万间次,卫生行政处罚132宗(同比增长37.5%),罚款25.39万元(同比增长56.2%)、没收违法所得9.32万元。

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力度,取缔无证医疗场所10间次,严惩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

强化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

重点开展群众性健康促进行动和干预活动,编印下发健康传播资料共13种17.8万余份,提高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东湖新村社区被评为广州市健康社区,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等5所医院被评为广州市健康医院,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5个机团单位被评为广州市健康单位。

(八)全面创优提质,稳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对医疗机构事中事后监管。

以医疗投诉案件为线索,以医疗机构校验为抓手,加强对黑名单医疗机构的重点监管,对存在问题多的5家医疗机构采取地毯式突击彻查,注销医疗机构4家、停业3家,对3家医疗机构发放了暂缓校验通知书。

组织召开了2次民营医疗机构大会,针对性培训了依法办医、规范办医等内容。

继续实施医院巡查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对6家区级专科医疗机构进行了巡查通报;根据《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督导试行方案的通知》,组织专家对局属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督导。

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召开民营医疗机构大会,布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工作以及诊所使用抗菌药物开展静脉滴注项目核准工作。

举办2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共有370名执业医师(药师)进行了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

提高医疗纠纷处理水平。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完善投诉处理流程,共计受理医疗纠纷和信访294宗,均已按照信访流程完成答复。

积极与上级行政部门、法律顾问沟通协调,处理了康信标等棘手医疗纠纷案件,提高了处理医疗纠纷的水平。

配合公安部门做好越秀区看守所医疗专业化建设,拟采取购买服务形式与区中医医院合作。

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完成市“十二五”重点专科验收工作,光塔街、人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广州市中医药特色街镇建设单位,正骨医院中医正骨科和区中医医院脑病科被确定为市“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区中医医院肿瘤科被确定为市“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

中医院潘林平被确定为广州市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

在全省中医药系统弘扬大医精诚精神主题演讲表演大赛暨中医药传统技术大比武活动中,基层两名医生获得好名次。

(九)建设整洁城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大巩卫工作力度。

成立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越秀区迎接国家卫生城复审工作方案》,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部署,全面动员和培训,印制下发宣传墙报1000多幅,海报3.9万份,营造巩固国家卫生城市良好氛围。

加强督导巡查,全力督导整改,区领导带队经常巡查省暗检问题点、难点、黑点等地方,联合相关部门组成7个专项巡查组和2个暗检组,共发现问题832宗,均及时处理整改完毕。

经过努力,顺利通过国家暗访组对越秀光塔、六榕等街道的暗访。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开展以灭蚊灭鼠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针对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加大蚊虫消杀力度,每周二、周五为全区灭蚊统一行动日,大搞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减少蚊虫孳生地。

区主要领导带队督导,并挂点18条街道,其中一组专门派驻到六榕街,督导防控工作。

组建2个3人巡查组专门巡查各街道外环境孳生地,快速灭蚊。

积极开展灭蚊工作,组织市、区应急PCO消杀队和街道消毒站开展杀灭成蚊和清理积水工作。

大力推进控烟工作。

积极推进“广州市无烟单位”创建工作,共有22个单位被授予广州市无烟单位称号。

结合多形式控烟宣传活动,推进白云街无烟社区试点建设工作和推进北京路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的控烟工作。

推动控烟执法工作常态化,共出动执法人员8886人次,检查单位7876个,发出整改通知书94宗,发放宣传单张3.4万份,宣传海报1.3万张。

(十)始终从严从实,深化党风政风行风建设。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覆盖面达100%,党员先锋模范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组织开展“两项法规”学习宣传,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从医的自觉性。

把好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今年调整、提拔基层单位领导干部17名,录用公务员5名。

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加大违纪违法线索排查工作力度,今年共排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9条,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人。

落实抓早抓小要求,认真开展谈话提醒教育工作,局领导约谈局属单位党政一把手及局属单位党政领导约谈下属干部共56人次,对有违纪苗头或轻微违纪行为的党员干部,及时约谈,函询诫勉,防患于未然。

(十一)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卫生计生其他工作。

积极做好红十字和献血工作。

通过各街道及相关部门的有序协调,共同完成今年的卫生救护培训工作,共开班72场,参加培训7738人。

与区内学校合作开展“生命彩虹计划”项目,举行应急救护培训,培训66场、1.5万人参加,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在校园全面铺开。

加大宣传无偿献血力度,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共招募无偿献血26313人次。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贯彻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从系统内选派骨干力量赴清远市清新区任驻村干部,开展三年定点扶贫攻坚工作,落实帮扶责任,参与塞舌尔援助、连南扶贫等活动,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今年特成立越秀卫计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审计工作方案,切实做好系统内各单位的审计工作。

此外,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保密档案、征兵体检工作,圆满完成春运、花市等各类医疗保障任务。

二、存在问题

一是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挑战;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仍任重道远;三是居民生活方式转变和环境改变,疾病预防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四是卫生计生部门实际工作效能与群众的愿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等问题;五是专科医院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六是行业作风仍需进一步改善等等。

三、2017年工作要点

(一)着力优化布局,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

按照广州市正骨医院迁建工作方案,有序推进正骨医院新址——市八医院东风路院区的规划设计及改造项目,确保正骨医院如期迁建。

加强与区教育局的沟通协调,明确区儿童医院的扩建方案,解决其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现状。

加强与区房管局、区机关事务局配合,积极寻找合适的房源,用于区妇幼保健院的扩建工作,促进该院增设儿科产科等必要科室,以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生育高峰。

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达标建设工作,尽快完成矿泉街、大塘街、华乐街和珠光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工作,并配备充足的基本设备,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水平。

(二)着力巩固成果,稳步推进医改深水区改革。

深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按照市统一部署,做好紧密型和联合型医联体的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区域医联体财政补助经费,加强对医联体运行的绩效评估及考核,进一步深化与辖区三级医院的医疗联合体的合作,实现区域影像、科研资源、检验资源共享。

试点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北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中医院与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个医联体为试点,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逐步试行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深入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

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率,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日常督导机制,扎实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

有序开展公立医院改革。

按照市卫生计生委工作部署,积极配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加快推进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动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一期项目建设,加快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数据整合能力,实现试点单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区域互联互通。

启动全科医生工作平台试点项目,力争2017年上半年完成试点并推广。

(三)着力项目推进,加快广州健康医疗中心的建设。

提出越秀大健康产业园的设想。

以“一中心、两平台、四区域”的空间布局,以广州健康医疗中心为中心,辐射全区范围,全面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健康产业总部进驻,加快推动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项目、肿瘤精准医学诊治中心项目等项目的落实,打造集医疗保健、康复养老、健康管理、高端医学检验检测为一体的健康产业集群。

加快重点地块改造工程。

以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东川路旧城改造地块、中山大学地块的控规调整修改方案为契机,推进落实广州健康医疗中心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不断协调推进区域旧城更新改造和交通配套设施完善。

加快中心信息化建设。

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势,继续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广州市区域影像和检验中心系统建设及以移动医疗综合服务平台为主的信息惠民建设项目,为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安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加大社会办医力度。

优化社会办医的政策环境,进一步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落实社会办医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实现医生多点执业。

同步加大医疗机构监管力度,重点整治投诉较多的医疗机构。

(四)着力政策宣传,切实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继续落实“全面两孩”生育政策。

做好“全面两孩”政策指引,进一步完善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畅通登记渠道,简化办事流程,对生育两个及以内的孩子实行生育登记。

不断加强计生目标考核综合管理。

根据省、市2017年考核方案,优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工作,强化平时检查。

进一步完善与公安等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创新数据采集和数据分发手段,提高共享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

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完善社会抚养费征缴系统,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严厉打击“两非”行为,鼓励和发动群众参与举报,在全社会营造打击“两非”的强大宣传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做好计生政策宣传。

继续开展群众性健康促进行动和干预活动,提高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居民健康素养知晓率达到85%以上。

(四)着力家庭发展,持续优化计划生育水平。

继续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开展辖区内助产机构产儿科资源应对能力调研,协调解决三级医院产检及分娩床位紧张的局面。

发挥妇幼计生整合的有力因素,推进母婴安康行动计划,加强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稳定控制“两率”。

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开展出生缺陷干预项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与妇儿科力量较强三级医院构建妇儿医联体,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带动基层产儿科水平的提升。

继续坚持民生普惠的利益导向。

继续推行“补、奖、帮、保”惠民计生奖励政策,规范计生家庭惠民政策落实。

创新关爱保障措施,加大对特殊计生家庭的关怀力度,做到精准帮扶,提升计生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继续加强计生协能力建设。

推进计生协组织建设,巩固全国计生协先进单位的成果,扎实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项目。

加强科学育儿、养老照护、家庭保健等系列宣传,开展系列服务活动,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计生家庭稳定发展。

继续提升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

深化区域合作,着力解决户籍地基本信息不准确等突出问题。

开展推广婚育证明电子化工作,提高流动人口计生服务质量。

建立实时通报流动人口相关指标的机制,切实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五)着力提质增效,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深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任务,提质增效,努力打造6个区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点。

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借助中英合作的契机,力争将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广州国际化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基地。

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设施,继续完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心设备配置。

深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

指导农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配置,加强能力建设,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

指导农林街、登峰街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市对社会力量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服务的要求,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做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争取达到购买服务的基本条件,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并提高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

深化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完善社区综合绩效考评机制,配合市做好考核指标的修订。

继续探索医养结合模式。

逐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鼓励医疗机构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

(六)着力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

根据行政管理、内控管理和质量体系管理的要求继续完善实验室信息平台。

创新健康教育模式,推进中心微信公众号和中心网站一体化建设,实现卫生知识网络化培训。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