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173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德育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德育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德育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德育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工作汇报.docx

《德育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工作汇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工作汇报.docx

德育工作汇报

“五声”教育树信心“五自”管理见成效

——衢州市技工学校德育工作汇报

俗话说:

“种田看秧。

”好的秧苗,庄稼人都喜欢。

可现阶段我们的职业教育大家都“缺秧少苗”,当大家都缺秧少苗时,也就顾不得是牛吃过的还是虫吃过的,咱都得拔来种,否则就会导致良田荒芜,更何况秧苗的好差并不是决定丰收与否的唯一要素,还得看庄稼人如何伺候。

差的秧苗只要伺候周到、科学,同样会有好的收成。

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哪个校长不为缺秧少苗发愁,哪个老师不为秧苗太差头痛呢?

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如果不深层次地去考虑如何把差的秧苗伺候好,让它长出好谷子,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有了好秧苗再来种田,那只能是年复一年的饿肚子……

衢州市技工学校,这所具有三十年办学历史的职业学校就是秉承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无数个“难教难管”的日子里,摸索出一套伺候差“秧苗”的办法,即“五声教育”和“五自管理”。

“五声教育”是指用“笑声、歌声、掌声、口号声、感恩声”来教育学生的方式。

“五声教育”是我们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爱、缺信、缺情、缺勇、缺敬”的“五缺”现象所采取的“缺什么,补什么”的教育方式。

实践证明:

通过五声教育,我们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培养了学生的“精气神”,让他们对人生、对未来有了些好的想法。

德育工作是一项“活”的工作,它需要积极的情态、健康的内容,但更需要能产生良好效果的方式。

职业学校的学生厌学情绪浓,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基础差;他们的行为习惯差,是因为没有接受过严格的管带和科学的训练。

他们之所以“难教难管”,不是抗拒我们的教育内容,而是排斥我们的教育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呢?

我们认为“合胃口”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五声教育”就是我校在无数个“难教难管”的日子里总结出来的一个“合胃口”的教育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什么?

缺爱,这个“爱”是真爱。

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缺家长和亲朋的呵护,但物质上的过于关心、关爱,演变成了溺爱和泛滥的爱,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他们缺少的是一种严格的管带和科学的训练,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缺少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知。

缺信,这个“信”是信任与自信。

是人都需要被信任和尊重,孩子更需要。

我们的孩子因为在中学阶段成绩有落差,很少得到家长与老师的信任与赏识,有的甚至把他们都列入了“差生”的行列,这就应了周弘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说他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

”一个孩子没有了信任与自信,他就只好混日子,一个混日子的学生很难相信他人的话。

缺情,这个“情”就是指一个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有热情的人就会有许多的想法,一个孩子没什么想法,他就情绪低落,精神低迷,他们“心里问题多,逆反情绪多,动时像疯子,静时像呆子,上课磨洋工,下课打冲锋”的现象皆与没什么想法有密切的联系。

缺勇,“勇”是一种生存素质。

一个人的一生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困难无法回避,必须昂首面对,并且要持久经历。

我们的学生所走过的这短短的历程是失落和迷茫多于快乐和幸福,他们是“小学老师不看重,初中老师往外送,爹娘老子不看好,职校老师当个宝,被推来抢去的他们自己也不知是草还是宝”。

他们仅剩下的一点勇,就是遇到一点事都放不下所爆发出的“匹夫之勇”,缺少克服惰性、软弱的勇。

缺敬,这个“敬”既指对社会对他人的敬重,更指对法律、纪律及长辈的敬畏意识。

一个没有敬畏意识的孩子,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就不会合群,也很难沟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任其发展就会与法律、道德背道而驰。

“五声教育”就是针对他们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教育方式。

“笑声教育”是“爱”的教育,也是情商教育。

“会笑的孩子有人抱”、“会笑的孩子烦恼少”,笑是爱自己的最好表现,笑也是许多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高情商,更是走出困境和解决矛盾的润滑剂。

笑,对于得意的人来说是随时都有的一种心理表现情态,可对于一群失意的人来说,想让他们开心的笑、灿烂的笑,实在太难了。

说我们的学生连笑都不会,一点也不夸张,有时候他们的笑也是苦笑,笑得比哭还难看。

为了让他们抬起头来,绽放笑容,我们在全校推行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倡导“用我们的爱和我们的智慧教好我们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们都笑着给予赏识;学生的行走礼仪,以“点头微笑”作为标准来规范培训;有学生生病就有老师陪在病床前谈心聊天;学校的教育大会改成“心与心沟通,面对面碰撞”交流会,让学生提问题,老师来解答,在一问一答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向学生的“情感银行”里存足了笑的资本。

学校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让学生“抬起头来,绽放笑容,挺起胸膛,直起脊梁,甩开双手,迈开双腿,哼起小曲,快乐生活”这一主旋律。

一时间,一个“你笑我也笑”,“你好我也好”,“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的教育氛围就这样营造出来了。

实践证明:

在笑声中度过的教育是快乐的教育,在“你好我也好”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少了许多的隔阂、顶撞和叛逆,在“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的过程中,多了一份亲情,多了许多的会心一笑与互动,我们感受到了笑声的无价、氛围的无价。

“歌声教育”是“信”的教育,也是希望教育。

要让一群失意的鸟儿飞起来,就要想办法让他们扔掉“失意”,找到自信的感觉,产生一些有希望的想法。

通过歌声教育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和理想及抗挫折能力是很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尝到了歌声教育的甜头。

2005年,我校有个首批“直升班”,全班46个学生,单亲家庭的占11个,独生子女的占37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少年”占32个,从小学到初中得到过奖状的孩子都少得可怜。

这个班就连选个班长都很难,当时实在无奈,班主任没办法管,干脆每天晚自修都组织学生看当时在中国最流行的韩剧《大长今》,美其名曰:

常看《长今》,常听《希望》,一部励志篇的电视剧,一首《希望》就这么看着唱着,竟发生了奇效,孩子们的眼神一天比一天有神,班级凝聚力一天比一天强。

在一次拔河比赛中这个班输得很惨,聪明的班主任灵机一动,让全班学生唱着《希望》去跳楼(从一楼的平台上往下跳)。

这一唱一跳使学生明白了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的道理,要学会走出失败的阴霾,扔掉中考失落的包袱,有希望就有美好的明天。

后来这个班唱着“希望”到宁波奇美去就业,他们以大长今为榜样,感受坚强,感受快乐,在全国88所院校学生素质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殊荣,该公司的副总裁还带着2万元人民币来我校预订来年的生源。

从这个班的故事里,我们总结了经验,入学时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唱着《心愿》、《相逢是首歌》;纪律松懈时,我们唱着自编的校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感恩老师的季节,我们唱着《丁香花》、《好大一颗树》;寒暑假要分别时,我们唱着《明天再相会》、《同桌的你》……从那时起,我们年年举办年度班歌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校园“红歌会”大赛等等,用比赛和考核来实现“歌声唱出希望”的教育目标。

现在我校已形成了“班班有歌声、会会有歌声、天天有歌声”的良好氛围,许多孩子由进校时的目光呆滞转变为边走边哼起小曲的“喜洋洋”。

我们感叹:

歌声的魅力真大!

“掌声教育”是“勇”的教育,也是激励教育。

一支没有掌声的部队,是一支没有士气的部队。

一支没有士气的部队就不能勇往直前。

做职业教育,首先当是“士气教育”。

人生需要掌声,掌声比恩赐比金钱更为重要,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母亲慈爱的掌声,父亲有力的掌声,同学热情而轻快的掌声,更需要我们微笑赞美的掌声!

那掌声就是对孩子们的鼓励、肯定、欣赏、尊重,也是喝彩,关爱。

它似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孩子们的心田;似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孩子们的灵魂;似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向前。

掌声可以给他们热情,给他们勇气,给他们力量,给他们鼓励。

可以说有掌声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掌声的地方,就有精彩;有掌声的地方,就有成功;有掌声的地方,就有爱心。

孩子的生命中不能缺少掌声。

一个孩子能随时为他人鼓掌,也能为自己鼓掌,能祝贺他人,也能祝贺自己,这样就会提升精、气、神。

精气神是一个人内外兼修的气质。

一个有精气神的孩子,就会有勇气克服自己的惰性,战胜自己的软弱,保证自己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基于这种想法,我们把教会学生鼓掌列入了入学教育的主课程。

多年来,不单是有人取得了成绩就有人鼓掌,即使有人犯了错,只要说声“这是我的错”,也会有人为他鼓掌。

热烈且有朝气的掌声,是良好会风的前提,也是良好学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掌声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低迷情绪,掌声也使他们变得坚强,掌声已成为我校的校园文化。

“口号声教育”是“情”的教育,也是目标教育。

说起口号声,这是我校“目标教育”的一大亮点。

职业学校的孩子,大都认为“工字不出头”,对现实缺少热情,对未来缺少想往。

因此,为孩子们找感觉、立自标、寻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从新生入学就尝试着进行专业引导教育。

我们为各专业编写了琅琅上口的口号,如机械专业是:

“机械脏机械累,学好机械为社会,有了技术就有位,赚完国币赚外汇”;服装专业:

“针针线线细细缝,大事小事认真做,手拿剪子注意质量,脚踩马达重视安全”;汽修专业:

“与奔驰比品质,与宝马比沉稳,与奥迪比大方,与普桑比实用”;电子专业:

“电工电子仔仔细细,做人做事认认真真,元件一组组,组组有序,学生一个个,个个艺精”;烹饪专业:

“锅碗瓢盆烹出灿烂人生,油盐酱醋调出锦绣前程”;宾旅专业:

“宾旅宾旅彬彬有礼,微笑永远时髦,礼貌永远有理”等等。

这些口号都能激励及鞭策孩子们学好技术、学会做人,我们要求他们晨练念、做操喊,在这一喊一念中引导他们上进。

为了使学生改变不良习惯,我们也把学校的要求编写成顺口溜的口号,让学生边写边喊边感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变“问答题”为“选择题”。

如:

针对学生的长发、怪发现象是这样的顺口溜:

“头发往前趴,精神比较差;头发往后倒,精神比较好;头发像刺猬,老师就反胃;头发像山鸡,华佗也难医;头发齐刷刷,表现顶呱呱”。

如:

针对学校的卫生安全问题是“八句话”的顺口溜:

“中午躺一躺,下午精神爽;打球勿吊栏,防止人摔伤;寝室扫干净,防止流行病;早上多锻炼,体格会强健;常看课外书,知识会增多;遇事学会忍,心态靠调整;被子经常晒,疾病跑得快;零食少入口,饭菜合胃口”等等,这种不带强制性规定又易记易背的教育方式学生很乐意接受,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这是德育工作的实招。

“感恩声教育”是“敬”的教育,也是孝心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

“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

”老百姓也常说:

“不懂得报答的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

“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你应该学会感恩,没人帮你,是你公正的命运,没有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

如果你怀着感恩的心去体验一切,那么你就会发现另外一个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学会拥抱吧,学会面对吧,学会倾诉吧,学会聆听吧,学会思考吧,学会奉献吧,学会感恩吧!

”这诗一般的语言,是我校新生入学时七堂必修课中的一课。

职业学校的学生,感恩戴德的传统教育严重缺失,对长辈、对法律及道德的敬畏意识也严重缺失。

为了给他们补上这一课,我们从最低的要求开始,让他们张开嘴,深情地喊出“老师好!

”,到节假日要求他们到家要给老师打平安电话,回校要给父母打平安电话,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教师节都要开展有创新的感恩活动。

大到爱祖国,小到爱家园,人人都要学会感恩。

通过这种教育,许多孩子慢慢地开始懂事,公德意识加强了,生活态度转变了,心境豁达了,性格也变得热情大方了,冷漠的眼神也变得温和,怨天尤人的牢骚也渐渐少了,许多同学间的摩擦,也得到了磨合。

为了使孩子们能通过感恩教育享受到快乐,进而转化为感动和激动,我们还尝试着把感恩教育深入到课堂和实训车间,让机械类学生把铜棒做成一个个小葫芦,毛竹加工成茶叶筒、铁块锉成小锤子等带回家送给家长,让烹饪专业学生把白萝卜雕刻成人参,红萝卜雕刻成玫瑰作为爸妈的生日礼物,当许多家长看到孩子的孝心及孩子所学到的本领,都会情不自禁的给予夸奖,很少得到赏识的这些学生,满足了被重感后所迸发出的那种对生活的激情,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当感恩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时,我们又提出了“感恩学生”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感恩学生”的活动,如过年要帮学生买好车票,把每个外省的同学送上火车,早起不责骂学生,晚睡不训斥学生,和学生交心交友等。

这些赏识和被赏识,感恩和被感恩的教育改变了一群人,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许多孩子都像变了个人似的,冷漠的瞳孔中绽放出了彩色的亮光,家长们无不感叹我们教育的神奇。

衢州市技工学校近10年,生源扩大了十倍,也与此息息相关。

“五自管理”是指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服务”的管理方式。

“五自管理”理念的推行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参与学校的管理中提高主人翁意识;在“管”和“被管”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在“事事有人管,人人会管事”的环境里,得到能力的锻炼,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自我管理”是变“他管”为“自管”。

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中,主动认识纪律的重要性,主动接受纪律的约束。

一所职业学校应该怎么“管”,这是许多职业教育者都在探讨的问题。

我们认为“让学生从奴隶到将军”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行为习惯差,纪律观念也不强,许多孩子性格犟,不服管。

“不管就‘乱’,硬管就‘反’”,仅依靠班主任与几个领导去管,那就等于天天救火。

一所学校大多数人在“放火”,几个人在“救火”,这肯定是失败的管理。

基于以上认识,从2004年开始,我们大胆创新,对学生会的“一部三委”进行大胆改革。

针对“长流水,长明灯”的现象,我们成立了水电管理部;针对食堂排队拥挤及就餐不文明的现象,我们成立了餐厅管理部;针对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我们成立了自行车管理部;针对周末放假无序及周末文化生活单调,我们成立了周末管理部;针对穿拖鞋、爬围墙等现象,我们成立了纪检部;针对“染发、长发、怪发”现象,我们成立了礼仪督察部;针对升国旗不庄严、不规范等现象,我们成立了升旗部;针对门窗床及课桌椅经常遭到损坏和破坏,我们成立了课桌椅管理部和门窗床管理部;针对晚自修纪律较差现象,我们成立了晚自修管理部;针对女生行为不雅及校园早恋现象,我们成立了女生部;针对一大批学生好动,我们成立了健美操队、舞蹈队、跆拳道队、服装模特队等等,一共成立了十八个学生自我管理部门和十个自我活动兴趣小组。

后来又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许多部门又下设了很多的处,如餐厅管理部就下设了早餐处、中餐处、晚餐处、宵夜处……许多的班主任也参照学校的管理模式,在班级里配备了电风扇管理员、课桌椅管理员、矿泉水管理员、查寝员、信息员等。

这些部长、副部长、处长、队长都是通过公开演讲竞聘产生的,学校只负责为他们明确职责,定期培训。

这一改革使学生干部及成员从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近千人,三分之二的学生从“奴隶”变成了“将军”,从被动的接受管理到主动的管理他人,而学校的管理者就在幕后充当着“指导与服务,监督与控制”的“导演”角色。

通过这一改革,一些随手乱扔垃圾的学生成了制止他人扔垃圾的“监督员”,校园的卫生有了很大的改观;一些插队买饭的学生成了维护秩序的“管理员”,学校的食堂变得井然有序;一些浪费水电的学生成了节约水电的“宣传员”,学校的长流水、长明灯渐渐消失了……在改变学校面貌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好习惯也养成了。

让我们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是一个水电管理部的部长到万向集团就业后,每天下班后还潜意识地对厂房里里外外的水电进行检查,这一举动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肯定。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育方式使无数的孩子受益终身。

让我们管理者最惊奇的是,多年来,凡在这十八个部任职的学生几乎没有流生。

为此,衢州日报在2007年6月21日第四版以《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为题,刊登了我校的管理经验,我校的团委也多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团委”,来我校就读的学生从原来的以本地生为主发展至全国二十四个省市,每年都有江西、安徽等外省的职业学校来我校取经、交流。

我们尝到了“自我管理”的甜头。

“自我教育”是变“他教”为“自教”。

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形成好学生教差学生,多数学生教少数学生,进步快的学生教进步慢的学生,最后达到让学生自己教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但自我教育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一个好的形式、好的制度。

什么是好的形式呢?

自主活动就是一个好的形式。

学校开展的所有活动我们只当“导演”,让学生自已去组织,去排练。

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对规定、对要求的认知过程,还经历了一个管理实践的过程,更经历了一个对实现管理目标的自我教育过程,这就是个好的形式。

管理是一个“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执行的过程。

当管理中出现了学生群体对某一要求、规定不能理解或不能正确执行时,我们的学生会就会采取每周一次例会的形式。

每次例会都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想法、谈管理体会,寻找最佳结合点;当有些干部出现了执纪不严、不公平不公正或对自身要求不严时,我们的学生会便及时采取每月一次的“学生干部保持先进性教育”的形式,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团员、学生会成员出现典型的违纪事例时,我们的团委就推出每月一次的“团干部、团员保持先进性教育”的活动。

这些活动形式都是学生乐意接受且能达到自我教育的好形式。

在这种群体参与的自主活动中,我们的学生渐渐地形成了良好的品德,这种教育比学校制定的强制性规定和老师的硬性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什么是好的制度呢?

“导生制”就是一个好的制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千帆竟渡头船带”、“榜样是镜子”这些千古流传的俗语,说的都是榜样的作用。

“导生制”,现在看来已不是什么新名词,而2004年当我们首次推行这一制度时,还是一种创新。

“导生”就是我们根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需要,每年将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留下来,一方面让他们在实习工厂强化技能,充当学生的“小先生”,另一方面为了不使我们的自我管理体系混乱、经验失传,需要他们做好“传帮带”,我们让他们充当团委、学生会的“小老师”。

这一做法既为全校学生树立了榜样,又对学校推行“五自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我监督”是变“他督”为“群督”,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在参与学校的管理中提高主人翁意识,在“管”和“被管”中学会换位思考。

好的管理理念,好的管理形式,还要有好的执行力和监督力。

老师监督学生是一双眼睛监督千种行为;学生监督学生,是千双眼睛监督一种行为。

俗话说:

“学坏容易学好难。

”校园里,个别学生的任何不良行为,如穿拖鞋、留怪发、爬围墙等都会成为校园“流行病”,要达到群体“学好”的教育目的,仅靠老师的监督与控制是不够的,只有发动学生群体监督、自我监督才能实现。

学校的管理基本上以班级管理为中心,班集体的荣誉好坏,也基本上依靠考核来评定。

因此,学生个人行为的好差都会与班级荣誉挂钩,考核越随意,学生越不在乎,考核越严格,学生越在意。

当一所学校非常重视班级考核时,学生相互监督和自我监督的力度也就越大,当“自我监督”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习惯时,许多恶性的伤亡事故或重大的违法违纪事故就会在萌芽状态中得以控制,校风、学风也会好转。

衢州市技工学校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恶性的人员伤亡事故,与此不无关系。

“自我评价”是变“他评”为“自识”。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

一个身心都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能对自己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及思想行为的对错进行分析,这种自我意识的能力一旦形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就随之形成。

爱因斯坦曾说:

“单单教给年轻人一门专业是不够的,这样的教育至多只能培养一台有用的机器,最重要的是培养年轻人的人格。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受企业欢迎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受企业的欢迎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企业招工普遍重视体能型人才。

本世纪初开始逐渐由体能型向体能智能兼备型转变。

现今企业所需的人才已是人格健全型,即要求我们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有过硬的动手能力,既能吃苦耐劳又知书达理,这些都要求学生在校养成好习惯。

习惯好,才会性格好、人品好。

一个人品好的人,才会“命好”。

依据我们的培养目标,我们的评价标准就应确定为“以就业为导向”。

学生任何行为的对错,都要让他自己对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去意识、去评价。

我们对学生的各项考核、评定也就不能大包大揽,要让他们先自评、后互评。

自评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只有自己认识到这是好的,才能巩固和发扬,只有自己认识到这的确是差的,才会用心去改;互评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过程,学生间的相互评定也是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

任何思想与行为的对错都由老师说了算,不是教育的最佳方法。

老师的职能应是说清“对与错”的道理,对于好的加以表扬和鼓励,对于差的给予提醒和纠正,学校的评价方法能以学生“自识”为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孩子们改正陋习。

“自我服务”是变“分外”为“分内”。

让学生在“事事有人管,人人会管事”的环境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尝试成功的喜悦。

知识是学习中得来的,能力是锻炼中提高的。

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就是培养其“以校为家,校即己家”的思想,服务学校就是服务自己,把所有看似分外的事当成分内的事,尽可能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做,服务于己服务于人,在自我服务中客观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当学生人人参与“教室、寝室文化节”活动时,学生会珍爱自己的教室、寝室及校园的卫生、绿化,为自己撑起健康的保护伞;当学生参与水电管理的时候,自己会养成随手关灯、随时关水的好习惯;当学生管理晚自修纪律、寝室纪律、餐厅秩序时,自己也学会了遵守纪律;当学生检查他人礼仪行为时,自己也会穿得整整齐齐……

在人人参与自我服务的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随之养成了;做人做事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学校的面貌也随之改变了。

尝到成功喜悦的他们,其智力及创新能力都不是我们可以估量的,孩子们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后所迸发出的“再表现力”就更强了,自我服务也就成了真正的“服务育人”。

职业学校的学生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会读书,而是一群不读书的聪明人。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在不行就滴点油,再不行就换个锁芯”,祖祖辈辈相传的开锁匠都是以此理念来实践他们的职业生命的。

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人们应该向开锁匠学习,用爱留住我们的孩子,用智慧教育我们的孩子,用职业良心去成就我们的孩子,相信只有这样,最终我们才能成就自己。

“五声教育”和“五自管理”,都是“看得起他,帮他找感觉,让他有想法,肯定他能行”的好方式,是我们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