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0724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

《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调研的能力.docx

提高调研的能力

关于提高调研的能力

 

 

————————————————————————————————作者:

————————————————————————————————日期: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调研水平

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要强内功。

我感到搞调查研究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就是“三懂”:

首先要懂政策。

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问题,才能提高调查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

如果不懂政策,我们就会无的放矢,说不定政策早出台了,我们还在研究,这样的成果就成了“马后炮”。

其次,要懂人。

俗语说: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这说明人的思想、心理、性情、性格,千差万别。

搞调研工作,要学会懂人、学会了解被调研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涉猎我们工作范围内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在调研中就会出现答非反问,难入正题现象。

所以,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管理学等等方面都要涉猎一些。

通过学习,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贯彻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

第三,要懂写作。

调查研究后,对于调研结果,需要用调研文章把它反映出来,这就要求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定作水平。

第二,“不畏浮云遮眼望,自缘身在最高层”,要站得高。

要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

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确保工作符合实际、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的前提是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不明,就是无效劳动,无事找事,无病呻吟。

因此我们在调研之前,首先要对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挥什么作用心中有数,而不单为了完成任务写篇文章。

站得高,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

第一,重点要明。

就是要明确调研的重点,要紧紧围绕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要注意新出现的关系全局的苗头性问题,做好超前调查研究,把矛盾和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立意要高。

立意对调研工作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在笔先,即立意(主题)要在调研之前就应明确,操笔为文,连立意也不明确,那就很难下笔。

明朝黄子肃在《诗法》中说:

“意者,一身之主也”。

立意制约着文章的内容、思想。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立意或立意不明确,形成的调研结果就会是现象的罗列、材料的堆砌。

在调查研究中要善于抓住第一材料,然后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和总结,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和方法,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第三,炼意要深。

也就是提炼主题,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我国古人认为发现“意”后,还要从大量的材料中下苦功夫求得其精,称之为“炼意”。

炼意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金百炼则杂气而精光发”,“意”须百炼才能除掉杂质。

拿现代语说,就是确立主题后,还要提炼主题,要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出符合事物规律的认识。

立意是事实材料的客观性和作者的主观性相统一的产物。

而炼意则是实现统一的手段,是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上进行概括实现的。

是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现象达到本质的认识。

这就是马克思指的头脑加工。

我国古人称为“胸有炉锤”,经过千锤百炼,才显现精意。

我们在处理从调研中得来的材料时,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政策的高度、历史的高度、上级的高度、群众的高度、创新的高度来考虑和思考问题。

站在这样五个高度,我们的调查研究就具有时代精神,就有高度,体现了某一时期党的路线、政策的内容,对工作就有一定的推动,借鉴作用。

第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要沉下去。

一个人要获得感性认识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

一是亲历亲为,二是间接获取,作为基层干部来讲,亲历亲为更为重要。

必须做到“三个深入”:

第一,深入工作。

我们的调研要为工作服务,必须深入到工作中去,要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坚决克服工作调研“两张皮”的问题,要及时对工作推进的反响、效果、典型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及时改进和完善。

因此,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直接调查和蹲点调查相结合,不搞“花拳绣腿”,防止蜻蜓点水。

第二,深入群众。

群众最有发言权、评判权。

要多听群众对的看法,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过程;第三,深入实践。

要通过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价值大小。

搞调查研究,不能只能写篇文章就完事,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方案,要组织实验,要用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要带头践行所提出的思想观念,带头去宣传所提出的主张。

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人,对理想有衷情,对事业有真情,对工作有热情,对创新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

只有设身处地,深入现场,才能有更多的感性、理性、悟性和灵性,才能有更多的想法和办法。

第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要钻进去。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会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还只是调查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成果,就像淘金一样找到了矿沙,但要找到金子,必须辛勤、淘漉。

不同时期对调查研究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要求,这要求我们从大量复杂纷繁的现象、问题、事例中找准所需要的东西。

一是追求真理。

我们搞调研就要追求真相,找寻本质,不断地探索发现真理,不随人俯仰,不任人方圆,不唯上,不唯书,这是古往今来许多知识分子的宝贵品质。

要保持客观的、冷静的头脑,不被世俗流行的观点和自己的先天之见所蔽,不能只收集那些有利于现有成见的东西,而对改变现有成见的东西视而不见。

第二,崇尚科学。

就是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处理我们的研究课题。

调查研究的方法可分为传统的方法和现代的科学方法。

传统方法如召开调研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是多年来我们坚持的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应当继承和完善。

同时也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既要注意典型调查,也要注意利用统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既要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定性的分析,也要适当采用数学模式等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

要努力从定性和定量、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纵向和横向等方面的结合上得出对调研对象的科学认识。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提高调研效率,并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第三,辩证选材。

材料对调研具有佐证和深化作用。

要围绕主题选材,材料是主题的体现,主题是选材的依据。

不管材料多么生动,如果与主题无关,就应舍弃,决不可因偏爱而损害了主题。

选材要真实,材料真实,合乎实际,合乎情理,合乎科学道理,才可信,才能有说服力。

选材要有代表性,以一当十,越精越好。

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对材料开掘要深,轰轰烈烈的大事,其意义容易识别,但小事也往往有深远的含义。

要用心开掘,由表及里,由小见大,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性,反映工作的本质。

选材要有时代气息,有时代感的材料,才能与现实相吻合,才能与时代的脚步合拍,才能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共鸣。

选材要新颖,陈旧的材料,已经失出了它的生命力,不会对组织工作起作用。

材料新颖,才能使读者如独辟蹊径,耳目一新。

第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要静下来。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浮躁心态,就是急功近利,什么事都想一蹴而就。

不愿用硬功、不愿下死劲,这对调研百无一利。

要搞好调研必须静得下,沉得住气。

首先强化责任心。

责任心决定着工作的动力。

心中要时刻想到要把调研工作与推动工作创新结合起来,而不是为写文章而调研,为任务而调研。

其次强化奉献精神。

搞调查、写文章是吃苦的事,辛苦的事。

有时候很辛苦,很累,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稿,常常是头昏、眼花、手酸、肩痛,嘴里苦,没有奉献精神、吃苦精神且搞不好的。

三是强化求精意识。

文章不怕改,观点不怕炼。

越改越精,越炼越新。

因此,古人有“面壁十年图破壁”、“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句,我们写调研文稿也要有这种精神,许多同志有思想火花,有研究能力,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勤于思考,提出好的建议,多出一些好的调研成果。

从事调研工作,对自己的成长大有益处,实际上也培养了不少人才。

  

学习和掌握正确方法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成效

 

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全面了解各种新情况,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努力探索各行各业带规律性的东西,积极提供相应的对策,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服务。

ﻫ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

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

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

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

只有这样去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规定:

“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不组织群众迎送”。

这个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

ﻫ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

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ﻫ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

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

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有些干部,不是不了解情况,也不是看不到问题,而是不愿正视现实,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

这些现象都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

在调查研究中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

只有公而忘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要进一步营造和保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鼓励如实反映情况和提出不同意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把党内生活庸俗化。

ﻫ 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

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

从目前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有调查不够的问题,也有研究不够的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可能更突出。

有的同志下去,只调查不研究,装了一兜子材料,回来汇报一下写个报告就了事;有的领导干部连调研汇报也不听,调查材料也不看。

这种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不解决什么问题的调查研究,是事倍功半的。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ﻫ  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在运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

 

如何提高调研能力?

如何提高调研能力?

在座的每个同志,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会有自己的认识。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调研工作的人,我也有点儿的粗浅体会。

提高调研能力的必要性,大家已取得共识。

但问题是必要性有多大?

恐怕有的同志认识还不是很到位。

能坐到这个会场的人,肯定不是白丁,都能下笔千言,那还有多大的必要来提高调研能力呢?

这就存在一个自我认知问题,因此我提醒大家要防止两种错误认识,走出两种误区,我这里列出两个不等式:

一个是文字能力不等于调研能力。

就像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文章,更不是调研文章,文字能力和调研能力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字能力是起码的要求,是个基本功。

就像我们中学生写作文一样,文通句顺,主题思想突出,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这是文字能力的范畴。

而调研能力是在文字能力的基础上,赋予文章一定的思想性和创造性。

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写出一篇文通句顺的文章,不是困难的事情,但却是有无价值的问题。

我们所要求的调研文章,必须有价值方面的要求。

所以说,我们培训的主题是如何提高调研能力。

个别同志文字能力不是很强,文字功底不是很厚,那就更需要提高了。

今天的培训对我们来说,主要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能力。

我们现在用钢笔写字、电脑写字,过去用毛笔写字,写出特点就形成了书法。

为什么有的人能练成书法家,有的人练不成,有的成为“小家”,有的成为“大家”,道理就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一看,凡是成为大书法家、书法大腕的,他有自己独到的探索,有非常良好的文化底蕴。

我们省内的黄绮、国内的启功、范曾等等人,他们首先是学问家,有深厚的学问做背景,所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秀于外慧于中,字写得非常有看头。

假设没有这样的文化底蕴,即便是笔墨成山,写的字与字帖一模一样,甚至像印出来的一样,但你永远也成不了名,成不了家,为什么呢?

关键是没有自己的东西。

写得很好看,但是很俗气。

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只能算一个写字匠,成不了书法大师。

所以说,从文字能力到调研能力,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我们千万不要仅仅满足于自己文字水平过硬,而要追求调研能力过硬,把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融会贯通于文字之中。

文以载道,文字能力只是一种外在的“体”,调研能力是一种内在的“魂”,有“体”无“魂”那就只能是行尸走肉,因为它没有思想。

第二个不等式,写得多不等于写得好。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

当然多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较高的要求,没有有意识地向高层次发展的主观愿望,虽然写得很多,但也是一个低层次的东西,高不起来。

大家知道,最近有一个引起国际反响的史学大师,就是美国历史学家——斯拉托夫斯塔里,写了一本书叫《全球通史》,这本书发行了大概有十二三年了,印刷了17版,每一版都脱销。

《全球通史》和其他历史教科书的区别是什么呢?

就是作者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思考,融入了自己的一些价值判断。

一般的历史书只是客观地介绍历史的发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有的人连客观地描述都做不到。

比如文革时期出的很多历史书,用阶级斗争的方法来判断一切,把战国人都强加于一定的阶级性,生拉硬拽,很不客观。

而这本书有两大特点:

一个是它是全球史观。

西方过去的史书都是欧洲中心论,把其他一切国家其他民族发生的事件,都与欧洲进行比对。

他这本书则不是这样。

他以1500年为界,1500年前是一个阶段,1500年后是一个阶段。

1500年以前的时期,叫做世界各民族独立发展的时期,从各个文明独立向前发展,没有一个中心,就像一片树林一样,每棵树都在生长。

1500年之后,有些地区的民族开始崛起,分割世界,向世界殖民,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这是比较客观的。

他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他不但记述了史实,还分析了史实。

比如,他对中国是这样进行分析的:

直到十五世纪以前,即明末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非常发达的国家,在世界各民族中名列前茅。

我们平常说“价值连城”、“富可敌国”等,像这样的成语要译成英文,就没有这样的表述。

那么,为什么一个富裕的中国,到近代衰弱成为一个穷国呢?

他进行了客观的原因分析,这样这本书就显得非常厚重了。

所以,他虽然就出版了这一本书,就可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对于大家来说,我们没有选择工作负荷的权力。

领导给你的任务,你必须完成,还是限时完成,我们想少干点都不可能。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要有一个高点的目标,不要满足于一年写了多少篇,更重要的是保证质量,这些文章的价值怎么样,发挥了什么作用,引起什么震撼,这都是我们调研理念的问题。

对于我们来讲,不可能保证篇篇调研都是精品,但一年至少有一两篇相当出色的东西。

那么怎么才能把调研工作做好,提高我们的调研能力呢?

从宏观上说,我认为要把握两点:

一个是看我们的知识体系,从认识因素上建立我们的知识体系;另一个从意志因素上建立我们的工作规则,养成我们良好的工作习惯。

学过心理学都知道,我们全部的意识活动分为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认识因素就以知识为代表,意志因素以愿望为代表。

有没有知识,知识面多大,对这个东西认知不认知,这是认识因素。

愿不愿意干,使这个东西发挥作用,这是意志因素。

法律上有个术语叫做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有个很简单的概括:

明知这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会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就叫故意犯罪。

这一句话里就包含着两层意思,明知这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杀人、盗窃等得首先认识到杀人会把人杀死,盗窃会把东西偷走。

你首先会认识到这个东西,要认识不到那就不是故意犯罪了,有可能是过失犯罪。

认识到了而接受这种结果的发生,这就是意志。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不光是在犯罪行为当中,在我们其他一切工作当中,都存在这个问题。

在调研工作当中,它的认知因素就是扩大我们的工作含量,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使我们变成一个博学的人。

现在是“知识爆炸”时期,人再聪明再勤奋也不可能变成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像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中国的梁启超等等。

现在人们提倡“T”型知识结构,上面那一横道代表知识的广博,知识面的丰富;下面一竖道代表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这个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要“门门专、样样精”是根本做不到的。

别说我们现在有工作,就是没有工作,天天上学,读硕、读博恐怕也成不了这样的人才。

你只能做到在某一领域或者两三个领域上精通,像我们很多两院院士,在某个方面是非常精的。

比如说某生物学院士,他这一辈子就研究蚂蚱,他在这个方面,钻得非常精深。

一看到这个蚂蚱籽,就知道是哪一年的蚂蚱下的,是哪个类型的蚂蚱下的。

一看到蚂蚱飞起来,他就知道这个蚂蚱的岁数,那是非常精道的,但是他知识面不一定很广。

而有的人说什么都头头是道,但是哪方面都是“万金油”,哪方面也不深,那也不行。

对我们来说,就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既有广博的知识层面,同时在某一两个专业领域又有自己较深的认知、较深的掌握,这就需要在意志因素方面养成自己良好的工作习惯。

工作习惯非常重要,比如日常时间的积累,日常时间的支配等等。

古人讲“士大夫”如何如何,我们就要学“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作习惯。

首先是修身,提高自己的修养,过健康的、有品位的生活。

很多人都崇拜曾国藩,曾国藩每天的生活非常理性,非常有规律。

早晨五六点钟起床、洗漱,然后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做早操、练功,然后记日记,写完日记以后干什么呢?

反省,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也反省,昨天做的事情,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有价值哪些没价值,今天的事情该怎么做,列个日程单子,然后再用早餐,之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所以说,我们要建立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工作规律,这就是修身计划。

调研工作怎么做好,刚才两点是宏观的,还有三点微观的具体的。

第一是调研目的要明确化。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不论是一个较长的调研过程,还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你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这次调研的目的是什么,要形成一个什么东西,所谓“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方法回来”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同志稀里糊涂下去了,稀里糊涂回来了,为啥呢?

他去的时候就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所以,大的调研活动要制定调研计划,即使是不形成文字调研计划,思想上也要明确我干什么去了,需要重点了解的分析点是什么,甚至找哪些人座谈、用什么方法调研、多大范围什么等等都要明确。

第二是调研过程要细致化。

要确定调研范畴,一是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比如说农民减负情况调查,无论一个市一个县也好,你肯定要有具体情况分析,某个村怎么样,某个乡镇怎么样,某个乡镇的张大爷怎么说,某个村的李大娘感受是什么,应该有这样的表述。

除了这些,还得有一个完整的“面”上的情况,全市全县一共减了多少负担。

你既不能有“点”无“面”,也不能有“面”无“点”。

有“面”无“点”太笼统,感染力不强,说服力不强;有“点”无“面”,概括力不强,没有一个整体感受。

二是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

“表”就是表面现象,“里”就是深层东西。

“互为表里”就是外部的表象和里部的内因都要有所调研,不能捕风捉影。

我们一般情况下是表面的东西多,里面的东西少,反映出我们的调研不够深入。

虽然到基层去了,但没有真正深入到基层,用“井里的葫芦”做比喻比较恰当:

葫芦掉到井里了,但它没有沉到井底,还在水面上漂着。

到了县里,走到县城就不愿往下走了,到了乡镇,同样也不愿意往村里走,往往是听听基层干部汇报,估几个数字就行了。

所以,我们必须做深入地调查,才能写出有震撼力的东西。

在这个方面,我们确实应该向老一辈学习。

毛主席非常重视调研,到现在为止,他的调查报告还都是光辉文献。

在他的调查报告中,县里有多少村,村里面有多少人;穷人有多少,富人有多少;穷人是怎么穷的,富人是怎么富的;这个村的工商业怎么样,盐从哪儿进,铁从哪儿进等,都非常详细。

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能在深山沟里建立根据地、打出一个新中国,这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站在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三是处理好“因”与“果”的关系。

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果”,但形成“果”的原因却没能看到。

事实证明,原因的分析比结果的分析更重要。

第三是我们调研成果生动化。

调研文章从文种划分上属于公文,公文给人的印象是工整有余、活泼不足。

我觉得我们的调研成果应该适当活泼一些,不能呆板,既要注重逻辑性,又要注意形象化;既要注重理性升华,又要注意感性动人;既要有入木三分地分析,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描述,这才是一篇好的调研文章。

写文章是干什么的,是给人看的,我们现在很多文章让人看不进去,为啥?

关键在于它不吸引人。

你的文章让人看都看不进去,又怎么让人接受你的观点呢!

所以我们要努力使调研报告有趣可读。

这就需要在我们在逻辑思维上增加形象思维。

在这方面需要发现归纳出一些范文推荐给大家,让大家从中受益。

我分管《河北发展》之后,就一直强调这样一个办刊理念:

就是让人爱看爱读。

首先当然要有思想性,要有严肃性,里面不能有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同时还得有活泼性。

权威性与可读性融为一体,水乳交融,这才是一本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