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0654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

《《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docx

《中药方剂精要》word版

[基础知识]中药方剂精要

内  容  提  要

本书共分三章。

第一章重点介绍了中药学、方剂学常识及学习方法,谈常识简洁明了,教方法循循善诱,立足于“授人以渔”;第二章收载了近150味中药,常用药物归类述要,重点药物详分缕析,有“纲举目张”之妙;第三章收载代表方剂100多首,主要方剂择要释义,常用方剂分类明晰,学一方而明理法,可收“举一反三”之功。

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诚为广大基层医生、医药院校医学生和众多中医药爱好者自学中医的良师益友。

目录

第一章中药方剂入门之道

中药学初识

中药与“本草”释义

中医眼中的“地道药材”

病有阴阳,药分温凉

巧辨五味,各寻所归

用药有禁忌,三思再下笔

生病用药时,饮食重忌口

煎药器皿哪种最好

煎药用水与煎药“火候”

区别药材质地,掌握不同煎法

用药剂量——中医治病的“不传之秘”

服药方法——中医疗效的“决胜之机”

如何学好中药学

中药记忆妙法多

方剂学初识

制方如治国——处方也有君臣序

变不离宗——浅议方剂的变化

法“制”方剂——谈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选贵的不如选对的——选对剂型能增效

方药界的“向导”——谈谈“药引”的作用

学习方剂学的四个要素

方剂记忆有诀窍

第二章常用中药选议

解表药

麻黄——外感第一药

趣说紫苏的由来

白芷止痛又美容

幸得辛夷鼻病瘥

清热药

石膏与清代名医张锡纯

滋阴润燥“知母”情

巧得黄连救父命

黄芩——良药苦口救时珍

清凉解毒金银花

肺痈要药鱼腥草

蒲公英——内服外用治痈灵

泻下药

大黄——推陈致新猛将军

芒硝与玄明粉

祛风湿药

威灵仙——灵验赛神仙

桑寄生——擅治风湿瘫

芳香化湿药

苍术——祛湿明目消毒灵

砂仁——化湿行气安胎良药

利水渗湿药

茯苓——苏辙疗疾重茯苓

金钱草——利胆排石是良药

利尿通淋话车前

茵陈——三月茵陈治病神

温里药

附子——药虽有毒疗效好

吴茱萸——令楚王垂青的中药

理气药

陈皮——化痰理气功效良

佛手——理气良药仙女赐

消食药

山楂消积又降脂

神曲治愈光绪宿疾

止血药

三七止血效如神

血证良药仙鹤草

端午时节艾飘香

活血化瘀药

川芎——化瘀祛风善止痛

丹参——心血管病人的守护神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奇

妇科良药益母草

神农奇遇骨碎补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呕半夏良

亦药亦食话桔梗

贝母家族成员多

杏仁——止咳平喘更美容

安神药

远志成就功名,妙得枣仁安神

安神良药柏子仁

平肝息风药

天麻——天赐圣物药神奇

治“龙体”之疾的地龙

补虚药

从“人参状元”,翁同口谈人参功用

山药——转败为胜输者遇

常服刺五加,强壮有寿加

甘草——本草王国中之“国老”

杜仲原来是人名

淫羊藿——中药中的“伟哥”

熟地黄——难民获救遇名医

何首乌——乌发养颜益精血

益肾延年话枸杞

收涩药

桑螵蛸与海螵蛸

五味子与五倍子

第三章代表方剂节说

解表剂

麻黄汤——天然绝配之“经方”

“和方之祖”的桂枝汤

温散肺饮小青龙

“辛凉平剂”银翘散

益气解表败毒散

附:

解表剂类方

泻下剂

峻下热结的大承气汤

麻子仁丸以润求通

温阳通下的温脾汤

逐水峻剂十枣汤

附:

泻下剂类方

和解剂

和谐表里保平安——小柴胡汤

肝气舒畅心也开——逍遥散

调和肠胃的半夏泻心汤

附:

和解剂类方

清热剂

清气分热剂——白虎汤

清营凉血剂——清营汤

清热解毒剂——黄连解毒汤

外科痈肿良方——五味消毒饮

热毒血痢要方——白头翁汤

清肝火湿热剂——龙胆泻肝汤

清虚热代表方——青蒿鳖甲汤

附:

清热剂类方

温里剂

理中汤——疗中焦脾胃虚寒

小建中汤——“治腹痛如神”

四逆汤力专救逆扶危

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

黄芪桂枝五物汤,血虚风痹用之良E

附:

温里剂类方

补益剂

益气升提除大热——补中益气汤

补益心脾治血虚——归脾汤

补阴基础方——六味地黄丸

补肾之祖方——肾气丸

附:

补益剂类方

固涩剂

涩肠固脱治久痢——真人养脏汤

补肾涩精用金锁——金锁固精丸

附:

固涩剂类方

安神剂

天王补心丹何以冠“天王”

治脏躁良方——甘麦大枣汤

附:

安神剂类方

开窍剂

“凉开三宝”之一的安宫牛黄丸

苏合香丸——温开代表方

附:

开窍剂类方

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专治“梅核气”

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喘咳方

旋复代赭汤治胃虚痰阻

附:

理气剂类方

理血剂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治偏瘫

生化汤宜产后尝,恶露腹痛服之良

小蓟饮子治尿血

附:

理血剂类方

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风邪头痛服之良

消风散——风湿痒疹用之康

镇肝熄风汤,功专制亢阳

附:

治风剂类方

治燥剂

杏苏散——轻宣凉燥方

百合固金汤——肺燥咳血保安康

附:

治燥剂类方

祛湿剂

燥湿健脾的平胃散

治黄疸良方——茵陈蒿汤

独活寄生汤,久痹服之康

附:

祛湿剂类方

祛痰剂

二陈汤——治痰通用之方

仲龄止嗽散,救其一条命

附:

祛痰剂类方

消导剂

保和丸——保“胃”和平

附:

消食剂类方

驱虫剂

乌梅丸治胆道蛔虫症

附:

驱虫剂类方

附表常用中药性味组合与功用

附表中医临床新方选录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治偏瘫

生化汤宜产后尝,恶露腹痛服之良

小蓟饮子治尿血

附:

理血剂类方

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风邪头痛服之良

消风散——风湿痒疹用之康

镇肝熄风汤,功专制亢阳

附:

治风剂类方

治燥剂

杏苏散——轻宣凉燥方

百合固金汤——肺燥咳血保安康

附:

治燥剂类方

祛湿剂

燥湿健脾的平胃散

治黄疸良方——茵陈蒿汤

独活寄生汤,久痹服之康

附:

祛湿剂类方

祛痰剂

二陈汤——治痰通用之方

仲龄止嗽散,救其一条命

附:

祛痰剂类方

消导剂

保和丸——保“胃”和平

附:

消食剂类方

驱虫剂

乌梅丸治胆道蛔虫症

附:

驱虫剂类方

附表1常用中药性味组合与功用

附表2中医临床新方选录

一、中药学常识及学习方法

(一)中药与“本草”释义

从中药房抓的、需要熬的药是不是就叫做中药呢?

或者中国从古到今都在用的药就叫中药?

这都还不够准确。

我们也无需多加深究,只讲中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中药指是的在中医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比如,植物药五味子,中药理论认为它味酸,具收敛之性,可以止咳,各种寒、热、虚、实咳嗽都可以用。

如果一个医生用它治肺气虚的咳喘无力,它就是中药,因为它是在中医、中药理论的指导下使用的。

如果另一个医生用它来治肝炎,目的是降低一种肝脏中转氨酶的释放量,那是在西医和药理理论的指导下使用,它便不是作为中药来使用了。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是因为中药中草类植物最多,也因为这个缘故,《说文解字》把“药”解释为“治病草”。

自从西药传入我国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区别,便将我国传统应用的药物称之为“中药”。

  中药一般包括植物、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

其中植物类中药又可分为草类、木类、果类、菜类、谷类等多种类别。

动物类中药也有虫类、鱼类、贝类、鸟类、禽类、兽类等之分。

矿物类中药则包括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物、矿物原料的加工品及动物化石等。

  如果按照药材的生产来源区分,中药又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别。

还有一些中药属天然药物的加工品,如神曲、阿胶、枯矾就是分别用植物、动物、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药物。

  我国传统药物除了有“中药”、“本草”的名称之外,近二、三十年来,“草药”或“中草药”的名称也流行一时。

但实际上,草药也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一般指广泛流传于民间,而医者应用较少,文献资料比较简略,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天然药。

应该说,现在的中药也是来源于以前的草药的。

对某草药很熟悉、并规范使用以后,就叫中药了。

现在的草药,终有一天也会变成中药的。

还有民族药,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是与中药完全对等的,甚至药材都有部份重叠,只不过指导理论不同罢了,各有所长。

(二)中医眼中的“地道药材”

天然的药材是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的。

我国疆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如水土、日照、气候、生物分布等,南北迥异,差别极大。

各种药材的出产,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地域性。

于是就产生了“道地药材”(习惯上不叫“地道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等均属此。

  所谓道地药材,是优质正宗中药的专用名词。

它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的药材。

如宁夏的枸杞,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河南的地黄,云南的三七,四川的川芎,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等等,自古以来都是道地药材。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的。

如,云南的三七就一定是最好?

再好的产区,它也有几等的出产质量。

难道道地药材产区最差的药都比其他产区最好的药更好不成?

当然不是。

所以,“品种优良、疗效突出”才是最最重要的标准。

然而,道地药材往往地域狭小局限,产量岂能满足全国需要?

在不十分地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不可过于拘泥道地药材。

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道地药材生产,国家正在实施标准化的各个新药材生产基地,深信其必为推动我国道地药材生产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中药小辞典】

●四大怀药:

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

“怀”指由明代“怀庆府”(河南省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地)所产之道地药材。

●浙八味:

浙江的道地药材。

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由于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三)病有阴阳,药分温凉

  中药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显然不是指药物的温度,而是它的秉性。

“寒凉”的药物,是指它能治热性病;“温热”的药物,是指它能治有冷的表现的病。

所以说药物具有四性的哪一种,是在看病的实践中发现的。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仅程度上的不同,大体上其实只有寒热两种药性。

此外,还有所谓的不寒也不热的“平性”药,实际上也稍稍偏温、偏凉,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没有绝对的平性。

  具体来说,温热性的药多用治风寒痹证、中寒腹痛、寒疝作痛、血寒经闭、阳痿不举、宫冷不孕、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性的药则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等一系列阳热证。

寒药治热证,热药治寒证,不能搞反,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提醒这一点主要是怕碰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样极端的现象。

真寒假热的人看似热得病人烦躁受不了,却喝水量很少;真热假寒的人手脚摸过去冰凉,胸腹部摸一会儿却烫手。

真寒假热因为是真寒,自然要选大热药;真热假寒因为是真热,自然要选大寒药。

不过如果热毒或寒毒太厉害时,哪怕开药方向是对的,有时会一喝药就呕掉,叫做“邪气太甚,拒不受药”。

这时候可在大寒的药中加很少一点热性药,或大热的药中配一点点寒性药,就不会呕药了。

很有点象古代打仗的时候找个内奸喊开城门,然后一举而攻入。

(四)巧辨五味  各寻所归

  所谓五味,原来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所谓“打翻了五味瓶”,其实味道何止五种?

只不过习惯上以常见的、易于分辨的五种味道作为标准而已。

  五味的产生,开始是指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

后来发现,在很多时候,同一种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会产生一些相似的反应,而不同味道的药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如此便总结归纳出有关药物五味的理论。

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

因此,中药书的记载中有时会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

现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味:

往往具有发散表邪、畅行气血的作用,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甘味:

往往具有补身体、舒肠胃、调药性和止痛的作用,多用治正气虚弱、肠胃难受、身体疼痛等方面。

  酸味:

往往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不止等方面。

  苦味:

往往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多用于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方面。

  咸味:

往往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方面。

  五味有时可与五脏联系起来。

如苦味药多能入心,甘味药多能入脾,咸味药多能入肾。

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如辛味药按一般推理来说以入肺为主,可是辛散的行气药大多是入肝,这样的例外很不少,所以五味理论也只能作为参考。

(五)用药有禁忌  三思再下笔

1.配伍禁忌  有些药物共用时,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者消减原有药效,因而应该避免共用,最典型的莫过于“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楼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即:

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不能与贝母、栝楼(含天花粉)、半夏、白及、白蔹等同用;甘草不能与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等同用;藜芦不能与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等同用。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煿莫相依。

即: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肉桂、桂皮、桂心)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中国药典》1963年版“凡例”中明确规定:

“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

”若是违反药典规定而出问题的,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虽然古代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

但在目前尚未搞清反药是否能同用的情况下,临床用药应采取慎重从事的态度,最好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2.病证禁忌  药物的作用有它的适应范围,不能越轨。

如麻黄是发汗猛药,对本就在出汗的病就不能用它;熟地很腻,乳香有怪味,脾胃不好的人就要注意了。

3,妊娠禁忌  有些药易伤胎,所以应列为怀孕禁忌的药物。

慎用的药物有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禁用的药物有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一句话,给孕妇用药,要慎之又慎。

(六)生病用药时  饮食重忌口

  俗话说:

“生病不忌嘴,跑断郎中腿”。

故病人应重视忌口。

如发热疾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冠心病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高血压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肝炎应少食动物脂肪及忌食辛辣、烟、酒及其他刺激食品;脾胃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胃炎者别吃芋,易诱发;肾病少吃一点含盐、碱过多或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皮肤病或皮肤红肿化脓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尤其不能吃干燥的小虾米,少吃鹅肉(比如徐达与朱元璋的传说,以“蒸鹅”间接赐死)。

服某些中药时的特殊忌口,虽不是百分之百的严格,能做到当然最好,如:

甘草(炙~)、黄连(酒连)、桔梗、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生地、熟地)、(何)首乌忌葱、蒜、萝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蜜反生葱,柿反蟹。

总的说,不管何病、何药,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七)煎药器皿哪种最好

  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沉沉的不锈钢小锅亦佳。

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有人曾用铜锅熬药,熬出来的药竟然是绿色的。

切忌铜、铁、铝锅。

笔者推荐不锈钢锅,第一次用的时候只需要荡干净一下就可以了,以后也便于清洁护理,加水多少也可以比较自由。

若用砂锅、瓦罐,容易烫到手,且大都容积偏小,而且第一次使用要用开水熬三次,不够方便。

(八)煎药用水与煎药“火候”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中药。

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有川乌、草乌的方子可用蜜水煎煮以减毒。

治疗头面部疾病的方子,煎煮时可略加一点白酒,引药上行。

治疗气滞的方子,煎煮时可略加一点白醋,加强理气疏通作用。

  先将药放水中浸泡20分钟~1小时(夏天不宜超过半小时)。

用多少水泡呢?

打算用多少水熬,就用多少水泡,泡着的药直接上火熬,不再换水了。

泡的水量要考虑一下煎煮的时间。

煮感冒药的水少放一点,手掌压住药放水,超过药面1公分,或正好漫过压药的手掌背,煮的时候火可以大一点(武火),水开后4~6分钟起锅;煮补药的水就要多放,因为要熬久一点,怕熬干。

先用大火熬开,再用小火(文火)维持沸腾30~60分钟。

不管加水量、火大小、时间长短,最后都殊途同归,所熬得药汁量以一大半饭碗量为宜,便于病人坚持。

太多喝不下,太少则很多都粘到药渣上去了,浪费了。

我们还提倡榨渣取汁呢,不过条件所限,一般做不到罢了(韩国国内的中药煎药机却有此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包中药(又叫一副、一贴、一剂),煎煮两次(又叫两道),第二道的加水量为第一道的2/3。

两次药汁混匀后分2次服用。

若怕麻烦,煎一道立刻喝一道亦可。

(九)区别药材质地  掌握不同煎法

  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

一些矿石、贝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比别的药提前煮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便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

如磁石、代赭石、生石膏、龙骨、牡蛎、海蛤壳、海螵蛸、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龟板、鳖甲等。

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

某些气味芳香的药物,或部份感冒药,久煎则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再放入,如麻黄、薄荷、香薷、木香、砂仁、青蒿、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

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环其有效成分,如钩藤、雷丸、番泻叶。

还有,大黄煎煮太久的活,妨碍通便的鞣质成份也煎出来了,会引起便秘的反跳甚至加重,所以也应后下,或用泡服法。

  (3)包煎:

有些粘性强、粉末状或带有绒毛的药物,宜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

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辛夷、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

  (4)另煎:

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

煎好后可以单独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海马等。

  (5)烊化:

又称溶化。

如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水煎粘锅或粘附住其他药材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稍稍浸泡,然后隔水加热融化,再用其他药煎好的药液搅匀冲服。

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

蜂蜜、饴糖可直接融入煮好的药汁中。

  (6)泡服:

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其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开水,或滚烫的其他药材煎出液趁热浸泡,最好加盖闷一闷,10~15分钟后即可服用。

如大黄、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

如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子,直接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的药汁冲服。

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

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用于消食健胃的鸡内金等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经高温会发生有毒转化,那也只能做散剂冲服。

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为佳。

  (8)煎汤代水:

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时,煎液混浊不堪,难于服用,宜大量水先煎好,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赤石脂等。

赤石脂的一半用量一般还直接用水搅匀冲服,止泻更佳。

此外,某些药物疏松,体积大,吸水量也大,如丝瓜络,也须煎汤代水用,否则把其他的药汁都吸到它的药渣里去了。

(十)用药剂量—中医治病的“不传之秘”

据说在解放以前,成都有一姓雷的中医,每每用药,以两而论(相当于31克),就连干姜、附片,也敢开上半斤,人称“雷胆大”。

吃他开的药,要专门用一大砂锅煎熬,但看病者络绎不绝。

而在近郊小镇一姓李的名医,处方中每味中药,不超过一钱(相当于3.1克),一剂中药用茶盅即可熬煮。

人称“胆小李”,就诊者也门庭若市。

再说儿科的名医“小儿王”,擅长用银翘散治病,子承父业,也用银翘散。

一天,一位服了儿子的银翘散无效的患儿家长来求其父,小儿王拿着儿子的处方,一味药未改,只是调整了药物剂量,却立竿见影。

所以有人说: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物的用量上”。

中医治病的灵魂在辨证施治,其用药剂量的大小是因人、因时、因证而定,同时药量也决定了它的功效。

比如,龙胆草少用健胃,促进食欲,多用则清泻肝胆之火;三七小剂量止血,中剂量活血,大剂量则破血;薄荷在逍遥散中只用3克,能疏肝理气,而治风热感冒时,可用到10克,以发散风热;桂枝在桂枝汤中用9克,取其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而在五苓散中桂枝用量不到5克,则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之作用。

由此可见,中药的用量非常灵活,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具体确定。

中药用量多少直接影响药效发挥、效果好坏。

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驱虫药这样用还会帮倒忙,导致虫子不安份而发作起来);药量过大又容易伤身体,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处方中各药物相对用量比例的把握也很重要,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

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

一般来讲,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

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

如附子,病情不急时用制附片6~10克,可以连用好几天(要注意先煎);用于急救亡阳时,可用生附子15~30克,且只能用1~2包药,当天抢救时用。

此外,轻飘飘的药用量应偏小,如蝉蜕(要不然一大锅);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如石膏、山药等;鲜品用量一般为干品的2~4倍。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3:

1)。

自制丸、散剂省药材又经济实惠,但效果更慢;仅用单味药治病,这味药的量当然要大一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打药物比辅助药物的量又要大一些。

3.年龄、体质与剂量的关系  一般老人、小孩、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用小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

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l/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半量服用。

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

(十一)服药方法—中医疗效的“决胜之机”

1.服药时间

汤剂的煎两道药,两次服药间隔时间为6~8小时左右。

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

如急恶疾病,每剂药煎为两道,以20~30分钟为间隔,一道一道药下去,直至确信遏制住了病情为止。

另外,有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如马钱子、鸦胆子;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1~2小时服;突发病均可尽快服;石淋作痛、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不定时饮服。

其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