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9775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

10、宇宙生命之谜

教材解析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茫茫宇宙中,人类是不是唯一的存在?

在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生命形式?

这些问题既富有文学的浪漫想象,又包含科学的理性追求。

而《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就是一位同学为了解决这个疑惑,所找到的一篇阅读材料。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这篇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并从理论上提出猜测: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第3-~4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列出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太阳系中除地球和火星之外的六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第5~8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讲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告诉我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层次。

宇宙这么大,怎样揭开宇宙生命之谜呢?

课文把探索的重点放在了太阳系,对太阳系以外的太空只作了简略介绍。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中,文章首先排除了水星、金星等六大行星上有生命存在,重点研究的是与地球十分相似的火星。

这样的表达,有条不紊,层层深入,为读者准确把握主要信息提供了便利。

这篇课文作为一篇科普文章,语言非常严谨、准确,逻辑性很强。

比如,“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前一句是从理论上作出的猜测,“绝不是”,显得非常肯定,因为有充足的理由;后一句是目前的现实状况,“至今尚未找到”,是因为人类认知能力有限、探索范围有限。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至少”说明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这句话很谨慎地下结论,说明地点只是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而且只是火星的“表面”没有生命存在,并没有说火星深处是否有生命存在。

课文中这样表达严谨的句子还有多处。

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篇文章既表现出了谨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有一些生动的描写,能让读者保持阅读的兴趣。

课文从古代神话谈起,既引出说明的话题,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中,作者还提到了意大利天文学家的观察,人们据此猜测火星上有运河、有四季交替、有草木枯荣,这里一方面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好像马上就要揭晓火星有生命存在,另一方面也真实再现了人们对火星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本课的学习提示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

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往往是先有阅读目的,再根据阅读目的去寻找阅读材料。

“寻找阅读材料”,是“有目的地阅读”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课文有六处随文批注。

这六处旁批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呈现了一位同学带着目的阅读文章、解决困惑的思考过程。

安排这六处批注,意图有两个。

一是为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的:

首先浏览文章,过滤跟自己阅读目的没有关系的内容,然后针对有关系的部分展开仔细阅读,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阅读方法,比如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得出重要信息,最后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借助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加以判断,去除不准确的信息,留下准确的信息,得出结论。

二是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对“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梳理。

最后一条批注特别需要我们注意,因为本文提供的资料只提到1976年,那么,最近40多年里,科学家们对火星的研究又有哪些新的进展,需要学生从课外去搜集、整理。

课后的两道思考题,一是引导学生对自己阅读时的做法进行梳理和小结,并以一位同学分享自己阅读方法的形式,给学生一些启发,也对旁批中没有涉及的方法进行了补充。

比如,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比较、判断。

这个意识和方法非常重要,能有效提高结论的可信度。

二是安排了两个新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再去读文解决,从而将在本单元中学习的阅读策略继续加以巩固。

教学目标

1.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运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明确阅读目的;再带着阅读目的自主阅读,尝试找到答案,并交流阅读方法;接着关注旁批,看看学习伙伴是如何进行阅读,完成阅读任务的;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过程,对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进行梳理;最后根据课后提出的两个问题,采用适当的策略阅读本文,寻找答案。

一、借助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阅读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阅读目的是什么。

可以让学生针对课题和学习提示提出问题,比如,除了地球,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

课文会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习伙伴是怎样阅读这篇文章的?

他的疑问有没有得到解决?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一是让学生明白学习伙伴是怎样带着阅读目的一—弄清“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步步展开阅读的;二是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像学习伙伴一样,带着阅读目的去寻找阅读材料。

二、借助旁批,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方法

学习本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的具体方法。

文中旁批所提及的阅读方法,学生并不陌生,基本上都是学生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学习并使用过的。

在本课学习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组合运用。

教学可以分两条线展开。

一条线是让学生以读者的身份带着任务阅读课文,另一条线是让学生跳出课文,看学习伙伴是怎样阅读课文的,对比自己和学习伙伴的阅读过程,梳理相应的阅读方法。

1.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自主阅读,梳理方法。

通过《竹节人》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有目的地阅读,要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内容,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带着学习提示里的问题自主阅读,看看能否达到阅读目的。

教学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明确阅读任务;第二步,独立阅读课文,尝试找到答案;第三步,记录自己所使用的阅读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这样几个问题思考:

(1)在明确阅读任务之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

跳过了哪些内容?

(2)详细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

(3)在阅读中,如果读到了可能不太准确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处理?

针对第二个问题,可以设计这样一份表格,让学生先填前面两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阅读方法进行梳理:

读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汇报交流,学生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

如,第1自然段与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关系,可以跳过去;后面的部分需要细读,有些专业术语不影响理解内容,也可以跳过去。

再如,发现了不太确定的信息,把它圈画下来,课下再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确认。

2.结合旁批进行比较,梳理阅读方法。

学生阅读课文批注,研究学习伙伴是怎样带着阅读目的学习这篇课文的,把上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并将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批注中提到的阅读方法进行对比,然后对阅读方法进行交流、梳理。

如,学生通过阅读旁批,发现学习伙伴运用了这样一些阅读方法:

浏览课文的方法。

学习伙伴阅读课文,首先用到的就是浏览的方法,发现第1自然段跟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不大,很快就跳过去了,而第3~8自然段跟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密切,所以进行了细读。

浏览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到需要细读的内容,过滤一些跟阅读目的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学习伙伴在阅读第2自然段时运用了这一方法,这一段的中心句就是“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寻找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抓住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没有中心句的段落,我们可以概括出它的主要意思。

抓住了中心句,还决定了接下来我们是否需要细读这一段。

圈画关键词的方法。

学习伙伴在阅读第3自然段时运用了这一方法。

通过圈画出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这四个关键词,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

关键词之外的部分,都是用来说明关键词的,专业性较强,却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读读即可,不必细究。

圈画关键词,可以很快把握住整段话的意思,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帮助。

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在某些信息量特别大的段落,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对于达到阅读目的尤为重要。

如,第4自然段讲了六大行星的状况,学习伙伴通过归纳,提取出关键信息:

水星、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查找资料的方法。

最后一条旁批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在有目的地阅读中,我们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资料对已有资料进行补充,获得的信息才是全面的、新鲜的。

而有些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也需要通过查找其他资料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如,第5自然段中有天文学家提出火星上有运河、有植物,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

接下来的三段文字就推翻了这一说法。

课文提到的最新证据是1976年的,那么,从1976年到现在,又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呢?

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搜集查找资料,以求更好地达成阅读目的。

通过交流,学生会发现,自己用到的阅读方法,有的和学习伙伴一致,有的则可以从学习伙伴那里得到启发,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篇材料,有的是学习伙伴没有用到的。

对于学生自主运用的一些方法,有助于读懂文章的,应该予以肯定,可以充实已有的阅读方法。

三、借助课后练习,巩固运用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第二题,让学生带着两个不同的问题再次回到课文中去,运用本课和《竹节人》学到的阅读策略,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进一步巩固阅读方法。

1.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分别需要细读哪些内容?

学生会达成共识,带着阅读目的去寻找阅读内容,相关的段落要仔细读,如,第一个问题,其实也是这一课主要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细读的内容是3~9自然段;第二个问题,需要细读的内容是第5~8自然段,尤其是第7、8两个自然段。

其他内容可以快速读,不需要特别关注。

2.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不难得出答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在判断哪些天体有生命存在时,需要用到圈画关键词的方法;在分析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时,要用到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在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时,要用到寻找中心句和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在进一步考察其他星球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时,则需要学生在阅读课文提供的材料之外,还要到课外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近年来的最新科技成果来进行判断。

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这个问题更聚焦于火星,具体到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教材中所提到的探测和研究都是之前的成果,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提取关键信息,更需要学生对已有信息进行推测,并到课外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这个阅读任务。

四、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会写14个字。

其中“谜、倾、御”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部件本身就是一个合体字,要注意留出足够的位置。

“御”右边的“卸”,左边最后一笔是提,提的左边注意要出头。

“斑”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注意中间的“文”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教学设计举例

片段一:

提取关键信息

1.阅读课文第2~9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或者勾画出关键词,提取出关键信息。

2.学生默读、勾画、概括。

3.全班交流。

第2自然段: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第3自然段:

天体上有生命存在必备四个条件。

第4自然段:

水星等六大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第5自然段: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第6自然段:

宇宙飞船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

第7自然段:

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第8自然段:

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第9自然段:

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4.根据以上主要信息,能否回答学习提示中提出的疑问?

你能否针对这个问题下一个结论?

片段二:

梳理阅读方法

1.围绕本课要解决的疑问,开展“有目的地阅读”,你用了有哪些方法?

读一读本课旁批和课后题提到的方法,你的哪些方法和这些方法是相同的?

哪些方法不一样?

2.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相机指导。

3.全班一起归纳小结。

“有目的地阅读”常用方法:

(1)浏览内容法:

通过浏览过滤掉无关内容;

(2)勾画中心句:

通过寻找中心句迅速把握主要内容;(3)概括段意法:

对段落的主要意思进行概括,把握主要内容;(4)提取关键信息:

在看似繁杂的内容中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解决问题;(5)比对筛选法:

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是正确的、有用的,我们要善于通过比对筛选,去伪存真,避免走弯路;(6)查找资料法:

查找其他资料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片段三:

运用阅读方法

1.刚才我们通过交流,梳理了有目的地阅读的相关阅读方法。

现在,我们再来探究一个问题: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请大家再次回到课文中去,尽快找到答案。

2.学生阅读、思考:

应该重点研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才能解答这个问题?

3.指名交流。

学生互相评议,教师相机引导。

(1)科学家首先列出了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

如果某个星球具备这四个条件,则有可能存在生命;如果缺少其中一条,则不可能存在生命。

(2)科学家通过观测、考察、分析等科学活动,对其他星球得到越来越精准的信息,对照四个必要条件,判断其他天体是否有生命存在。

4.现在,很多人不注意环保,地球已经变得千疮百孔,如果地球有朝一日不堪重负了,我们人类是否可以移居到火星上去?

5.学生再次研读课文相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解答问题。

6.交流讨论。

经过讨论,我们知道目前是不可能的,第7自然段一共列出五个理由:

(1)火星大气中水汽含量极少,不适合人类生存;

(2)火星大气层非常稀薄,而且氧气含量极少;(3)火星表面温度很低;(4)火星没有磁场;(5)火星没有臭氧层。

请继续关注后续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