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672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

提高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

裹藏(    ) 海域(    )禅(    )院  骸(    )骨  倏(    )忽

静mì(    )轻yíng(    )崩tā(    ) kù(    )爱chàng(   )谈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5分)

(1)即将出现的迹象。

             (         )

(2)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         )

(3)形容由于受惊而不知所措。

                            (         )

(4)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

    (         )

(5)形容事物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         )

3、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并改正。

(2分)

(1)A、哀号  B、哀呜  C、连续不断  D、津津有味          (     )

(2)A、弥满  B、均匀  C、变化无常  D、昂首挺立          (     )

(3)A、观测  B、畅谈  C、遥遥在望  D、更盛一筹          (     )

(4)A、海域  B、扰乱  C、夜色仓茫  D、毫不犹豫          (     )

3、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把词语补充完整。

(5分)

日     星          断      残                  心      魄

       肉      食            姿      态

5、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2分)

   A、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B、云压得更底,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好像都躲藏了起来。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6、修改下面的病句。

(3分)

(1)我们的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地不断地继续提高。

                                                                          

(2)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3)校门口有一个专卖饮料和汽水的小摊。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4分)

(1)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8、揣摩下面句子结构上的特点,学习用这种句式写一个句子。

(2分)

例句:

语文学科像大海一样神秘。

你可以在潮起时领略海的壮美,也可以在潮落时体味海的静谧。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3题。

(12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9、指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                       (2分)

10、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宁信度,无自信:

宁可;没有      B、郑人有且置履者:

将要;备办

   C、吾忘持度:

dù尺码                D、自度其足:

duó量

11、与“至之市”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送孟浩然之广陵

   C、何不试之以足                        D、古之学者必有师

12、翻译下列的句子。

             (4分)

(1)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宁信度,无自信也。

                                                                                                                                                   

1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                                           的人。

(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18题。

(14分)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

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14、语段选自               ,作者         ,      国          家。

(2分)

15、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2分)

(1)窃窃自语                                                         。

(2)喑哑                                                             。

16、概括此段内容:

                                                   。

(2分)

17、从文中至少找出两句拟人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

                                                                         

                                                                            

                                                                            

18、

(1)此段中作者用那些词语描写蝈蝈的声音的?

(2分)

                                                                         

                                                                         

  

(2)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什么感情?

(2分)

                                                                        。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9—27题。

(18分)

人与地球

                                                      赵鑫珊

   ⑴我看过无数摄影作品。

最使我震撼的却是1969年美国宇航员站在月球上拍摄到地球缓缓升起来的情景。

她显得很大,呈蓝色,像个美丽的玻璃球,但很脆弱,容易被打碎。

   ⑵我久久看着那球,觉得美丽中透露出淡淡的忧郁。

哦,那生我们、养我们的故乡,人类文明之旅的大舞台!

   ⑶人与地球的关系是我们说得完的吗?

   ⑷有说得尽的老子、孔子和李白,也有说得尽的莎士比亚、康德和歌德,但人与地球的关系却是讲不完的!

   ⑸不过谁要谈论这种关系,务必先要讲讲人与太阳的关系。

事实上,人类文明是太阳照耀下的文明。

日月无私照。

自地球上有人类的好几百万年以来,太阳早就这样天天不慌不忙地起落,老是按一个固定的节奏,给地球以巨大的能量(光和热),巨大的动力。

如果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那么,太阳就是地球的母亲。

   ⑹“太阳常数”是个至关重要的值。

它的定义是:

在地球大气外距离太阳一个天文单位的地方,垂直于太阳光束方向的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在一分钟内接收到所有波长的太阳总辐射能量。

据测量,太阳的常数值是1.96卡。

  ⑺该常数增加或减少对我们都是灾难性的,其后果便是地球炎热难熬或进入冰河期——这便是我所说的“太阳咳嗽一声”的涵义。

  ⑻再就是地球上一切绿色的光合作用同人类的关系。

该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包括人、野羚羊、雷鸟和原野上的小草)赖以生存的惟一基础。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的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为有机营养物(即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这便是光合作用。

  ⑼这是地球上最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⑽它才是人类文明之旅的第一前提,也是一切动植物生存之旅的第一前提。

  ⑾光合作用是上帝大自然或大自然上帝在他的中世纪古城堡地下密室玩的魔术。

当然也是他的专利。

不过科学家们正在向该专利挑战。

他们正在努力揭开绿色植物转换太阳能的神秘机制,探索光合作用的动力学,为的是大幅度提高转换率,使粮食增产。

   ⑿在这里,我想讲一段我个人的往事。

   ⒀1970年我在辽西放羊。

小宋是西村的羊倌。

当我们两个牧羊人碰在一起,他会对我说:

“老赵哇,替我看一下羊,我去打点柴。

家里锅里有了,锅下面没有也不中!

   ⒁现在我把我这段个人经历努力提升到人类文明普遍世界的意义。

其实,中国农村最迫切需要两种东西:

   ⒂锅里面的——粮食;

   ⒃锅下面的——燃料;

   ⒄广而言之,这也是对21世纪人类文明之旅所面临的两个时代课题:

世界粮食问题;世界能源问题。

   ⒅这都涉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其实,煤也是该作用的产物。

煤是上亿年前光合作用后的浓缩太阳能。

⒆多年来,我有在荒原或林中小道散步的习惯。

我尤其偏爱踩着深秋一大片落叶缓缓地走着。

有时候,我会突然停住脚步,低头望着桔黄的叶,内心的独白是:

   ⒇“你飘零了,为的是给来年新的嫩芽腾出位置,让出生存空间,继续你那神圣、崇高、无私的光合作用,养活地上60亿人口。

谢谢了!

  (21)人与地球的关系必须是感恩的关系。

注意,是必须,不是应该。

“必须”和“应该”有本质区别。

“应该”仅仅是道义上的。

“必须”带有一种铁的自然规律的逻辑和必然性。

  (22)一旦这种感恩关系普遍确立了,人类便宣告成熟了一半。

又如果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不再是仇恨,而是互助、友爱,那么,人类的另一半也成熟了。

  (23)这两个成熟,正是21世纪两个最大课题。

它们都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

  (24)夜深人静,我常想起那件摄影作品。

那个美丽的、容易被打碎的玻璃球,带着一丝忧郁、满腔期待着人的呵护,缓缓地、静悄悄地升起来,周而复始,春夏秋冬……

  (25)人类什么时候能够成熟呢?

这一半加上另一半。

l9、开篇作者说最让他震撼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细致地进行描写?

           (2分)

                                                                            

                                                                            

20、“人类文明是太阳照耀下的文明”,你同意吗?

为什么?

                 (2分)

                                                                              

21、“这便是我所说的‘太阳咳嗽一声’的涵义”一句中,”这”指代什么?

   (2分) 

                                                                            

22、“该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惟一基础”一句中去掉“惟一”行不?

为什么?

                                                      

(2分)

                                                                                

                                                                           

23、你认为科学家向光合作用这一专利挑战,能成功吗?

为什么?

           (2分)

                                                                            

                                                                              

24、为什么要引述个人的往事?

                                         (2分)

                                                                              

                                                                               

25、怎样理解作者那段内心独白的深刻内涵?

                             (2分)

                                                                             

26、作者说21世纪两个最大课题是什么?

                                (2分)

                                                                             

27、为什么结尾再次描写那幅摄影作品?

                                 (2分)

                                                                                

                                                                              

三、写作(3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生活:

2018年,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空间站;2020年人类

生存空间将转向地下发展,地下城市将成为世界潮流;2025年新的超级电脑将初步具有人类思维的反应能力;2040年核能将成为人类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能源……对未来的展望寄托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请根据以上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写一篇科幻故事。

要求: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cáng yùchán hái shū谧 盈 塌 酷 畅 2、⑴扰乱 ⑵一霎间 ⑶惊慌失措 ⑷篡夺 ⑸轻盈 3、⑴B鸣 ⑵A漫 ⑶D胜 ⑷C苍 4、离别   肢腿   惊动   弱食   千百 5、B 6、⑴把“不断地继续”删去 ⑵把“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⑶把“和汽水”删去 7、⑴城中有像楼一样的、像厅堂一样的、像街巷一样的建筑,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⑵而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有的人靠在窗台上,有的人站在窗前,姿态不完全一样。

 8、(略)9、坐通“座” 反通“返”10、A 11、B 12、⑴自己先丈量脚的长度后,就把尺码放在座位上。

 ⑵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

 13、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 14、《昆虫的故事》 法布尔 法 昆虫学 15、⑴自言自语的小声说话,形容声音细小。

 ⑵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16、介绍蝈蝈的歌声 17、如:

“……蝈蝈在窃窃自语”  “……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声再响一点,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形象地描绘出蝈蝈的歌声时而尖锐急促,时而柔和悠扬的特征。

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可读性。

 18、⑴“窃窃自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喑哑”“尖锐”“短促”“清脆”“柔和”(能写出四个即可)⑵喜爱、赞美之情。

  19、1969年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到的地球缓缓升起来的情景。

突出脆弱、易碎的特点,为下文写人类需正确处理与地球的关系奠定基调。

20、如同意,没有太阳,地球将失去光和热,人类将无法生存,更何谈文明呢?

21、指地球炎热难熬或进入冰河期。

22、不行。

“唯一”强调独一无二,具有不可替代性,排他性,突出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3、能成功,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一切自然之迷都将迎刃而解。

24、形象地说明21世纪人类文明之旅所面临的两个时代课题——世界粮食问题、世界能源问题。

25、含蓄而警策地说明了人类对地球应当心存感激,二者是感恩的关系。

26、正确处理人与地球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27、作者呼吁全世界的人们要爱护、珍惜自己的家园,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繁衍生息、绵延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