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501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docx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

做一个好官其实是件苦差事

前言: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当官?

这组数据我们都熟悉: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逾140万,继2009年以来连续三次超过百万,竞争最激烈的前6个职位考录比例超过3000∶1。

另有调查显示,近七成年轻人热衷当领导。

中国人爱当官是不争的事实,爱当官却当不好官也是事实。

为什么?

只因在中国,当好官实在是个苦差事。

国人自古有光宗耀祖、惠及子孙的传统,但清官孙叔敖死后,老婆孩子却落得“负薪而食”。

春秋时石碏为维护“正统”使计杀子,也被后人冷嘲热讽。

更别提七品芝麻官袁枚的伤心事:

天天忙得吃不上饭也没人管。

正如拿破仑所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孔子也有“学而优则仕”一说。

做官成了一个人自身价值的最高体现。

当上官之后呢?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大多数人如此说。

前任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说,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

多数为官者,上任初期都能为人民做点好事,可随着环境的变化,权力的膨胀,开始以权谋私,贪图享乐,最后变成人民公敌。

我们有蔡京,我们有和珅,我们有胡长清……却再也没出一个包拯或海瑞。

今人之耻,中国之耻。

官本位内核:

只有当官才是光宗耀祖的正经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在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励志口头禅,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

中国是重“官”的社会,人们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一切为了做官,做官为了一切,有了官位就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连“祖坟也会冒青烟”。

人们把“升官”作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是否入仕为官,能否官居高位,成了衡量一个人奋斗成功与否的标志。

在这种环境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了人生两大幸事。

商人也不例外。

不少商人经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从政,是为了用钱“捐官”、“买官”。

“卖官鬻爵”使官位有着强劲的市场。

“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神态,恰是这种观念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当官是个威风事:

前呼后拥,比阔斗富

旧时的官百姓要称其为“老爷”,一旦当上了“老爷”,连步都不用自己走的,自有轿夫抬着,有时还是八抬大轿,轿子在街上行走,行人都要避开,下轿时,轿前的人都要给‘老爷’跪安,连小小的九品芝麻官都能享受这种待遇。

正是因为当官的这种优越感,使很多人费其一生去追求。

当官可以“摆谱”,摆的是排场,比的是阔气,斗的是财富,就为了让众人看,使天下知,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所谓“成就感”。

项羽曾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正是摆谱之典型心态。

西晋时的石崇,官不算大,居荆州刺史,但却是个爱摆谱的主儿。

平时生活,“丝竹尽当时之精,庖膳穷水陆之珍”。

招待客人,以锦围步幛五十里,以蜡烧柴做饭。

据《世说新语》等书载,石崇的厕修建得华美绝伦,准备了各种的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

经常得有十多个女仆恭立侍候,一律穿着锦绣,打扮得艳丽夺目,列队侍候客人上厕所。

客人上过了厕所,这些婢女要客人把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才让他们出去。

凡上过厕所,衣服就不能再穿了,以致客人大多不好意思如厕。

明末思想家吕坤《官府来》中记述了一个某官员出行时的冲天气焰:

一乘肩舆拥百卒,奔走饥疲哪敢论?

就中坐者真秀异,珠履金冠锦绣身。

道旁迎送簇如蚁,俄然雷应齐声起。

华盖翩翩几片云,舆后追随连数里……

有道是“响水不深,深水不响”,一般来说,凡是爱摆谱喜招摇的人,大都浅薄庸俗,底蕴不足。

大凡喜欢摆谱讲排场的官员,绝不会有突出政绩和良好官德;动辄就摆谱、“耍大腕”的明星,演技与艺德都难以服人;而热衷于摆谱斗富的阔佬,则多半是胸无点墨的土财主。

当官可门庭若市:

万历年官员送礼致交通堵塞

明朝周晖记载过一件奇事:

除夕前一天,周晖外出访客,至南京内桥,看到中城兵马司衙门前聚集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每人手捧食盒,竟使道路堵塞。

经打听,原来这些人都是来给中城兵马司送春节礼物的。

当时的兵马司实际不掌兵,衙门不大,正副指挥品级都很低。

春节之前,兵马司门前都有这么多送礼的人,其他更大、更热的衙门,送礼的盛况可以想见。

春节给上司或有关衙门送礼,由暗夜变为朗朗白昼,由地下转为公开,世风、官场之风的败坏一至于此!

在官场上,礼,不仅是一种政术,更是一种“秩序”。

民族英雄戚继光也莫能除外,好友王世贞记述过戚继光“时时购千金姬进之居正”。

为了取得上司张居正的欢心,戚继光曾不惜重金购买“千金姬”的美女作为礼品奉进。

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则曝戚继光为了讨好张居正,把家乡蓬莱出产的海狗肾给张居正送去了许多。

当官可逃避责任和刑罚:

刑不上大夫不是古代才有的事

“刑不上大夫”始于《周礼》,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於市”,而“於朝”。

“刑不上大夫”是儒家一个很经典的主张。

这个主张被作为儒家思想顽固保守的一个明证,曾经遭到过非常激烈的批判。

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人认为法家“一断于法”的思想是讲究平等的,是进步的,而“刑不上大夫”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与人不平等,所以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

如果说,“刑不上大夫”曾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的一颗病瘤,在践行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当代中国,这颗病瘤非但没有彻底消失,反而总是借助着不同的土壤,进行物种变异,“刑不上‘精英’”论就是其中之一。

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

今日说起官员特权,很多人想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个典故出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chi,用竹板打),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放灯,吏揭榜于市,曰: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田登做州官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

人们不得不把“灯”叫做“火”。

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吏卒书写告示,公布在集市上:

“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日。

百姓觉得做州官的可以放火,是因为州官有“特权”;州官不让百姓点灯,是因为做百姓的没有特权。

那么如果这个没有特权的百姓摇身一变,成为有特权的州官,这个原来的百姓现在的州官会不会把这个特权主动地拿掉呢?

恐怕未必!

恐怕自己使用起来一样的得心应手。

真应了李斯的感慨:

人之贤不肖比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纱帽底下无穷汉”:

权钱里的龌龊事

《红楼梦》中有“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之句,是说官员积聚的家财要比龙宫仙府的财宝丰盈豪奢许多倍。

其实不仅高官富可敌国,中下层官吏也是如此,“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大官不要钱,不如早归田;小官不索钱,儿女无姻缘”等等民谚民谣,描述的都是这类铁打的现实。

这些俗语将官场上的重利、贪欲之风揭的敞亮。

“利”字当头,惹出了多少龌龊事!

李伯元在小说《活地狱》中有句话叫“千里为官只为财”,说得太好,古代官场,捐官就是为发财。

古时“捐官”,今时“行贿”,说的都是一回事儿:

金钱才是官场的敲门砖。

与其说很多人喜欢当官,不如说只是喜欢“官”字背后的隐性福利。

如今祸国殃民的权钱交易追溯起来,只能说是“祖宗遗产”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在没当上官之前,当然得变卖家产也要下够血本。

有付出才有收入,官员太明白这个道理了。

当了官?

先敛财。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显然,不给钱不办事并不是今人的发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任人唯亲不唯贤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谚语是有出典的。

据汉代王充所著《论衡》载:

“(淮安王)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

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故事说的是汉淮南王刘安礼贤下士,得高人指点,潜修得道。

汉武帝派人来抓他,刘安情急之下,喝了丹药,白日飞升。

家中的鸡狗吃了药渣,也随他一起飞天成仙。

此谚流传至今,意思却有了演变,喻指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沾亲带故的,都跟着得势,飞黄腾达起来。

翻开中国官场历史,几乎每页都写着四个大字:

任人唯亲。

明成祖朱棣的长子宅心仁厚,却是个瘸子,朱棣想另立太子,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次,有人画了一幅虎图进献,大臣解缙便在图上题诗一首: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朱棣被诗打动,遂打消了改立的念心。

任人唯亲,亲疏有别,今日官场依然如是。

只知小家不知大家,终究会失了人心。

多磕头,少说话,就是不做事

回首几千年宦海沉浮,纵是我辈,也不得不叹一句:

“多磕头少说话”当真是官场“六字真言”。

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不倒翁”曹振镛便是此中翘楚。

此公一生官运亨通,尤其在道光朝更是做到了军机首辅,当真位极人臣。

可是令人瞠目的是,其一生的政绩实在乏善可陈,以至后世的《清史稿》在为他立传时仅仅用了七百余字,便将其生平述尽。

庸碌如斯,却缘何能在生前暴享大位?

答案自在其中——据说曹振镛晚年时声望达到极致,一位门生虚心向他求教宦海心术,曹振镛简洁明了地作答道:

“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

清人汪康年《汪穰卿笔记》载,曾国藩每见到地方上来人到京,也总是教以“多叩头,少说话”。

同僚间勾心斗角,上司喜怒无常,政敌互相倾轧,政局变幻莫测,都是官场上常见的现象。

因此,久历官场的人便揣摩出了圆滑模棱、以时趋避的做官诀窍。

这种陋习绵延至今,“圆滑是明智,刚正是狂愚”成很多官员的座右铭,宁可无为也不妄为,于是庸官难治,也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看得见,摸得着”,什么工程都不如面子工程

大清国第一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在东北似乎有相当的建树。

年仅22岁的大清国军队总参谋长(军咨大臣)载涛经过奉天时,“见马路、电灯、军警无不备具,街市焕然一新,乃宿公署,俨然欧式,益服世昌新政经画,非它省疆吏所及。

还朝即力荐其值枢府焉”。

好一番万象更新的好气象,不提拔不足以奖其功。

实情如何呢?

“易私塾门榜即为学堂,改亲兵衣饰即为巡警,建一二洋式衙署,用一二留学生,即为崇奉西法。

”私塾换个门面就成了学堂,亲兵换套行头就成了巡警,建一两个洋式的衙门,雇一两个洋人,就敢号称崇奉西法……

轰轰烈烈的改革,被各级领导干部有效地当成了道具和工具,他们莫不在“马路、电灯、军警”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表面文章上大下功夫,搞得锣鼓喧天,色彩烂漫。

“朝中有人好做官”,拉帮结派抱窝窝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认为,读书并不是最重要的事。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是自幼童起就必须做的学问,如果做好这些,还有时间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当时指古代文献或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孔子的这些主张无疑与当今的教育现状形成鲜明的反差。

试看当今之教育,孩子还在娘胎里就开始搞胎教,生下来刚会说话也许就要教孩子背唐诗、说英语,自入学开始,文化知识的学习、考试几乎成为孩子学习的全部,学校里该有的音乐、美术、劳体等课程大都也为文化课让了路,对孩子的要求,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一切都可放宽。

家务会不会做,父母下班回来会不会停下学习出房门迎接,出门在外看到长辈会不会主动问候,乘公交会不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等,这些日常的行为都可以被忽略掉,唯一不能忽略的就是考试成绩。

如此看来,当前教育的主要功能似乎就是促进升学与就业。

至于学生是否有健全的人格,是否有优秀的品质,是否有良好的心态,是否有广博的爱心等,都只是落实在几句教育口号中而已。

人命比不过仕途:

死多少人也别影响皇帝心情

曾国藩曾把李鸿章与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字荫甫)作比较,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

“拼命”二字把李鸿热中官场、醉心仕宦的面目刻画得极为贴切。

李鸿章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历几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李鸿章去俄国访问时,参加沙皇加冕典礼。

在广场庆祝会上,由于组织不当,出现踩踏惨案。

当时李鸿章在观礼台上,他问俄财政大臣维特:

“是否准备把这一不幸事件的详情禀奏皇上?

”维特做了肯定回答后,李鸿章摇摇头说,你们这些当大臣的没有经验。

我任直隶总督时,我们那里发生了鼠疫,死了数万人,然而我在向皇帝写奏章时,一直都称我们这里太平无事。

当有人问我,你们那里有没有什么疾病?

我回答说,没有任何疾病,老百姓健康状况良好。

皇上嘛就是皇上,干吗一定要让他知道那么多细节?

我们干嘛非要用他国家死去好几万人的坏消息无故给他增添烦恼呢?

县官不如现管:

“吏比官贵”今人之鉴

《汉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汉初功臣周勃功高震主,被汉文帝以谋反罪名抓捕。

到了狱中,曾官至丞相的周勃颇受了些狱吏的苦,最后竟不得不“贿以千金”。

古代贪官不少,贪吏更多,有些吏比官更贪。

吏比官富的现象,并非个别。

明朝李清在《三垣笔记》一书中写到,刑部一官员说:

“天下有一介不取之官,而无一介不取之吏。

县官不如现管,古今一般同。

反映在今天的中国,即为基层腐败。

在公众的通常视野中,与巨额经济犯罪挂钩、被查处的“贪官”们往往是厅局级以上的“大官”们。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官员滥用权力的腐败案件频频被曝光,影响恶劣。

这些官员职务不高,权力不小,有的人年龄还不足35岁,却已自送仕途前程。

监督不力、官商勾结、“官官勾结”使其腐败具有肥沃的土壤。

近年来各地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贪污腐败与职务犯罪年轻化趋势凸显,年轻干部群体成为腐败高危人群。

有评论直言,某些地方权力生态的复杂和混乱,潜规则盛行,是“新官堕落”的重要原因。

“今天天气甚好,今天天气确实好,今天天气确实不错”

在封建官场上,上司对下僚的好恶对于下僚的升降安危起着极大的作用。

为了让上司喜欢自己,做下僚的大都掌握一条诀窍:

惟上是从。

英国人威妥玛因久在中国,故对中国官场极为熟悉,他说,在衙门中,每当外国使臣发一议论,中国官吏都以目相视——大臣视亲王,新入署的大臣又视旧在署的大臣。

如果亲王发言,则众人轰然响应,如亲王不说话,诸大臣便不敢先发言。

有一次,威妥玛说了一句“今天天气甚好”,无人敢应。

有一姓沈的官吏忍不住应道:

“今天天气确实好。

”于是王大臣又说:

“今天天气确实不错。

”此时以下各官轰然响应。

公款消费:

半年吃掉十余万间“经适房”

宋代的李心传在《韩野杂记》中记载了宋孝宗的一次发怒。

发怒的缘由,是四川某官的公款招待费用严重超标,上任仅半年,又是偏远的西南,竟然花掉四十五万缗,一缗等于一千钱,四十五万缗是多少钱您自己可以算算,我怕报纸上写不开。

这些钱在南宋初年如果精打细算地使用,可以建造普通农民居住的房屋135000间左右。

本该为老百姓遮风挡雨的十几万间经适房,竟然被一口一口地吃光了,还只用了半年时间,搁谁见了都得愤怒,怪不得宋孝宗大发雷霆。

迎来送往,公款招待之风多胜?

苏东坡那是见过多少大世面的人,也曾心惊肉跳地为扬州的接待规模发出感慨。

他说,“八路舟车,无不由此,使客杂还,馈送相望”。

沈括也有类似感言,他说,扬州“为天下四冲,四方宾客之至者,面目不相谁何,终日还坐满堂”。

在长流水一般的迎来送往中,招待费节节攀升肯定丝毫不存悬念。

仅扬州一地,每年用于馈赠的小礼品,不消说全部,单说记了账的,就价值十二万缗。

至于吃喝交通费更是不计其数。

清官之苦:

为天下人苦,还要挨天下人骂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是一个颇有些理想成分的宣言,但回顾历史,却也是一些清官廉吏的真实写照。

楚国宰相孙叔敖应该算是较早的清官,他忠心耿耿地帮助楚庄王治理楚国,为官清正廉洁,终于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孙叔敖死后,他的妻儿很快陷于贫困,只好靠卖柴为生。

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借妇人之口说:

“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进而唱道:

“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楚庄王闻此言,“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这段故事透露出古人的一个共识:

如果做官不能带来利益,那么它就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宁死也不去做。

因此做官谋利、升官发财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孙叔敖的所作所为自然不能被当时的人们所理解,这位早期的清官在人们的心目中不过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傻子。

秉公执法也难做:

“大义灭亲”里外不是人

“大义灭亲”一语,出自春秋时一个真实的故事:

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卫庄公,希望教育好庄公之子州吁。

庄公死,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杀害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派石厚去请教石碏。

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

石碏为了社稷和伦理,忍痛杀死儿子,可谓大义灭亲之典范。

但有意思的是,在《春秋》中,不只只字不提是石碏施计除灭儿子石厚,而且对石碏立公子晋为卫宣公还有非议:

“立者不宜立也”,“石碏立之,……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

”不但否认石碏立卫宣公的合法性,还隐约指责石碏杀子之非。

为何大义灭亲不但没得到好风评,却还被后人诟病?

这不得不提官场上的“亲亲相隐”之风。

《韩诗外传》中记有一则故事:

楚国有个名叫石奢的士人,他为人秉公正直。

有一天,石奢在途中恰好看到有人被杀害,马上便去追捕那个杀人凶犯,可没想到追到杀人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于是他放过老父,任其逃匿,自己赶回朝廷。

他对楚王说:

“那杀人者是臣的父亲,若以刑处父亲来执行法政,这是不孝;而不执行国君之法,则是不忠。

因放纵罪行枉废刑法而以死承担罪责,这是臣应当做的。

”楚王不忍石奢为其父担罪,说:

“你已经追赶而没能追到,这有什么罪呢?

”石奢说:

“国君赦免,是主上的恩惠;但为臣者不能弃失国法,是在下当守的义理。

好官袁枚之殇:

都恨长官归来晚,不知长官未餐饭

袁枚是清朝鼎盛时期,数一数二的大才子,12岁中秀才,广西巡抚命其做铜鼓赋,提笔立就。

20出头就登科及第,点了翰林。

之后即被下放“基层”,做了知县。

做了芝麻官的袁枚很快得了能吏之名,前后做了几个县的县令,每到一处,很快就会把前任的积案清理干净。

袁令断案如神的故事,在民间到处流传,老百姓编成歌谣传唱。

时人说他可以引经折狱,有儒者之风……

百姓爱戴,官民一家,好一番和乐景象。

芝麻官袁枚却是满腹牢骚:

雏孀崽子拦满道,牵裾各各陈衷肠。

但恨长官归来晚,未知长官未餐饭。

忍饥息气排衙坐,欲决不决头屡顾。

既恐羁迟转累民,又恐仓皇事多误。

乱丝抽割将下堂,犹有秀才呈文章……

我们对官的印象,舞台上都是“老爷”形象,出门四人大轿抬,喝道而行;端坐大堂,吃拿卡要,贪赃枉法。

可我们从袁枚的这首诗看,做地方县令,并没有那样的“老爷谱”,反而每天忍饥挨饿,妇孺有冤要申,不能不听着;平民百姓有状要告,不能不升堂;刚想下堂,又有秀才呈文章……袁枚累,袁枚困,七品芝麻官袁枚说,做个尽职尽责的官,真的不容易。

官场是个大染缸:

潜规则盛行,何以独善其身?

唐书《幽闲鼓吹》中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中唐时期,京城发生一件大案,牵扯到不少官员,但因为有人暗中活动,所以迟迟不能结案。

有一天,宰相张延赏想起此事,非常愤怒,便召见司法官吏,当面下令:

“此案已久,限在十天内审结。

”第二天上午,张延赏来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发现书案上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钱三万贯,请不要过问此案。

”张延赏大怒,当即把纸条撕了,又下令下属督促审理此案。

可隔天去办公,见书案上又出现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

“钱五万贯”。

张延赏更是气愤,下令限在两日内审结。

又过了一日,桌上又有了一张纸条,写着:

“钱十万贯。

”张延赏摇摇头,叹了口气说:

“钱至十万,已经可以通神了,没有不可挽回之事。

我怕由此得祸,只能不去管这桩案件了。

一介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竟也奈何不了官场“钱规则”,固有自己的私欲,但也说明,在那样的环境里,想做个好官有多难。

清时也有类似故事:

福建某地屡屡发生顶凶之事,中央大员奉命去查,明知人犯“顶包”却无可奈何,在县太爷和平民逼迫下判了个死刑。

他无奈直叹:

法外有法,又岂是我一人能改变?

在其位谋其政,“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唐玄宗李隆基曾说过一句十分得意的话: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即用自己的操劳换来大唐的盛世——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这句话公仆楷模周恩来总理也说过。

老子提出: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是说,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给他;以爱护自己身体的信念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和“吾貌虽瘦,天下必肥”有异曲同工之妙。

俗话说得好,“吃粮扛枪,当兵打仗”。

在其位,谋其职。

凡当官者都应该明白,当官就是担当一份责任,这一份责任是你这个职位所必须履行的、无可推诿的职责,而决不是一种义务。

切莫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

“为民请命”是个危险的事

明朝大清官海瑞一生十分清廉,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担任淳安县知县时,采取丈实田亩,大大减轻农民负担,因而得罪了总督胡宗宪,海瑞被嘉靖皇帝关入大牢,直到72岁才被重新启用,但他始终以为民请命为己任。

为民请命从来都是个危险事。

古有海瑞入大狱,今有89岁高官杨维骏闹政协。

而他们的经历也颇为相似,都遭到了一些势力的阻挠和刁难。

俗语常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明末的黄宗羲认为:

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古代说为官者为民之父母,今日称作人民公仆,说的都是官员要为人民服务。

杨维骏说,作为一个卸任干部为群众反映诉求没什么值得赞颂的,如果引起了网民的轰动,那只能说现在的官员真正为民办事、对人民充满感情的变少了。

无过无功也是罪,需知官员非摆设

《阅微草堂笔记》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做梦到了冥府看阎罗王审案,有个穿着公服的官员昂然而入,该官员自称任职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清水,现在可以无愧鬼神。

阎王笑道:

国家设立官职治理民间,再小的官员,都要承担利弊责任。

如果只是不要钱、不收贿,干脆把个木头人摆在公堂上面,不比你更好吗?

这位官员听了不服气,说道:

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过呀!

阎王说:

你一生处处只求自我保全,某个案件,你怕和自己沾上嫌疑,没有发言,这不是对不起老百姓吗?

某件事情,你害怕做起来繁重不堪,没有去做,难道不是对不起国家吗?

为什么国家三年就要考察一次官员?

做官的,没有功就是有罪了!

但放眼今日官场,如无利益牵绊,几人愿意动起来?

河北省曾在短短两个月内,查处894名官员,有的摘掉乌纱,有的调离岗位,最轻的,也是“诫勉谈话”。

这894名官员,“罪名”是“不作为”。

他们似乎没有贪贿收受,也没有违法乱纪,却遭到了严肃整饬。

于是有的人便问,没有“腐败”,也要“查处”?

是的,因为“不作为”,正是一种“腐败”。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在岭南大学演讲时说:

“二三十年以前的学生,他们有一种立志,就是在闭户自读的时候,总想入学、中举、点翰林。

以后还要做大官。

中国几千年以来,有志的人本不少,但是他们那种立志的旧思想,专注重发达个人,为个人谋幸福……现在的青年,便应该以国家为己任,把建设将来社会事业的责任担负起来。

孙中山所说的“为个人谋幸福”和“以国家为己任”不正是当今两种截然不同的为官之道吗?

令人遗憾的是,前者熙熙攘攘,后者寥寥无几。

有人甚至高呼“当官不为民做主,要为自己谋幸福”,以小人之嘴脸坦荡行于世,官场社会混乱如斯,百姓之祸。

“人往高处走”,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老话。

但何为“高处”,却因人们认识上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人生态度。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简单地把职务提升与人生“高处”划等号,认为只有职务上去了才算进步,才是成功精彩的人生。

“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河南某古县衙有这样一副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平实质朴,却一语道破天机:

官员也是百姓。

这幅至今仍在的楹联照出了许多官员的浮华丑态:

不愿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