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474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

《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处理行业分析.docx

水处理行业分析

市场整合+新型技术 水处理行业前景几何?

(2010-04-2204:

16:

24)

转载

标签:

水务公司

股票

分类:

公司研究

   随着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环境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

其中水处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绿色技术。

来自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的预测,至2010年,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

  水处理技术发展空间广阔

  数据显示,到2025年,2/3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包括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

  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

63%的在运行设施都在超期运行,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

其中52%的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

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于效率,而随着淡水的短缺,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

例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

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万ppm的污水,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1/10。

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每吨污水的处理成本约为1美元。

  长期看好中国水处理市场

  目前,中国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

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避免严重危机的发生。

针对北方严重的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2050年建成。

  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

2004年~2008年,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从482亿吨增长至572亿吨。

Frost&Sullivan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吨。

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

以2008年为例,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水量仅仅达到设计负荷的64%,主要的原因在于运营费用过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将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更先进的技术。

在2006年~2010年,政府预计在水处理方面投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围绕着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外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外国公司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先进的技术以及资金实力,而本土企业熟悉本国市场。

不久前发生的金融危机,对许多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然而Frost&Sullivan相信,水处理仍然是国家目前大力支持的行业,受益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刺激政策,水处理技术的前景仍然被看好。

  水处理行业:

前景很美妙现状有点糟

  

  水处理板块正日益升温。

昨日,洪城水业(600461)公告,拟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旗下水务资产,以实现水处理资产整体上市。

而此前的3月29日,国内最大的专业水务公司重庆水务(601158)刚刚实现整体上市。

这还不止,创业板也陆续迎来水处理概念股。

先是万邦达(300055)上市,其首发市盈率(摊薄)71.4倍,接着是即将挂牌的碧水源(300070),其发行市盈率高达94.52倍。

资本对水处理行业的热捧可见一斑。

竞争:

内外资巨头竞逐

  无论是从行业发展前景还是增长趋势来看,水处理其价值含量都可与风电等概念比肩。

“环保+高科技”的旗号似乎让人们更愿意相信,水处理概念股配得上较高的市盈率。

在城市供水增长逐渐稳定和水价上调的乐观预期下,水务公司经营和盈利能力持续性和稳定性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波动。

因此,国内外水务巨头近年纷纷跑马圈地。

  目前我国的水务发展已经从大城市项目转向中小城市项目的争夺,从国内公司和国内公司的竞争,转向国内公司和国内公司、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国外公司和国外公司的竞争。

特别是近年来,国际水务巨头的加入,行业竞争热度升级。

  自2002年国家允许外资进入水务行业以来,看好中国水务未来前景的国外水务集团依托“投资带动运营”模式在我国跑马圈地屡试不爽。

近年来,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先后以17.1亿元受让兰州供水集团净资产45%股份;以9.53亿元人民币获得海口市水务集团49%的股权和以21.8亿元收购评估价仅为7亿多元天津市市北水务有限公司49%的国有股权;中法水务2007年以8.95亿元的中标扬州项目,2009年又收获天津芥园项目。

  另外,国内水务上市公司也加紧整合。

前不久传闻武汉控股(600168,)有望获注入当地的输配水管网资产,股价闻风而起。

接着,昨日洪城水业公告,拟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旗下的水处理资产,收购后上市公司将拥有完备的水处理产业链,从而有利于提升竞争力。

  蛋糕:

空间很大很诱人

  水务产业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资源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电、水运等产业的需求将日益旺盛,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

广发证券(000776)研究员谢军表示,从污水处理量的角度来看,据此估算“十二五”期间的污水年处理量将达500亿立方米左右,假设运行负荷率为75%,则对应的总处理能力应接近1.9亿立方米/日。

在现有基础上之外,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接近3000万立方米/日。

  另外,多位分析师认为,再生水业务将成为未来水务公司新的增长点。

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循环再利用的水。

“再生水的市场不错,在水源紧张和人均用水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再生水业务显得尤为重要。

”国信证券分析师谢达成认为,目前首创股份(600008)和创业环保(600874)都涉及到再生水业务,但是份额都比较小,市场的潜力很大。

  据悉,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率还相当低,如果以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要达到680万m3/日计算,污水处理量也仅占10%左右。

如果按发达国家污水再生利用率达70%计算,我国每年还有近150亿m3的再生水资源可以得到开发利用。

  “如果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政府政策、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上改进。

这对我们北方城市等缺水的城市来说显得尤为必要。

北京和天津等城市再生水利用值得借鉴”。

谢达成说。

  第三,污水处理设备这一子行业的蛋糕也很诱人。

即便是现有的污水处理项目,也存在相当的市场机会。

资深人士表示,当前国家制定的污水处理标准要高于欧洲不少国家的标准,但当前大多数污水处理设备仅达到欧洲二、三十年前的水平。

为奉行现行标准,必然要对现有项目进行升级换代。

  初步测算以上海地区为例,一个10万吨/天污水处理厂的总投资在4亿元左右。

其中,部分设备为1.8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大约为750亿至900亿吨,对应的年设备价值超过130亿至160亿元。

  问题:

集中度与技术都很低

  虽然摆放在面前的蛋糕巨大,但是市场化程度不强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有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污水处理行业中市场化程度不强,企业水平也参差不齐,令高端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而很多项目的招标上也普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他表示,“现在很多工程都凸显行政化特征,关系单位近水楼台。

但污水处理其实是一项颇具技术要求的行业,如果不在行业内设定较高的门槛,好的企业接不了工程,技术水平不高的企业又做不好工程。

这样下去,不但影响行业自身的发展,还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此外,该业内人士对于现有上市公司标榜的设备国有化的问题也提出质疑。

他表示,国有化应该作为一种趋势,这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石。

但并不能作为市场炒作的概念。

现在我国的水处理行业依然处于起步晚技术水平低的状况,关键设备的自制和量产,在短期内会同时带来缩减生产成本和影响产品质量两个后果。

前者无疑是对公司有利,但后者则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发展来克服。

“从当前国内的水处理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来看,国有化程度不宜过快,也不会过快。

  “未来的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面对记者的提问,财富证券分析师邹建军说,以BOT项目为主的跨区域并购会成为国内水务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内水务公司集中度不高,并购肯定会遭遇很大阻力。

谢达成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不过他看好跨流域的行业并购,他说,“在投资运营饱和的基础之上,大公司的纵向整合将会开始,水务公司最终将会转型以提供服务为主。

”(作者:

魏梦杰) 

“重庆水务”模式高度依赖财政扶持

  

  当“水务一体化”改革模式在沈阳试水时,3月29日重庆水务已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挂牌。

  以国资为主导的“水务一体化”改革模式,不仅让重庆水务获得募集资金34亿元,也使战略投资者苏伊士集团获得了100%的溢利。

瞬间让水务行业引为范本。

  一位水务行业人士透露,已经有数家地方水务公司准备走上市融资道路。

目前,由于财政部正在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整顿,水务公司等公用事业上市平台,成为地方政府看重的新融资平台。

  “重庆水务”模式

  重庆水务是国内唯一一家供排水一体化、厂网一体化、产业链完整的省级垄断水务上市企业。

日供水能力143.9万吨/日,日污水处理能力168.3万吨/日,2008年收入23.7亿,超过所有此前上市水务公司。

  水务专家、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分析,“重庆水务”模式特点之一是,将城市水务管网资产也打包进上市公司资产,同时重庆水务将污水处理费定在了3.43元/吨,这远远高于国内平均1元/吨左右水平。

与此同时,重庆市财政每年提供大量财政补贴,来补贴高额的污水处理费差额。

  “面对上市公司业绩要求,重庆水务有水价上涨动力。

”一位证券分析师说。

  预计重庆水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投产后,新增自来水设计生产能力39.50万立方/日;新增污水处理设计能力24.50万立方米/日。

但产能可能存在过剩。

水务行业分析师张文炜分析,2008年重庆水务供水量增长率约为6%,实际供水量为72万吨/日,仅为其已有设计供水能力的50%;排水业务中实际污水处理量约132万吨/日,占其设计污水处理能力的80%。

  上市募集的资金获得收益尚需耐心等待,而公司净资产迅猛增加,这无疑会摊薄公司目前可观的净资产利润率。

为保持上市业绩,上调水价可能成为选择之一。

  2009年11月,重庆市召开了水价格听证会,新水价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居民自来水价格从每吨2.1元调整为2.7元,提价的0.6元中,市民支付0.4元,其余0.2元先由政府补贴解决;并将居民污水处理费由主城每吨0.7元、区县每吨0.5元统一调整为1元。

此外,今年将在重庆试点阶梯水价,重庆水务集团已向市政府打专题报告,以政府主导公司配合,在主城进行阶梯水价试点。

成熟后再全市推广。

  “水务一体化”结果

  重庆水务为上市做了巧妙准备。

当地政府无疑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30年期限供排水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和3.43元/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政府采购价格在《重庆水务招股意向书》重大事项提示中的第一、二条分别列出。

  据《重庆水务招股意向书》:

“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集团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73%、55.16%、53.85%。

其中2007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度有大幅上升,是由于污水处理服务自2007年1月1日起由重庆市政府采购,首期结算价格为3.43元/立方米。

”由政府核拨污水处理费用转向政府采购污水服务,是重庆水务上市运作的一大亮点,然而,这也是其饱受争议之处。

  “3.43元/立方米的结算价格为目前国内一般市场价格的3倍以上。

考虑到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营成本,应该不高于2元/立方米。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当前中国污水处理费招标价格一般在每立方米0.8-1元左右,0.8元/立方米被公认为盈亏线。

  重庆水务集团总裁刘孟兰解释:

第一,“厂网一体”是重庆水务的重要特点,其建设、运行、维护、维修均由自身负责。

第二,重庆地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

重庆地处丘陵山区,江河密布,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的管网建设成本要高出同业200%~300%;第三,公司污水处理厂大小规模不一,整体规模经济优势并不突出。

  根据《重庆水务招股意向书》介绍,“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本集团污水处理业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84%、15.41%和16.27%”。

据《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8%-10%,而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高于6%。

  重庆水务也坦陈,第二个价格核算周期(2011年-2013年)将面临结算价格调整的风险。

高污水处理结算价格及污水处理费在带来亮丽业绩的同时,也使得重庆水务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扶植。

张文炜分析,重庆水务也存在供水和排水发展不均衡:

2009年供水业务收入约5.7亿元,占总收入22.57%,排水业务收入约为17.3亿元,占总收入67.92%。

营业利润中供水业务利润约为1.5亿元,排水业务利润约11.9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创业环保:

水产业链布局运营渐入佳境

  西南大旱百年一遇,旱区水务企业的动向尤其牵动着社会神经。

记者从创业环保(600874,获悉,该公司位于云南曲靖的三座自来水厂和一座污水处理厂目前运转基本正常,其自来水20万方/日、污水处理8万方/日的设计生产能力,正在最大限度地为旱区生活生产提供保障。

  曲靖上述水务资产是创业环保于2006年通过TOT(转让-运营-移交)方式获得,并与曲靖市城市供排水总公司合资运营的,特许经营年限30年。

此外,在河北安国,公司全资设立的安国创业水务公司自来水项目也于去年11月开始商业运营,日均上网水量为0.7万方左右。

对于创业环保来说,自来水业务规模不大,公司2009年年报显示,自来水业务全年实现收入3660万元,仅占公司总收入的2.9%,但它对于创业环保构建“污水处理-再生水-自来水”的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日益短缺,围绕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产业必然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

”创业环保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截至目前,创业环保在立足天津的基础上,已相继在陕西、山东、贵州、安徽、浙江、湖北、江苏、河北、云南等十个省区运营污水处理、自来水等水务资产。

2009年,除因云南地区干旱,公司自来水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6%外,公司污水处理业务和再生水出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26%和96%,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污水处理是创业环保的立业之本。

公司人士介绍说,2009年该业务实现收入10.66亿元,而在2010年,公司还有天津咸阳路、北仓、陕西西安、浙江杭州、山东文登等污水处理项目产能利用率有望取得提高,天津静海、汉沽营城和湖北咸宁等污水处理厂也有望新增投产。

有分析师据此预计,公司污水处理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将有望达到10%左右。

  公司人士还表示,尽管近年来扩张较快,但创业环保并不打算放慢在外埠收购、受托运营污水处理项目的速度,除天津本部外,公司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十几个子公司也都在积极向外布点,寻找新的经营资源。

而近年来外资高溢价收购国内水务项目,已引起监管部门重视,为公司扩张提供了良好机遇。

在公司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公司该板块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将继续得到提升。

  作为一家拥有超过20年污水处理专业运营经验的企业,创业环保还在探索新的产业机会。

公司人士表示,创业环保已经拥有成熟的自来水处理技术,公司有能力继续扩大自来水业务规模,目前也正在天津周边市县进行项目的拓展。

再生水业务方面,公司不仅于去年收获了政府上调售水价和从2009年至2013年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利好,而且去年底,公司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新增陈塘庄热电厂用户,4家再生水厂有3家已与周边热电厂签订供应协议,天津咸阳路再生水厂和东郊再生水厂也开始小规模售水,再生水市场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外界关注的特许经营权实施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公司人士表示,相信相关政策出台会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的情况下进行。

此前有分析指出,2005年7月天津市政府颁布《天津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由于公司在天津的四座污水处理厂尚未取得特许经营权,污水处理费较高,因此在特许经营权实施后,根据国家对公用事业保本微利的指导原则,公司在天津地区的污水处理费或将下调,使公司业务受到影响。

对此,公司人士表示,在特许经营权协议的签订中,除了污水处理价、水量等条件外,还必然考虑公司水厂升级改造、厂外管网资产剥离等因素,相信最终方案会充分考虑公司利益。

目前,公司正努力与天津市相关方面沟通协商,具体方案仍未确定。

  南海发展:

向外拓展污水处理项目

   尽管南海发展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于今明两年陆续投产,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较高,但有机构认为,从长期来看,南海地区环保类公用设施市场已接近饱和,随着基数扩大,该公司后续垃圾转运及可期待的污泥处理项目对业绩增长的贡献都将较为有限(15-20%),而公司截至目前仍未体现出积极的异地扩张新举措,长期发展空间受限。

对此,南海发展2009年年报披露,该公司今年污水处理业务投资工作重点将开始转向南海区外。

  南海发展2010年污水处理业务的投资工作重点将开始由南海区内转向区外,该公司开始研究和规划国内其他区域的污水处理投资市场,并且逐步开拓新的污水处理项目。

南海发展有关人士表示,随着水价和污水处理费的提高,有利于供水及污水处理行业的长远发展,行业盈利能力下滑的趋势将得到改变。

国家将继续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该公司所涉及的环保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尽管预测数据显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未来2-4年内,污水处理产能仍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

但南海发展有关人士认为,分析2009年以来“投运的污水项目”以及“新签的主要水务项目”数据,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以“BOT投资模式带动运营”的异地扩张正逐步放缓。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投资高峰期即将过去,2009年全国污水处理已建和在建产能达1.6亿吨/日,与污水排放量基本相当。

  不过,日益加剧的战略整合也将产生投资机会。

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到建设阶段后期,新增产能投资减少或项目小型化竞争过于激烈、政府资金相对充裕,战略整合将成为大型水务企业的选择。

一方面,由于对企业投资的需求减少,大型水企通过纵向整合上游专业工程商、设备制造商等以获取相应环节的利润;另一方面大型水企之间通过横向整合以实现技术和资本的优势互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集中度,从而更有利于获取运营份额。

万邦达和碧水源:

新型水处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市场标的较为稀缺的水处理行业中,作为水处理系统专业服务商的万邦达(300055)和碧水源(300070)颇受市场热捧。

在远大行业前景和较高行业门槛的合力作用下,两家公司都以较高市盈率登陆证券市场。

基于行业高速发展前景之上,公司的后续经营又存在多少变数呢?

  持续性成长是投资者选择一家公司的重要因素。

当然,两家公司的业务互相存在差异。

万邦达主要业务对象为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大型企业。

与之相比,碧水源的业务则更为趋于“民用”。

双方所面对的市场前景都十分广阔。

  新型水处理前景广阔

  煤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属于关系国家能源战略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国家推动其有序发展,行业前景良好,其中,神华集团和中石油集团未来投资规模巨大。

万邦达的招股书中列举了神华集团和中石油集团的多个投资项目。

显然,通过此前的业务合作,万邦达将在相关项目上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作为我国MB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项目先锋企业的碧水源所迎来的是旺盛的MBR项目市场。

数据显示,我国MBR项目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4000万元发展到2008年超过16亿元,呈现逐年加速增长的趋势。

据预测,国内MBR市场需求将以50%至100%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大大高于国际平均增长率。

2010年,国内MBR项目的市场需求预计将达到100亿元,占污水处理市场的份额将达到8%,2015年的市场需求将达到300亿元,占污水处理市场份额将达到27%。

  两公司面临两大问题

  以两家公司在手订单的角度来看,公司往后几年的业务已有所保证。

但都存在对主要客户依存度太高的特点。

数据显示,万邦达近三年营业收入来源于神华集团、中石油下属公司的比例分别为7.61%、98.80%、99.53%。

同样,近三年,碧水源前五大项目的营业收入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5.73%、73.40%和68.26%。

同时,两家公司都准备培育后续服务这一价值增长点。

因此,接下来对市场开拓将决定公司往后的业绩水平。

  伴随国内水处理市场的不断扩大,两家公司的经营业绩都于近年出现爆发性的成长。

万邦达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92.51万元、3.76亿元、4.77亿元。

2008年后,公司的经营业绩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碧水源2007年、2008年、2009年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062.84万元、7482.31万元和1.07亿元,总体上来说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经营业绩的高速增长,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该业内人士表示,“水处理行业不像那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它在欧洲是被归类于高科技行业之中。

核心员工以技术工程师为主。

因此在公司业务大幅增长的同时,人才储备是否能跟得上,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前景。

万一人才出现断层,那么在手的众多项目便将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显然,完成上市融资后,较为宽松的现金流为公司扩充人才储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至于如何用好这一部分资金,则成为考验公司高层管理水准的问题。

  两者盈利模式有差异

  从盈利模式上看,两家公司都或多或少的突出其运营后续服务的收益可能性。

  万邦达将其称为“托管运营业务”,即为客户提供水处理系统“全方位”、“全寿命周期”服务。

公司希望通过托管运营业务,获取运营管理期的长期持续收入,收入构成由系统建设期显性资金收入拓展到运营管理期隐性持续收入,实现丰厚利润。

形式上来说,这将是一个长效的经营模式,是“总承包”模式提供系统建设期服务的后续。

然而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公司工程承包项目收入占去公司全年营收的90%以上。

因此,托管运营业务仍然还需要经历一个培育期。

  碧水源则突出了其后续服务中的膜材料更换内容。

从经营商上说,定期更换膜材料有利于绑定客户。

MBR处理系统每隔五年需要更换膜材料,且需要从原提供商更换。

公司表示,在国内MBR系统已占据60%的市场份额,较高的存量客户将为公司贡献长期稳定的收入。

公司表示,在北京承建的MBR项目于两年后陆续进入膜材料的更换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作者:

魏梦杰)

  *ST清洗与重庆水务:

川渝两大水务公司“暗战”

  

    放眼西部,大旱之后,两颗冉冉升起的水务新星,惹人注目。

  *ST清洗资产重组后,成功转型为成都市唯一水务公司,前景可期;340公里之外,重庆水务也在3月29日闯入资本市场。

一场关于水的争夺战,在川渝悄然开幕。

  由于经营业绩不佳,蓝星清洗从2009年4月推出资产重组方案,如今正好过去1年,重组已接近尾声。

实际控制人为成都市国资委的成都兴蓉投资以其持有的作价16.42亿元的成都排水公司100%股权,与ST清洗作价为6.46亿元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资产置换。

资产完成后,*ST清洗原有工业清洗剂、化工产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