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4701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吴城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三航局HFZQ-5标项目部三分部

二○一○年七月

目录

§1隧道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2

§2隧道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5

§3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9

§4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11

§5.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13

§6.初期支护作业指导书·····························27

§7.防排水作业指导书·······························36

§8.二次衬砌作业指导书·····························43

§9.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51

§10.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56

§11.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59

§12。

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63

 

§1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准备

明洞开挖一般采用明挖法施工,明挖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洞口段及基槽开挖支护

基底物探及承载力试验

与设计不符

仰拱混凝土

处理

填充混凝土

模板台车就位

模板检查

不合格

结束

 

拱顶回填

施作防水层、连接排水管道

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

处理

立外模板

钢筋绑扎

 

明洞施工工艺流程图

一、明洞开挖施工

明洞宜尽早施作,尽量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明洞仰拱应安排在明洞拱墙衬砌施工前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隧道采用爆破开挖时,宜在洞身掘进适当距离后施作明洞和洞门。

2、当隧道采用非爆破开挖时,宜先施作明洞和洞门,然后开挖隧道。

3、明洞基础应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当两侧墙体地基松软或软硬不均时,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防止地基不均与沉降。

4、明洞开挖要求先挖除明洞上半部分,待进入正洞开挖支护稳定后再行挖除下半部分,直至达到设计底板高程。

二、明洞衬砌施工

1、明洞浇筑混凝土前应复测中线、高程和模板的外轮廓尺寸,确保衬砌不侵入设计轮廓线。

2、明洞混凝土的浇筑应设挡头板、外模和支架,明洞墙拱混凝土应整体浇筑。

3、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且拱顶回填土高度达到0.7m时,方可拆除明洞内模板。

三、明洞防排水

1、明洞外模拆除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排水盲管,并与隧道的防水层和排水盲管顺接,保证排水畅通。

2、明洞施工应和隧道的排水侧沟、中心水沟的出水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安排。

3、明洞外侧的排水盲管应先于填土完成,确保出水口畅通。

四、明洞回填施工

1、明洞回填应在明洞外防水层及排水系统施作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2、侧墙回填应当对称进行,石质地层中岩壁与墙背空隙较小时用墙身同等级混凝土回填;空隙较大时用片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砌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密实。

回填至与拱顶齐平后,再分层铺满填至设计高度。

3、拱顶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0.3m,两侧回填土面的高差不得大于0.5m。

采用机械回填时,应在人工夯填超过拱顶1.0m以上后进行。

4、表土层需作隔水层时,隔水层应与边、仰坡搭接平顺,防止地表水下渗。

 

§2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准备

一、洞门施工工艺流程

截排水沟施工

洞门段及洞门基础开挖

基底承载力检测

与设计不符

处理

绑扎钢筋、支立模板

满足设计要求

预留孔洞检查

与与设计不符

浇筑钢筋混凝土

与设计相符

拆模

结束

施作洞门铭牌

衔接排水设施

 

端墙式洞门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斜切式洞门施工工艺框图

施作截排水沟

地表加固

开挖、初期支护

洞口超前支护

基底承载力检测

与设计不符

地基处理

满足设计要求

浇筑仰拱钢筋混凝土

施作防排水设施与洞内外衔接

立洞门模板、与洞口衬砌段整体浇注混凝土

与浇筑混凝土同步分层安装坡面模板

结束

施作洞口排水设施、坡面绿化

拱墙背后超挖部分回填

拆模

 

隧道洞门施工方法基本相近,一般分为端墙式和斜切式两种。

二、洞门施工注意事项

(一)端墙式洞门施工注意事项

1、端墙应在土石方开挖后及时完成,基础超挖部分应用与同等级混凝土和基础同步浇筑,端墙及挡、翼墙的开挖轮廓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2、端墙及挡、翼墙基础的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可用静力触探实验或标准贯入实验检测。

3、端墙及挡、翼墙基础位于软硬不均的地基上时,除按实际要求处理外,还应在软弱地基分界处设沉降缝。

4、端墙与洞口衬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断头的泄水孔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及时连通。

6、隧道洞门端墙和挡、翼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施工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隧道洞门的截、排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同步施工,当端墙部水沟置于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填密实,必须时应加以铺砌。

8、隧道洞门检查梯、隧道铭牌、号标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斜切式洞门施工注意事项

1、斜切式洞门坡面较平缓的,应尽量与自然地形坡度相一致,为避免开挖边、仰坡时局部坍塌破坏原地貌,宜采用非爆破方法开挖。

2、洞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回填边、仰坡超挖部分,恢复自然地形坡面。

三、洞门模板混凝土施工

1、模板及支(拱)架应根据洞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设计。

2、斜切式洞门斜坡面内外模板和挡头板应专门设计和制作,配套使用。

3、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4、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模板及支架与脚手架之间不得相互连接。

模板接缝必须严密不漏浆。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6、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7、拆除模板及支(拱)架的条件:

当洞门结构跨度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当洞门结构跨度小于等于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

§3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管棚超前支护的参数应满足下列要求:

1、管棚应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制作,必要时钢管内安装钢筋笼;

2、钢管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70~180mm,钢管中心间距宜为宜为管径的2~3倍;

3、管棚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10~40m;

4、管棚外插角一般为0°~30°(不包括线路纵坡);

5、管棚的终端位置应达到防护对象的长度的加上因开挖而造成的的开挖工作面松弛范围的长度,纵向两组管棚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大于3m;

二、管棚钻孔、安设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钻进底层易于成孔时,一般采用先钻孔后插管的方法。

即钻孔完成后经检验检查合格后,将管棚连续接长,由钻机旋转顶进将其装入孔内;

2、当地质状况复杂,遇有砂卵石、岩堆、飘石或破碎带不易成孔时,可采用跟管钻进工艺,即将套管及钻杆同时钻入,成孔后取出内钻杆,顶进棚管,拔除外套管;

3、每循环管棚施工前,应开挖管棚工作室,工作室大小根据钻机要求确定。

管棚施工前在长管棚设计位置安放最少三榀用工字钢组拼的管棚导向拱架,导向拱架内设置孔口管作为长管棚的的导向管,要求在钻机作业过程中导向拱架不变形、不移位。

4、洞口管棚一般采用套拱定位,套拱部位开挖应视现场地质条件及配套设备确定,要做到套拱底脚坚实、孔口管位置准确;

5、管棚节间用丝扣连接。

管棚单序孔第一节长6(9)m,双序孔第一节长3(4,5)m,其余管节长度均为6(9)m。

6、管棚安装后,管口用麻丝和锚固剂封堵钢管与孔壁间空隙,连接压浆管及三通接头。

7、管棚注浆前,应向开挖工作面、拱圈及孔口管周围岩面喷射厚10cm厚的C25混凝土,以防钢管注浆时岩面缝隙跑浆。

8、注浆后及时扫排管内胶凝浆液,用水泥砂浆充填密实;对于非压浆孔,直接充填即可。

三、跟管钻进长管棚施工工艺

结束或移孔

 

 

§4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小导管放点布置参数及施工工艺流程

土石方开挖形成临时支护作业面后,及时进行挂网喷射砼作业,及时封闭开挖面,为超前小导管施工开创作业面。

小导管施工工序作业包括钻孔、布管、封孔、注浆四道工序,见其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小导管制作:

小导管应先期制作好并妥善保存。

小导管采用自购φ42无缝钢管按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制作,长度为3.5m。

注浆管前端做成圆锥形,长200mm。

尾部预留500mm的止浆段,钻孔沿管壁间隔150mm,呈梅花型布设,孔径8mm,见小导管构造示意图。

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小导管施工要求

1、注浆前严格检查机具、管路及接头处的牢靠程度,注浆时随时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防压力冲射伤人。

2、防化学腐蚀,作业人员坚持配戴乳胶手套等保护用具,防止水玻璃强碱灼伤皮肤,如水玻璃溅在皮肤上,及时用清水冲洗。

3、减少水泥拌浆处的粉尘,改善施工环境。

4、钻孔位置在开挖轮廓线上按设计位置与角度钻眼。

孔位误差不大于5cm,外插角偏差不大于2°(角度用地质罗盘仪检查)。

超过允许误差时,在距离偏大的孔间补管注浆。

5、检查钻孔、打管质量时,画出草图,对照孔位编号,逐孔、逐根检查并认真填写记录。

6、注浆结束标准:

采用定压注浆,当注浆终压达到设计压力,并稳定10min以上才可以停止注浆。

7、注浆过程中,要逐管填写记录,标明注浆压力、注浆量、发生情况及处理过程。

8、单孔注浆量不少于平均每孔注浆量的80%,不足处进行补管注浆。

9、固结效果检查:

查阅注浆记录,检查注浆量、注浆压力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在注浆过程中用肉眼观查开挖面的窜浆情况;钻孔检查,观察钻进过程中有无突进现场。

§5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

一、准备工作

1、施工场地布置,建设生产设施,具备施工生产能力。

2、风水电的准备工作:

开挖前作好施工用风、用水、用电的准备,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3、材料及机具的准备:

作好施工用料的准备,包括管棚、钢筋、钢拱架、锚杆(小导管)、喷射用砼等的准备,作业前应对风钻、喷浆机等进行检查,确保作业工具的正常的使用。

4、技术准备:

工程部要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交底书要有双方签字确认。

5、采用钻爆法施工时,一般可采用以下施工方法:

(1)全断面法。

(2)台阶法(两台阶、三台阶、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3)中隔壁法(中隔壁法和交叉中隔壁法)。

(4)双侧壁导坑法。

二、开挖作业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一)、全断面开挖

1、施工工序:

全断面开挖初期支护隧道底部开挖(检底)底板(仰拱)浇筑

拱墙二次衬砌

2、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质预报

测量与量测

钻爆设计

台车(台架)就位

布置炮眼

钻眼、装药、爆破

通风排烟

修正钻爆参数

找顶排险

装载机就位

出渣运输

地质素描

开挖质量检查

 

初期支护

防排水系统施工

开挖质量检查

不合格

表面处理

开挖质量检查

不合格

结束

表面处理

合格

3、全断面法施工注意事项:

①全断面法开挖量大,爆破引起的震动较大,应严格控制一次同时起爆的炸药量,按钻爆设计要求控制炮眼间距、深度和角度,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

②钻眼时,周边眼及掏槽眼应定人定岗,并严格控制周边眼的外插角。

每循环爆破后,应认真查看爆破效果,并根据超欠挖及炮眼痕迹保存率不断优化钻爆参数,改善爆破效果,减少超欠挖。

③应确定合理的循环进尺,确保两个循环的接茬位置平滑、圆顺。

④每循环爆破后及时找顶,初期支护施作前应按要求进行地质素描。

(二)台阶法开挖

1、台阶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根据围岩条件和施工机械配备情况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台阶高度及台阶数量,其各部形状应有利于保持围岩稳定的前提下尽量便于机械作业。

②当围岩自稳能力较好,隧道开挖跨度不大时,为方便作业,台阶长度宜控制在10~50m以内;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台阶长度宜控制在3~10m。

③上部断面使用钢架时,可采用扩大拱脚和施作锁脚锚杆(管)等措施,防止拱部下沉变形。

上下断面初期支护钢架连接应平顺,螺栓连接应牢固。

④围岩整体性较差时,施工中应采取措施减少下部开挖时对上部围岩和支护的扰动,下部断面开挖应两侧交错进行,下部断面应在上部断面喷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开挖。

⑤当围岩不稳定时进尺宜为1~1.5m,落底后应立即施作初期支护。

⑥仰拱应及时施作,使支护及早闭合成环。

2、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超前地质预报、测量、量测

钻爆设计

台架(台车)就位

调整钻爆参数

布置炮眼

上部断面钻眼

下部断面钻眼

装药、爆破

地质素描

初期支护

通风排烟、检查

初喷混凝土、锚杆、出渣

开挖质量检查

合格

仰拱、拱墙复合衬砌施工

超前支护

结束

(三)三台阶七步法开挖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为预留核心土法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分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施工方法。

1、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施工工序:

超前支护上部弧形导坑开挖上部初期支护下部两侧开挖

中部两侧开挖中部两侧初期支护上、中、下部核心土开挖

仰拱开挖仰拱初期支护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拱墙二次衬砌

2、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注意事项:

①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应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各分部平行作业,平行施作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应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

②仰拱应紧跟下台阶施作,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

③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

④应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基础。

⑤拱部超前支护完成后,环向开挖上台阶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

⑥中台阶及下台阶左、右侧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高度宜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

⑦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

⑧仰拱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作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

3、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施工工艺图

 

施工准备

超前地质预报、测量、量测

初期支护

仰拱开挖、初期支护、仰拱、侧壁、拱部初期支护闭合成环

施工准备

监控测量

结束

施作复合衬砌

施作钢筋混凝土仰拱,填充混凝土

调整开挖及支护参数

下一循环开挖、支护

判定围岩稳定性

两侧错位开挖中台阶

 

(四)中隔壁法(CD法)

中隔壁法(CD)法是将隧道分为左右两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用二部或三部分层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墙临时支护,再分台阶开挖隧道另一侧,并进行相应的初期支护的方法。

1、中隔壁法施工工序

中隔壁法施工工序见下图

中隔壁(CD)法施工工序示意图

2、中隔壁法施工注意事项:

①中隔壁法左右部的台阶高度应根据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大小和施工设备确定。

每侧按两部或三部分台阶开挖,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中隔壁;两侧先后距离宜保持10~20m,上下断面的距离宜保持3~5m。

②各部开挖时,相邻部位的喷混凝土强度应达设计强度的70%以上。

③先行侧的中隔壁应设置为向外鼓的弧形。

④中隔壁在浇筑仰拱前逐段拆除。

中隔壁一次拆除长度应根据量测结果确定,不宜大于15m。

临时支护拆除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

⑤特殊情况下可将中隔壁浇筑在仰拱中,待铺设防水板时再割断。

3、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

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交叉中隔壁法(CRD)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是分部开挖、支护,分部闭合成小环,最后全断面闭合成大环。

每开挖一部均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中隔壁及临时仰拱。

1、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序(见示意图)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序示意图

2、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注意事项:

①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断面的分部,应以初期支护受力均匀,便于发挥人力、机械效率为原则,一般水平方向分两部、上下分二至三层开挖。

②先行施工部位的临时支撑(中隔壁、临时仰拱),均应有向外(下)鼓的弧度。

③各部开挖及支护应自上而下,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中隔壁、临时仰拱,步步成环。

④同一层左右两部开挖工作面相距不宜大于15m,上下层开挖工作面相距宜保持3~4m,且待喷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挖相邻部位。

宜缩短各部开挖工作面的间距,使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

⑤根据监控量测结果,中隔壁及临时仰拱在仰拱浇筑前逐段拆除,每段拆除长度宜不大于15m。

3、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六)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是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对剩余部分采用二部或三部开挖的方法。

1、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工序示意图:

2、双侧壁导坑施工注意事项:

①侧壁导坑形状宜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宽度宜为整个断面宽度的1/3。

②侧壁导坑、中槽部位宜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各部距离应根据隧道埋深、断面大小、结构类型等选取。

各部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

③两侧壁导坑超前中槽部位10~15m,可独立同步开挖和支护;中槽部位采用台阶法开挖,并保持平行作业。

④中槽开挖后,拱部钢架与两侧壁钢架的连接是难点,在两侧壁导坑施工中,钢架的位置应准确定位,确保各部架设钢架联接后在同一个垂直面内,避免钢架发生扭曲。

⑤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得大于15m,并加强监控量测。

⑥临时支护拆除完成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及二次衬砌。

3、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流程

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正洞开挖

1、边仰坡支护稳定后可进入正洞开挖。

2、测量组进行测量放线,画出断面中线,水平线和周边轮廓线。

3、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选择开挖方式和步骤。

根据开挖面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合理循环进尺。

4、根据循环进尺选择合适的钻杆,根据确定的开挖方式加工多功能台架。

循环进尺控制在一品拱架支撑范围内。

地质情况稳定时可重新选择开挖方法,重新确定循环进尺。

5、根据开挖断面和钻爆设计的要求在开挖面上标注出炮眼位置。

6、准备工作就绪后进入钻眼作业。

钻眼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1)、炮眼的深度和角度应符合设计。

(2)、挡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3)、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

7、钻眼结束时开始装药,装药时将所有施工机具(包括电源,只能用探照灯和矿灯一类的光源照明)撤离,防止碰撞产生火花。

装药前应将炮眼内的泥浆、岩屑清除干净。

所有装药的炮眼应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厘米。

采用预裂爆破时,应从药包顶端堵塞,不得只堵塞眼口。

8、装药结束后进行爆破作业,由专职爆破员施爆,其余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

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米。

9、爆破结束后,先对裸露岩面进行初喷作业,喷层厚度3~5厘米,待喷混凝土作业完成后观察围岩是否稳定在进行出碴作业。

10、隧道施工中的装碴运输应根据隧道的断面大小、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等要求综合研究,制定可行方案。

11、装碴运输设备的选型配套应使装碴能力、运输能力与开挖能力相适应,并保证装运能力大于最大的开挖能力。

五、开挖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明洞段石方采用减弱松动爆破进行开挖,并进行防护后安全地施工。

3、完善地质素描和量测工作,利用信息反馈施工。

4、严格按设计装药,并按顺序起爆,确保光爆效果,严格控制超欠挖。

六、文明施工

1、洞内外钢筋等施工材料的堆放要整齐,并有标识。

保证施工场地整齐有序。

合理高效的组织施工。

2、各种机具使用后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堆放在指定位置。

五、质量保证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组织施工。

2、严格按照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施工,严禁随意更改技术参数。

3、严格进行质量职责分工,并细化分工到个人,要有书面分工

并形成文件。

 

§6初期支护作业指导书

一、材料

1、原材料采用:

水泥:

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必要时可采用特种水泥。

现场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速凝剂:

应根据水泥品种、水灰比等,通过不同掺量的混凝土试验选择最佳掺量。

使用前应做速凝效果试验,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

砂:

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含水率5—7%。

碎石:

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6mm,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0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

锚杆与网格钢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材料。

2、各种材料必须经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同意。

3、各种材料应按要求堆放、搬运并作好标识。

二、配合比:

1、喷射砼标号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其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

2、施工时要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所有骨料的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3、喷射作业时如果发现喷射效果不佳,作业人员可向试验室提出建议,但不能擅自调整配合比。

二、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1、喷射前应准备好足量的水泥、砂、石、速凝剂等材料,并按要求进行复检,保证各种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2、检查供风、供水、供电管线路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安全。

检查管路是否有堵塞现象,接头是否安全可靠。

3、搅拌机、拌合运输车、喷射机等机械设备,使用前应进行调试并排除故障,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4、初喷前应先检查危石、浮碴和岩粉是否清除干净,石质好坏,有无渗水,超欠挖情况等,通过检查确定当班工作量和喷射作业时的安全施工措施。

5、喷射前应根据围岩及现场情况用高压风或水吹(冲)净岩面。

6、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二、喷射作业:

1、程序:

A、分区段、分片进行,沿隧道纵向分段以1.5—2.5m为宜,每片面积,其长、宽以0.6—1.2m为宜。

B、采用“S”型由下而上进行喷射,纵向由工作面齐头向外进行。

C、Ⅲ类围岩地段,喷射作业应紧跟开挖面。

D、有渗水地段,应先由无水或少水处向多水处推进,将渗水挤压汇集后,用导管把水排走,再行最后封闭。

2、速凝剂必须在上料时才掺入,不允许边拌料边掺入速凝剂。

3、喷头操作:

A、喷头与受喷面最佳距离为0.6~1.2cm;喷射方向应与受喷面垂直;喷射物流在受喷面上应呈螺旋轨迹移动。

B、喷射手应随时撑握喷射情况,注意喷射效果,如果喷射面有光泽、粘聚好、有塑弹性,粉尘少,无干斑或深滑、流淌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