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3653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

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

1.导入新课

师:

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

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

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 聆听《我的祖国》

 师:

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首唱者——郭兰英

师:

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

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歌曲创作的背景

 师:

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

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

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

(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

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师:

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2. 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游行》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4.学一学

(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

(2)齐读歌词

老师提问:

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

 (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

(4)介绍田汉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国歌》旋律

1. 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

学生观看电影。

2. 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

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

(2)拍一拍

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

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唱一唱

学生视唱以下乐句:

1.3 55 6 5 3.1 555 30 10 5 1 3.1 555 30 10 5 1 5 1 5 1 1 0

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

  学生视唱乐句:

 5 1. 1 3. 3 5 - 

 

(2)说一说

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

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二、演唱《国歌》

1.齐唱《国歌》

 师:

《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

   师:

2008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

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

   (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

3. 演唱《国歌》

师:

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

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

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学生起立演唱《国歌》)

-

第二课《老鸟,小鸟》

教学目标:

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你们看(课件一出示:

(说明:

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动作是如此协调,画面是多么精彩美观,这一幕幕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歌曲学习

1|旋律学习

师:

小鸟是怎么叫的?

(啾啾,啾啾啾)

   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

33啾啾|33啾啾|666啾啾啾|666啾啾啾||

11啾啾|11啾啾|222啾啾啾|222啾啾啾||

师:

刚才我们听到小鸟们的音乐象声乐的哪种演唱形式呢?

(合唱)  

原来我们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二部歌曲,可是听小鸟演唱的二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哦,好,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学唱一首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课件二出示:

出现歌谱)

全曲视唱

重点练习:

(1)、1=F4/4

 533333 0| 322222 0|21111111|1121 0|| 

   311111 0| 166666 0|65555555|5565 0||

啾啾啾啾啾啾(啪) 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啾啾   啾啾啾啾(啪)

 “啪”可以拍腿,也可以带舞蹈性拍手。

 

(2)、1=F4/4

53333030|005555|3-00|33332020|003232|25--|| 

22221010|002222|1-00|11116060|001616|12--||

啾啾啾啾啾 啾(啪啪)啾啾啾啾  啾 (啪啪)啾啾啾啾啾啾  (啪啪)啾啾啾啾啾

2、歌词学习 

师:

同学们唱得不错啊。

刚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听

(1)熟悉歌词

师:

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

(课件五出示)

绕口令:

       老鸟小鸟

老 鸟,喜欢小鸟,

小 鸟,喜欢老鸟,

老鸟喜欢小鸟,

小鸟喜欢老鸟,

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

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

     

师:

我们也来试试(学生熟悉带绕口令风味的歌词)

师:

鸟儿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又是怎样的呢?

(唱歌)

(课件六出示:

出现歌单)

   

(2)唱词

师:

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

   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

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

   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

3、整体演唱

分声部演唱 

三、感受表现

1、歌曲艺术表现 

师:

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

2、欣赏《美丽的花儿》     

师:

老鸟一日复一日,默默的哺育着小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体现呢?

(爱心的奉献),小鸟最初的蛮横不讲道理,最后认识到错误,并找回纯洁善良的心灵。

老鸟和小鸟之间的这种相互照顾、彼此爱护的行为感动了美丽的花儿,你们瞧,花儿也在为他们歌唱。

(课件七出示)       

四、总结全课

     师: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老鸟和小鸟》,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

来说说。

        (学生说完后,老师总结)                                             

在欣赏鸟儿们尽情歌唱时,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有一只能歌善舞的小鸟特别的突出。

(课件三出示:

动画片段播出)

师:

这只小鸟小名儿叫皮皮,那是它特别调皮而得来的,因为它能唱会跳,经常是处于主角的位置,所以很骄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它的父母。

你们瞧,这会儿啊,它又跟妈妈在斗嘴呢。

 (课件四出示:

) 

师:

皮皮和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同学们可以来说一说啊,(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不管怎样,结果如何呢?

(小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师:

(小结略)

 

第三课《猜调》

教学目标: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2、师:

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

请听。

3、听赏《猜调》

4、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

你能否尝试模仿?

(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

(生:

对唱)

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

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5、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2)、跟伴奏唱歌词

(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

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

(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6、猜谜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2)、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7、课堂小结。

 

第四课《栗子大丰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栗子大丰收》,体验农村人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

(2)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能听辨出主题2两次邀请安走势的直走乐器,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名字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交流。

师:

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山乡晨曲

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学生交流观后感。

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三、山乡的歌

1、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

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

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

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3、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

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

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

(这部分在演唱时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

)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感情,总结出用抒情、激动地情绪和明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四、庆祝丰收过度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1、听赏《丰收锣鼓》

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

A、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B、仔细聆听主题2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

第一遍:

唢呐二胡笙第二遍:

二胡笛子扬琴

C、讨论归纳师:

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

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

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资助评价。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栗子大丰收》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欢乐颂》的一个声部,并能与他人用明亮、热情的合唱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能学会演唱《土拨鼠》,并能用柔和的声音、平稳的气息表现歌曲情绪。

了解词典作者歌德与贝多芬。

3.在听赏、演唱活动中,感受大、小调式的调性色彩;了解大调式的音乐比较明亮,小调式的音乐比较柔和,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

教学重点:

感受大、小调不同的调性色彩。

教学难点:

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欢乐颂》

1.演唱歌曲

师: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欢乐颂》我们已经在上节课中学会演唱了。

你能唱唱这首世界闻名的歌曲吗?

(学生演唱歌曲)

2.说一说

(1)说歌曲表现的思想。

 师:

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的思想。

你觉得《欢乐颂》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学生说《欢乐颂》表现的思想。

 师:

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种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2)说歌曲表现的情绪。

 师:

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学生说歌曲表现的情绪。

3.再次演唱歌曲

师:

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呢?

(学生用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土拨鼠》

(一) 学习歌词,了解歌德

1.讲《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

师:

贝多芬不仅为皇室贵族们创作歌曲,而且也为平民创作了许多好听的歌曲。

他曾与德国著名的文学家歌德有过多次合作,但是两人一直没有机会见面。

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之间的一段有趣的故事吧!

有请小博士!

(课件播放:

同小博士讲述的《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

(学生观看动画,了解歌德,知道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

师:

歌德性情温和、举止庄重,有着与贝多芬完全不同的性格。

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呼唤自由,歌颂反抗,这与贝多芬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两人一起写了这首反映流浪人们生活的歌曲——《土拨鼠》,流传至今。

2.聆听歌曲

师:

土拨鼠又叫旱獭,当时流浪的人常随身带着它到处流浪,他们生活艰辛,相依为伴。

让我们来听一听歌中的人正过着怎样的生活?

(学生聆听歌曲《土拨鼠》,听后谈感受。

3.默读歌词 

师:

哪些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让我们通过歌词来了解。

(师展示歌词,用歌曲《土拨鼠》配乐。

(学生默读歌词。

4.说一说

(学生讲述自己对歌词的感受。

5.朗读歌词

老师弹奏《土拨鼠》的旋律。

(学生有感情地随着音乐朗读歌词。

(二) 学习旋律,了解小调调式

 1.“填终止音”游戏

   师:

请你默唱音乐,觉得旋律应该落在哪个音符上才有结束感呢?

   (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默唱音乐,即兴唱出半终止与终止音。

2.视唱全曲

师:

落在6音上,感觉最好是吗?

那请你唱唱旋律,留意旋律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哪个音?

老师用钢琴弹奏《土拨鼠》。

(学生视唱《土拨鼠》乐曲。

师:

歌曲中最多的是6音,在结束的位置使用的也是6音,这样的乐曲给你怎样的感觉?

(学生再次视唱《土拨鼠》乐曲,说说自己的感觉。

3.了解小调调式

师:

曲调的半终止与终止音都落在6音上,而且以6为主音,同时旋律给人的感觉又很柔和。

这是什么音乐的特点呢?

请出小博士来为我们解答。

(课件播放:

小博士讲述小调式的音乐的特点。

小调式音阶:

6 7 1 2 3 4 5 6 ——小调式音乐柔和

(学生指谱唱小调音阶。

师:

原来奥秘在这,小调式的音乐比较柔和,所以它能够表现忧郁、悲伤的情绪。

4.演唱歌曲

师:

流浪的人悲伤、孤独,只有小小有土拨鼠陪在身边。

你觉得你的歌声能表现出可怜人的悲伤与孤独吗?

怎样演唱才能让人感受到?

(学生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声音演唱歌曲《土拨鼠》。

(三)换曲演唱,了解大调式

1.换曲演唱《土拨鼠》

师:

《土拨鼠》与《欢乐颂》都是好听的歌曲,我们如果用《欢乐颂》的曲调来配《土拨鼠》的歌词,不知道还能否表现流浪人们的艰辛生活呢?

(学生换曲进行演唱。

2.说一说

(学生说说换曲演唱后自己的感受。

师:

《欢乐颂》来能表现忧郁的情绪,这是为什么?

3.认识大调式

师:

《欢乐颂》旋律的半终止音与终止音都落在“1”音上,而且以“1”音为主音,歌曲的情绪明亮、辉煌。

这又是什么调式呢?

师:

我们来听听小博士给我们的提示。

(课件播放)

大调式音阶:

1 2 3 4 5 6 7 1——明亮

(学生指乐谱唱音阶。

师:

大调式的音乐明亮、辉煌,要表达歌曲中全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向住和平的美好信念,选择大调式的音乐是最合适的、最正确的。

二、对比演唱,感受不同的调式、调性

(一)、模唱歌曲,感受不同情绪的旋律

师:

我们了解了一些调式的知识,知道了大调式的音乐明亮,小调式的音乐柔和。

它们能表现不同的生活与感受。

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好好感受这两种不同调式的音乐吧!

1.模唱《欢乐颂》

师:

用一个什么字能够唱出乐曲的表现的欢乐、神圣的情绪呢?

(学生选择一个字,模唱《欢乐颂》。

2.模唱《土拨鼠》

师:

乐曲忧伤、寂寞的情绪用一个什么字来模唱呢?

(学生选择一个字,模唱《土拨鼠》。

(二)演唱歌曲,感受不同色彩的生活

  1. 演唱《土拨鼠》

  师:

请你加入歌词演唱,再一次用歌声来歌声感受流浪者艰辛的生活。

(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土拨鼠》。

 2. 演唱《欢乐颂》

师:

《欢乐颂》不仅给了人们美好的信念;还给了他们获取美好生活的信心。

我拥有美好的生活,希望你也拥有!

让我们唱起这首歌曲,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吧!

三、结束。

 

第三课时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

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

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

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

(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

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提问:

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土拨鼠》2、欣赏贝多芬的部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

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

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

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

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

结束音是什么?

(36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

调式、速度、力度。

(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

得出结论:

旋律主干音是61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

(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

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要求:

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第六课时《爱的人间》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

2.能从中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并能借助手语体会聋哑儿童的心声。

3.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1.师: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从小失去了父母兄弟,失去了亲人的疼爱,过着凄苦的生活。

他们中有的从没有看见过鲜花和美景,有的从没有听到歌声与欢笑,有的终身以轮椅为伴,有的生来就与床榻为伍,还有的先天就是智力缺陷,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残疾人。

而这些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靠着他们顽强的毅力,坚定地信念和超强的勇气,仍然乐观、自信而且尊严的生活,工作着,而且他们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无与伦比的才华。

请看大屏幕!

2.播放视频片段《千手观音》。

师:

这是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相信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