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243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

《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docx

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

2019-2020年小学三四年级科学教材问题解答

三上:

第一单元科学是……

1、科学是……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答: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科学家进行的农业研究、航天探索、试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

问题2:

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答:

科学家的工作的过程可以大体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问题3: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

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

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2、做一名小科学家

一、问题解答

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答:

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一、问题解答

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

答:

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什么生命的?

答:

说它们是有生命的是因为它们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都能够长大,并且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能够繁殖,对刺激都有反应。

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3、下面的物体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答:

水中的鲜花、种子蔬菜和水果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视为有生命的物体,白云就不属于有生命的物体。

2、校园里的植物

 

一、问题解答

1、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

棕榈树生长在操场边,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浮萍生长在水塘里,有水的地方;种在花盆的橡皮树和在沙土中的仙人掌;在墙壁上爬的爬山虎。

2、植物的叶序

植物的叶子的生长形式叫做叶序,植物的叶序共有四种方式:

对生、互生、轮生和簇生。

3、花的形状

花的形状又叫做花序,花序的种类很多:

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圆锥花序、伞形花序和聚伞花序。

4、你观察到的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

我们观察到的这些植物中它们都有根、茎、叶、花和果实,它们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都能够长大,都要呼吸都能够繁殖、能对刺激有一定的反应。

5、你认识这些植物的名字吗?

试着给它们分类。

答:

它们分别是苦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水稻。

让学生进行分类时我们要注意不要给学生固定一定的分类方法,让学生自己制定分类标准,

比如按照水生陆生来分,可以分成:

荷花为一类属于生活在水中的,其余的为一类属于生活在陆地上的。

也可以按照草本木本一年生或多年生等来分。

3、校园里的小动物

 

一、问题解答

1、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答:

蜗牛的“脚”(腹足)是身体最大的一部分,脚底部的肌肉前后做波浪状的收缩和蠕动时,就使蜗牛缓缓地、轻柔地滑向前去,蜗牛的足上有一种叫“足腺”的腺体,会产生黏液,在蜗牛移动后会在身后留下一道黏液。

2、蜗牛吃什么?

蜗牛用齿舌刮取菜叶、果树的叶片和嫩芽来充饥。

3、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

答:

在蜗牛的面前放上白醋、酒等刺激物,它会收缩起触角。

4、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小动物都能够繁殖、能够长大、能够呼吸、吃东西并且能够运动。

5、自己定标准给它们分类,你能有几种分类的方法?

答:

可以引导学生从它们生活的环境、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去进行分类。

4、动物植物人

一、问题解答

1、兔子和萝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

不同之处:

它们的外形、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不同,兔子能够运动,而萝卜不能运动。

相同之处:

它们都能长大,都要进行呼吸,都需要阳光、空气、水、空间。

2、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

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

都能够吃东西,都能够繁殖后代和发育,都会死亡,都要呼吸,都需要水分、都会长大,对事物有一定的反应,都有新陈代谢,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需要一定的空间。

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

人会用语言交流,人的大脑发达,人会思考,有思维,会发明创造,最根本的是人会劳动。

3、动物、植物和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答:

动物、植物和人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空气、阳光、水分和一定的空间。

动物和植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能够运动,而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思维、是否会劳动,能否用语言交流。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关于水,你都知道些什么?

答:

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所有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

水能喝、能洗脸洗手、能浇花、能养鱼……总之,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

问题2:

胡萝卜和土豆那个含水多?

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

答:

用挤水的方法,还可以用晒干后称重量、微波炉烘干后称重量、腌制后看出水的多少等方法。

2、观察水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怎样找到冷开水?

答:

先用眼睛看,分辨出牛奶;再用鼻子闻,分辨出白醋;再用舌头尝,分辨出糖水与冷开水。

问题二:

水的特点?

答: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问题三:

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答:

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

问题四:

运水比赛的方法?

如果两只桶的距离远,怎么办?

答:

方法有:

将粗管破开,形成渠道,利用渠道自然流入;将装水桶放在高处,空桶放在低处,借助管子利用虹吸原理流入。

3、神奇的水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生活中还有哪些毛细现象?

答:

砖块吸水、毛巾吸水、棉布吸汗、灯芯吸油等都属于毛细现象。

问题二、水面怎么鼓得像个小馒头?

答:

因为水的表面产生了一种互相拉着得力。

问题三: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水的表面张力?

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球状的水滴、雨滴等都属于水的表面张力。

问题四:

会喷射的水的实验发现了什么?

答:

发现小孔高低不同,喷射出的水流远近有差异;小孔低水压大,喷出的水就远,小孔高水压小,喷出的水就近。

问题五:

这个活动与“曹冲称象”的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

都是利用了水的浮力的原理。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表面张力、压

4、地球上的水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

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与地下暗河里。

问题二:

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答:

浪费水的现象有关不紧的水龙头,刷牙不间断放水,用高压水枪洗车等;节约用水的做法有:

随手关好水龙头,把水接在盆里洗菜,用洗澡后的水拖地等。

第四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1、常见材料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看看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它们分别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

答:

是由纸、木头、金属、塑料、玻璃、纺织材料等做成的。

问题2:

你还可以举出哪些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的例子?

答:

天然材料:

陶土、棉花、蚕丝、麻;

   人造材料:

油漆、合金、合成纤维等。

问题3:

观察球鞋,它是由哪几种材料做成的?

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

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

答:

鞋面是布做的,由棉花纺织而成,属于天然材料,透气性能好;鞋底是橡胶的,属于人造材料,防水性能好;扣眼是金属的,属于人造材料,比较结实。

问题4:

关于材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能研究的问题?

答:

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种类、材料的来源、材料的用途等方面去提出问题。

2、纸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

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答:

宣纸、牛皮纸、新闻纸、草纸、耐火纸、糯米纸等。

用途:

可以做成课本、纸扇子、纸杯子、纸衣服、纸箱、纸盒等。

问题二:

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

答:

因为同一种纸有多个特点,不同的纸有不同的性质,根据质的不同性质制作不同物品。

问题三:

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

答:

滴水时要注意:

1、水要有颜色2、要用胶头滴管3、滴水量要同样多;这是因为只有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更容易比较出哪种质的吸水性强。

3、纺织材料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

棉布与尼龙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

棉布较为结实,吸水性强,燃烧时散发焦肉气味,燃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尼龙结实,吸水性弱,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问题二:

你希望将来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答:

可以拓宽视野,让学生想象更多的有特殊功用的衣服,如医用服装、消防队员服装、宇航服等。

4、金属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

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

人们为什么用金属制作它们?

答:

厨房用具:

锅、刀、叉子,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与延展性;电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奖牌利用了金属的光泽性;斧头等农用工具利用了金属的坚硬性能。

问题二:

金属有哪些性质?

答:

金属的质地一般都比较坚硬,有光泽,容易传热,能导电、具有延展性,经敲打后比较容易变形。

5、塑  料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

塑料的优点?

答:

比较轻便、色彩鲜艳、强度高、经久耐用,而且价格便宜。

问题二:

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答:

堆积如山,占用土地;影响市容;威胁海洋生物等

问题三:

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

答:

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

   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

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

问题从哪里来?

答:

观察周围现象、怀疑已有结论、科学观察实验和小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等。

二、教法分析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提出问题是儿童的天性,本课主要指导学生从观察、怀疑、制作过程中尽量多提问题,从而学会提问题。

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一、问题解答

1、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答:

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2、自己找答案和通过查资料找答案有哪些不同?

答:

自己找答案是直接获取知识,查找资料找答案是获得间接知识。

3、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

答:

(1)选择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

  

(2)选择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3)选择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4)选择描述性问题;

(5)选择能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三下:

3、认识液体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液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答:

没有固定形状,可以流动。

问题2、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液体的性质?

答:

我们用了实验、观察等方法,还可以用摸一摸,能尝的尝一尝等方法。

4、把液体倒进水里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把两种液体倒进水里,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答:

食用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入水里。

问题2:

在一只空杯子里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这三种液体,看看有什么现象法发生。

如果交换顺序又会怎样?

答:

都会分成三层,从上到下依次是油、水、蜂蜜。

问题3:

把一小瓶热的红颜色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容器里,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答:

热水会喷出来,不断扩散开来。

问题4:

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答:

重量不变,体积减少。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答:

改变其形状,做成船形或其他形状。

问题2:

小潜艇沉浮的道理。

答:

吸入水重量增加,沉入水里,排出水重量减少,浮起来。

问题3、想办法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

答:

加入盐或糖。

问题4:

我们用什么办法使鱼网在水中立起来呢?

答:

鱼网的上面用比较轻的物体,下面用较沉的物体就可以使鱼网立起来。

四单元 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么样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

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答:

看电视、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收听广播、去气象台询问。

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说天气预报。

问题2:

你认识这些符号吗?

他们各表示什么天气?

答:

分别表示:

晴、阴、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

问题3:

谁关心天气?

种地的农民、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太空旅行的宇航员等。

(还可以补充:

老师、同学、渔民等很多参加户外活动或劳动的人都比较关心天气。

2、气温有多高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一天内气温变化的纪录,我们从中能发现什么呢?

答:

白天早晚的气温较低,午后气温较高的规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午后2点左右,而不是12点。

问题2: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

为什么连纪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答:

其实是一个问题,世界各地测量标准化之后得到的数据才有比较的价值,便于进行科学研究。

3、雨下得有多大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得雨量一样吗?

说说为什么?

答:

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在实验中的降雨量是一样的。

也可能有一点误差。

问题2:

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

答:

行,瓶子大,他的空间大,里面接的雨水不会少的,雨水上升的程度与小瓶子的是一样的。

问题3:

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有利的方面:

给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起,保持空气的湿度。

不利得方面:

交通不便,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

4、今天刮什么风

5、气候与季节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说一说你得家乡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

答:

春季:

风和日历,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脱去棉衣。

夏季:

天干物燥,绿意丛丛,穿上单衣.

冬季:

天气寒冷,大雪覆盖,穿上棉衣.

问题2:

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答:

植物:

春天发芽,夏天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秋天果实成熟树叶枯萎.冬天树叶落尽含蕊过冬.

动物:

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迁徙过冬.冬天到动物们冬眠.

五单元   观察与测量

 

1、观  察

一、问答解答

问题1:

用工具观察与用肉眼看有什么不同?

   答:

用工具观察比肉眼看更细微、更清晰、更便利、更安全等优点。

问题2:

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猜猜它们是什么?

   答:

第一幅图是头发,第二幅图是冰晶。

问题3:

下面四种茶分别是绿茶、乌龙茶、红茶和花茶,你能一一辩认来吗?

答:

左上一盘是绿茶,冲泡前外形偏平,颜色较浅,沏出来的茶水保持鲜茶叶的绿色。

左下一盘是乌龙茶,冲泡前球状深绿色,沏出来的茶水淡金黄色。

右上一盘是花茶,冲泡前茶叶碎细,颜色重、较暗,沏出来的茶水是黄色或深红色,有香气和甜味。

右下一盘是红茶,冲泡前外形纤细,颜色黄绿,其中有花并有花香,沏出来的茶水有某种花香味。

2、测  量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我们的感官可靠吗?

答:

人的感官器官不一定可靠,用工具进行测量能够使我们的判断更准确。

问题2:

测量我们自己的速度、身高和力量说说分别使用什么测量工具?

答:

测量速度用秒表、测量身高用身高测量计或尺子、测量人的力量用磅秤称搬动物体的重量。

问题3:

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吗?

答:

电子秤测量物体重量、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血压计测量人的血压、身高体重计测量人的身高和体重。

四上: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一、问题解答

1、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答:

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

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为什么会这样?

答:

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

为什么这样?

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

答:

不会,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松开套住瓶口的气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里或者小孔中挤出来,腾出瓶子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把俩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

刺破气球的那端木棍翘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

有风吹过脸庞,(不必统一答案,具体依据学生的回答)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

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

怎样解释这些现象?

答:

感觉用手压时塑料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或者像上顶)手。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向上弹(或者像上顶)力气变大。

松开手后看见“气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明

(1)塑料袋内有空气存在。

(2)空气占据了袋内的空间。

(3)空气可以被压缩。

(4)压缩空气有弹性。

7、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

相同点:

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

气锤、喷雾器、气垫船、气垫悬浮列车、气枪、橡皮艇、气压铆钉枪、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9、探究喷气式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他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答:

课本上的空填“远”。

结论充气量多,气球跑得远。

3、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问题解答

1、空气受热或受冷后会往哪儿流动?

答: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受冷后会下沉。

2、试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答: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

3、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为什么?

答:

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的气温。

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4、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

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3、空气中有什么

 

一、问题解答

1、一猜,下面那支蜡烛最先熄灭,那支燃烧的最久?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答:

第二支先灭,第一支最持久。

因为第二支是用小杯子罩住的里面空气最少,第一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燃烧需要空气。

2、实验二有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瓶里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

它们各具有什么性质?

   答:

试验中可以看到蜡烛燃烧一会后熄灭,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说明燃烧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瓶内还有气体。

瓶里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空气中至少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3、11页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说明什么?

答: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说明什么?

答:

会看到杯底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5、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

秋季早晨草叶上的水珠,放在室外的金属上的水珠,水缸外的水珠,冬季从室外里走到屋子里眼镜片上会有水雾等。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一、问题解答

1、下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

这四个例子说明人和动植物离不开空气。

2、说一说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答:

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

第二单元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一、问题解答

1、如果把两只手的食指先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过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会一样吗?

对上述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

答:

不一样,插入冷水杯的手指插入温水杯中后感到热,而插入热水杯的手指插入温水杯中后感到冷。

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2、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量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是先快后慢,还是均匀下降,还是……

答:

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3、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答: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2、热的传递 

一、问题解答

1、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答: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导温度低的地方。

2、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答:

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相互混合。

3、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答:

阳光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能量,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种物体传给其他物体。

4、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

答:

对流(壶中的水);传导(炉子到水壶);辐射(路中的热传到四周)。

3、加热和冷却 

一、问题解答

1、糖和蜡加热和冷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哪些物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与糖和蜡一样的变化?

答:

糖和蜡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

如松香、巧克力、动物脂肪、固体润滑油等

2、铜球加热和冷却后会有什么变化?

答:

铜球受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收缩。

3、水加热和冷却后有没有类似铜球的变化?

答:

水和铜球一样受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收缩。

4、设计出研究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

答:

材料选择:

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装冷水的盆子,装热水的盆子。

步骤;1、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装热水的盆子,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再将瓶子放在室温下,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5、想一想,怎样标出温度计上的刻度?

答:

要有统一的标准,使用起来才方便。

华氏温标用?

F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32?

F,水的沸点是212?

F。

摄氏温标用?

C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0?

C,水的沸点是100?

C。

               

6、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

你还能说出哪些?

答:

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4、吸热与散热 

一、问题解答

1、实验一:

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2、实验二:

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金属片的升温速度比纸板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金属片的降温速度比纸板快。

3、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

4、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

答:

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快;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5、为什么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答:

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好。

6、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

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7、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

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一、问题解答

1、我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答:

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2、空气中的水从哪里来?

答:

空气中的水是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去的。

3、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

蒸发的快慢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