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报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232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9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高报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三高报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三高报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三高报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三高报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高报道.docx

《三高报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高报道.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高报道.docx

三高报道

近半月有关“三高”报道

2010-2011年新股发行及上市情况的分析1

治新股“三高”制度改革需深入4

“三高”成新股破发原罪5

新股“三高”发行暴露隐患6

皮海洲:

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在抑制三高发行7

创业板首现中止发行公司IPO“三高”亟待改革10

曹中铭:

以利益制衡的方式降温“新股热”11

“新股热”该降温了13

收不完的破烂与发不完的新股14

“三高”助长“价值回归”创业板三公司最受伤14

“三高”发行屡破炒新神话16

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利好二级市场平稳发展18

皮海洲:

“三高”发行是债券市场发展的绊脚石20

新股发行体制是打着市场名义的权贵名利场22

郭树清:

改革股票承销办法新股定价关联基本面23

聚焦新股热:

机构成吹旺“三高”虚火的“帮凶”23

叶檀:

中国股市的假市场化30

证监会出招为新股热降温32

新股"猪周期"显尴尬打新暴利已成过去式?

32

“三高”发行遭遇挤泡沫创业板破发率高达70%35

证监会发令降温“新股热”38

新股"三高"拖累43

IPO利益链罪与罚43

2010-2011年新股发行及上市情况的分析

2012年01月16日02:

44来源:

证券日报【字体:

大中小】网友评论

  2010年到2011年,市场总体处于震荡下跌的态势,期间沪深两市合计上市新股628只,新股发行密度创近年来新高,但新股发行的“三高”和破发现象也格外引人关注。

本文分析了这两年上市新股的发行情况及市场表现,以供参考。

  一、市场概况及新股对指数的影响

  1.市场持续下跌,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表现各异

  2010年,市场分化严重,上证指数下跌11.48%,沪深300指数更是下跌20.21%,但深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却表现为上涨走势,中小板指数全年上涨21.26%,年中发布的创业板指数也上涨13.77%。

  2011年,市场在总体下跌中的结构特征发生了变化。

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21.68%和25.59%,而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30.35%和32.65%,跌幅显著高于主板指数。

市场的市盈率下降明显,年末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降至12.6倍,已低于S&P500、FTSE100等世界主要市场指数的水平。

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降至11.2倍,接近历史最低。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市盈率较上年末跌去一半,但仍在24倍和42倍的水平。

  2.新股持续高热,破发频现

  尽管二级市场持续下跌,但一级市场新股热度不减。

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347只和281只新股在沪深两市上市。

其中,2010年沪市主板上市26只,深市中小板上市204只,创业板上市117只;2011年沪市主板上市38只,深市中小板上市115只,创业板上市128只。

  尽管早些年新股破发已有出现,但2010年和2011年的新股破发频度为史上最高。

如果将新股破发定义为上市首日最低价低于发行价,2010年上市新股有32只破发,破发率为9.22%,2011年上市新股有84只破发,破发率29.89%。

主板市场上市新股较少,破发率反而高些。

两年来沪市主板上市新股破发率为32.8%,深市中小板为13.2%,创业板为21.6%。

  3.新股对不同板块指数的影响各有差别

  上证180、深证100等成份指数都是定期调整样本且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因此上市新股对其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上证指数、中小板综指、创业板综指等指数,新股都是在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新股上市后的价格走势对指数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2010年和2011年,沪市主板上市新股对上证指数都是负面贡献,拖累了指数走势,分别拉下上证指数18.30点和17.15点,新股对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0.65%和-0.78%。

中小板和创业板有所不同。

2010年中小板上市新股拉下指数86.40点,贡献率为-1.16%,2011年上市新股仅拉下指数0.37点,几乎没有影响。

2010年和2011年创业板新股对指数都是正面贡献,分别拉高指数11.74点和18.75点,贡献率分别为1.04%和2.58%。

总体而言,由于近两年上市的重量级新股较少,规模普遍较小,对指数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

二、新股发行市盈率比较分析

  1.新股发行市盈率远较市场平均水平为高

  统计显示,2010和2011两年间,沪市主板64只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7.55,较主板市场平均20.06倍市盈率高出87.19%;深市中小板319只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8.53,也较中小板平均38.09倍市盈率高出27.41%;创业板245只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9.49倍,较创业板平均64.24倍市盈率低7.39%。

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较市场平均水平略低部分是因为创业板早期上市的股票发行市盈率过高,而后期发行市盈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样本分布的差异导致了上述结果。

  2.除个别行业外,新股发行市盈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上市新股的行业分布看,工业、信息技术、原材料这三个行业的新股数量较多,两年来分别上市181只、108只和104只,合计占新股总数的62.6%。

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地产的新股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只、3只和8只。

  从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来看,医药卫生、信息技术、电信业务三个行业的发行市盈率最高,分别为61.5倍、60.0倍和58.6倍,发行市盈率较低的行业是金融地产、可选消费和工业,其中金融地产的新股发行市盈率为23.32倍。

从整体来看,除了信息技术行业和主要消费行业的新股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外,其他行业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能源行业的新股发行市盈率为53.50倍,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倍,公用事业、工业、医药卫生行业的新股发行市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出90%、75%、55%。

  3.新股发行市盈率的高企现象具有显著的持续性

  就沪市主板、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三个不同市场板块看,大部分时候,创业板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最高,中小板次之,沪市主板最低。

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新股发行市盈率的显著下降,三个板块的新股发行市盈率趋于接近。

  与同期市场平均水平相比较,绝大部分时候,主板和中小板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均显著为高。

创业板有所例外,在相当部分时间,新股发行市盈率较市场平均水平略低。

三、新股上市后市场表现分析

  1.新股上市定价较高,此后渐次走低

  尽管发行市盈率已经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行业平均水平,新股上市后的市场定价仍然毫不惧高。

与发行价相比,2010年和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超过32.25%,其中中小板最高,平均涨幅36.30%,沪市主板最低,平均涨幅也有21.14%。

  但是,高企的新股定价大多不可持续,新股上市后股价常常表现为级级走低的趋势。

从总体看,上市一周后,二级市场股价较发行价的涨幅减至28.21%,一月后减至25.94%,三月后减至20.71%,三月后股价跌速加快,上市满一年后股价已跌破发行价,跌幅11.87%。

  其中,创业板新股跌幅最大,上市一年后较发行价下跌19.35%,主板次之,上市一年后较发行价下跌11.55%,而中小板则相对好些,上市一年后较发行价下跌6.26%。

  2.新股上市交投活跃,此后渐趋清淡

  从成交来看,新股在上市初期成交较为活跃,随着上市时间的推移,新股交投活跃度逐渐降低。

统计显示,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成交51353万元,上市一月以后的日均成交额降至4613万元,上市半年以后的日均成交额为1839万元,仅为上市首日的3.5%。

  3.二级市场炒作新股很难赚钱

  总体来看,近两年新股上市后基本呈现单边下跌走势,上市前三月跌幅表现较缓,此后则加速下跌。

这可能与机构网下申购新股获得解禁有一定关系。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新股在上市一年左右大多跌破发行价。

主板的新股尽管跌幅稍好,但股价回落更快,三个月以后大多已经在发行价附近震荡。

因此,如果新股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买入持有,将基本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二级市场炒作新股很难赚钱。

四、新股一级市场申购损益分析

  1.新股涨幅和中签率呈跷跷板关系,“打新”收益仍然稳定

  对两年来发行的628只新股的统计显示,如果不考虑资金成本,网上申购按上市首日较发行价平均涨幅计算,一级市场的申购收益率平均为0.42%;网下申购按解禁当日较发行价平均涨幅计算,一级市场的申购收益率平均为0.99%。

  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较发行价的涨幅为21%,较2010年的40.48%显著下降,新股上市三月后较发行价的涨幅为8.45%,远低于2010年的32%。

2011年新股申购的网上和网下中签率都较2010年大幅上升,其中网上中签率由0.88%升至2.27%,网下中签率由3.13%升至11.51%。

两年来新股涨幅和中签率呈明显的跷跷板关系,但新股申购收益率仍然保持稳定水平。

  2.破发率的显著提高彻底打破“新股不败神话”

  相较往年,2010年和2011年上市新股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新股破发率明显提高。

为更准确衡量投资者的新股申购损益,这里将新股破发定义为上市首日的平均价低于发行价。

据此定义,2010年新股破发率为6.91%,2011年升至25.62%。

  对于破发的新股,2010年上市当日较发行价的平均跌幅为3.28%,2011年达到6.66%;上市三个月后,2010年新股相对发行价微涨0.75%,2011年则下跌近10%;网上和网下申购获配的投资者都遭亏损。

按上市首日计算,2010年和2011年的网上申购收益率分别为-3.28%和-6.66%,按解禁当日计算,2010年和2011年的网下申购收益率分别为0.04%和-1.52%。

新股申购的屡屡亏损彻底打破了持续多年的“新股不败神话”。

治新股“三高”制度改革需深入

2012年01月17日02:

09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字体:

大中小】网友评论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证监会将把网下机构投资者配售比例提高到20%以上,以遏制新股发行“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

雪乱象。

对此,市场人士呼吁,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必须把新股“三高”等问题改革彻底深入,才能实现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

“三高”成新股破发原罪

  2009年,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并重启IPO,但随后出现的新股“三高”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市场的忧虑。

近两年来,股市低迷不振,股民哀声一片,但是A股IPO发行的步伐却没有丝毫的放缓,新股发行中的“三高”问题也成为市场诟病的焦点,由此引发的新股“破发”现象也越演越烈。

  2011年,上证指数最终定格在2134.02点。

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一年的跌幅分别达到21.7%和28.4%,指数跌幅“熊冠全球”。

同时,去年A股共有282只新股上市,融资规模达2861亿元,同样冠顶全球。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同样高居不下,尤其是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甚至堪称全球之最。

2011年前三个季度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分别为73.88、44.18、39.91倍。

受惨淡市场行情和资金面紧张的影响,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处在高位,并不排除新股市盈率会再次上升。

  高发行市盈率对应的发行价频居高位。

但是市场对“三高”新股不再买账,高价的新股上市后股价常常表现为节节走低的趋势,由此带来的新股“破发潮”一波高过一波。

2010年347只上市新股有32只破发,破发率为9.22%;2011年282只新股中,有76只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占比达27.14%,年内破发203家,占比高达71.98%破发频度为史上最高。

  2012年新年第一周上市的三家公司无一例外地大幅破发,首日跌幅甚至创下两年内之最。

  “新股‘三高’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核心问题,不仅严重透支了股票的投资价值,而且给股市带来了极大地投资风险。

”国泰君安研究员韩其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三高”新股完全成为了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圈钱的手段,随着市场对新股“三高”风险意识的增强,新股破发也成为必然的趋势。

治“三高”还需给力

  究其新股出现“三高”的原因,分析人士表示,既有投资者打新股的盲目炒作有关系,但主要是新股发行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深层原因。

  中国股市跌跌不休,让“三高”等新股发行问题成为千夫所指。

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成为中国股市日益成为必须面对的事情,监管层也加大了对改革新股发行制度的探索。

  1月9日,温家宝指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从国家层面要求完善发行制度,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上周,证监会在北京召集主要券商,表示将对现有新股发行制度予以改革。

其主要思路是增加资金供应,完善IPO询价机制,进一步扩大能够参加网下询价的机构投资者队伍,让更多的包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集合,以及企业年金等获得询价对象的资格。

  13日,有消息传出,证监会将把网下机构投资者配售比例提高到20%以上。

  “提高新股网下配售比例,对遏制沪深股市新股发行的‘三高’乱象有一定作用,将促使参与询价的机构报价更加合理,有利于新股在二级市场的稳定性。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玉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按照沪深两市现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向参与网下配售的询价对象配售股票。

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少于4亿股的,配售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20%;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配售数量不超过向战略投资者配售后剩余发行数量的50%。

  但国际成熟市场新股发行时,大部分筹码都是通过网下配售给机构,只有少量筹码在网上公开发行。

  “目前国内的新股发行制度,令承销商只考虑发行人利益,高发行价的出现在情理之中。

”韩其成认为,推出更为合理询价发行机制在下一步的新股发行改革中势在必行。

  “但是调高网下配售比例只是一个手段,能让更多机构参与到定价环节,给出更为合理的报价,”张玉梅认为,对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不能局限于提高网下配售比例,要解决新股发行的众多问题,改革需要涉及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权以及存量配售等多个方面。

同时还要破解废除“保荐+直投”的发行模式,增加新股定价约束条款,采用批量发行、批量上市方式等深层次制度改革。

  同时,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界人士均表示,新股发行制度必须实行改革,但要把握好改革方向,尽可能地发挥市场作用,由市场决定定价结果。

新股“三高”发行暴露隐患

日期:

2012-01-17作者:

唐玮婕来源:

文汇报

新股“三高”发行暴露隐患

  破发不断的新股,让发行制度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日前,中证指数公司发布《2010-2011年新股发行及上市情况分析》,对近两年新股发行情况、上市表现以及投资者的收益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分析显示,前期新股大量“三高”发行埋下的隐患目前正在显现。

新股破发率史上最高

  根据这份统计报告,2010年到2011年,市场总体处于震荡下跌的态势,但一级市场新股热度不减。

期间沪深两市合计上市新股628只,新股发行密度创近年来新高。

其中,2010年沪市主板上市26只,深市中小板上市204只,创业板上市117只;2011年沪市主板上市38只,深市中小板上市115只,创业板上市128只。

  尽管新股破发并不算新鲜事情,但2010年和2011年的新股破发频度为史上最高。

如果将新股破发定义为上市首日最低价低于发行价,2010年上市新股有32只破发,破发率为9.22%,而2011年上市新股有84只破发,破发率29.89%。

主板市场上市新股较少,破发率反而高些。

两年来,沪市主板上市新股破发率为32.8%,深市中小板为13.2%,创业板为21.6%。

  

发行市盈率居高不下

  如此高密度的破发率自然与高价发行不无关系。

最近两年,沪市主板64只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7.55倍,较主板市场平均20.06倍的市盈率高出87.19%;深市中小板319只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8.53倍,也较中小板平均38.09倍的市盈率高出27.41%。

  从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来看,医药卫生、信息技术、电信业务三个行业的发行市盈率最高,分别为61.5倍、60.0倍和58.6倍。

而如果就沪市主板、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三个不同市场板块看,大部分时候,创业板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最高,中小板次之,沪市主板最低。

  不过,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新股发行市盈率的显著下降,三个板块的新股发行市盈率趋于接近。

与同期市场平均水平相比较,绝大部分时候,主板和中小板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均较高。

创业板有所例外,在相当部分时间,新股发行市盈率较市场平均水平略低。

  

二级市场买新不赚钱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发行市盈率已经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行业平均水平,新股上市后的市场定价仍然毫不惧高。

与发行价相比,2010年和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超过32.25%,其中中小板最高,平均涨幅36.30%,沪市主板最低,平均涨幅也有21.14%。

  但是,高企的新股定价大多不可持续,新股上市后股价常常表现为级级走低的趋势。

从总体看,上市一周后,二级市场股价较发行价的涨幅减至28.21%,一月后减至25.94%,三月后减至20.71%,上市满一年后股价已跌破发行价,跌幅11.87%。

其中,创业板新股跌幅最大,上市一年后较发行价下跌达到19.35%。

  总体来看,近两年新股上市后基本呈现单边下跌走势,上市前3月跌幅表现较缓,此后则加速下跌,这可能与机构网下申购新股获得解禁有一定关系。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新股在上市一年左右大多跌破发行价。

主板的新股尽管跌幅稍小,但股价回落更快,三个月以后大多已经在发行价附近震荡。

因此,如果新股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买入持有,将基本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二级市场炒作新股很难赚钱。

本报记者唐玮婕

 

皮海洲:

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在抑制三高发行

2012年01月13日09:

36来源:

和讯股票

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图片来源:

和讯网)

  本文章内容为作者应和讯网专栏之邀,独家授权和讯网发布。

和讯网邀请各界名家开设专栏,为读者提供趣闻博见。

敬请读者关注更新。

  股市跌跌不休让新股发行成为千夫所指。

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成为中国股市必须面对的事情。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表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制度,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与此同时,在7日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也表示,证监会将采取五大措施抑制“新股热”。

同样也是在此期间,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表示要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并切实解决新股发行价格过高问题。

   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完善新股发行制度,这是顺应市场呼声的。

毕竟目前的新股发行机制已成为发行人赤裸裸的圈钱工具,新股发行完全蜕变为“三高”发行。

它不仅严重透支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而且造成了股市资源的巨大浪费,大大地动摇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也正是在新股发行的步步紧逼之下,股市步步下挫,A股市场因此“熊冠全球”,同时又“融冠全球”。

“三高”发行成了妨碍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也正因如此,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表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制度,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并将此作为“提振股市信心”的重要举措。

   温总理的指示抓住了中国股市投资者信心缺失的要害。

但如何完善发行制度,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却是证监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不过,不论是朱从玖的“五大措施”,还是郭树清对2012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所作出的五方面安排,投资者都很难看到证监会抑制“三高”发行的希望所在。

尽管郭树清明确表示要切实解决新股发行价格过高的问题,但却缺少具体措施。

朱从玖助理表示,考虑实行存量发行、研究增加机构投资者的认购比例、抑制包装和粉饰业绩等,这些措施虽然都很重要,但对于抑制“三高”发行的作用却不直接。

而郭树清主席强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完善预先披露和发行审核信息公开制度等,这对于抑制“三高”发行的作用同样不是很明显。

   如何将新股发行价格降下来?

把新股发行市盈率与二级市场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挂钩,这是抑制“三高”发行最有效的方法。

新股发行不是实行的市场化定价吗?

那么,新股发行市盈率就由二级市场来确定。

规定新股发行市盈率最高不超过二级市场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在此基础上再由投资者进行网上竞价申购,同时规定每个投资者的有效申购上限,然后按价格高低依次配售,有效申报的最低价即为新股发行价格,高于发行价申报的,按实际报价成交,多支付的金额全部划归投资者保护基金所有。

采取这种新股发行市盈率与二级市场股票平均市盈率挂钩的做法,可以一并取消网下询价、网下配售,将发行份额全部上网发行。

此举有利于消除发行人对新股询价环节的操纵,同时也避免了询价机构定价能力差的短板及相关灰色交易,让所有的投资者一并参与到发行定价中来,真正体现了市场化定价原则。

  皮海洲:

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

1993年入市,十九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

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炒作心得为主,以反映中小投资者呼声为己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创业板首现中止发行公司IPO“三高”亟待改革

2012年01月13日04:

08来源:

香港商报

  首家中止发行的创业板公司朗玛信息(300288,股吧)因最终参与询价机构数量不足20家,于11日下午中止IPO。

该公司也是继八菱科技(002592,股吧)之后,第二家在A股市场上终止发行的公司。

不过,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朗玛信息后续将可择机重启发行。

分析指出,此次朗玛信息IPO出现失败并非个案,其更多地是反映了创业板IPO市场的现状。

此外,创业板发审委原定于今日召开的2012年第7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决定取消对安徽铜都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高价发行或难维系

  对于朗玛信息的发行失败原因,有观点认为,主要是目前投资者的信心不足所致。

分析人士亦表示,这是市场悲观情绪的体现,由于临近春节,机构投资者报价积极性相对不高,企业与投资者沟通不充分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另有市场人士认为,朗玛信息定价过高,估值未能得到机构的充分认可,最终导致多数机构拒绝报价而中止发行。

  朗玛信息作为继八菱科技之后,第二家在A股市场上发行失败的公司,它的失败或许与八菱科技首次IPO发行失败相似。

八菱科技首次IPO询价中枢高达36.92元,二次询价中枢降至23.09元,最终发行价为17.11元。

这种在市场比较低迷的背景下仍坚持高价市盈率的发行或开始难以维系。

  机构投资者受伤不轻

  针对目前整个IPO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金额的现象,有市场人士认为,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造成了这种新股「三高」发行的状况。

  不过,随着股价的连续下跌,2011年不少新股股价的破发使得这些参与机构们受伤不轻。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在目前上市的总共281只创业板个股中,有高达197只跌破发行价,占比高达70%。

  《股市动态分析》副总编赵迪表示,华宝兴业基金已经宣布不再参与这种IPO的询价,接下来又有另外一家基金公司也参与到了拒绝IPO的申购当中,后期会有更多的机构加入到这种行动当中来,会导致IPO发行的市盈率不断下降,最终回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

  同时,他还称,从目前的监管层的态度来讲,还是希望IP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