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225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docx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

Q/SZS

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发布

2005-04-18实施

2005-04-18发布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

Q/SZSJ2050104—2005

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目次

1前言

本标准从2005年4月18号起实施。

本标准由技术部整车模具研究室提出。

本标准由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总师办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技术部整车模具研究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小龙、乐军、陈凯、孔祥勇、张万、张俊。

本标准批准人: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的工艺过程图的基本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覆盖件的工艺过程图

12 冲压工艺过程图的作用

12.1 检查讨论成形性、加工性,将其结果具体以图来表现。

12.2 工序间的加工内容及加工范围明确化。

12.3 明确加工基准及制件基准。

12.4 实型制作时基准点的指示,以及冲压的转角基点及转角角度指示。

12.5 作为各工序工序图的制成依据及NC编程的基准。

12.6 制件公差的折入及回弹折入指示。

13 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内容

13.1 冲压方向

各工序的冲压方向。

13.2 送料方向

各工序制件送料方向。

13.3 制件的基准点、基准线

转角时的转角基点。

13.4 制件转角角度及转角顺序

2回以上转角时,以简图指示。

图1 

13.5 百线

制件装配状态的确认,明确基准点与百线的关系。

13.6 模具制造时研模用工艺孔(C/H)

13.7 实型及模具制作时用检查点(C/P)

13.8 翻边线及翻边范围、方法。

(正翻、侧翻)(平面、断面)

13.9 整形、成形形状及方法。

13.10 修边线(含展开形状)及修边范围,修边方法。

13.11 拉延模压料面形状

主要通过二个视图表示。

13.12 拉延凸模轮廓线形状

平、断面指示(含压边圈线)。

13.13 到底标记。

13.14 废料刀布置图及吃入量示意图。

13.15 气顶杆布置图

在俯视图上画出。

13.16 前后序刃口衔接图。

13.17 阶梯拉延、封闭拉延

平、断面表示,并指示范围。

13.18 重要部位拉延形状用1:

1以上比例图示(过拉延等)。

13.19 成形圆角表示

凹模圆角、凸模圆角等。

13.20 回弹折入

折入量、方向。

13.21 后序成形时凸、凹模、压料芯的分界

特例时及设计上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要重点指示。

13.22 拉延筋指示

形状、范围。

13.23 侧冲加工方向及加工范围。

13.24 坯料尺寸、形状及排样。

13.25 工序示意栏

制件简图、工序号、模具号、使用设备、闭合高度、有无联合安装。

13.26 技术要求

制件材质、料厚、R/L指示、加工及设计上的注意点、基准侧(板内、板外)指示,及其它注意事项。

13.27 标题栏

除用户特殊要求外,使用本厂的标题栏。

14 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制图要求

14.1 比例采用1:

1、1:

2、1:

3特大件可用1:

4,图框使用A0或A0加长。

14.2 在拉延的冲压方向作图。

14.3 后序与拉延冲压方向相差太大时(用一张图表示有困难时,后序用其它视图表示)。

14.4 应表达全部的加工内容。

14.5 工艺过程图可作为各序的工序图。

14.6 DL图独立于各工序的模具图纸,独立编排页次。

 

15 冲压工艺过程图上的标注

15.1 冲压方向

图2 

15.2 送料方向

图3 

15.3 基准点

15.3.1 所有制件都有要设置基准点。

15.3.2 DL图和模具图的基准点都用

表示(圆的直径为Φ16)。

15.3.3 基准点应以0~5结尾,尽量取整。

15.3.4 原则上利用制件图上的百线交点作为基准点,有时也可为下图所示。

图4 

15.3.5 基准点尽量设在拉延模的凸模上

图5 

15.3.6 基准点设定在制件中央,这样模具中心与冲床中心即可一致。

图6 

15.3.7 标出模具中心与基准点的距离。

图7 

 

15.3.8 要标出基准点的车身坐标。

图8 

15.4 制件转角、转角顺序

15.4.1 与零次基准线相邻的百线必须画出。

图9 

15.4.2 2次以上转角时,转角及转角顺序,图示画出一次转角二次转角

图10 

15.5 模具制作研模用工艺孔(C/H孔)

为了研模定位,全工序设置2处研模用工艺孔,此工艺孔设置在形状面比较平缓的地方。

图面指示:

(使用时以1:

1比例读入)

图11 

单件与分切在最后一序的用2个C/H孔即可,如果分切不在最后一序用4个C/H孔。

15.5.1 实型制作用检查点指示

在零件边界处,每300mm最少有3个C/P点且在百线上

图12 

15.5.2 机床中心线表示符号

图13 

15.5.3 机床中心线符号

图14 

15.5.4 翻边线、整角、成形及修边线、孔位的加工范围及加工方法指示

 

15.6 工序的线形表示规定

表1 

工序线

线型

落料线

分模线

修边线

二次修边线

三次修边线

翻边线

整形线

侧修边线

拉延筋

预想的坯料尺寸

图15 

15.7 断面图指示

表2 

最终翻边形状的成形、整形

细实线

2次以上的翻边、弯曲线

点划线

修边线、孔形线

细实线

制件

双线

工艺补充

单线

图16 

15.8 拉延模压料面及凸模轮廓线

15.8.1 凸模轮廓线在断面必须图示。

15.8.2 压料面、凸模轮廓用尺寸定义给出。

15.8.3 尽量避免沿某个形状给一定值的做法,但如该形状有详细尺寸可察时,不受以上限制。

图17 

图18 

15.9 阶梯拉延、封闭拉延,各部拉延形状及成型R的表示。

加工内容不同部分,全部断面作图,作图比例1:

1。

 

图19 

16 冲压工艺过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6.1回弹量折入表示

16.1.1 回弹折入处画断面图表示制件形状和折入形状。

16.1.2 折入方向用箭头表示(用断面表示时是部分,还是全部折入要明确指示)。

图20 

16.2 后工序成形时,应表示凸模、凹模、芯的分界。

图21 

 

16.3 拉延筋

1——筋的位置,渐变范围、形状等图画指示。

2——L、R1、R2、R3及W值标注要清楚。

图22 

16.4 侧加工方向,加工范围等指示:

16.4.1 在回弹量折入前提下,决定加工方向。

 

16.4.2 在平面图上将加工方向、加工范围指示,作出侧冲加工部的断面图,表示出侧冲方向及侧冲种类。

例:

平面断面

图23 

16.5 坯料尺寸

画出坯料的摆放位置及坯料尺寸。

图24 

16.6 工序简图栏的记入事项:

16.6.1 记入栏的作图方法沿用习惯画法

16.6.2 制件形状要画的易于理解。

16.6.3 制件的加工部位、范围明了记入(孔径、孔数同时记入)

16.6.4 简图从下向上按序画出。

16.6.5 联合安装时,要同时批示,例3/4、4/4联合安装。

16.6.6 工序号、工程名称、模具编号、模具高度、使用冲压设备、出料方式在表内填齐。

图25 

16.7 说明栏记入事项

16.7.1 说明项目中除了常规项目,还要记入DL图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制作特点及其它注意点。

16.7.2 制件的材质板厚。

16.7.3 图示用L/R表示左右件。

16.7.4 图画指示基准侧(板内或板外)。

16.7.5 一般注意事项。

16.7.6 车种区分有无。

16.7.7 联合安装有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