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1945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docx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建议书样本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一、项目概况1

二、研究范围、目的及主要编制依据1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

四、建设规模3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3

六、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4

一、项目建设背景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7

一、项目选址原则7

二、项目建设条件7

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12

一、建设指导思想12

二、建设工程设计原则12

三、建筑工程设计方案12

四、结构工程设计方案19

五、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25

六、采暖通风工程设计方案27

七、消防工程设计方案28

八、电气工程设计方案29

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及管理32

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2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32

三、进度管理32

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4

一、投资估算编制的范围34

二、估算依据34

三、估算说明34

四、资金筹措35

五、投资估算表35

第七章社会效益分析36

一、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分析36

二、研究结论36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37

一、结论37

二、建议37

附图:

1、区域总平面布置图;

附表:

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2、项目总投资构成表;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地址

凌源市刘杖子中学院内

4、建设周期

2013年

5、建设单位名称

凌源市刘杖子中学

6、主管单位名称

凌源市教育局

7、法人代表

陆洪清

二、研究范围、目的及主要编制依据

1、研究范围

朝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受凌源市刘杖子中学的委托,对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节约能源、环境影响分析、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2、研究目的

通过对项目目前现状及建设背景的调查研究和在对其发展前景预测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并完成该项目的建设。

3、编制依据

3.1《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

3.2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3.3《建设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3.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5《辽宁省初级中学建设标准》;

3.6《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委发[2010]18号文件);

3.7国家、辽宁省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

3.8凌源市刘杖子中学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主要技术指标

1

总建筑面积

m2

700

1.1

宿舍楼

m2

500

1.2

餐厅

m2

200

主要经济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102

1.1

工程费用

万元

89.60

占总投资的87.84%

2.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9.40

占总投资的9.21%

2.3

预备费用

万元

3.00

占总投资的2.94%

四、建设规模

项目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框架结构一层,其中学生宿舍500平方米;学生餐厅200平方米,框架结构一层。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10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89.6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40万元,预备费3.00万元。

2、资金来源

全部资金来源建设单位自筹。

六、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该项目从建设背景出发,通过对所在地地质和水文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项目在以上方面均为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育教学作为学校发展基础性工程来抓,积极实施科教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教育事业的较快发展。

但是,由于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较快发展,制约学校的教育发展,学校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随着房屋使用年限的增加,房屋结构对师生的生命造成威胁,学校的日益发展,加上农村中小学学生居住分散,导致校舍、办公等教育条件极其简陋,匮乏。

同时,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资金短缺,致使正常教学难以保证,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是由于该学校交通便利,历史久远,是最早进入普九学校之一,基础教育多年投入,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教科研素质逐年提高,适应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接受高质量优质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学校基础教育形式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学生强烈要求到学校住宿,致使学校无有居住条件,办学条件极度紧张,在管理和教学上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学校校舍严重不足,教育教学无法保证完成。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学校教学设施结构调整,改扩建学生宿舍、增加学生就餐面积势在必行。

因此,学校申请新建学生宿舍、餐厅。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是为了农村学生所办的一所标准化初级中学,是当地学子求学之胜地。

刘杖子中学该学校校园南北长95米,东西宽176.5米,占地面积16960平方米,建筑面积2971平方米,其中学生教室84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490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890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282人,教职工33人。

其中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10人,二级教师1人。

学校本着保证学生就近入学,优化资源配置,共享优质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及效益的科学发展观原则。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学校目前已不满足学生就读条件,根据布局规划方案,学校将建成寄宿制学校,学校现学生宿舍、学生餐厅面积不足,影响学校持续性发展,目前急需重点增加建设学生宿舍面积500平方米,学生餐厅1座,面积200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地缓解和解决学生住宿和用餐场所不足和拥挤的难题。

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优美,学校将成为一所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学校,加快学校进入标准化农村初中的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①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有利于教师、学生享受优质的教学、学习资源,更好的扎实的提高教学质量;便于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系统化,各职能部门工作多元化,促进学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②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便于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③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对提高教师、学生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积极参与服务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④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和“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精神,全面振兴凌源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工作指导方针,发展凌源新农村建设,振兴凌源经济需要。

综上所述,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①项目建设所在地已经预留建设用地,支持项目建设工作。

②建设地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交通方便。

③地址选择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④建设地点需要少征占耕地。

二、项目建设条件

1、凌源市基本情况

1.1区位条件

凌源市隶属辽宁省朝阳市,位于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北与建平县、内蒙古宁城县毗连,东北及东与喀左县接界,西及西北与河北省平泉县相邻,西南与河北宽城县、平泉县接壤,南与建昌县、河北青龙县相连,东南与建昌、喀左两县搭界。

地理坐标为北纬40°35′50″~41°26′6",东经118°50′20″~119°37′40″。

南北斜长93.3公里,东西宽66.1公里,周长318公里,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2%。

市区距建平35公里,距喀左35公里,距建昌74公里,距朝阳120公里,距沈阳435公里,距承德180公里,距北京371公里。

1.2社会经济条件

凌源市在2007年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2.7倍、2.4倍、3.5倍、1.36倍和1.9倍。

   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22.5:

52.5:

25,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二三一”排序。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预计2007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实现50亿元,比2002年增长5.27倍,年均增长44.3%。

五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户,预计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4亿元、增加值6.5亿元、税金6000万元,年均分别增长48.3%、51.2%、42.4%。

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完成市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入驻企业达到20户。

杨杖子香港科技产业园区启动建设。

农业经济速效并进,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格局已经形成,畜牧小区发展到287个,规模饲养户发展到8500户。

保护地规模优势继续巩固,五年新增保护地温室8.3万亩、冷棚2.1万亩。

多茬复种、立体栽培种植模式和45个蔬菜、花卉新品种得到有效推广。

经济林发展到105万亩。

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高,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1户,8户企业被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比2002年提高30个百分点。

凌源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花卉交易市场被商务部评为“国家双百市场”。

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在调整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预计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8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1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9倍、0.5倍,年均增长23%、8.6%。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9亿元。

海西萤石、海联油页岩、汽车车架、世明玻璃、鸿凌新型建材、源泉水泥粉磨、九通LED节能照明装置、宏达牛业、嘉珍兴业、凯迪牧业等85个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生产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经济增长点得到有效培育。

重卡组装、轻卡装配、嘉能特钢、天源矿冶海绵铁、高碳钢丸、东远蔬菜加工出口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全民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预计2007年民营经济总收入实现105亿元、增加值19.7亿元、税金2.9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3.1倍、5.6倍、6.1倍,年均增长32.7%、45.9%、48%。

开放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围绕资源和产业链,进一步强化领导招商、以商招商和亲情招商,促进了引资提速、质量提高,五年实际利用外资2653万美元,兴办三资企业14户;域外引资57亿元,对口争取资金15.2亿元,出口创汇694.5万美元。

东远科技取得自营进出口权,保护地蔬菜和花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1.3自然条件

该乡气候类型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冬春少雨雪,夏季雨量集中,一月份年均气温-11.5℃,七月份平均气温28.7℃,年平均气温10.6℃。

无霜期在165天左右,冬季冻土层1.30m左右。

年降水量在450-500mm,集中在7-8月份。

蒸发量在2080mm左右,最大风速18-21m/s,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1.4地形

凌源市地处辽西低山与丘陵地形区的中部,属华北山地与高原一级地形区。

境内广布低山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排列,具有平行岭谷地貌特征。

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中部略呈隆起。

最高点在面南部,主峰红石砬海拔1256.6米,最低点在南部青龙河出境处,海拔290米,全境平均海拔552.1米。

山地,面积198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5%,属努鲁儿虎山、七老图山、燕山与松岭山的分支和余脉;丘陵,面积842.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7%,主要分布于山地外围,盆地河谷边缘地区,以北部、东部和南部最集中;盆地,面积45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8%,面积较大的盆地有4个:

小城子——万元店盆地、三十家子盆地、四官营子盆地、三家子盆地;较大河谷4条:

大凌河西支谷地、青龙河谷地、渗津河谷地、黄金带河谷地。

1.5交通、通讯条件

凌源市是三省(区)交汇地带的交通枢纽,距京沈高速公路1.5小时路程。

101、306国道和京沈、魏塔铁路在这里通过,途经十七个乡镇、二十一个火车站,连接京、津、唐和内蒙及东北广大地区。

全市通讯程控化,与国内外通讯联络便捷。

139、130、无线寻呼网覆汪全市市场内有与全国各大中城市市场联网的大型彩色电子屏幕,能及时、准确了解各地销售行情,并把当地的行情从网上发布出去。

     

2、项目建设条件

2.1政策导向

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及2010年教育工作,全面部署2011年教育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重点,推动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的建设得到了凌源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等方面将得到重点扶持与优先保障。

2.2生态环境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选址于凌源市刘杖子中学院内,该项目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环境资源优势极为明显,适宜开展教学工作。

2.3土地资源

新建范围内现状建设量较少,且地势平坦,可用于开发的土地资源十分充足,开发成本相对较低。

2.4水、电资源方面的建设条件

依托总体建设规划,刘杖子乡自来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电管网、供暖管网、通讯设施、道路及防火排涝等公共设施服务范围可覆盖项目地点,可以作为项目的社会依托条件,可以大幅度降低项目的投资规模,提高项目运行的效率。

2.3工程施工条件

①工程地质

周围地势平坦,地下无不良地质现象,能满足本次建设规模的需要;自然环境优良,没有可导致延误工期的自然因素。

②社会环境

此地及周边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③资源供应

此建设项目周边建筑材料丰富,水源充足,只需要架设部分线路既可满足建设项目的需求;电力、通讯、交通便利,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建筑地点场地平坦,适宜大中型机械作业。

建筑材料堆放场地充足,不存在占到问题,也没有障碍性建筑物。

工程所需碎石、砖、沙砾、水泥等建筑材料当地生产,完全能够满足供应。

木材、各种型号钢材,当地市场均有销售,而且运输也很方便。

⑤工程技术要求

涉及到电力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等可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信誉良好的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投资目的。

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

一、建设指导思想

以周边式布置占据用地,平面布置做到紧凑合理,使有限的建筑用地得到最大的使用效益,体现出新世纪校园特有的育人环境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特色,并通过建筑形态,体现校园的场所精神和校园人文精神。

让新凌源市刘杖子中学成为本市具有代表性、标志性建筑。

二、建设工程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除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外,执行下列基本原则:

1、当地规划部门制定的规划及实施条例;

2、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目的,综合讲求建筑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3、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倡社会化综合开发和综合性建筑;

4、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提高和改造的可能;

5、节约建筑能耗,保证维护结构热工性能;

6、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应多样结合;

7、建筑和环境综合考虑防火、抗震、防空和防洪等安全措施;

8、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有关条例和保护规划进行。

三、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1.1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1.2建筑面积

拟新建700平方米。

1.3抗震设防烈度

7度

1.4结构合理使用年限

50年

2、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辽宁省初级中学建设标准》;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3、设计要求

合理布置建筑内部空间,同时加大对安全设施的重视度,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建筑风格和形式上,力求体现时代的风貌,塑造出科学、庄重的建筑形象,建筑群体错落有致,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多层次、多空间变化的空间效果,建筑细部强调典雅别致的节点处理,从墙面线条到门窗形式,整体建筑风格简洁统一。

根据凌源市总体发展规划,本着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节约建筑能耗,综合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原则,我们按如下的原则进行设计:

3.1庄重与朴素。

项目设计既要体现凌源市第五初级中学的庄重,又要朴素。

3.2实用与节约资源。

项目设计要从满足和方便规划学校的功能需要,同时要节约资源,整合资源。

3.3与当地建筑相协调。

该工程按凌源城市刘杖子乡规划统一进行设计和规划,与其他建筑物协调一致。

3.4设计风格超前。

坚持适度超前,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项目建筑特点要独特。

4、建筑内容

凌源市刘杖子初中校舍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00平方米,框架结构建筑,其中:

4.1宿舍楼

总建筑面积500方米,一层框架结构,主要设置教师宿舍、学生宿舍、洗漱间等。

4.2餐厅

总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一层框架结构,主要设置学生餐厅等。

5、区域功能划分

建筑屋各楼层自成体系,功能独立,即运转系统、维护系统独立;水、电、汽、管网独立并能够区域和局部控制。

6、建筑节能设计

节能设计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辽宁省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21/1007-1998。

7、建筑设计

合理布置建筑内部空间,同时加大对安全设施的重视度,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建筑风格和形式上,力求体现21世纪的风貌,塑造出威严、庄重的建筑形象,建筑群体错落有致,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多层次、多空间变化的空间效果,建筑细部强调典雅别致的节点处理,从墙面线条到门窗形式,整体建筑风格简洁统一。

8、建筑构造设计

8.1屋面工程

8.1.1该工程屋面形式分为非上人平屋面及上人平屋面。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用年限15年。

构造做法及适用部位详见构造表。

8.1.2屋面排水方式为有组织排水,排水坡度为2%,靠近排水口500mm范围内坡度应加大为15%。

室外水落管采用UPVC管,出水口距地200mm。

8.1.3屋面防水材料选用双层1.5厚SQ高分子防水卷材。

8.1.4屋面及外墙保温材料选用自熄、阻燃型XPS板。

8.1.5屋面找平层设分隔缝,缝宽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纵横缝的间距为6m。

8.1.6防水卷材基层与突出结构的连接处及基层的转角处,抹面应做成钝角,斜面宽度不应小于100mm。

8.1.7屋面找坡材料采用水泥炉渣找坡,炉渣应经筛选,其粒径应控制在5-40mm。

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物、石块、重矿渣和未燃烧煤块等,炉渣干燥度不应小于90%。

8.1.8所有混凝土构件内预埋水落口的标高及位置务必找准,在施工中严防杂物进入。

8.2墙体工程

8.2.1外墙采用300厚陶粒空心砖墙体,(Mu5,容重8KN/m³),内横(纵)墙为200厚陶粒空心砖,部分卫生间隔墙为120厚陶粒空心砖;楼梯间墙为300厚陶粒空心砖。

8.2.2墙身防潮层:

在-0.60米处做20厚1:

2水泥砂浆内加3-5%防水剂。

8.2.3预留洞的封堵:

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框架结构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

8.2.4墙体砌筑砂浆标号详见结构施图纸。

8.3门窗工程

8.3.1外窗的抗风压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规定的4级水平。

8.3.2外窗的水密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8-2008规定的3级水平。

8.3.3外窗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8规定的6级水平。

8.3.4外窗的保温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8484-2008规定的6级水平。

8.3.5外部窗户的空气隔声性能不低于《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2008规定的3级水平。

8.3.6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和《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8.3.7外窗采用单框中空玻璃塑钢窗。

8.3.8所有木门制作时,木材均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含水率不得大于下列数值,门扇15%,门框18%。

8.3.9门窗四周固定件间距,原则上<600mm,可根据具体条件调整。

8.3.10外门窗框与墙间缝隙用以发泡剂密实填充。

8.4室内装修工程

8.4.1内装修工程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楼地面部分执行《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

8.5室外装修工程

8.5.1按工艺设计需设预埋件时,工艺设计方须向建筑设计单位提供预埋的设置要求,由建筑设计单位预先处理。

8.5.2外装修选用的各项材料其材质、规格、颜色等,均由施工方单位提供样板,经建设和设计单位确认后进行封样,并据此验收。

8.6相关规定

所用密闭胶属硅酮类,其强度、弹性、粘结力,密闭性均需达到国家GB/T-93硅酮建筑密闭膏标准。

检查门的密闭应能满足在500Pa压力下的密闭性能,其热阻值应等于370墙的热阻值。

8.7建筑装修做法

8.7.1地面

素土夯实,250厚碎石砂垫层;100厚C15混凝土垫层,100厚C25混凝土面层随打随抹光(面撒1:

1水泥砂浆)。

8.7.2天棚

钢筋混凝土板上刷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5厚1:

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白色丙烯酸外墙刷涂料二道。

8.7.3屋面

钢筋混凝土顶板清扫干净,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丁橡胶防水涂料一道,100厚憎水珍珠岩保温层,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ZH强力建筑防水材料(含保护层)。

8.7.4内墙

内墙面抹灰刮大白。

8.7.5外墙

外墙面抹灰刷涂料;外面面局部贴墙面砖。

8.7.6勒脚

12厚1:

2水泥砂浆打底,8厚1:

2水泥砂浆面层压光;灰色丙烯酸外墙涂料二道,高1200。

8.7.7坡道

素土夯实,250厚碎石砂垫层,100厚C15混凝土垫层,沿墙每5米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0,与外墙间设通常缝,缝宽10,缝宽填沥青胶泥;100厚C25混凝土面层随打随抹光(面撒1:

1水泥砂浆),上下层分别为4m*4m分缝,缝宽20,1:

2水泥砂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