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193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

《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思品复习题 答案.docx

九年级思品复习题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思品基本知识复习题

班级姓名

第二单元财富论坛

1.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构想中国现代化进程时,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1)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2)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3)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根据下表对比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类型区别

实现情况

时点

特点

总体小康

已实现

20世纪末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全面小康

未实现

21世纪头20年

较高标准的、共同富裕的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4.当前,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是: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答:

财富基于勤劳;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科技创造财富;资本、管理等。

6.怎样理解科技创造财富?

答:

(1)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2)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3)在我国,科学技术可以推动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提高经济效益。

7.充分调动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的作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

8.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需要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

(1)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分别是什么?

答: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为什么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答:

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

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地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相反,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11.什么是税收?

答: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12.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答:

(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国以税为本。

(4)国家的发展有纳税人的贡献,依法纳税,人人有责。

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13.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答: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4.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答:

富而思源,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

15.我们中学生,为什么要“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答:

(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治国安邦之道,是企业家成功的法宝,是做人的美德;

(2)我国人民生活整体上还不富裕,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富裕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

(3)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时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必然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反之会对国家和家庭不利,对个人的成长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

16.在我国,存在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

答: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困难。

17.什么是弱势群体?

答:

弱势群体是指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维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18.弱势群体有哪些特征?

答:

(1)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社会群体;

(2)弱势群体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

(3)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19.对平等的真谛,你有何认识?

答: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2)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和人格尊严;

(3)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

(4)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平等不等于平均;

20.每个人要获得人格尊严,需要哪些条件?

答:

(1)国家层面,法律的保障,规定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

(2)社会层面,尽到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保证社会公平与正义

(3)个人层面,用自己的奋斗,在逆境中崛起,捍卫生命的尊严,赢得世人的尊重

21.党和政府为实现平等与正义做出哪些努力?

答: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政治保证;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制度、宪法、法律等手段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使全体人民都能够表达自身意愿,维护自身权益;(3)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为每个公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创造了日益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22.我国社会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

(1)受自然历史等条件的限制;

(2)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3)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4)社会资源的分配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

23.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所体现的平等?

答: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效率要求,二者(平等和效率)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24.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答:

(1)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2)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3)我国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4)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实现平等,任重而道远。

25.为什么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答: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2)有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3)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6)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6.党和政府为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做了哪些努力?

答:

(1)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采取措施,提供制度性支持;

(2)实施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3)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4)高度重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5)通过法律援助,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6)关怀和帮助残疾人、艾滋病人等,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27.作为社会中的每个公民,为什么要关爱弱势群体?

答:

(1)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只要有人帮助,就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2)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等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大家的支持与尊重;(4)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5)我们关爱弱势群体,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28.关爱弱势群体,对中学生有什么要求?

答:

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

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

29.为什么我国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情况复杂,不可能人人都直接参与国家管理,要保证人民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必须通过适当的方式;(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30.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正确认识?

答: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

31.人民政协的职能、主题分别是什么?

答: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题:

团结和民主

32.人民政协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1)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进行民主、科学的决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2)人民政协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3)人民政协广纳诤言,参政议政,传递着宝贵的政治信息,生动地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33.在我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

年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

34.公民为什么应该依法有序地参加选举?

答:

(1)依法有序地参加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2)选票虽小,但他能使人民的愿望得到充分表达,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得到有效传递;(3)依法有序地参加选举,既是对来之不易的政治权利的珍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行动。

35.在我国,基层民主的形式和内容分别有哪些?

答:

基层民主的形式: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

基层民主的内容: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6.健全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里?

答:

(1)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

(2)它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

(3)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民主生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

(4)基层民主政治搞好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37.什么是依法治国?

答: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8.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

(1)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9.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的内容、地位及其关系分别是什么?

答:

(1)内容: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地位: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3)关系: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了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证。

40.作为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哪些良好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答:

(1)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2)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正确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4)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掌握法

律武器,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

制的行为作斗争。

41.什么是监督权?

行使监督权有何积极作用?

答: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

作用:

(1)有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

(2)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

第五单元国策经纬

42.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概括为哪三方面?

答:

(1)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综合国力明显增强;(3)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43.为什么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

(1)我国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

(2)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够完善,它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

(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4.党和国家制定并坚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5.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

含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地位、作用与意义: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才能经受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

4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答: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7.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答:

(1)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它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中国的整体面貌。

(2)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它将进一步破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48.我国是如何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的?

答: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

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当前,为适应经济全球华东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不但大量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而且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49.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

(1)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证明,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强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证。

5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要地位分别是什么?

答:

内涵: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5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由党的性质和我国国情决定的;

(3)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52.党和国家为什么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2)科学技术以巨大的威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重视科学技术的地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53.党和国家是如何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答:

党和国家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

54.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要求)是什么?

答: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55.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基础工程、重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答:

中心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基础工程:

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

重要任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6.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答:

(1)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3)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57.发展先进文化,要如何对待其他文化?

答:

(1)要批判的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

(2)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3)并有效地抵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4)坚决消除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5)大力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主阵地。

58.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答: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

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中,践行者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誓言。

(2)落实在党和国家制定和落实的各项方针政策中。

(3)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党行动中,他们鞠躬尽瘁为人民,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5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性质、依据及其重要地位分别是什么?

答:

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性质: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0.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体现在哪里?

这一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答:

严峻形势体现在:

(1)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从相对数看,我国是资源小国;

(2)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的状况,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而日趋严峻;(3)由于人们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61.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

(1)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2)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3)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62.保护环境,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要求?

答:

(1)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懂得保护环境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2)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

(3)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社区环境保护行动;

(4)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用电、爱护花草树木,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袋、餐具等。

6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答: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6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何要求?

答:

(1)树立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2)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65.党和政府为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哪些努力?

答:

(1)党和政府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3)通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4)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不断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实施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5)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重点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六单元漫步地球村

66.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

(2)战争消耗大量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甚至生存;

(3)战争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4)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67.当前,世界的安全局势怎样?

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局势趋向缓和,总体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

(2)但是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如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依然存在;

(3)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68.造成世界上一些国家贫困的原因有哪些?

答:

(1)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是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

(2)战争和动乱也是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3)历史上长期饱受殖民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也是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

69.贫困和落后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答:

(1)贫困和落后让世界贫困人口受到饥饿、疾病的威胁,其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峻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